少林五形拳相传为元代拳师白玉峰所创,其特点是形神合一,硬打猛拼,快 进快退。通过模仿龙、虎、豹、蛇、鹤的特长的动作,练精、气、神、力、骨。
龙拳主要是练神,即练灵敏度。其身形多为肩沉、气沉、意守丹田、摇头摆 尾,如龙游海,自由自在。动作灵活多变,指上打下,指东打西。
虎拳主要是练骨,练一身之刚气。其练习要点是:气宜常提,颈强目圆,臂 坚腰实。动作要勇猛刚健,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
鹤拳主要是练精,动作舒展大方,精神抖擞,外柔而内刚,扬眉以吐气。手 法、身法配合协调,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
蛇拳贵在练气,吐纳呼吸,以一气为先导,以达刚柔相济之目的,蛇拳十分
注重身法。
豹拳主要练力。少林拳作为长拳类代表拳种,特点是刚健有力,舒展大方。 豹拳恰好体现了这些特点。练拳时不但两拳紧握,五指屈如铜爪铁钩,而且要特 别注意“三节”、“六合”。“三节”分为上“三节”:手、肘、肩;下“三节”: 脚、膝、髋。“六合”指练拳时,上下三节以腰为总领,六节贯为一气,使力起 于根(肩、髋),顺于中(肘、膝),达于梢(手、脚)。
少林五形拳是青少年练习锻炼匀称饱满的肌肉,提髙抗击打能力的上乘武 功,对上班族保持健美的形体也有很好的效果,久练能得少林功夫之真传。
24式太极拳
太极拳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陈、杨、武、吴、孙等流派。太极拳是成 套拳架的名称,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形式,太极拳技击术与养生法组成 太极拳体系。太极拳以柔克刚、舍己从人为其技击原则,在拳路上则有松静柔 缓、连绵不断的独特风格。
太极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在全世界影响极大,仅日本就有上百万 人练习太极拳。24式太极拳于丨956年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公布,吸收各派太极 拳代表性动作,动作易学易练,是广泛流传的太极拳套路,学习时“先求开展、 后求紧凑”。 * •
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等,并不 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 的“松柔弹性内力”,这是个换力过程。陈氏十七世掌门人陈发科及陈照奎父子 都有力举二百斤的臂力,武禹襄常练80多斤的铁棒,可见太极拳前辈对力量训 练的重视。
“以静制动”是一种避其锋芒的战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说明了“快”的重要性。陈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说过“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 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太极拳手在出招时与拳击手的速度是一样快 的。
练习太极拳的拳架及推手后,可以提高到练习太极散手技击阶段。
预备势(图1)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直,胸
腹放松,两臂下垂,手指微屈,两手自然松垂于大
腿外侧。头颈正直,下颚微收,口闭齿扣,舌抵上
颚,精神集中,表情自然,双眼平视前方。
(二)左右野马分鬃
- 左野马分鬃
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手高不过肩,肘略低于手,手心向下。左 臂屈抱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上下相对,在右肋前如抱球状;左脚收至右脚内 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
上体左转;左脚向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落于右腿。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 跟外展,成左弓步;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 手按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两臂微屈,目视左掌。
- 右野马分鬃
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目 视左手。
上体继续左转左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左肋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手心向 上,在腹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在左肋前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左脚,左脚踏 实,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左手。
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
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脚屈膝前弓。同时左腿自然蹬直, 左脚跟外展成右弓步;两手前后分开,右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 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右手。

重心稍后移,右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右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
- 抱手收脚(图10)
上体继续右转;右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右胸前屈抱。左手翻转前摆,在腹 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犹如在右肋前抱球;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左脚收至右 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
- 转体上步(图11)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
- 弓步分手(图12)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伸,右脚 跟外展,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 上。右手按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左掌。

白鹤亮麵
- 跟步抱手
上体稍左转;右脚跟向前跟半步,前脚掌轻轻落地,与左脚跟相距约一脚距 离;同时两手翻转相对,在胸前屈臂“抱球”。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 手心向上,目视左手。
2•后坐转体(图13)重心后移,踏实右脚,同时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两手交错分开,右手上 举,左手下落;目视右手。
3•虚步分手(图14)上体转正;左脚稍向前移,前脚掌着地,成左虚步;右手向上分至右额前,
掌心向内,左手按在左腿旁,眼平视前方。

(四)左右搂膝拗步
- .左搂膝拗步
- 转体摆臂
上体稍左转,右手摆至体前,手心转向上,目视右手。
- 摆臂收脚(图15)
上体右转,两臂交叉摆动,右手自头前下落,经右跨侧向右后方上举,与头 同高,手心向上。左手自左侧上摆,经头前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手心向下;左 脚回收落在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头随身体转动,目视右手。
- 上步屈肘(图16)
上体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落地;右臂屈肘,右手收至 肩上头侧,虎口对耳,掌心斜向前。左手落在腹前,目视前方。
- 弓步搂推(图17)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踏实左脚,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 左手经左膝前向左搂过,按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向前推出, 指尖与鼻尖相对,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右臂自然伸直,肘微屈垂,目视右手。
- 右搂膝拗步
- 转体撇脚
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翅起外撇,上体左转;两臂外旋,开始向左摆动;眼看 右手。
- 摆臂收脚(图18)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踏实左脚,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右手 经头前划弧摆至左肩前,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 上,左臂自然伸直,肘部微屈,头转看左手。
- 上步屈肘(图19)
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放迈出一步,脚跟轻轻落地;左臂屈肘,左手收至 肩上头侧,虎口对耳,掌心斜向前。右手下落至腹前,手心向下,肘部微屈,头 转看前方。
- 弓步搂推(图20)
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踏实右脚,右腿屈弓,左腿自然蹬直成右弓步; 右手经右膝前上方向右搂过,按于右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左手向前推 出,指尖与鼻尖相对,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左臂自然伸直,肘部微垂,目视左 手。
浏览3,3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