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界认为完整的竞技原理应该是以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研究物力、心力、外力“三力合一”的竞技。(吉林体育学院200〗年 国家级获奖论文《现代竞技教育研究与实践》)

韩国体育界每逢世界大赛都要强化训练结合一些意志培养的工作。例如,为 了备战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韩国射箭协会安排进行了 一次为期5天的特别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与蛇接触、清理垃圾准、在寺庙里静 坐、在“鬼”屋里行走等等,这些心理训练说明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已经达到了 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如果没有认真研究完整的竞技原理,要想在世界最高规格 的竞赛中取胜,将越来越难。

武术中的少林易筋经不仅具有实用的养生价值,也因为金庸武侠小说的渲染 而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极拳道通过分析“禅定功夫”对少林内功的影响,认为武 术历史文化的力量,可以通过这些功法在武术群体中得到部分的传承。如极拳道 选择站粧功、铁砂掌和排打功等都与社会学与心理学有关。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武术,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技击理论、优秀的技战术与训 练体系,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也积淀下精堪的器械技击术。

极拳道选择单刀、大枪、棍、九节鞭作为重点练习的武术器械。单刀练杀 心、大枪与棍练整体发力、九节鞭作随身自卫之用(可以带动器材销售产业)。 极拳道的器械训练,是为了提高武学修养。由于城市里器械锻炼十分不便,故极 拳道到了黑带才自学以上四样武术器械,黑带以下学员,仍然以徒手搏击技巧为 主。练习武术器械能体验古代兵法的哲理与古代大将对阵的豪情。

四、极拳道各种色带分別对应15个动作的来历

各种色带对应不同技术动作与拳路的等级制度,符合社会人的心理等级制 度,其段位等级文化暗合我国儒家文化的“礼”。“以礼始,以礼终”不仅仅是上 课与下课时鞠躬敬礼的表面形式,全球性的跆拳道运动用“礼”这条线贯穿了整 个运转机制,成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参加人数最多的搏击运动之一。

在《论语》的“八俏”中,孔子听到官员季氏按规定只能在自己家中观赏四

人一排的文化舞,却安排了天子举行国家大典用的八佾,表示十分反感。如果把 武术动作理解成一沖文化符号,低级到高级就体现了 “礼”的等级,晚辈对长辈 的礼节性尊敬也可以通过低带位向高带位主动敬礼来体现,如何安排学习进度与 考试进度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如果以实战对抗来分高低,体重•、性别、年龄、训练年限、安全因素都将产 生难以解决的难题,最主要的是我们倡导的不应该是暴力哲学。

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1904—1990)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 式,其中一沖是“直线式”,包括以下特征:


  1. 小步骤进行。即给学习者少量的信息,并从信息中的某一条目或某一顶, 依次进入另一条目或另一顶,每位学生均须按照相同的顺序学习。

  2. 呈现明显的反应。即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如是正确的反应, 才能得到增强;不正确的反应,则可获得改正。

  3. 及时反馈。学生反应之后,立即告知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 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错误,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4. 自定步调学习。即学生按自己定的步调,进行程序学习。


道馆式教学法每15课对应一个动作,累计学会15个动作,训练周期持续一 个半月到两个月晋级考试一次的做法,已经吸收了程序教学法的理论。

从白带到黑带的晋级程序,给参加考试者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机会。在道馆里 参加训练的每个人面前,都无形地架设了一道跳高架上的横竿,它有自己最适合 的起跳高度,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高高度、发挥自己最高潜力。分步实现短期 目标,完成长期目标,在短期目标完成的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精神奖励与形式激 励,使遥遥无期象征高手的黑带,变得更加现实。会员的联谊活动能建立归属 感,腰带级别能获得业内人士尊重。道馆的激情体验“美好、难得、非我莫属、 不可复制、不可转让、瞬间即逝,每一个瞬间都是唯一”,在文明与法治的城市, 道馆式武术正在兴起。

、极拳道把散玎中的摔法安排在训练后期的原因

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跆拳道馆的成功秘诀在于:

  1. 程序教学法。

  2. 成功理念:以礼始,以礼终。

    1. 时尚前卫。

    2. 互动。


    极真空手道馆的成功秘诀在于:

    1. 程序教学法。

    2. 成功理念:向全世界传播健康、强壮与优秀。

    3. 有利于生活中的实战(不穿护具)。

    4. 互动。

    5. 塑造武士道精神与发达的肌肉。


    空手道、跆拳道早期的对抗比赛中都有摔法,后来都舍弃了摔法。而我们中 国散打的长处正是快摔术。从推广的角度分析,练习摔法有几点需要解决的难 题,一是摔倒时容易受伤,需要在很好的软垫上进行;二是陌生人之间接触时会 本能地产生距离感,尤其一些年轻女学员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搂抱摔跤。 理念的成功决定了空手道、跆拳道的成功。

    极拳道把散打中的摔法安排在红带时再练,可以使许多上班族的白领与女学 员加入进来,因为多数会员坚持不到红带就会半途而废,如果一幵始就安排摔法 会失去大量的潜在学员。

    练习摔法时优势方形成“定格'尽量不把对手摔倒,以尽可能避免摔伤。 美国国家级出版物《从体育馆到陪审团》1989 ~ 1996年所报道的全美有关体 育仿害的所有案件共281起,事故责任最常见的是绊倒或滑倒;281起案件中, 跌倒、绊倒、滑倒位于首位占60起,碰撞26起,踩踏3起。

    穴、极拳道“敬中达理、以人为本、实现自我”精神理念 的源头

    “敬中达理”,这四个字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敬:有敬业、尊敬师长、敬重对手、正心诚意、戒除浮躁等含义。

    明代的内家拳法中有“敬、紧、径、劲、切”五字拳诀。一本民间拳谱抄本 中写道,“静由敬得,静从动见,得静于敬,其静乃真……真静学技,技自得 焉”。属于儒家思想的“敬”字,在此被赋予一种技术训练的意义。清末的陈鑫 说:“打拳之道自始自终不外一个敬字。能敬则专心致志……”;“初学者上场时 先洗涤滤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已,可以学拳”;“打拳时执事

    • 6 自 序


    敬,自然周中规,折中矩,而视听言动皆在规矩中矣8。“敬”而后有礼节,故极 拳道馆训练幵始与结束有专门的“极拳礼”、“清场礼%

    中:《中和”、“中庸”、“时中”、“守中”、“中道”等核心观念构成中国哲学 精髓“中”的思想。中代表了规则与秩序,在危险面前不能退缩。

    达:达到、豁达、腾达、达人,人格完善、事业成功、理想实现。

    理:道理、伦理、天理、真理、理念。

    武术技击中的伦理,苜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仁者爱人”,皮肉须发、 四肢百骸都是父精母血所遗传,所以必须珍惜爱护,而且技击理论向以智慧与技 巧取胜,同时结合养生的方向发展。

    “仁”的精神实质是“爱人”,由“修己”而崇德,最后达成尽善尽美的人 格,°以人为本”首要强调的“人”重于“物”。这样,道馆式武术的实战追求的 目标不是比赛的金牌,而是个人作为起点可表现出来的提高与改变,比如学员之 间的对抗中使用了几个已经学过的动作与战术,而不是最后谁击败谁或打倒准。

    孔子的“爱人”思想,表现出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对“无缝沟通”的永无 止境地追求,道馆对学员在实战中的自尊、自信、期望与训练后的感受,都需要 有科学细致的评估体系,并落到实处。

    不论年龄大小死拉韧带,练习专业运动员的专业竞赛动作,盲目训练,不属 于道馆式武术。道馆式武术应该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如武术有很多的低腿与 暗腿,适合大多数人参加练习。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认为人在自然演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 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以及对真善美和公正等价值的追求。 这些潜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的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它们在人的低级需 要得到必要满足的条件下有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优势力量。自我实现 就是指人的这些潜在善性的充分实现。

    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提出了八条如何不断学习、通向自我 实现的途径:

    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活跃、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某一 件事而忘怀一切。在这样的时刻,个人完完全全成为一个人。代表这沖体验的关 键词是“无我”,而青少年学生的毛病正是在于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 (作者提示:请分析禅宗与剑道的关系,剑道“无我、剑、技、体合一”的理论)

    第二,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生活中,可能有趋向防御、趋向 安全、趋向畏绾的运动,但另一方面,也有趋向成长的选择。做出成长的选择而 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第三,人是他的素质、他的生物性的平衡。这里有一个自我存在,要让自我 显露出来。例如,品赏和鉴别一个文学作品,不要看作者是谁,而要避幵名人效 应的干扰,用自己的头脑品赏和鉴别。

    第四,要诚实,不要隐瞒,遇到问题要有反躬自问的责任心。每次承担责任 就是一次自我的实现。

    第五,以上四点是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能够一一做到这些小事的人,将会 做出在素质上的正确选择。要倾听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有勇气而不要怕这怕 那。

    第六,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 一个人的潜能的过程。自我实现可以是钢琴键盘上的手指锻炼,可以是努力做好 你想要做的任何事。要实现一个人的可能性需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 段。

    第七,高峰体验(回归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感受)是自我实现的暂短时刻。每 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体验到这样的时刻。你能丢弃这些体验,也能设置条件使高 峰体验更有可能出现。

    第八,通过以上步骤,最后是发现自己的生物学本性,自己的先天本性,认 为那是不酉逆转或很难改变的。自我实现就是这样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传统武术追求的正是回归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感受,即追求自我实现。历代武 林高手追求致中和的人生境界,正是追求自我实现。

浏览9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