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拳道”的字面含义为,“极”:无极,求极,用极;“拳”: 拳术;“道”:规律、可持续发展之道。极拳道的英文名“TOP WIN DO”,是顶级取胜之道之意,习武者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地、 一拳一脚的取胜,而应扩大到整个人生领域的自我实现与可持续 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 应。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三者 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 •
极拳道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其结构体系、基本 概念、程序教学原理、精神理念始终如一。诚如国画大师董其昌 所说的“笔墨千古不变,形式当随时代”。
极拳道的核心含概:
- 技术组成:散打、套路、功法、技击、演武。
- 教学特点:以人为本、注重程序。
- 会员服务:技术评估、比赛、联谊活动等。
- 理念:敬中达理。
- 目标:实现自我、丰盛人生。
极拳道的道服带有民族服装特征,肩上有长城的图案,面料 颜色为白色,还有蓝色、红色与黑色的表演服。极拳道的技术等 级分为9级9段,腰带颜色依次为白、橙、黄、绿、青、蓝、 紫、褐、红、黑色,黑带分为1~9段。黑带以下的学员以拳脚 功夫为主,不练习器械,黑带选手根据训练年限,对应学习单 刀、六合大枪、棍(鞭杆)、九节鞭等。
本书设计的一套散打训练程序十分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强 的特点。散打难以被女孩子与年轻白领接受的原因之一,是要运 用搂抱在一起的摔的动作。极拳道认为韧带不佳的学员,不需要 忍受压腿的痛苦,可先学习武术中的低腿动作却截腿、扫腿、震 脚等暗腿,所谓“好腿不过膝'
作者认为武术虽然是肉体的运动,但其灵魂却是精神的,其 形态属于“精神的艺术品”。我国的现代散打作为现代体育运动,
蕴涵着奥林匹克精神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意识,与现代生活中快节 奏、信息革命、大工业化时代的主旋律相符合,具有积极进取、挑战人生的重要 意义。极拳道将现代散打与经典的传统武术套路、功法同步训练,把竞争意识与 休闲养生和谐的统一,目的是为了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本书精选几个经典传统武术套路,如八极、形意、八卦、太极等,还介绍了 传统武术技击的特点,怎样形成技击能力,曰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地防身。在“不 得已而为之”时,可采用“擒拿术”,即可迅速解除对手的战斗力、制服对方, 又不过分伤残对手。
许多青少年喜欢现代散打与跆拳道等国外武道体育运动,对我国古老的内外 家功法、传统技击却没有意识到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书中五形拳、易筋经和太极 拳等古老的传统武术与内功,对现代人的养生与提高技击能力有着特殊的价值, 也有利于塑造健美的体形。
书中武术高手秘习的养生功有益于学习与工作繁忙的人士,硬功秘法供普通 学员参考,久练可单掌劈砖、一脚踢断棒球棍。本书针对上班族、学生族、少儿 族、白领和金领族,有数套针对性很强的训练菜单。
本书对我国的健身房、道馆、武校和大学生武术社团等具有操作手册的作 用,也给广大的体育院校毕业生、武校、民间的武术专业人士提供了就业与发展 指南。
本书探索了我国民间武术的未来,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进行再认识、再发 现。本书的价值有待时间证明,如果您在不经意间恰好碰到它,就随便翻翻吧。
本书作者提出的道馆式武术——极拳道,试图建立一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 基,以爱国主义为归旨的中国民间武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既虚心学 习跆拳道和空手道等国外武道运动之优长,反思武术练习者和观众有所减少的原 因,又不忘记在武术作为体育文化商品的市场环境中,该如何“敬中达理”!
作者为编写本书,曾与许多专家学者进行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如北拳王张立 德、武术家袁忠文、意拳名家杨邵庚、武艺家李天华(王得功先生的高足)、北 体博士生导师徐伟军、八极拳家贾泽和《中国改革报》李敏辉等人。本书参考引 用了许多前辈的心得与学术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如有错误之处与以 上师友们无关。
本书会产生一些争鸣,作者深信正是这些善意的批评才能使极拳道的理论体 系更臻完善。
我为什么创迭了权奉道的权念
一、极拳道选择散打、经典的传统武术套路与功法的用意
黑格尔把艺术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分为三大部分,即“抽象的艺术品”、“有生 命的艺术品”和“精神的艺术品”。这三部分之间有着“历史”的、“文化”的和 “地域”的逻辑关系。如把中国的龙、印度的牛、埃及的金字塔与獅身人面像等 艺术品归结为“抽象的艺术品”;希暗奥运会中的高举火炬的神圣仪式是典型的 “有生命的艺术品”形式;“精神的艺术品”是指能解释民族“普遍人性”的东 西,如史诗、悲剧与喜剧。(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册,第208页、212页)
作者认为武术虽然是作为肉体的运动,但是其灵魂却是精神的,其形态属于 “精神的艺术品”。从武术理论中形神合一、比象其意、术道并重的哲学概念,高 境界的武术显然需要深刻的精神活动,而不仅仅是身体运动。
武术中最能代表“民族的普遍人性”的是什么呢?中国传统哲学通过人的肢 体运动具体化,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这些武术流派的拳道理论基础就 是阴阳、乾坤、刚柔、形神等,虽有牵强附合的成分,但仍有其合理因素。
我国的现代散打作为现代体育运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正逐渐失去其 内在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作为奥林匹克精神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意 识,与现代生活中快节奏、信息革命、大工业化时代的主旋律是符合的,具有积 极进取、挑战人生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体育的极拳道,以现代散打 结合经典的传统武术套路与功法等,是争取竞争意识与休闲养生得到和谐的统
、极拳道取舍武术套路的依据
哲学的研究只应限于由概念本身决定的差异,把真正符合这些差异的形态结 构掌握住并加以阐明。
在自然界里,混沖、两栖类以及变种并不表示自然的优越和自由,而只表示 自然无力坚持由事物本身决定的本质的差异,让这些差异在外在的条件和影响之 下受到歪曲,在艺术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中间沖或混种,尽管它们之中也有些悦 人的、美妙的和有益的东西,但它们总还不够完善。
我们不用操心去管那些繁复的艺术形态,因为不管它们多么繁复,艺术主题 的符合概念的本质毕竟是主导的东西,不能迷失在细节的汪洋大海中,……某些 关键点却显得很清楚。(黑格尔《美学》序论)
极拳道对武术套路的取舍依据,在于把武术套路作为文化遗产来继承,选择 带有明显传统文化特色、具有一定实战价值、动作简单、对宽敞场地的要求不是 很高、按照年龄与职业,有侧重点地加以选择。
传统武术不同的技击风格,取决于本□的常规战术。这些常规战术决定了练 习者练习与应用时的意念,而且在基本实战姿势上就已经对练习者形成精神上的 暗示,该以何沖劲力,是弧形走化,还是直接进攻等。在运动心理学中,积极的 心理喑示有助于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理论,已经被无数的冠军人物成功应用,取 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比如八极拳的马步撑掌式,一做这个幵拳基本姿势,人的精神就有神勇之 感,要硬打硬进。形意拳的三体式有严守自己要害,准备生死搏斗的感觉。以太 极拳榄雀尾迎敌,思想上就有绷劲不丟、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的念头。形成八卦 掌的推转掌姿势迎敌,就有以步法走化的意念。
梅花桩、八极、形意、八卦、太极、少林、劈挂、戳脚、翻子等传统武术风 格鲜明、各有所长、自成体系,具有完整的拳理、套路、对练、器械、功法。它 们与其他武术流派一道共同组成了我国民族武术的大系统,就像一棵大树上密密 麻麻的树叶一样,有的位于高处,有的位于背面,所有树叶在为整棵大树贡献养 分,而梅花桩、八极、形意、八卦、太极和少林等是最醒目的几叶。
浏览1,1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