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谚:双仰掌势双割掌,

由切变仰再变割;

马步生根掌化掌,

后发制人再打掌。

图解:依上势,马步朝南不
变,仍坐四平大马。将双掌反转
成仰掌,用肘底劲拖回腰间;也
可化成双割掌,因此,也有前辈
称此式为割掌;如是割掌,则掌
心朝前,掌下割立势要竖稳,目
视前方(见图76)。

要旨:十指要并拢,力贯整个
桥面。

拆门解义:此势有时也同美人
照镜连用,为一挑一割,是南拳中
有名的一防、一挡、一攻的手法,

挑是防挡上路,割则防挡下路;而
取四平大马势,是使该势要有丹田
之气,方可使防挡贯劲于桥手。

单制闩桥

拳谚:制桥一出盖手落,

沉力盖下制敌手;

这是南拳正宗义,

外观难知密练手。

图解:依上势,腰马仍朝南不变,右掌握拳收于腰间,左掌 握拳向前一盖,力贯桥臂,目视前方(见图77)。

要旨:马仍然是坐四平大马,左手变盖拳盖防,力要劲沉

稳。

图片42 图片43

拆门解义:此势是南拳十二桥手之
―,由上向下斜盖而出,不论是直横拳,

只要对手由中上路进攻,均可用此势制
之。如遇对手挂拳由上而下打来,即可
化斜上挡;如对手再向我进攻,制桥可
化转下式闩身制桥。

闩身制桥

拳谚:闩身制桥属截桥,

连消带打走着找;

还可再变挂截手,

双势连环都言妙。

图解:右脚横上前一点,全身左转

90°朝正东,弓起左膝,成左前弓后箭马(也称左子午马),左拳
不变,右拳向身前(在左手上)横拦而出,两拳心向下,目视前
方(见图78)。

要旨:头平目正,双拳贴肘,鼻发唔声,气沉丹田。

拆门解义:此势与单制闩桥有相同之处,只是身腰左转,手

成前弓叠肘,属南拳封手,也叫一手扣
二桥手。如对手以拳打我肋部,我即用
左闩身制桥法封对手;如对手再以左拳
打我胸部,我即以右制桥手封对手,同
时可右制桥手下压左制桥手,内扣上挂
还击对手。

挑浮竹拳

拳谚:挑浮竹拳挂抽锤,

右手一盖左挂拳;

连环抓打敌难防,

十二支桥它在前。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东不变,

图片42 图片43

马步仍站左前弓后箭马。右拳向下一盖,落拳肘不变,就是讲当
右手下盖时,左拳沉肘归中间位,然后向身前挑挂而出,肘在右
拳上约4厘米高位置,左拳心向内,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见
图 79)。

要旨:左拳挂落时肘要留中,要势猛劲沉。

拆门解义:此势属南拳十二桥手中的挂拳法,可化作连环攻
击手,也可化出一抓一冲挂,如对手从中路向我进攻,我即可用

此势还击。

美人照镜(抹劈面掌)

拳谚:美人照镜属上挑,

三式连环招式妙;

挑后可化抓和挂,

随势而出最重要。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仍朝正东不
变,左挂拳用肘底劲收回腰间握拳,右
手化掌向身前沉肘上挑(至右胸前);

指尖向上、掌心向内,目视右掌尖前方
(见图80)。

要旨:运丹田气上指尖,从下向上
一挑后转摊掌。

拆门解义:此势是南拳常用手法之一,十分顺势和好用。如
对手一拳向我打来,我即可一挑或一摊成美人照镜势,截住对手
的来拳,再化虎爪抓下;或顺势变挂拳,称为“挑、挂、爪”三
式,也称连环手。此势看来简单,实是一手三变之手法,充分体
现了南拳变化莫测的威力。

左迫桥势

拳谚:迫桥一势属夹臂,南派独门断手艺;

练时常常夹木扭,练熟一招断人臂。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东不变,马步仍坐左前弓后箭

图片46

马,左拳变掌出身前,右掌向前穿出于左
胸前,两肘沉劲,掌心朝内,目视前方
(见图81)。

要旨:双肘下沉向外迫力,徐徐以丹
田迫出。

拆门解义:该势属练迫桥,经久练沉
肘挑掌,即可练出锁手。在战实中,对手
朝我中上路进攻,我即用迫桥手截住对手
来拳,随后可以左手下伏,右手冲拳打击
对手。

开弓鞭拳

拳谚:开弓鞭拳是横拳,

连消带打显神威;

一截一鞭变化快,

双势连环敌定摧。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仍朝东不变,

马步仍站左前弓后箭马。运气将丹田力
贯于双臂,二掌速握拳向身左右两侧猛
力鞭打而出;双拳与肩平,目视正前方
(或右拳前方,见图82)。

要旨:双手分打两边,属架桥定力,

要贯力于双桥上。

拆门解义:此势由金剪手变化而来,

金剪手属截法,而此势是用鞭拳,是硬马、 @82

硬桥与硬打。如对手打来的拳被我迫桥势拦截,我即可走马打出鞭 拳;如对手被我鞭拳打中,仅此一击,足以使敌方失去战斗力。

右漏级拳

拳谚:侧身漏级连环势,一级沉拳攻丹田;

一截一级成膀势,可化下势拳再变。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东不变,仍
站左前弓后箭马。左拳不变,右拳力贯于桥
臂向身右侧弓肘一级,沉成漏手膀势;拳心
向身后,肘与右腋平,目视前方(见图
83) 〇

要旨:左前弓后箭马一定要扎稳,右级
拳要沉肘膊。

拆门解义:此势是反漏手法,若我以上
势挂出鞭拳,对手肯定会趁我右腋下空虚,
以拳攻击,用此势可反级其手;也可上右脚
用变金星挂打击对手,也可打出牛角拳,解
救自己的处境。

 

图83

闩身制桥

拳谚:闩身制桥属截桥,

连消带打走着找;

还可再变挂截手,

双势连环都言妙。

图解:依上势,全身右转180° (即正
西方转),右前脚弓起,左后脚蹬直,成
右子午马。右拳向身前横拦,拳心朝下,

拳与脐平;而左拳向身前右臂上横闩,拳
心向下,拳与肩平,目视前方(见图
84)。

要旨:头平目正,双拳贴肘,鼻发唔
声,气沉丹田。

拆门解夂:此势与单制闩桥有相同之处,只是身腰右转,双 手成前弓叠势,实属南拳封手,也可叫一手扣二桥手。如对手以 拳打我肋部,我即可用右闩身制桥封对手;如对手再用右拳打我 胸部,我即以左制桥手封堵,同时可以左制桥手下压,右制桥手

内扣上挂,还击对手。

挑浮竹拳

拳谚:挑浮竹拳挂抽锤,

左■f—盖右挂拳;

连环抓打敌难防,

十二支桥它在前。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西不变,
马步成右前弓左后箭马。左拳向身前下方
一压,拳心向下方,拳桥与身体横平;右
拳沉肘归中,向身前挂出,右肘在左拳背
上,拳心向内,目视前方(见图85)。

要g:右拳挂落时,肘要留中,一定

 

图85

要势猛劲沉。

拆门解夂:此势属南拳十二桥手中的挂拳法,可化作连环攻
击手,也可化出一抓一冲挂。如对手从中路向我进攻,即可用此


  • 势还击。


穿脱搭掌

拳谚:穿脱搭掌撑天指,

此是掌法真秘技;

世人若得此奥妙,

掌上乾坤尽可知。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西不变,

仍站右前弓后箭马。右拳用肘底力回拉,

经左拳背面拖回腰间;左拳变掌由右侧挑
至左前方,再沉肘成穿桥势,四指微偏左
朝上(也有人用四指朝天),拇指紧扣,目
视前方(见图86)。

要旨:子午马要扎稳,右拳紧藏腰间,

左掌穿出要归中。

图片48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拆门解义:该势其微妙独特之处,全
在拇指之横架,其他拳术少有采用,唯南
拳甚重此法,属秘练的秘绝之技。如锁
喉、点穴反筋以及卸骨之类手法,皆都用
拇指之力。该法属接穿之法,用于穿对手
打来的拳,将对手打来的力点穿开移位及
锁住对手手腕等。

右单膀手

拳谚:子午连转单膀手,

这是南拳外膀势;

右边练熟换左边,

南拳诸艺三大势。 图87

图解:依上势,全身左转180°,身腰马全转向正东方向,马
步成左前弓后箭马(也称右子午马),左手由穿掌变护掌,从左
方推向右肩旁;右手向前右侧变掌膀起,目视右膊前方(见图
87) 〇

要旨:转马扭身要稳,沉腰,右掌用力直盖下,臂肘稍弯曲。

拆门解义:该势为南拳的八大手法之一,如
对手以拳、脚向我中下路打来,即可用此势去膀,

然后变挂拳打击对手头部,是常用的反攻击手法

之一。

单抽豹拳

拳谚:单抽豹拳下冲上,势出威猛把敌打;

如他闪避身手慢,挨打方知抽豹法。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正南横斜上一步,弓
膝全身向右转90°,面向正南,左脚在后摆,成右
前弓后箭马。左掌化拳收于腰际不变,右膀手掌
变握拳向身前(沉肘)由下往上抽,拳心向内,

拳高与颏平,目视右拳前方(见图88)。

图片52 图片53

:属通天拳,左收右发直打
对手下颏,其势凶猛。

拆门解义:如对手以拳由中路打
来,即可用此势拦截,然后变虎爪抓
对手;若对手反击,我即可出双挂拳
法化通天拳势,可打得对手无还手之
力。

骑龙角拳

拳谚:骑龙角锤横直冲,

直桥打出势单龙;

双龙齐出互促劲,

连环击打起雄风。 图89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南不变,仍是右前弓后箭马。右
手反手一圈一割,向身体右侧直桥打出,拳心向下,拳高与肩
平;左拳即向身体前方冲出,拳心向下并与肩平,力贯双拳(见

图 89)。

要旨:出拳要准而有力,臂与身要成90°。

拆门解义:此势是三角拳,主要练肩膊之
力量,更重要的是练沉腰贯腰马内劲,如多人
搏击,此势与分金拳的作用大致相同,其势凶
猛,威力难顶。

美人照镜(抹劈面掌)

拳谚:美人照镜属上挑,三式连环招式妙;

挑后可化抓和挂,随势而出最重要。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南不变,仍站
右前弓后箭马。右拳变掌向身前绕左肩过,绕
至右肩前沉肘一挑,掌心向内,指掌与肩平;

左冲拳冲出后再用肘底劲拖回腰间,目视前方 图90

(见图90)。

图片54 图片55

要苣:将丹田气运上右指尖,由
下向上挑手。

拆门解义:此势与(22)势相同,

如对手由下路起脚踢我,我立变制桥
手向下一横,再可化铁门闩锤打击对
手。

劈面外膀

拳谚:劈面外膀是刚桥,

沉肘杀劈为秘要;

长短结合变化妙,

不经久练得不到。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南不变,仍站右前弓后箭马。左
拳变掌向身前右肩处穿出,再挑至左肩前沉肘,高与眼平,掌心
向内;右掌运劲下割,掌心向下,掌与前弓脚相距约40厘米,
目视左手前方(见图91)。

要点:力贯双手指尖,右手外膀一定要将丹田气贯与桥手,

下割一定得贯力。

拆门解义:对手成上势攻我右侧,我
即转身用此势制他的右手,左手可立变即
变虎爪抓对手;如遇对手挡格,我即化通
天拳打击对手。

推月膀手

拳谚:推月膀手盖踢脚,

一盖掌力贯桥掌;

临阵灵活要发挥,

切记审势不可忘。

图解:依上势,右弓膝向前,身右侧
斜横拖一步,全身左转90°朝正东方,成
左前弓后箭马(也称右脚卸马势)。左掌

图片56

一圈割,由身前向左侧弓肘一盖,掌心向下;右掌向胸前左肩处
横拦而出,掌心向左,目视前方(见图92)。

要旨:扭身转马沉腰,左掌用力下盖,臂略弯,右掌护胸与
肩齐。

拆门解义:此势与(29)势相同,但变化很大,搏击中常常
用到,它的招式可千变万化,难以言尽,南派之秘技。如对手以
脚向我腹部踢来,即可用此式以膀手消之。

挑搭眉掌

拳谚:挑搭眉掌力柔桥,可变穿桥搭手妙;

一指撑天定中原,可知擒拿藏此窍。

图解:依上势,右脚横后拖
一点,全身朝正南转正成四平大
马,身体稍向下坐。左掌变拳沉
肘收回腰间,右掌变一指掌沉肘
挑至右肩前方,目视右指前方
(见图93)。

要旨:右掌变一指定中原,

一定要沉肘贯劲。

拆门解夂:该势以练寻沉桥
为主,在这里则有深一层的攻防
内涵,如对手以拳从中路攻击,

我可即用此势搭对手的手,再顺

势将其手扣住,然后左拳截落,打折对手的手臂。该手法属先取
守势,后转攻击手法之一。

单抽豹拳

拳谚:单抽豹拳下冲上,势出威猛把敌打;

如他闪避身手慢,挨打方知抽豹法。

图解:依上势,左脚横上少许后全身后转90°,朝正西方,
成右前弓后箭马(也称右子午马)。右指掌变拳后沉肘拖回腰间。

浏览1,8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