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藏指

拳谚:蛇形藏指讲藏桥,

疾收内剪秘其要;

南洪拳艺又一技,

长短相济其中妙。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北斜退一步,身左转 朝正南方向,成左前弓后箭马。然后将两手向身 前疾收猛剪,成蛇藏指(即将双拳变为二指掌)

摆放胸前,形成右剑指手在外,左剑指手在内,

剑指手相叠,目视前方(见图116)。

要皆:双肘归中,力贯指尖。

拆门解义:此势与(39)势相同,只是拆法 各异。如对手以拳向我攻击,我即可双手猛剪,

再以左手(或右手)一按;如右手按,则以左手 标出打对手眼部或脸部三角区。

蛇形抢珠

拳该:蛇形抢珠传千秋,更有插指抢双珠;

气聚丹田长久练,随意标指奇独出。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南不变,马步仍是左前弓后箭马。 左指掌用肘底劲拖回腰际,右指掌向身前猛插出,指的高度与眼 平,目视右指前方(见图117)。

图片117

要旨:马步要稳,力贯指尖。

拆门解义:如对手上身有破绽,可用此势攻击其喉部等部
位,而在南拳的洪门打手中,此势共有4种, 其中有3种不外是一扣一串,而此势则是一伏 一剪接一插,然后再抢攻手,以前客家拳师都 较贯用此手法。

蛇形吐舌

拳谚:蛇形吐舌左右出,

连环标指抢双眼;

不去抢眼可点穴,

不去点穴打三尖。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南不变,仍是左 前弓后箭马。右指掌变拳用肘底劲拖回腰际, 左指掌向前标出标指,指高度与眼平齐,掌心 向下,目视指尖前方(见图118)。

图片118

要旨:腰马要稳,力贯指尖,右手握拳紧 收腰间。

拆门解义:此势与蛇形抢珠功效相同,只 是冲的是左指。

单龙出海

拳谚:单龙出海力千钧,单拳打出抢中心; 铁桥铁马正宗艺,千年光彩日月新。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南不变,仍是 左前弓后箭马。左手握拳用肘底劲拖回腰间,

右拳向身前冲打出,拳心向下方,目视前方 (见图119)。

图片119

要旨:马步要扎稳,拳打出三关力。

拆门解义:此势为上攻手法,主要打击对手面或胸部,不论 对手以何种手法攻击,我均可以左手盖对手的来拳,右手冲拳还 击其面部。此势如同火箭锤,左拳束腰助势,力发千钧,锐不可 挡。

抽挂拳法

拳谚:抽挂拳法分单双,也是南派十绝手;

常打沙包练拳头,不用拳背用拳骨。

图解:依上势,右脚稍横拖后,身右转180°,

面朝正北方,成右前弓后箭马(即右子午马)。左 拳仍握于腰际不变;右拳随身转动沉肘向身前上 挑插出,拳高与肩平,目视右拳前方(见图120)。

图片110

要旨:腰马下坐要稳,左拳紧夹腰间,右拳 上抽要猛。

拆门解夂:此势在实战中可连环冲打使用,

其势非常凶猛,威力极大,一般人甚难抵挡。传 统的练法是打沙包,久练必成。搏击中如击中对 ®119

手下颚,可令对手丧命。例如,对 手以横拳打我头部、我即可以此势 提手拦截,当拦截到对手来拳时,

便可用直冲或插拳还击对手。

金剪手法

拳谚:金剪手法护胸肋,

外剪断桥式相同;

此势共有五连剪,

剪法五变势如虹。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北不 变,仍是右前弓后箭马。将两拳力 贯臂肘,向身前交叉猛剪,成十字 手拳势,高与胸平,左外右内,双拳心向内,目视拳前方(见图 121)。

图片121

要旨:双肩出膊,贯力于双臂,要有挟迫之力。

拆门解义:此势为中门防守手法,如对手以拳向我中路攻 击,即可用此势将对手攻势撑开,然后用剪手挟断敌手臂,再顺
势变挂拳攻击对手头部。此势也属 南拳绝技手法之一,专用于断敌手 桥。

飞飞掌法

拳谚:飞飞掌法练肩背,

气沉丹田脐下聚;

飞掌指尖贯千钓,

临阵变势现神威。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北 不变,成吊右脚马。力贯双臂和双 肩,将双拳化掌向身两侧(即左 右)向下斜按,掌心向下,手指向 左右标出,目视前方(见图122)。

图片122

要旨:沉肩,力贯双手指尖。

拆门解义:此势为短桥近敌的攻击手法,当与对手黏身搏击 时,可走侧门打出此招,并以双指插对手的腹部。练习时要将掌

指练得刚劲有力,力贯指尖。

双抄拳法

拳谚:双抄拳法撞太阳,

又可撞头转铲脸;

进身猛迫子午马,

下进上打最难防。

图解:依上势,左脚向身左侧横上 一步,身右转90°,朝正西方,成左前弓 后箭马。双掌变拳向身前弓肘打出双牛 角锤,拳高至太阴穴,两拳相距约一头 之宽,拳心向下,目视双拳前方(见图 123) 。

图片123

要旨:双牛角锤运劲从外向内,两 拳眼相对。 S 123

拆门解义:该势为上攻手法,专打对手的头部。在实战中, 凡见对手上路有破绽,即可出此招攻击其头部,一旦击中可使对 手倒地不起。此势可分单抄或双抄,习者一定要善于灵活应用。

猛虎现爪

拳访:猛虎冲爪称现爪,转身现爪抓脸喉;右爪上提扣来势,左右连环冲爪好。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后稍 退,身右转180°,面朝正东方,

成右前弓后箭马。双拳同时变虎 爪,右爪沉肘挑拖回至肩膀前,

爪心向前挑出,高度至喉部;而 左爪直冲出抓对手的喉部,目视 左爪前方(见图124)。

图片124

要旨:右手挑爪要准,左冲爪要有力和迅速。

拆门解义:对手以拳从上中路向我攻击,我即可用右手穿其 手,挑回右肩边(或以擒拿手扣使对方的来手),左手立即向对 手的锁骨或喉部抓出,习者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

黏挨虎势

拳谚:黏挨虎势入中宫,

先打锁骨再撞胸;

转打二侧化绝手,

南派真技可弄通。

图解:右脚向正南迫出一 步,弓左膝,身左转朝正东,

右脚蹬直成卸马势。左爪随身 转向身前沉肘挑抓出,爪与敌 面部平齐,爪心向前;右爪转 腕收回腰间,目视左爪前方 (见图125)。

图片125

要旨:右爪回扣要有劲,左爪直冲猛打前方。

拆门解义:此势是上攻手法,专抓对手喉或脸部,可单抓或 连环使用,这样可使对手顾此失彼。大凡虎爪,其法可上可下, 变幻要飘忽,习者在练习时应用心去领会其中之心法。

单龙出海

拳谚:单龙出海力直劲,一拳打出重千钧;

五行之中属火势,习者五行要弄清。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北不变,马步转拍脚钳阳马。将 左爪变拳用时底劲拖回至腰际,右爪即变拳向身前转腕猛冲出, 目视前方(见图126)。

要旨:冲拳时拳心向下,拳高与胸部平齐。

拆门解义:此势是上攻打手法,主要打击对手头或胸部,不 管对手用什么招式向我攻击,都可以此势对拆,即左击其手右拳
击其脸部。此势如同火箭锤,以右拳蓄腰肋之势而冲出,力发千 钧,锐不可挡。

蝴蝶掌势

拳谚:蝴蝶掌势最善变,式中变化势万千;南派历代重此法,真技入册万代传。

图解:依上势,将右拳变掌拖回腰间成印掌,右脚拍上一步 成拍脚钳阳马,身右转180°,朝正东方。然后右脚向左脚前侧插 步成麒麟马势,双掌留在腰际不变,身仍朝正东,目视前方(见 图 127)。

图片126.127

 

要旨:走马下蹲灵活有劲。

拆门解义:此势抱蝴蝶掌走麒麟步是南拳有名的掌法与步 法,因为此势走的是之字形步,故又称之为跌荡麒麟步,通常是 与蝴蝶分飞(下一势)连起来使用。

70.蝴蝶分飞

拳谚:蝴蝶分飞上中路,上下归中得变化;

脚步一上成子午,再变双掌上下抓。

图解:依上势,左脚向正东横上一步后弓膝,同时身右转
90°,朝正东方,马步成左前弓后箭马 (为左子午马势)。双掌向前推出,成 左上右下掌,而双掌掌根紧贴一起 (也可相距约15厘米),目视掌前方 (见图128)。

图片128

要旨:前弓后箭马要稳,双掌推 出靠腰马力。

拆门解义:此势为破掌手法,如 对手以蝶掌打来,我可以用蝴蝶分飞 破对手的来掌,如拳诀曰:“蝶掌来、

蝶掌送”即是这个道理了。

蝴蝶掌势

拳谚:蝴蝶掌势最善变,式中变化势万千;

南派历代重此法,真言入册万代传。

图解:依上势,上右脚与左脚拍齐,将双掌拖 回收于腰际;左掌收在左腰间变印掌,右掌横闩至 左肋前变竖掌,然后全身转90°朝正南方。紧接左 脚向右脚前侧横插一步,双膝稍弯,力贯抓臂,目 视正南方(见图129)。

图片129

要旨:走马下蹲要迅速、有力。

拆门解义:此势与上势相同,因为它能变化出 很多不同的手法,尤以走位消势为最理想,历代南 拳好手对该招很看重。

蝴蝶分飞

拳谚:蝴蝶分飞上中路,上下归中得变化;脚步一上成子午,再变双掌上下抓。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正西方横出一步弯膝,身右转90°, 朝正西方,后左脚蹬直,成右子午马势。将双掌向身前推出,右 上左下,掌心朝前,双掌根可贴在一起,也可以相距约150厘
米,目视前方(见图130)。

图片130

要旨:走马上前弓步下扎,后箭 步要蹬直,双掌推出要快,要靠腰马 力。

拆门解义:此势是以掌破掌势, 必须力勇,常言道:“力勇者胜,力 弱者败”。不过,在实战中不能固执 经言;倘若我弱而敌强,则需在接碟 掌时变漏手攻击对手的腹部,以变求 胜。

金剪手法

拳谚:金剪手法护胸肋,

外剪断桥式相连;

此势共有五连剪,

剪法五变势如虹。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西不变,仍 是右前弓后箭马。两手握拳在胸前交叉剪 手,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双拳心向内, 拳高与喉部相齐,目视前方(见图131)。

图片131

要旨:双肘一定要归中下沉,便于防 打。

拆门解义:此势为中门防守手法之 一,如对手以拳向我中路攻击,我即可用 此势将其来势撑开(或剪挟断其攻击的 臂),也可顺势变挂拳反击其头脸部。此法是南拳绝技手法之一, 专用来断对手手桥,为十大手法之一。

老龙开口

拳谅:老龙开口多拖抽,双拳沉抽使暗幼;

飞肘变来势优势,子午转向敌魂迷。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北横斜退一步成箭 步,身转90°转向正南,成左前弓后箭马,右 拳用肘底劲拖回腰间握拳,左拳向身前由下往 上猛抽,拳高与肩平,目视左拳前方(见图 132) 。

要旨:右拳紧握在腰间蓄势待发,左拳上

抽要发腰马力。

拆门解义:凡是与对手格斗时,我以双挂 拳挂下,无论能否击中对方的头部,均即再出 老龙开口攻击其下颚,此势属连环绝命手,习 者一定要反复练习。

蛇形藏指

拳谚:蛇形藏指讲藏桥,疾收内剪秘其要;南洪拳艺又一技,长短相济其中妙。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南不变,仍是左 前弓后箭马。右拳变标指标向身前方,左拳变标 指插上,右桥手同时变蛇形指,指高与下颚平, 沉肘同时双拳剪手,目视双指前方(见图133)。

图片132.133

要旨:双臂沉肘,力贯指尖上。

拆门解义:此势与(37)势相同,拆法无 异。如果对手以拳向我上中路攻击,我即双手一 剪,再用左手一按后打出右标指手,猛插对手眼

蛇撑天指

拳谚:蛇撑天指属诱法,俯身前弓后箭马;

右手还可变抛打,你不攻来我不发。

图解:依上势,左脚向正东斜退一步,右膝弓起成右前弓后
箭马。身体转90°,朝正西,右手指向身前朝天上冲插出,左指 向地下插出,身稍前倾,目视正南方(见图134)。

要旨:沉腰坐马,贯劲于各指尖。

拆门解义:此势旨在练习指桥马之功,要力贯臂腕指,一定 要沉膊坐腰。

运龙豹拳

拳谚:运龙豹拳往上抽,出势凶猛击下颚;可化虎爪把脸抓,此势运用把敌收。

图解:依上势,右脚横斜拖一点后弓膝,身左转180°,朝向 正东方,右后脚蹬直,成左子午马。左指掌握拳用时底劲拖回腰 间,右指掌握拳向身前抽打,拳心向内,目视右拳前方(见图 135)。

图片134.135

 

要旨:右拳发劲由下往上抽,拳高与肩平。

拆门解义:此势是由下攻上势,如对手以拳向我进攻,我即 可以左手先搭其手,再变拉手拉对手,右拳由下抽上打喉、颚等 部位,更可变为五行直化的手法,其手法是有多种变化,威力也
很大,习者一定要反复地练习,才能很好地运用此法。

磨盘飒脚

拳谚:磨盘飒脚下横串,一脚串出使敌伤;下路脚法此势诀,实是南派秘练技。

图解:依上势,上身向前左脚倾,全身 随左脚下蹲,然后右转90°转向正南,右脚向 正南铲出;这时将双拳变掌,右掌向正南刹 出,左掌张弓肘向后撞,然后护于右肩旁,目视右方(见图136)。

图片136

要旨:下坐要快,铲脚要准和狠。

拆门解义:此势是下路钉铲脚法,为南 拳秘技历代秘传技,从不公开此招的练法和用法,因行家把该脚 看成是反败为胜之救命脚法,而现在会此法者多是仅知其皮毛, 不懂其势之中精要,实为可惜!

二郎担衫

拳该:二郎担衫外膀手,二臂展开前后守;

力贯指尖桥带劲,要想打我先破手。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身前出半步后弯膝,

全身挺起前倾朝正南,左后脚成骑龙势。右掌向 身前推拍而出,指尖向东方,掌心向前;左掌向 后按出,指掌向东,两臂成一前一后,形似即担 衫状,目视右掌前方(见图137)。

图片137

要旨:双手同时向前后发力撑出。

拆门解义:此势为攻击手法,凡由底柱势必 出此招以补上路破绽,可用掌击,也可改虎爪 攻。用出此手法,身腰马动作一定要快,不得有 图137

半点犹豫,连环使用。其手法非常绝,也属南派秘绝手法之一,
以前有广州西关的洪家前辈黄三擅长此手法,江湖中称为“鬼 手”,被打中者不死即残,习者应慎用!

豹括拳法

拳谚:豹括之法往上冲,出拳还顺腰马功;

双挂夺命还可变,急攻猛打在其中。

图解:依上势,身腰向后微倾,仍是右前 弓后箭马。将两掌向身前一圈,运至身前抽上,

右拳高约与耳平,而左拳高与脸平,目视右拳 的前方(见图138)。

图片138

要旨:双拳的抽挂都要发腰马力。

拆门解义:此势为断敌手臂及抽挂之法,

例如对手以单拳向我攻打,我即可左手一拦,

右手拦桥一劈,这时对手的手桥必断。此手法 与剪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劈挂双拳

拳谚:劈挂双拳属重击,要打沙包练双拳;再吊椰子破其壳,这样才能练得成。

图解:左脚向东斜出一步弓膝,

全身左转90°,朝正东方,成上马 势。双拳向身前挂下,双拳高度与 肩平,两拳相距约120厘米,目视双 拳前方(见图139)。

图片139

要旨:双拳挂下后一定要守中,

力贯双拳上。

拆门解义:此势为双击中上路 势,不论对手如何进攻,均可用此势由中门截击对手,外门及内 门都可以打击对手。当打击得势后,可立变猛虎现爪指法。

猛虎现爪

拳该:猛虎现爪是绝手,转身现爪抓颈喉;右爪一扣左冲势,再变勾漏沉豹手。

图解:依上势,右脚后退一 步弓膝,全身右转180°,身体转 向正西方,成右前弓后箭步,右 拳变爪收到右肩旁夹紧,用时底 劲回拖一扣;左拳立即变爪向身 前抓出,爪高与颈平,目视左爪 前方(见图140)。

图片140

要旨:右扣爪转腕可变拉手,左冲爪要快而有力。

拆门解义:此势属虎爪类手法,例如对手以拳从中路向我进 攻,我即可用右手搭其手挑拖回右肩旁(即外帘手),左手即向 对手的喉部或锁骨抓出。

黏挨虎势

拳谚:黏挨虎势入中宫,先打锁骨再撞胸;转打二侧化绝手,南派真技可弄通。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正北方横斜进一步,

全身左转90°体朝正南方,左前弓后箭步成制马 势。左爪向身前沉肘一挑直冲,爪高与脸同高,爪指朝天;而右爪一扭沉肘收回腰间,爪指朝 地,目视左爪前方(见图141)。

图片141

要旨:双爪紧扣,力贯爪指。

拆门解义:此势为上攻手法,专抓对手脸,

若与上式猛虎现爪连环使用,可令对手顾此失 彼,大凡虎爪,其法必定忽上忽下,习者应当用 图

心去领会其之中秘妙。

跪虎战法

拳谚:跪虎战法同猛虎,虎爪连环气势雄;

右马换左左换右,搭手冲拳同样功。

图解:依上势,身马朝正南不变,左爪向左 边带,指爪成搭手状;右爪速变日字拳向右肩前 方直冲出,身体微向前倾,目视右拳前方(见图 142)0

图片142

要旨:左手搭手一定要灵活善变,必要时可 转抓手,右冲日字拳要快。

拆门解义:此势由下山虎势化出,是南拳有 名之虎爪连环势,凡是“擒拿反筋、抓指锁脉,

划面封喉,探下取裆法”,多用虎爪。要善变切 不可死板,已故武学大师黄飞鸿善用虎爪,世人 都称他是“虎痴”,可知当年武术高手是十分注重虎爪的。

抽钉锤法

拳谚:抽钉锤法手抽提,飞肘变来势雄齐;

桥马沉下生暗力,子午转马敌魂迷。

图解:依上势,右脚出步弓 膝,身转朝正北方,左脚蹬直,

右爪变拳用肘底劲挂出后归中回 腰间;左爪握拳向身前抽上,至 下颚位高,拳心向内,目视左拳 前方(见图143)。

图片143

要旨:挂下抽拳要发腰马劲。

拆门解义:此势是由下向上 攻手法,例如对手以拳向我攻击,

我即可左手搭其来势,右拳由下 抽上攻击对手面颚。其手法是多 变的,威力很大,习者应多训练才能掌握此法。

磨盘飒脚

拳谚:磨盘颯脚下横串,一脚串出使敌残;

下路脚法此势诀,实是南派秘练技。

图解:依上势,身体以右脚为支撑下蹲,全身转90°朝正东, 左脚向前方钉出。双拳变掌,左掌向身前杀出,右掌向后弓肘撞 出后收回护左肩,目视前方(见图144)。

图片144

 

要旨:完成上势动作后掌心朝下。

拆门解义:此势是下路钉铲脚法,是南拳洪家历代秘练之绝 技,因是反败为胜的救命脚法,现在懂得练此招的人不多,更无 人熟知其势的精要。

伏龙掌法

拳该:伏龙掌法盖掌落,有脚踢来即按住;

一伏即变擒拿手,右拳主动在腰中。

图解:依上势,起身右转坐右前弓左后箭马。右拳拉回腰 间,左拳变掌向身前下按,目视前方(见图145)。

图片145

要旨:左掌下按后手臂要稍弓膀起。

拆门解义:此势实属南拳制桥手法,是伏防对手中路打来的 脚或手,也可以是过桥换马法,如常练过桥换马,而在实战中与

睡狮吐掌同用,可伏按对手下路的攻击。

睡狮吐掌

拳谚:子午击掌打中路,左手可盖敌来桥;

右掌直击敌腰肋,得使腰马左右摇。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后退一步,成左前弓后箭马。身体左 转90。朝正西,左按掌收回右胸前,右掌向身前斜下方按打出,

 

要旨:下按左掌,身体稍向前倾。

拆门解义:此势常用来攻击对手下路,与伏龙掌法连环使 用。实战中以左掌伏按对手来势,然后立即向对方出掌,击其腹 肋及丹田位。如对手要走左侧打我,我即可用单抽豹拳抽上,打 其膊或下颚,再用沉豹拳击其丹田。

二郎担衫

拳谚:二郎担衫外膀手,二臂展开前后守;

力贯指尖桥带劲,要想打我先破手。 、

图解:依上势,全身转向正北,成右前弓左后箭马。左掌向 身前直插击出,高与肩平,也可直上或斜上插;右掌向右后斜下 推击出,两手掌桥成担东西状,目视前方(见图147)。

图片146 图片147

 

要旨:双桥贯力,气守丹田,双目直视。

拆门解义:此势与(79)式相同,主横担斜势,而(79)式 为正南上担斜势,二势在实战中都可以化虎爪抢势进攻对手。

级抽豹拳

拳谚:级抽豹拳子午马,左拳下级右拳抽;

两手归肘都守中,再化下势磨柱拳。

图解:依上势,左脚向西横斜出一 步,全身转90°,朝向正西方,成左前弓 后箭马。左掌变拳朝身前下方盖拦,右掌 变拳向身前猛抽上击,拳心朝上,目视右 拳前方(见图148)。

要旨:双拳贯力守正门。

拆门解义:如对手以拳从中路攻击 我,我即以左手级压敌手,右拳向对手下 颚攻击;如对手搭我桥手,我即可变千字 手破敌来势。

磨柱拳法

拳谚:磨柱拳法打脉手,可变虎爪抓颈喉;此势主要腰带马,腰马桥手须细求。

图解:依上势,右脚稍横拖一点,身 右转180°,朝正东方,成右前弓后箭马。 右拳变割桥手随身转从上而下地转至身 前;左拳转桥随身转,再耕向身体前护 胸,拳高与下颚平齐,目视前方(见图 149)0

图片148.149

要旨:双拳一上一下,守中归中,使 防守不留破绽。

拆门解义:此势除防下打上攻之外, 还可以练习反冲内劲,在实战搏击中常常用来封杀对手进攻,是 近身护体常用手法之一。

双边掌法

拳谚:双边掌法可摔打,一脚钩入扫敌马;

紧接一弹再发脚,两掌一送敌必跨。

图解:依上势,左脚稍向前出,

全身左转180°,身朝正西,成左前弓后 箭马,身体微微向前倾。双拳变掌,

在胸前一圈后向前推打出,双掌排齐,

指尖向右方,高与膊平,目视前方 (见图150)。

图片150

要旨:推打双掌,一定要发三关 之力,同时要快而猛,自身的腰马一 定要稳D

拆□解义:此法用途很广,常常 可用来摔打对手,其用法是先以双掌 拨开对手的来拳,然后以右脚扫,同 时双手向前猛推对手上身,使对手失去重心而跌倒。

蝴蝶掌势

拳谚:蝴蝶掌势最善变,

式中变化势万千;

南拳历代重此法,

真言入册万代传。

图解:依上势,将双掌拖回右 腰旁,右掌横拦至左肋旁,左掌收 回腰间抱底掌,右脚拍向左脚身右 转90°朝正北,双膝微弯,收腹提 肛,成拍脚钳阳马,目视前方(见 图 151)。

图片151

要旨:将丹田气提上双手。

拆门解义:此势抱蝴蝶掌走的 是麒麟步,是南拳有名的步法,因马步走的是之字形,故又称跌 踢麒麟步,该步法走起来非常之灵活。

蝴蝶分飞

拳谚:蝴蝶分飞上中路,上下归中得变化;

脚步一上成子午,再变双掌上下抓。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身前上一步,成右前弓后箭马,身体 仍朝正北不变。然后发力将双掌向身前推出,右掌上,左掌下, 右指朝上,双掌相距约5厘米,目视双掌前方(见图152)。

图片152

 

要旨:双掌的力要从腰马发送出,并要求直达掌根。

拆门解义:此势为掌破掌手法,如对手以蝶掌向我进攻,我 也用该蝶掌势破,正如拳谚:“蝶掌来,蝶掌送”,即是这个道 理。 ,

金剪手法

拳谚:下剪手法护肋前,势如金剪待命先;

如敌胆敢来进犯,叫他臂断伤在前。

图解:依上势,将右脚收回左脚旁,双膝稍弯下蹲,成拍脚 钳阳马,也可成两步半钳阳马势(即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掌 握拳(或成双掌)向身前交叉猛剪,右桥手在外,左桥手在内, 目视前方(见图153)。

图片153

要旨:双剪手要落膊沉肘, 力贯肘底。

拆门解义:当对手以拳由中 攻击我下腹部,我即可出此招对 拆,截挡对手的进攻,此势是南 拳常用的手法之一。

飞飞掌法

拳谚:飞飞掌法练肩背,气沉丹田脐下聚;飞掌指尖贯千钧,临阵变势现神威。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 北不变,力贯桥臂后将双拳变掌, 25厘米,目视前方(见图154)。

图片154

要旨:马下坐要稳,力贯指尖。

拆门解义:此势除向下打手之外,更主要的是练内劲,通过

气沉丹田,逼内力到达臂膀,全式要领是在于脚。在实战中也可 用此招,偏身一拍后转正以掌打击对手。

劈面拳法

拳谚:劈面拳法是重手,子午一转横侧落;先变虎爪锁筋骨,再变连环通天走。

图解:依上势,全身右转90°,退左脚身 朝正西,成子午马势。右手握拳,左手变拍掌 后护于右桥手二桐处,拳高与颚齐,右拳心向 内,目视前方(见图155)。

图片155

要旨:右拳由右向左边发横劈拳。

拆门解义:当对手以右直拳向我上路进 攻,我用左手拍对手右拳右关节处,右拳内劈 则可折断敌手。

分金刚拳

拳谚:分金刚拳有正反,正是横抽反下割;

可变单豹下向上,双势连环打中走。

图解:依上势,身向左转90°,左脚支撑全身重心,右脚收 于身前吊起,脚尖点地成吊右马势。两拳向身前两侧猛割,目视 前方(见图156)。

图片156

要旨:左脚稍下坐支撑全身重心,双拳下打时要力达拳面。

拆门解义:此势可单练出或双出,假如对手乘我桥下空虚乘 机攻击,我即双手向下运桥力下打,分别拨开对手的拳势。

罗汉穿衣

拳谚:罗汉穿衣单豹冲,左手拦桥助脚攻;莫看罗汉短桥马,试问有谁敢进攻。

图解:依上势,仍朝北不 变,右拳向身前由下而上地抽 击,拳打对手下颚,拳心向内;而左掌向身前(即肩旁)猛盖,目视前方(见图157)。

图片157

要旨:出左手时突然变刀 掌,护在右肩旁,可随时攻击 对手。

拆门解义:此势与分金刚拳势连用最好,如对手来势被我双 拳劈开后,我即可一手盖其臂,然后右拳抽打对手下颚,此手法 是南拳绝手之一,被打中者不死也残,根本无法继续反抗或还 击。

罗汉卸衣

拳谚:罗汉卸衣属制桥,十二桥手有此桥;专制中下二路手,横直拳势一样巧。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朝正北不变。右拳握拳用时底劲拖回 腰间,左盖掌向身前,此时出右脚踢打对方脚(上下七寸位)后

 

要旨:右脚踢打出后要吊起,这个过程要快、准和狠,要做 到出脚快,收脚更快。

拆门解义:如果对手以拳向我中路打来,我即用左手下伏封 堵对手来拳,此时可踢出撩阴脚(或虎尾脚)还击对手,被踢中 者会立残。

罗汉扭衣

拳谚:罗汉扭衣断手技,沉肘落膀抢打敌;两手相反如扭衣,南派短桥看门技。

图解:依上势,右吊脚向身前上一步,身左转90°,朝向正 西,站四平大马,身往下蹲。左掌握拳发劲往下扣,右拖拳向身 前弓肘猛拧,双拳相对,右拳心向下,左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见图159)。

图片159 图片158

要旨:双拳向相反方向发劲猛拧。

拆门解义:此势为外门断骨手法,是南派拳术绝手之一。在 实战中当对手以拳向我中路攻击,我即以左手搭其来势,顺势一 扣一拉,右拳向外门桥位(即关节位)弯肘一顶,敌手必被我断。

 

罗汉抖衣

拳谚:罗汉抖衣车身转,双手由腰把劲运;

南拳多用此摔法,又可子午单膀起。

图解:依上势,身右转90°朝正北(马势微动),仍是右前弓 左后箭马。右拳向右方扫打,左拳变掌向身体右侧下打出扫拳 (或扫掌),掌与拳相距约20厘米,目视前方(见图160)。

图片160

 

要旨:扫拳(扫掌)向右方打去一定要以腰肘力。

拆门解义:此势是摔打手法,如对手以拳从我正面攻击,我 即右手接其拳手,右脚迅速向前插步,顶封对手的前脚位,然后 一扣,双手顺势将对手两手带向右方,对手必定会立即倒地,要 领是动作的速度一定要快,腰马要稳。

挑搭下印

拳谚:挑搭印掌打中部,左马右掌讲法门;仰掌不使手指劲,专用掌根妙发劲。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西横出一步,身体 左转朝正西方,成左前弓右后箭马。左掌向身 前左方一挑而起,掌指向上;右掌向前(对手 腹部或肋部)打出,目视前方(见图161)。

图片161

要旨:左挑和右击掌要求同时发出,用腰 马劲挑打。

拆门解义:此势为下攻击手法之一,多与 单虎出洞连用,也可用爪随机应变而用。在实 战中,多以单桥引开对手攻势,再出下印掌击 敌腹或肋,出此掌多取侧掌势。

挑搭上印

拳谚:子午一转上打胸,

万变不离法其中;

临敌挑搭同时起,

随时变化格挡中。

图解:依上势,右脚稍向横 出,身右转180°,朝正东方,成右 前弓后箭马。右掌向肩前拖肘一 挑,左掌向身前标出(可卡敌喉),

目视左掌前方(见图162)。

图片162

要旨:右左击掌应同时发劲

拆门解义:如对手以拳从中路打击,我却可右手搭其来手, 挑拖回右肩旁,也可以扣手擒拿对手的手腕,左爪立即向对手的 锁骨或喉部打击。

格挡打腹

拳谚:格挡打腹强攻手,右掌前击左遮头;

左右开弓攻下路,进马强入手不收。

图解:依上势,右脚向正南横出一步,身左转90°朝正北, 成左前弓后箭马。左手弓肘架于头前,右掌向身前反掌刹出,掌 心向前,目视前方(见图163)。

图片163

要旨:左手格挡稍斜,右手下打要发掌根力。

拆门解义:此势是以力逼攻手法,以左掌拦挡对手的打头, 右掌击对手下腹部,再逼马强攻,其势不可退后,正是以“一 胆、二力、三功夫”之势向前猛冲猛打。

猛虎回头

拳谚:猛虎回头挑挂冲,出势猛烈抢敌中;

再变钉沉逼拿手,连环通天变八通。

图解:依上势,右脚横出半步,身右转180°面向正南方,
成右前弓后箭马。左掌握拳收回腰间,右掌变拳 随身转由下而上猛抽起,拳高至下颚,目视右拳 前方(见图164)。

要旨:右拳抽上要用腰马劲,使丹田气力贯

于拳上。

拆门解义:此势在实战中可连环使用,其势 甚猛,常人很难抵挡。该拳的传统练法是打沙 包,一旦击中对手下颚或胸部,可立取对丰性 命。

蛇藏指势

拳谚:蛇形藏指说藏桥,疾收内剪势必要;

南派拳艺又一枝,长短相济巧中妙。

囹解:右脚拖回左脚前,紧跟左脚向前上一 步,成左前弓后箭马。双拳同时变双掌在胸前留中 并搭手,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成双摊手,目视前方 (见图165)。

图片165

要旨:双摊手一定要回肘,力贯指尖上。

拆门解义:如对手以拳从中路攻击我的腹部,

我即可出此剪手截住其进人,此势是南拳洪家的常 用的截手手法之一。

罗汉剑指

拳谚:穿衣竹势练指肩,四平八分左右剑;

若悟其法习不断,铁手铁桥铁指肩。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随身右转90°,朝正西 方。双肘向左右同时撞出,双肘成乌鸦晾翼势,紧 接着将双剑指向身体两侧一齐标出。剑指高与肩膀平齐,掌心向 前方,目视前方(见图166)。

图片166

要旨:从乌鸦晾翼过渡到罗汉剑指,是二个紧接的小式,中 间乌鸦晾翼双肘向二边猛撞,紧跟变双剑指向两边直标,这样才

叫完成罗汉剑指。

拆门解义:此势为左右齐攻 之法,可同时左右攻击对手,但 该罗汉剑指在此势中作用只是在 练习桥手与肩膀之内劲。

偷弹马势

拳谚:偷洋马势手截桥,

右拳左掌藏左腰;

加上前是偷弹马,

待发待收随意到。

图解:依上势,左脚向右脚 图166

拖回半步,全身左转90°朝正南方,身体下坐在左脚上,吊起右 脚,两手变左掌抱右拳,留在左腰间,目视前方(见图167)。

图片167

要旨:坐左马、左掌抱右拳留在腰间,是准备转下一招的待 发势。

拆门解义:此势为开式或收式之前的预备势,故要求将两手 以拳掌手留在腰间。

罗汉比礼

拳谚:开拳收拳朝师礼,尊师重教少不了;

虽说桥中还待发,尊师敬友艺才高。

图解:身腰马不变,吊起右脚,脚尖点地成为吊马势。将左 掌右拳从腰间徐徐往前方推出,两手桥仍成双弓肘,目视前方 (见图168)。

图片168

要旨:待发待收势,精神集中,目视前方。该势又称收拳还 礼势。

拆门解义:逢拳艺必先以礼相见,而右拳取龙头为义,左掌 取虎掌为势。以前称尊道者(即成功者)为龙虎武师,就是由此 势而出。该势又属守势,如对手进攻,即在左掌出击的同时右拳 也随即打出,还可变挂锤追击,各式变化可由习者随心所发。

 

收拳站粧

拳谚:二虎藏踪藏深义,刚柔相济藏身里;

罗汉拳技多绝手,龙虎又现南天里。 图解:依上势,身腰马仍朝正南,将双拳沉 肘拖回腰间;右吊脚拖回左脚边,成拍脚钳阳马, 挺胸收腹,目视前方(见图169)。

图片169

要旨:双肘后钳成上钳肘,马成下钳阳势。

拆门解义:此势不做任何技击,其中的要旨 是在修练内劲,以鼻调息,蓄气于丹田及胸口, 并贯注于四肢上。但凡练罗汉拳者,切勿小视此 式,经刻苦的练习,日后定会成功。

浏览3,4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