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步罗汉拳

【擊谱2

起势1.拱手2.分手3.丹风朝Ri 4.右单拳5.左扣步罗汉滚手6.右丹 风朝阳7.左扣步S?汉滚手8.左丹凤朝阳9.右单拳10•牵拳11.转身右单拳 12.连步横拳13.左单拳14.右斧手1S.双虎架1G.上步双冲拳17.顺手抱腰 8•偏身掌I9•内括扫20.外括扫21•红日争山22.三角步双冲拳23.扣步拉 马24.双虎架25.铁扁担26•跳步转身单推手2'上步双冲拳顯28.武松脱铐 129•双龙入海30爪夺明珠31•退步露虎32•连续三脱手33.返步拉弓射虎 34•肘扫石柱35.右偏身罗汉拳36•左偏身罗汉拳37.转身黑虎偷心38.顶心肘 39•括面掌40•镋铛切擊41•肘扫石柱42.风凰撒翼43.文武周公44.分宾座 位45.退步丹凤朝阳收势

先天没汉拳

1.混元-气势仙苹娜A势3.三盘落地势4.两手擎天势5 _沾花托叶势贍前顾后势7.仙猿撫果‘ 虛夫换曰势9•湖狲據脑‘ 10.推窗望月色

11•敛爪藏锋势12.猛虎扑势13•回凤拨水势14•移海排水势15•双峰插云势

黑虎攒心势独占三台势18•金鸡独立势

少林罗汉拳

【说明】

近以膝肘肩靠,远以拳打、脚踢,动作轻灵,发劲短暴,以气催力。

【拳谱】

1.三绕手2.独战金势3.关公拖刀4.斩胸5.田来分手6.上步吊捶 7.踢脚8.平马一拳9.箭马一拳10.斩争11.回平捎手12.平马一拳13.掳 来箭马一拳14.老猴披衣15.退步金鸡啄谷16.白龙翻身17.双掌18.单飞 19.回飞20.梢手21.箭马一拳22.摆腿双掌23.压肘24.魁星点斗25.左上 步扦捶26.反捶叉掌27.斩争28.左脚上步捎手29.箭马一拳30.左单拐 31.右双拐32.踩脚33.黑虎坐洞34.钻步顺洋刺剑35.伏虎双扦捶36.摆手架 37•左右十字手38.上步吊捶39.踢脚40.平马一拳41.箭马一拳42.摆腿双切 掌43.双掌44•黄牛锁腰45.掳手双掌46.単拐47.单飞48.双飞49.插落 下捶50•掠架51.斩胸51.分手53.平马一拳54.捎手55,箭马一拳56.向右 门陀57.向左双通58.踢脚59.马步捎手60.箭马一拳61.脱手62.收势

 

绵章短打拳

【概述】

该拳为浙江南拳中影响最大的拳种。创编人是金华章瑞,据《婺州章氏宗谱》记载,章 瑞系( 1466~1538 )武举出身,明朝曾任营千总。他的“拳法多柔,胜人以巧”。所以,当 时因其姓叫拳为绵章短打;同时,清道光广东提督沈烜(浙江鄞县人)的著作亦写有“绵章” 的事迹。章氏后人(第四代)在清咸丰因兵乱而迁居淳安,后又迁新登。他后人习上述家传 武技。

该拳分布于浙江富阳县,其传人为富阳富春江造纸厂章隆。

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中之《拳经捷要篇》载:“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章短打。” 这是说明“绵章”的功能,实质“绵章”是练“对手功夫”的拳。它的指导理论是拳脚收放, 髙下横直,左右斜曲;在打法上,不外乎讹,做到他来我往。总之,求胜不在一发中,而在 二三间,破手进,进手破,随缠粘沾,攻与防皆能入我彀中,如此才谓对手功夫。

【特点】

一、 开合大围护紧。长用力,短出手,身随势转,吞吐自如,势引人动,柔化刚发。新 力刚,旧力柔,搬、提、靠、打势不中停。

二、 每一势以三至四式为一技巧。

【练习方法或要求】

一、 技击动作,以一高一低、一左一右、指上打下、指东打西。

二、 或低起,或高放,左及右,右及左。

三、 并用拳脚相交,肘撞膝顶,以动引为我用。

徒手套路

绵章短打拳(技谱十二势)

【拳谱】

1.朝阳手开门迎敌,劈华山截下;挑打护头虎豹势,他直进来,窝里炮打一着天站地黑 2•指胜锤护下抢低,斜踢腿以腿破腿顺风势阐下,直指,弹一腿,双挑顺风肘,撞肋筋 断骨折3.迎风铁扇暗藏腿,他快打用M适中我讹拳向敌;箭马直指,膀靠,低打高发平 推进,要躲无门4•站定步双切护下,后发可先至;柱桩拳虚向敌,坐马直指,双掳手以 盆倒水,朝天跌地敢来再战5.背打恭横拳掩手,护下打上翻花炮,直去蹬一脚,要遮拦 金刀劈竹叫他有来无回6.开弓待闭勇向前,兽头势惊上取下> 推开铁门兜心出,他手脚 齐施,难敌我揽中直指7.中邱刘迎风展翅,硬枪来大劈腿打他无情;平推肘,怀里撞, 扑面拳腰弩射敌不妃即伤8.朝天接敌,马前斩草防,挑打攻上进步闯涔,柱时滚打满 眼金星9.猪龙拱地人尤猜,双掴手就中夹腿,天师盖印随手落;封路丨挑灯直拔,细手 撞击,要打也无能10■小鬼叫门我自发去,掸下下插住他连环拳脚,扫一腿,进步闯营打他幽脚朝夭.背靠肘倚身入怀,丰i无措,退一步神雀腿不及防,脑后栽颈鬼扛门, 扣人捉捋皆在此着12.猫儿一滚,双艇打胸着,虎扑拳扛枪倒地,单挑腿金钱落满尘,败 中取胜人不防。注,关于绵窣短打的赛路、功架等,待樟入挖撊

内家拳

【概述】

此拳起源于宋朝,明清之际流行浙东,清朝曾将此拳列为兵营拳术•到了清末曾在浙江 督练公所内,由张煌老前辈传授•现分布于杭州、富阳等地

该拳分有外势与内势,上列属于内势,故称其为内家拳•拳理是以两手牵引结合腰背 而产生反弹力是最大的力,只有这千力能“出手不收,腿出不回”,达到就势取胜,只有放 松自然才能快、才能沉,手法才能小而大》势式应该做到进退躲闪与攻击同在一动之中,出 手才能有所成法。

【特点】

除了具有南拳的风格外,尚有:©动作无疏漏,无隙可乘1@用腿用步1@用顺用力* ④攻防躲合于一法之中;⑤拳法与练用一致> ⑥一式多用,多式一用

【练习方法或要求】

照拳谱练习,并要参悟拳理,用心练,做到准确性•以技击攻打法为主,而不使人能攻 为御。

徒手套路

谱谱

1.斗门2.乱抽麻3.缩肘裹靠4.探马势5.朝天势6.滚斫分心7.猿猴 献果8•乌云掩月9.抱月10•斗门11.双推窗12.迎风铁扇13.仙人照举 14•扬鞭15.红霞贯B 16.煞锤17•虎豹头18•连枝箭19,斗门20.两翅摇

十段锦

拳谱

1•坐山虎2•兑换抱月3•柳穿负4.急步三迫5.推肘补阴6.满肚疼 7.双7J敛步S.泰山压顶9•滚斫追闾10.分身十卞11•铁门闩12.斫营归寨 n•舜丫•投并14•燕拾腮15.架起双刀16•十字摆肘17.双架笔18.经拳辗步 19•抛物投先20•俯袖顺牵羊21.胸横玉带22.问把媵23,金鸡独立24, •—提佥

勒马四平

五仃拳

说明

这套拳共有八十一式,分前后两节。按九宫之数,内含休、生、伤、杜、景、死、惊、 幵八门,中藏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在外形上有八法五形彳八法为架、顶、站、插、锤、勾、踢、翻八.;五形分空、冲、抽、横、削五字。前进为五冲;后退为三抽。左转为 三横;右旋为三削。中立谓三定。

【拳谱】

1.起势2.双贯掌3.齐眉4.按平伏虎势5.金鸡独立6•捺阴腿7•单拳

翻身崩打顶肘10.翻身锤11.左右照镜12.卧虎锤1S.翻身崩打14.燕 子闹江15.跃步栽锤16.进步三劈锤17.退步四声炮18.燕子三潮水19•翻身顶 心肘20.左右插花拳21.进步崩拳22.退步胎形23.白鹤双展翅24.黑虎落泪

转身翻山倒推肋27.猛虎下山28.负薪上岭29.捺阴腿3〇•劈身锤 31.遮江’32.白蛇拦路33.上步崩拳34.转身八卦掌35.按平伏虎势36.金鸡独 立37.搡阴腿38.单拳39.翻身崩打40.揭非41.顶心肘42.翻身锤43•鸳 鸶卧莲44.左右八愣鼓45.上步崩打46.翻身横打47.左右插花顶心肘48•推肋 49.负薪上岭50.燕子出林51.封候挂印52.双勾股53.古树盘根54.进步单拳翻荈双顶肘转身左右插花拳57.勾股连环腿58.胎形59.遮江反遮江退步按手插花腿62.转身冲天炮63.回身单拳64.本命拳65.三揿抹鹰爪力四门顶心肘68;翻身风火轮69.上步左横打70.翻身风火轮 71.上步左横打72.胎形73.翻身栽锤74.左右反遮江75.双手超起深海月 76:胎形.17.双手超起深海月78.魁星跳斗79.顺水推舟80.七星拳81.收势还 原

注:该拳法以内、中、外,含存八门、五行、八法的意念,而动作上分有进、退、左、右、中的手邶和步型,似近南 拳劲力,是否厲内家拳提出研讨。

(陈东白戴直民凌祝三凌正坤)

器械套路

内家拳法
【说明】

拳斧逛“伸直曲二兵之妙”,能上下顾牢、偏左及右、参与棍法、两头着力,可以断 枪、斫甲摧陷之,又可技缶。

【械谱】

1•燕抬腮2.摆肘遍门3•缩肘裹靠4•一提金5.分心十字6.仙人照掌 7•红霞贯日8.兑换抱月9.长拳滚肘10.舜子投井11.弯弓大步12.连枝箭 13 •乱袖麻14.弃物投先

浏览1,4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