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劲是明晰显现的劲,可从外表看出劲的运 用。暗劲是隐藏不露的劲,是只能通过接触时的触 觉来加以感知的。若以流水作比方,则明劲犹如起 浪的明流,而暗劲好比水下潜流。推手时两劲结合 运用,功夫练就后,便能令人有神妙莫测之感。 清•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的“忽隐忽现”,正是 指明、暗两劲的结合为用,它是做到“人不知我, 我独知人”和“英雄所向无敌”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如沉劲、定劲,也为无形之劲,因此, 也有把这类劲归属为暗劲的。
什么叫沉珀?
沉与重是相比较而言的。沉为无形的暗劲,重 为有形的呆力。在太极拳术语中,沉与重的“价值 观念”,与常人的概念是大相径庭的。
沉劲乃是似松非松、似紧非紧的活劲,而不是 重滞的“死力'气势下沉又活泼能变是沉劲的特 性。从力学原理上说t这是利用自重力的一种作 用。大极拳强调全身节节松沉,就是依靠积功而产
生沉劲。
在太极推手中,沉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化 劲能沉,就不易被攻破。有的人走架无下沉的气 势,咒底盘就肯定不牢固,容易被人推翻,甚至会 在推手中不推而自跌;而有的人肩肘不能松沉,手 髙腋空,全身破绽奇多,防御能力就差,即使有点 内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都是与缺 乏沉劲有关。
发劲能沉,则出手劲力浑厚,气沉丹田,劲由 脊发,由背、而肩、而臂、而手,得到力点,就能 使对方腾空跌出。这就与含有浑厚的沉劲有关。总 之,推手若缺乏沉劲,不论化发,都会显得势单力 薄,其外形或重或浮,就不堪一击了。
什么叫“五步”?
《太极拳释名> 说:“进步、退步、左顾、右 盼、中记,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八门五步> 一文则说:“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 撑八面。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
木,右盼 金,定之方中 土也。尤进退
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太为枢机之 轴
以上说明,太极拳及it推手的步法,在古时是 用五行学说来演绎和归纳的。也即按进退左右等趋
身动步的方向归纳成为“五步”。其中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等四步,是可以从趋身动步来加以辨 别,故属明劲;唯独作为“枢机之袖”的中定,属 于内含的暗劲3至于左顾、右盼,实是借用眼法的 动词来说明身步的左旋右转。打拳或推手的动步趋 势,视线自然不能不相随而去,这也就是借用“顾 盼”等词以代步法名称的缘由了。
按照“五步归类法,则拳术的所有步法,都 不超出这五步的范围的。这种比较古老的分类法, 不仅具有分类学方面的意义,而且也含有五行生克 等朴素辩证法,只要批判对待,去伪存真,那还是 有其可取之处的。反之,若厚古薄今,机械套用, 那也会陷人形而上学的泥渾中去的。
什么叫定劲?
定劲,即中定劲<;中定,属“五步”之一。结 合五行学说,中定属土,土居中央以化生万物,.所 以“五步”也以中定为枢纽,所有步法无不由此化 生^从力学角度看,则中定就是稳定重心,平衡力 矩,做到(太极拳论> 中所要求的“立如平准' 从而使全身能“活似车轮”。因之,不论何式,都 用得着中定之劲。可以说它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 功了。定劲的关键在于使内劲节节贯串于全身,做 到“立身中正安舒'这样方能支撑八面。练好定 劲,在推手时即使以一脚独立,也能应付裕如,随 机势而借力用招。反之,如推手中失去中定之势,
那就难以稳定自身,更谈+上得机得势丫。所以, 走架时的慢中求功,&先是为/要练出定劲的功 夫。如只练“快太极'那对初学者来说,就容易 “走过场”,而不易练出定劲。有的拳友可能受醉拳 的影响,推手时左右摇摆,前俯后仰;头部的晃 动,更如跳迪斯科舞…般。这样自然练不好定劲, 以致推手多年,犹时时为人所制,十分被动。
说到底,练定劲就是通过走架和运使来练出自 己的“底盘功”,而这种底盘功兼有活力和暗劲的 特性,它与练习静功站桩有微妙的差别。但如能两 者并练,自能获取动静兼修之效。不过,在太极拳 名家中,对于要不要练静功站粧问题,历来是有分 歧的,这是有待作进一步探讨的。
浏览4,1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