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太极拳源于《笏经》《道德经》,所以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内 涵丰富。太极拳的经、诀多于任何拳种,《太极拳论》已成为各 家拳种的母论或称之为核心拳经,从而派生出许许多多拳诀、拳 论等理论文章。
学+开始学拳、拳师就讲,“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太极十 年不出门。”这是几代拳师练拳的总结^>《太极拳论》字数不多, 拳理朴素,激发学子学拳要有恒心。拳要多练,达到着熟,熟能 生巧,渐悟懂劲。同时告诉我们,太极功夫一要练,二要悟。怎 么练,怎么悟呢?杨禹廷老拳师谆谆告诫弟子,练拳有四多:多 练、多看、多问、多琢磨。
多练
练拳为r健身,以拳代操,每天打一遍,无可非议,练则有 益,动则健康,全民健身,每天坚持难能可贵。如果通过盘拳修 炼就要下苦功夫,上面说的“千遍”和“十年”,仅是形容,真 打“千遍拳”练“十年功”,不是按拳理拳法循规蹈矩,即使二 十年、万遍拳也拿不到太极真功夫。
上海一位拳师提倡每天盘七八遍拳,北京一位拳师每天练拳 仅卜_午就是七小时,这是多么大的功夫。下这么大的功夫不是为 了凑时,练遍数,而是~招一式按拳理拳法盘拳。盘拳要极为精
确、到位,一势也不能马虎,该运行到多少度则按要求到达多少 度。如,“云手”从左90P始,向右90°终,不能打到45、东西 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正位、四隅位,到位准确, 也不得偷工减料,瞒天过海,无过不及,循拳理拳法,按规矩练 拳。 ,
多看
看,是观摩学习。观摩学习,在我国各行各业广为流行,甚 至不吝差旅费,组团到异地学习,以改进工作,学拳也如此。我 们拳人将这种学习称之为“流学”,流动学习也。休息日到各个 公园练拳场,看各家拳师是怎样练拳的,观摩同辈拳人,是如何 练拳的,观摩有益于自身修炼,看人家盘拳是怎样提手、抬足 的。看到不足之处,以警示自己,此处注意,不要重蹈错着,
看,看前辈拳师身形、手势,阴阳虚实,最为重要的,是看 他们的神意,以及他那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气感。看拳 人练拳是立俺的,每招每式可直接感受,拳人是带着内功行功走 架的。每招^否到位,是用意盘架子,还有用力,这一切一切使 旁观者清清楚楚,看个明白,像一面镜子照见自己,找到不足, 提髙拳艺。
看,看前辈拳师的拳照。有很多著名太极拳大师,早已仙 逝。我们晚生后辈虽然不能直接观摩他的拳艺风采,但看他们的 拳照,也是极好的学习D看拳师照片,势与势、阴阳是怎样变化 的,看拳师的手脚是怎样结合的,看身体的中正安舒,看他们的 神意,看……由于看照片时间长了,能将死片“看活”,将照片 看成动势,从中受益匪浅。
看书。坐下来读书,提髙理论水平,以最深的拳理指导练拳 实践。读名家的拳谱、拳论、拳诀、俚语、要言等等a前辈拳师
留下的太极拳理论著作,经过几代拳人的积累、U传、笔录,成 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印成书的理论。篇篇理论是前辈拳师的切身体 验和修炼的经验总结有的一语双关,有的一句极为深奥,不去 用心体会,从盘拳中琢磨是难以理解的。如拳论中提道:“多误 舍近求远。”从字面看,多数拳人舍近而求远,远到何方? “谬以 千里”。这个问题,先要有一位明师指导,学子要循规蹈矩,两 者密不可分。如果老师胡涂,学子难以明白。当今胡涂老师不是 没冇,太极拳师不明阴阳者大冇人在。
当代拳师访谈文章不可不读,看他们是怎样修炼,对太极拳 功夫是怎样认识,怎样理解的。读后茅塞顿开,眼前一片光亮, 对学拳极有辅助、指导作用。
多问
为r准确掌握太极功夫,还要多问,边学边问,不厌其烦的 问。问明师,问师兄弟,问高水平的理论家。以便改进套路姿 势,提高对太极拳拳理的认识,以求解惑。
“听劲'太极拳别于武术其他拳种。拳师讲腰,为了使学生 能更快掌握技艺,让弟子摸他的腰,这叫听劲。这是太极拳训练 学生的一种特殊性培训,其他拳种是没有的。听劲也称问劲,技 击运用,出于审敌听劲,以弄清楚对方劲的来路去向。听劲是一 种很精明的“问”,实践的问,少走很多弯路。解决太极拳难以 用笔墨,用语言说清楚的技艺难度大的问题,一听一问迎刃而 解,一 “听” 了然。
多琢磨
多琢磨,也称之谓“默识揣摩”。何谓多琢磨,琢磨就是“悟”,严格地说,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太极功夫是悟出来的。 大家所熟悉的拳论中的“渐悟懂劲”,一语道破,修炼太极功夫, 首先要练、苦练、下功夫练,&后是悟.看他人练拳,在扎实的 拳理拳法的基础上,去琢磨,去揣摩,去悟。
悟什么?悟阴阳。拳论云:“每□细玩太极图,口久自能闻 真香。”什么是真香?真香是太极功夫。所谓细玩太极图,“玩” 是练拳注意阴阳,“细”是悟,悟一招一势的虚实,虚实即阴阳。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不仅仅是理论,练拳推手 均如此。拳人每天练拳修炼阴阳,“学者悟透其中意,一身妙法 豁然能功夫不负练功人,总冇一天“悟透其中意”太极妙法 上身,修炼大成,达到最高境界。但是,太极功夫“学无止境”, 这句话是太极拳人的共同的心声。
“四多”是身心双修;从“四多”中求懂劲,从“四多”中 修阶及神明。从“四多”中求心、神、意、念的安静;肢体躯T 之虚净,获得太极拳之真谛D
在太极功夫修炼中,“四多”对习练者来讲,是不可缺少的 最为重要的拳法。
浏览3,4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