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拳理深 奥,拳艺难求,如果摸不到太极拳之规律是难以学好的。太极拳 学极为深广,靠一个人去学,如果不得要领,一世盲练。到各公 园走走看看,习练二三十年未人门者并不鲜见。

太极拳难求,一个时代靠众多学子拳人共同努力去完善和完 美,-个人是很难达到什么卨度。太极拳学楚学无止境;练一趟 拳有一趟拳的体会,终身追求,常练常新。而太极拳学的层次性 极分明,如初始学练,教练天天讲,上课说,练拳不要用拙力, 但初学者,出手提足四肢便僵紧有力。初学者心黾想着不用力, 但出手便用力,一时很难松下来,这似乎是规律。我在杭州讲 学,有这样一件事:

拳友:“老师,用力不用意对不对?”

我答:“对!”

拳友:“教练说,用意不用力对吗?”

我答:“对

这位拳友表现惊讶不知所措,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他有很 多疑问和置疑都表现在眼神中。

我进一步向他解释,解除他的疑惑。我详尽讲述,太极拳学 练虽然没有像现代学校,以年分班,有严格的分班升级制,但学 练层次是很清楚的。我们将太极拳教学,除去托儿所和硕士、博 士生不计箅在内,以小学、初中、髙中、大学分为四个级别。在 小学级别的学练者认为,太极拳用力不用意;而大学生当然认为 是用意不用力,这是层次所决定的。所以我在回答提问时,太极 拳行功,用力不用意和用意不用力都肯定是对的,因层次不同会 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笔者讲课或在拳场说拳常习惯以小学 生、大学生、初中生的称谓评论某种拳艺。像经典著作中的“妙 手空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肯定是大学生的应知课程^ 我以四个级别来形容,但并不等于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 学四年T学练十六年太极拳,便拿到毕业证书,达到全身透空的 境界。圈内有一句“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术语。这个“十'不 一定是卜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三h年。因为学练传统太极 拳,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科学的学制。如果学子遇上一位明白拳理拳法的明师,本人有灵气,悟性好,功成的时间会缩短。 可以在短期内采用科学的方法,将身上空松下来,关节能松开, 且节贯串不但能将拳理论说明白,还能从身上反映出来,这 种境界已经达到太极拳学要求的“轻灵'“阴阳变化”、“妙手空 空”、“无形无象”等太极拳髙境界水平。

在短期内达到髙境界,要有一个很科学的学练方法,也就是 拳法。笔者认为最好的学练方法是“外求学”和“内求学”两 种,也就是学练太极拳两个阶段。

外求学为第一阶段D从初入太极拳场学拳始计算,到初中为 外求学。这时应诙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诚诚恳恳,扎扎实实, 一丝+苟的向老师、向教练学练,要循规蹈矩,遵道而修,按规 矩一招一式修炼。到髙中便是第二学练阶段,也就是“内求学” 阶段。

外求学阶段大约要十年左右。这时,如果外界的客观条件对 学练冇益,自身条件够了,要及时转人“内求学”阶段。如果自 身条件具备内求学阶段,自己还不转,仍然不离开老师,自己错 过一个良机,再在老师门下学练下去,学拳将变成古板、僵滞, 也不会超越前人,一生学拳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也不会有太大的 出息。

内求学是自己学习,也是悟。这种学练方法不是笔者的奇 想,先贤早有明示。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这个“悟” 便是内求学。所谓内求学,是将你学练的一套拳,与太极拳学的 规范,如阴阳变化,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极柔软,然后极坚 刚,松柔,中正安舒,用意不用力,关节要松,节节贯串等一系 列太极拳拳理拳法规范的所有太极拳之特性,对体能要求从身体 结构变化中悟出拳理在身上的反映,将理性认识,变成为感性认 识。将那些抽象的,玄奥难以理解的,通过修炼,“身知'“体 悟”,能看得见,摸得着,能表现出来,具有说服力的功法进

而可以学练、传播的拳艺。

在内永学阶段不是不再向外学习,我们太极修炼者对待学习 应该持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老老实实学习的态度。对待自 己是验证所学的知识在身上的反映。“活学活用”也是学练太极 拳的重要的学习方法,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有一句名言,他 说:“学我者死。”他反对生搬硬背,一语双关,提倡活学活用。 我们太极拳修炼为什么要对我们述不熟悉的东西认定是绝对呢? 先贤在拳论中告诫后来学子,“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斯技 旁门甚多”,“差之毫厘,谬以子里”,我们应豉详辨。先贤的忠 告,笔者有所领悟,在文中多处反复论述,以求拳友共识。

周围有些拳友多年修炼未能领悟拳之真谛,这是一个学练拳 法未解之结。归根结底是对太极拳学和太极拳之特性认识、理解 不够,应该对所学练的,最为珍爱的太极拳功法,认识再认识, 反复认识;理解再理解,反复理解再理解,不久的将来会从内求 学中悟出真谛,在功法上有所突破。

浏览1,3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