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邓小平同志“太极拳好”题词 发表20周年,1998年10月中旬在天安 门广场举办万人太极拳表演&万人舞太极 的场面可谓十分精彩、壮观。
20年前邓小平题词因果是这样的: 1978年11月中旬,日本众议院副议长三 宅正一为团长的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访 华。11月15日,邓小平副总理举行欢迎 午宴,招待代表团一行。午宴上宾主畅谈 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三宅副议长说他 喜爱打太极拳。邓小平同志也谈了很多太 极拳的好处。经常打太极拳对人的健康长 寿有益,使日本友人受益匪浅。为了纪念 这次会见,为了在日本普及和发餍太极拳 运动,三宅副议长请求邓小平副总理题 词,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留作纪念。邓小 平副总理欣然接受了三宅正一先生的请 求。几天后,一幅隽美出色的“太极拳 好”题词,送到了正在杭州友好访问的三 宅正一团长手中。
祝大彤
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二十周年(代前言)
太极本铬
2太极解秘十三篇
三宅正一先生将题词带回日本,并在太极拳闭体的刊物 上刊登了出来。口本太极拳界将题同奉为宝物加以祝贺。其 实,题词何止为日本朋友的宝物,也是屮围以及世界太极拳 爰好者的宝物。说起来无独疗偶,早在50年代,新中国一代 伟人毛主席曾挥笔号吞中国人民为增强体质“打太极拳'在 四十多年间,当代两位伟人为中国一个拳种题词,这在中国 武术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3中国拳种很多,只有太极拳受 到国家领导人如此厚爱,两代领导人挥毫题词,只有太极拳 有此殊荣,从太极拳的历史、功能、作用和理讼渊源来看是 不难理解的D
借此良机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学练太极拳。对 一种事物不是一次认识可以完成的,要不断地认识、反复认 识、认识再认识。笔者在一篇题为《习拳明理方得道》的文 章中,有一个学拳的公式,即“认识一理解一明白一懂”,单 从认识这一概念讲,要从三个方面初步去认识。首先从直观 去认识,在公园看到人们打太极拳便认识了,多看儿次,练 太极拳在松、柔、圆、缓、匀中进行,对拳有了全面的认识; 再从他人讲解中去认识,再去读有关太极拳的书和文章,从 而对拳理拳法从文字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到此认识并 没有完成,还要不断地认识再认识,如果你学拳并想深人研 究,可能用一世辛劳去认识。认识是学习,学无止境,认识 也没有止境过去我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只限于“体用”结 合。“体”就是练拳,以此健体强身,“用”是技击自卫。练 太极拳可以练出一身好的功夫,可以S卫防身,像电影电视 上的太极拳师功夫高强、击败众多的对手。俏是练拳三年五 载出手不但打不过人家,反而被人家击败,中途折返者不计 其数D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以为学练太极拳可以“无敌”,结 果挨了打。太极拳拳理拳法高深,圈内人W—句话:“太极十年不出门十年是否能出门坯要看学子是否剗苦用功,悟性 如何,否则20年也不一定功成。经过一段挫折对博大精深的 太极拳有所了解,于是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认识到学练太 极拳不是为了打人,为了逞强斗胜,而是为了养生,达到健 体、强身、祛病、延寿之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打太极拳 的人多了,很多人从中获得健康;康复中的患者,得益于太 极拳的作用病体痊愈,身体强壮,体质增强。到此对太极拳 的认识并没有终极,学练者体悟到经常练太极拳不仅可以益 智、修身、养性,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政治素质,看待事物 较为全面,处事做人更为成熟,到此有了进一步更为深刻的 认识。笔者认为,对于武术中的一类拳种,几十年来两代伟 人题词,伟人对太极拳的看法一定高于常人,这是毋庸置疑 的。
太极拳拳理源于老子的道,《周易》的变,博大深广。 《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 一两千年,代代相传。由于拳理精深,不是一世可以完成终 极修炼的,所以要承师追求,习面不镡。太极阴阳变化万千, 对修炼者更是得益无穷。修炼得当,可以增强你的智慧,开 发你的潜能。大家都知道潜能是无限的。太极拳对开发人们 的智慧是任何功法无法替代的^遵循太极阴阳之道,掌握阴 阳变化,按照太极学说规范行动,日久您便会得到一种新的 感觉,您的大脑变得比以往更聪颖,身上产生一种健康的、 不知疲倦的、过去从来未有过的新的体验。您将牢牢把握自 己的生命运动!
如果今天习练太极拳仍停留在原有的“体用”认识上, 似乎太“小学生”了。太极拳从诞生至今不断完善大约也有 两千年了,拳理博大精深,公开出版的拳论、拳经、拳诀、 拳歌等等,数以百计。“小学生”是难以驾驭如此繁而多的理论,更难以向高层次功法攀升的。博大深广的太极拳是我们 民族的瑰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太极拳没有国界,全世界 人民喜爱太极拳,接受太极拳,习练太极拳,学练的队伍之 庞大,用老子的一句名言形容十分恰当:“随之不见其后
(《少林与太极》1998年12月)
浏览1,2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