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贯耳


双采双按:周身松沉、含胸,略屈左腿,身下降,右小腿 下挂。同时双+里拧腕部变俯掌向下采,两孓在胸前会合,食指相对,近平圆形。〈图124)接着以左足跟为轴,身略向 右转,右足向南前仲,猫行步落地,缓缓d膝成“冇迭裆弓势' 同时双掌徐徐f按到石膝前,双臂撕开,合成一个坡圆形,身 向东南,偏头看正东远处。(图125)

进身贯耳:双掌变仰掌随身后坐冋抽到柯胯旁,此时電 心移于左腿,右足尖翘起。紧接着F沉身躯,双腕外旋(左腕顺 转、右腕逆转)向下、向外渐变俯掌,分向左右再向t:、向前循 弧线提到发际变拳,拳骨相对,拳心外翻,两臂園成满月形。同 时进身前仍成右迭f」弓势。眼肴东南。

要求:本势落步要轻盈,运臂要柔和;终r势身卞沉勿前俯,要 做出双拳夹击对方太阳穴的劲势来

第廿七势玉环步鸳鸯脚

闪身上视:上身后坐,重心移于左腿,暂成右太极势。同 时含胸、沉肩,双拳下落胸前,左拳变俯拳向右;右拳变仰拳, 插子左腕下,两腕相女D (图127)接着,双拳逆转走“金尨锁 U'成左立.拳在外,拳心向里;右恻拳在内,拳心向外的立卜 字形_,拉T右耳旁。同时右足外撇再前弓右膝,迭住右胯,提起 左腿将左膝插于右小腿后成“女”字形冇坐盘势。上体后闪,眼 向东方<图128)

探身蹬脚:上身略向后移,重心暂移左足,右足里扣。随 之身向前探,^右膝*重心再落T右足。左足经由右小腿里恻 t提,脚掌回钩,用足跟向正东蹬出,高与胯平。同时双拳外翻 上提到发际变侧掌分向前后下劈。左臂与左腿成上下平行线; 右掌五指向西南,两臂圆撑象一张弓。S仍向东看。(图1烈)抖身转体:沉肩、含胸,放松肌筋^以右脚掌为袖,向右 (后)转体(由面向南转到面向北),左脚趁势提膝盘腿成踢毽 状经右膝前方,横脚下落,走出雕龙绕庭柱的劲势,落到右脚前<西)近尺处,足尖朝北偏东,随身右扭,提右脚踉,成右高架 虚势。同时右掌略t拥随转体至西时从右额向外、向下经右胯 向里(胸前)再向h循顺时针划弧到北面停于左肩前变立拳, 拳心向里;左掌下落至左莳旁变仰零,再向外向上至头顶上方 随即外翻变侧拳下落,停于右立拳里恻,拳心向外,两拳相交 成十字形。身向东北,扭头东视。C图130、图131)

提膝踢脚:提起右膝至胸高,脚面绷f,向东踢出&同时 双拳向h外翻,分别循弧线下劈,右臂停于右腿上方,两臂圆 撑,眼看东方。(图]32〕

要求:此势难度较大,尹眼身法步要配合好,要走出闪、展、 腾、挪的劲势来。此势是《水浒》中“武松醉打蒋H神”的招数。 先虽坐盘闪身(闪>,接着起身蹬左足(展),然后转身向西落步 <挪),紧接着腾起C腾)又是一脚\抖身揞转体时右掌上棚,左掌F落左胯后,随含胸转 腰,右手臂向下榣,左手臂向上抖,是协助后转的动作-

 

第廿八势手挥琵琶


1.落步釆裥:周身松沉d虫立的左腿屈膝下降,踢出的右 足与下劈的双掌同时下挂身前。自右而左为右足、右掌、左掌。 (图133)紧接着右转腰,带动右小腿顺旋,转踝旋膝以盖步落 于左足之盼,足尖向东南成前交叉步。问时下挂的双掌先是手 指向下,手心向后转腕旋肘向左顺转由下翻上。右掌随小臂下 垂,用腕部上翻变立筝成采手停于胸前;左掌随臂下垂再向 外、向上旋,滚小臂由北向南成扨手。双掌将对方胳膊扭成反关节的状态。〈图134)挥出琵琶:1第六势“手挥琵琶”中的挥出琵琶完全相怀抱琵琶:重心移在右足,含胸、左转腰,左足向前(东 北)迈出一步,脚跟着地成左太极势.M时双手循上弧线向左 侧扭动。左手变立掌,掌心向东,指尖与发际齐高;右手拧腕成 侧立掌,置于颏下,掌心向里。双掌成怀抱琵琶状.(图1別)压撬成撅向右上扭腰,身下降,左手下压,右手上撬,此势起手由高到低,较腰旋脊,转踝旋膝,转腕旋肘,要由要水:腰带动双手、双足要相互配合好。并参见第六势“手挥琵 琶”的要求。

图片72 图片73 图片74 图片75 图片76 图片77

第廿九势进步搬拦棰

丰势与第七势“进沙搬拦捶”完全相同& (图139—图143)第三势如封似闭本势与第八势“如封似闭”完全相同。(图〗44_图I47)第州一势抱虎归山•十字手本势与第九势“抱虎归山•十字手”完全相同a (图148-- 图 151)先导动作之一:从丨字手开始,屈双膝缓缓下蹲,双掌 合抱胸前。左掌变仰掌在与胃部齐高,五指朝西;右掌变俯 掌在上,位于锁骨之下,五指朝东。(图152)
第卅二势野马分鬃先导动作之二:双引掌。右转腰,身向前探,外撇右足略 负担体重,左足跟外转使足尖向西南.同时向西伸腰,右掌由 东、向上、向西甩,顺转半个圈作为虚晃动作&当右掌甩到正西 时向后坐腰,随即拉回停于胸前变立掌,食指对准鼻尖。同时 左掌甸后(东)、向下、再向上顺转一圈停于右腕之下,作双引 掌,趁势坐实左腿,翘起右足尖成右太极势粧型。身向南,凝 视西方。(图153)

先导动作之三;交X掌。粧型不变,沉肩、含胸。右掌斜 向F降到左大腿外侧上方变垂掌,寧心向南;左掌同时上升到 右耳根前,掌心向北。视线透过左掌背射向西北&身体继续下 沉到双肘弯交叉相对,作待发之势,(图154)

左披身采捌:右弓势桩型不变,右转腰,含胸、扩背、沉 肩、提顶竖腰,身向西北D右掌随之在胸前抖一平面顺转小圈 坐腕变立掌向南裥,停于左脸旁前,掌心微凸;同时左掌放忪 变垂掌向右过膝前停于右大腿外侧。两肘弯交叉相对,沉裆、 迭胯,右足略外撇,身略前探.透过右手背向西南窥视。(图 156)接着重心移于右腿提起左足经右踝内侧,斜向西南迈出 --步,沉裆成左弓马势桩型。然后双掌上、下分开。右掌泾左 臂肘部里侧变俯掌向下采,停F右胯前面,五指向西;左仰掌 向上、向前(西南)横臂W去伸直与头顶齐高,小指外翻向上, 掌心朝无.就势弓左膝,撑冇腿,身前倾成左低架松裆弓势。身 向西北成半倚之状;头部与左肱平行;右臂成坡弧形;凝视右 掌虎n。(图157)

右身采梢:含胸、尾闾收,提顶竖腰,沉裆迭胯4要略 左转,左脚外撇。左掌随之由左向里再向右逆转抖一小平面 圈,向北捌,停f右脸旁前;同时右手变垂掌向左停在左大腿 外侧&两肘弯交叉相对,目透过左手背向西北窥视。(图158)
接着重心移于左腿.提起右腿向西北斜上-■步,沉裆成右弓马 势桩型。然后双寧上下分开.左掌变俯掌向下采,停干左胯前 面;右仰掌向t、向前〈西北>横臂捎去,小指翻上。就势弓右 膝,身紺倾成右低架松裆弓势。凝视左掌虎口。余动作参照上 节“左披身采栩' (同159)
披身采捎时要在腰的带动下,提顶竖腰,沉裆迭胯,步 走斜线,手走采桷,时松时紧,上体则时倾时直。如此循环有 序,要走出苷奏来。上体倾斜,头与左肱成上下平行线时要有 “仙人卧床’’的意味。
1.本势为太极拳理论“进退MW转换”的具体化&转换实 际是两腰眼(两肾)的转换。

图片78 图片79 图片80 图片81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5 图片86 图片87 图片88

第卅三势四隅穿梭


1•先导动作:包括双引掌、交叉掌和双分掌与上势野马分 鬃的先导动作相同,只是衔接之处不同。接右披身采梢,含胸、 合裆,提顶竖腰,上体转正,迭住右胯稳住全身。左足向右足后 上半尺许,坐实左腿,翘起右左尖成右太极势桩型。同时右掌随腰向西伸展,以腕为轴向下、向前〈西)、向上顺转半个小圈 变立掌,掌心朝南;左手随之向右上荡到右腕r。双掌作虚影 I之势,像拉皮筋一样拉回胸前,右食指对准鼻尖,作双引掌。交 叉掌、双分掌无变动。(图160—图162)

2.西南隅穿梭:双分掌右弓势不变,迭住打胯,右转腰,身 向西。左掌随腰转向右,停于腹右变侧掌掌心向里;右掌横臂落到右锁骨前变侧掌掌心亦向里.双掌直抱,如同搂抱大树。 (图163)随之左足虚驻右足踝骨里侧,双掌拧腕作合抱状。接 着左转腰左足向西南迈出,先脚跟着地成左太极势&同时横左 小臂向上,左掌仍侧掌掌心向里;右掌搭在左小臂中间,五指 朝天,一齐向西南捆出,双臂搁开成坡圆形。顶头悬、含胸 视用南,作蓄劲待发之势。(图164、图1奶)双臂上托如球撞 壁般弹回来。右掌抽回到右耳根前变侧掌;左小臂外滚呈半月 形,翻左掌掌心向外与发际齐高.接着左转腰,在侧掌坐腕变 立掌掌心微突,经左腕下向西南推去.同时左足再向左略挪- 些,就势弓左膝,撑右腿成左迭裆弓势。三尖相对,目视食指。 <图166)双掌舒掌坐腕,再左转腰,侧身向左(南 1)推。(图

3.东南隅穿梭:左迭裆弓势不变,当侧身向左推到极限 时,傢弹簧拉后收缩回来,双掌趁势向里在胸前左方怍直抱 状。随之后坐右腿,扣左足尖朝北,再坐实,紧接着提起在脚跟 成面向北的右高架虚势。拧腕成合抱状(左掌在上、右掌在 T),右转腰,迈右足向东南,脚跟着地,略微分担体重,乘势扣 左足尖向东复坐实成右太极势桩型。同时右小臂向东南捆出, 右掌掌心向里,指尖向东北;左掌搭在右小臂中间,五指朝;先导动作:包栝双引掌、交叉掌和双分掌,与本势1宄 导动作相但衔接之处和方向不同。双掌石推后趁势左足 向右足后上半步,坐实左腿,翘起在足尖成右太极势。同时冇 侧掌在面前顺转〜小圈变立掌,左掌随之,作双引笮& g向东 南。交叉掌、双分掌方向均朝东偏南D (图173—图175)
身向a:來,双臂合成坡圆形,眼看东i#。(图i防一图i7〇>双 臂上托如球撞壁弹回来&随即抽回左掌至左耳根前变侧掌;才『 小臂外滚,翻右常掌心向外n接着右转腰,左侧掌坐腕变立亨v 牮心微突经右腕下向东南方向推去。同时右足再略向右挪一 些,弓右膝、撑左腿成右迭裆弓势。二尖相对,目视食指& (图 171)双手舒掌坐腕再右转腰,侧身向右椎。(图172)东北隅穿梭:接双分掌右弓势不变,右转腰,双乒变直 抱,接上左足暂驻右足虽侧双掌拧腕合抱。(图176、® 177> 接着左足向东北迈出成左太极势,同时横左小臂向上,右手搭 在}t中间,一齐向东北棚出。其后双臂上托如球撞壁还,右掌 拉回至右耳根处,左小臂外滚,翻左掌掌心向外f右掌则坐腕 变立掌,掌心微突,经左腕下向东北推去^同时左足再向左挪 -呰,弓左膝撑右腿成左迭裆弓势。(图178、图179)双掌舒 掌坐腕再左转腰,侧身向左推。(图ISO)

四北隅穿梭:当双掌侧身向左推至极限时,如弹簧拉出 回缩之势,双掌向里在胸前左方变直抱,趁势身后坐,重心移 在右腿,扣左足朝南,提起右脚跟,暂成面向南的右高架虚势. 接着拧腌成合抱& (图181、图182)右转腰^出右足向西北,脚 跟先着地,乘势里扣左足成右太极势。同时横右小臂向上,左 立掌搭在右小臂中间,…齐向西北棚去。紧接着双臂上托,如 球撞壁还,左侧掌拉回至左耳根前.右小臂外滚,右掌外翻,掌

要求:心向外;其后左侧掌坐腕成立掌,掌心微突,经右腕下向西北 推出。同时右足略向右挪一些,弓膝、撑腿成右迭裆弓势。(图 1S3、图184)双掌舒掌坐腕再右转腰侧身向右推。(图185)

此势动作复杂,方向多变。上肢动作有直抱、合抱,有托 (带有挤劲)、有滚,有侧掌、、V:掌、俯掌、仰掌和舒掌坐腕,尚有 单推、双推和侧推;下肢动作有扣步、挪步、虛步、太极步、弓 步,不断变换虚实之要求顶悬敛神统领全部动作。要以腰 带手,要沉肩,垂肘(时勿扬起),要松腰,敛臀,转动灵活,方內 踏得准。侧推前要放松,蓄劲后再侧推。

坐腕,指舒掌塌腕。它是由各种掌形〈包括侧掌、俯掌等) 变为立常前推的动作,如搂膝拗步的单推,如封似闭的双推和 本势的单、双、侧推等&推时还要突掌和五指后翘,以加大腕部 的前推力此外单推的手要对准口鼻。

先泽动作,亦称两便手法和游击手法。包括单引掌、交叉 掌和双分掌&它是衔接上、下两个动作的过k动作;也是拉开 架势准备战斗的两便(防御和进攻>亍法。

第卅四势左右金鸡独立

侧身肩靠:接双掌《身右推,腰略左转,提顶竖腰,h体 由侧转正。右掌山额际沿左羋指端落F转到胸前,构成双立掌 与肩同宽。同时左足外敝成人字马势。(图18G)接着双掌指 尖斜向西北,构成捋势。手心斜向外,左腿前弓,右腿后撑趁势 用左肩侧身向东南角一靠,就势弹回。(图187)

左金鸡独立:屈右膝后坐,重心后移,左足尖抬起成左 太极势。同时双掌随双肘K垂变手心均向里,走顺鸾时。即左 手先略向上对准鼻尖再向下以大指引,顺转下挂到裆前手心 向左;右手以小指引向上顺转停于右额夯,手心斜向右<后)。 C图IS8)接着再撇左足尖向东北,跪右膝于左小腿之后,身体 下沉成高架左坐盘势。同时走拗鸾肘。即右f顺鼻尖翻下以大指引逆转,由胸前K挂到冇腿内侧变垂事掌心向右(南>;左 掌向上以小指逆转,停于面前中部,苹心亦向右。目视东方D (图189)身向前探,重心移于左腿,提右苹莩心转外,五指向 北,向匕经过左小臂外侧,横小臂于右额角上方成半月状。同 时右足徐徐经左小腿内侧上提到左腿前,盘腿,脚里恻向上成 踢毽状,膝高过腰,渐成左独立桩型。左掌随之向前摊掌F落, 掌心向东,置于右脚脚面之上D眼看正东。(围190)右金鸡独立:周身放松,屈左膝身下降,再前探。冇足向 前F落迈出半步,先脚掌着地成盖步,足尖向东南,与左足成 八字状。同肘右手随转膀、旋腕、垂肘,迎面直立,掌心向里;左 手向外翻拿,橫小臂绘过右小臂外侧t提到左额角t方成半 月形,五指向南。隨同左手I:提,左足经在腿内侧上提到右腿 之前,膝高过腰,盘腿成踢毽状,成右独立粧型。此时右掌向前 摊出向下以手背经过向h:的左手背降落到左脚而上,竽心向 东。眼仍7R十^h。(图191、图192)
不要夹臂、躬背;支重腿微屈站稳;两掌升降有序,并有 明显分工,以鼻为界,各管身体的一半a
要求:

下挂手要像松弦的弓,似曲非曲,既不僵硬又不松懈 第州

图片89 图片90 图片91 图片92 图片93 图片94 图片95 图片96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5 图片106 图片107 图片108

五势高探马带穿掌

1-高探马:周身松沉,两掌在胸前上下逆转a右掌自下向 南、向上逆转,屈肘竖臂变立掌,食指对准:鼻尖,掌心朝北;左 掌自t:向北向下逆转,横小臂变仰掌置于右肘下,五抬尖向 南。同时缓缓屈右膝F蹲,左足前伸半步,脚尖接近地面,身向 东偏北成“右高探弓'(图1犯)带穿掌:右掌以肘为轴,顺势向北扑下,变俯掌五指尖 向北;左掌趁势随腰略左转,向后撤,向前划弧经右腕上方向 东直穿,边穿边由仰掌变为俯掌,五指略翘,身前探,食指对准 鼻尖。身向东南,右俯掌置于左肱F,双臂栩开。同时左足向 前落步,撑直右腿,缓缓弓左膝成左弓势蛀遛。眼看东方。(图 194)图193

双掌在胸前行圈时比肩略宽为度。太宽则为“亮怀'即敞 幵胸前两扇大门,暴露要害部位,造成正面丢失,为武术所忌。 第卅六势扭十字单摆莲

1.后转坐腕:含胸、松腰,后屈右膝,重心落于右腿,里扣 左足尖向西南,身向后(西)转,坐实左足。提起右足跟成右高 架虚势.同时逆旋左臂变仰掌,左掌五指向北随腰后转变侧 掌,手心斜向外,停尸左额角上方呈半月形,右俯掌转过身来
坐腕翘指,K于左胸箝,两臂棚开,左h右下成纵圆形D目光炯 炯,远视西方.(图195)
2.单摆拍脚:趁势提起心足,足面绷平.向西向h踢与而 (或朐)齐高,故又称摆面腿。同时左掌自h向前落,拍右脚而 作响,右俯掌随之上提,置干眉骨前,怍出“孙悟空手搭凉棚” 向正西远处了望的样子。拍脚后右腿伸S悬空,左腿独t:成左 独立桩型。〈图190
扭十字,是指从上势穿左掌时向东呈左半边十字,本势扭 过身来向西,拍脚后为右半边十字。
此势要有腰腿功夫,全靠平日勤学苦练,拉长韧带和增强 腿力。如拍不到脚面>也不要弯腰去够,避免歧坏中正形象。

第卅七势搂膝指裆捶

1.抡臂翻膀:身下降、含胸、左转腰,右膀前沉,左膀向后 翻&左掌随之向左下至左胯变仰掌向后、向上屈肘横小臂《接 右转腰,左膀前沉,右膀后翻,左掌掠过头顶,再向前变俯掌,
五指朝北,仍回到拍脚处。如此,以左肩为轴顺转了一大圈。当 左牮向左下时右掌则变仰掌向前(西)向下摊出,接变俯掌搂 过右膝再向后、向t到右耳旁变拳向西,拳心向里。此时里以 右肩为轴,逆转近一大圈。在右掌向前摊掌时悬空的右足脚掌 回钩,前蹬,盖步下落在左足前成前交叉步,重心渐渐前移。接 着左足经过右踝循弧线向前迈出,步,足跟着地成太极势桩 型。眼看西方。(图197—图200)

2.搂膝指裆:回到拍脚处 的左掌向左下搂过左滕,向左、 向上至胸前屈肘竖小臂,掌心 朝北,食指与口齐高。此时右拳 从右耳旁向下经左小臂内侧向 前捶去,拳眼向上与小腹齐高; 同时左掌由胸前向下扶于右小 臂里侧^此时前弓左膝撑直右 腿成左迭裆弓势.身前探成滑 梯状。目视右拳。(图201)

要求

此势以肩为轴,两臂抡转,两膀沉翻,两足上步都要循纵 圆形轨道运行a

第卅八势持挤下势

探身旁捋:含胸,后屈右膝重心移于右腿成左太极势桩 型。同时右拳变俯掌上播,高与口齐;左掌仍扶小臂亦变俯掌。 两臂扇起,意识上双臂上浮“如水之托舟”手上才能沉绵&身向 西北,H视右掌。(图202)接着外撇左足尖向西南,复缓缓前 弓左膝成左弓势。同时双掌随右转腰渐渐向右旁捋到右肩头 之前。左掌随捋渐变为仰掌扶于右腕下。此时身向前探,目视 右掌,旋即眼看正西& (图203)

弓步上挤:迭住左胯,当右转腰捋到极限时再向左转动 腰脊,摆肩膀。提右足到左足前虛悬成寒鸡步形。接着向正西 踏出一步成右弓势。同时右掌隨左转腰变侧掌掌心向南,左掌 变俯掌仍贴在右腕内侧向左推,当向左推至下颏前再右转腰, 右掌变仰掌,五指伸直,垂肘D下颏微收,斜向西面上方挤去。

三尖相对,目视正西远处。本节与第一势揽雀尾之“挤”基本相 同,可参照。(图204、图205)

掖掌转身:左俯掌离开右腕,沿右臂里侧而下,到右腋 下变仰掌,五指向北,旋腕向里,经过胸前、左腋,扭臂向东穿 去,再旋腕顺转成侧掌,掌心向南,翘掌,高与口齐;同时右仰 掌屈肘、横小臂向右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南,旋即垂掌旋腕顺 转变仰掌,在右腋下向里划弧(象3水的样子)转到胸前变侧寧,向东直插,S于左小臂内侧下方.掌心向北五指朝东。双掌 向东转动的同时左转体,外撤$脚尖和里扣右脚尖均向东南, 此时回头向东成左弓势桩型^ (图206、图207)

撤步下势:迭住左胯,右 转腰,向后(西鹵)撤右足约半 尺,外撇右足尖向西南,里扣左 足尖向南。双掌(指尖向东不 变,保持原距离)同时向上向沿 循上弧线运转,屈双肘,左掌经 鼻梁,右掌经右耳前而下,屈右 膝,臀部下蹲至距右脚跟约3 寸(初学及病弱者可加高),左 腿伸直成左扑腿势桩型。此时 双掌随下蹲徐徐向下、向前(东)循K弧线插出,左侧掌紧贴左 脚面%右侧掌停于左肘里侧的下方&双掌从右足后撤至左扑腿 势完成,走了一个纵形椭圆圈□眼看东方。(图加幻

要求:捋挤之时要走出“内大外小”时特点来内大,是指脊柱 联合的躯干骨骼带动内脏活动要大J卜小_逛指四肢(两臂伸 展和两腿步距)活动的幅度要小。(洽太极拳大架相对言)势要求顶悬意领,桩型扎实,富有弹性& 1:体要端正 自然终势左时与左膝相合即上下垂直。

势要求顶悬意领,桩型扎实,富有弹性& 1:体要端正 自然D终「势左时与左膝相合(即上下垂直

第卅九势上步七星(上棚下箭)

起身h栩:头顶上领,左转腰,外撇左足尖向东北,缓缓 起身,重心遂渐前移成左弓势。同时橫左臂向上、向前棚,呈平 弧形,手心向里,i£指向南;右掌%于右腰旁待发,手心向m。 (图 209)
惊上击T:迭住左胯,提起右足经左踝里侧,绷平脚面, 向东踢出(即箭腿,直踢对方迎面骨,快如箭之离弦)& _跟着 地,脚尖略翘成右太极势。同时右苹经胸前直插左腕之上,成 斜交叉十字形,与锁骨齐卨,双臂合成平圏形,右掌心斜向北, 左亨心斜向南.g视正东。(图2i〇)

要米:身躯中正不偏,太极势勿双膝并拢。

图片109 图片110 图片111 图片112 图片113 图片114 图片115 图片116 图片117 图片118 图片119 图片120 图片121 图片122 图片123

第四十势退步绔虎
1.撒步锁n:含胸,双掌交叉不动落到胸前变平交又十宇 形,右掌在上,左掌在下,顺转走“金龙锁口'同时双臂亦顺 转,做到大圈带动小圈^双臂先循抛物线向北、向上、向南.再 向F落到左膝外侧,此时左掌在上,右竽在下仍相交。同时右 足回收至左足里侧,盘腿,随之循孤线向西南方向撤去成左迭 裆弓势,身前探朝东北,目光射向东南a (图211、图212)独立跨虎:右转体身向东汐卜撇右足尖向东南,里扣左 足亦A东南,成右松裆弓势。双腕仍相交,上升至肋下,眼神随 之由东南、东、东北再向南逆向环视。接着再右转体朝南,迭住 右胯,身前探,再提顶竖腰,松腰、迭胯,提起左足,脚尖K垂, 膝盖朝南,然后徐徐向南抬起,脚面绷乎,与腰齐高,成右独立 桩型。左腿前伸似屈非屈,右腿独立似直非直。同时右掌随抬 腿之势,贴在左腿外侧,以掌背擦过小腿外侧至脚背时分开向
要求:南再向上扬,圆转至右额上方,手心斜向外,右臂呈半月形;左 掌则顺左臀外向下复向卜_、向东北方向伸苴变为勾手,腕部与 左耳齐高。此时身向东南,眼看TH东& <同213—图215)

此势要以神态统领形态一气呵成。终了势如跨虎背,t#神 抖擞,气宇轩昂。

第四+_势穿箪双摆莲

转体盘足:周身松沉,含胸,略屈右膝,身下沉,右转腰。 趁势抬起右脚跟以足掌为轴,由腰带动向右转体朝西。同时右 手自右额角横臂下落变俯掌停于胸前;左勾手下落向里(逆 转)划弧作S水状变仲掌停于左肋旁。左腿乘势向下、向里环 绕、盘足,虚悬于右膝里侧暂驻,沉府&右腿仍独立稍屈。眼看 芷西。(图216)

落步穿掌:虚悬的左足向西落步,缓缓前弓成左弓势。 同时左仰掌向右腕背h穿出,边穿边变俯掌,掌指略上翘,三 尖相对;右俯掌略冋抽置于左肱下。双臂与胸廓保持圆撑,眼

看左掌.(图217)

转体蓄劲:后屈右膝,扣左脚尖向东北,向后转体,面向 东,提起右足跟,足尖点地,圆裆,成右高架虛势。同时双臂随 转体向右拉,各呈半只形。在转体过程中右掌手背经过左肘、 左小臂外侧,转到面向东时再随腰右扭,闽掌错开均变为立 掌,右掌心朝东与右耳齐高;左掌心朝南,在右腕之下,与右肩 齐高。ri视东方^作摆腿之蓄劲。(图21S)

 

 

摆腿拍脚:向东北上方提起右M,由东北角起踢,用脚 背外侧向东南横扫,高与胸齐(高标准与面齐高>,双掌则由东 南角向西北角平掠,脚、手在正东胸前(或卤前)会合,双掌拍 脚面作出“拍、拍”双响。其后左俯掌五指朝东北高与左肩齐, 右俯掌五指朝东与胸齐高,布足跟与裆齐高,脚趾朝东南,三 者呈斜坡状,距离相等。左腿屹然独立,神采奕奕。面向正东。 (图 219—图 220

要求此势难度最大。不但手、脚要配合好,转体近36CT要一气 呵成,还要在拍脚时朽力、千净、利落,身躯保持正直,神态从

第四十二势弯弓射虎

].落步旁捋:徐徐蹲砮下坐,双掌继续向西北上掠。同时 右足略向左盘,接着右足向东南方向落步,先脚跟着地,右膝 前弓成右松挡弓势。在落步之吋双寧顺势向右下旁捋,十指朝 北与胯齐平。目视双掌,勿低头,(图222)

闪身竖臂:双掌捋到极限时后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腿, 右转腺,W身成冇二左七的右弓马势桩型。冋时双掌搂过右膝 至右侧向〗甩,屈时竖起右小臂,右掌成立掌,掌心朝东与右 邛齐萵,臂呈纵弧形;左掌随右掌转动,搂过右膝后停于右腋 前,掌心朝西。双臂棚开,掌指略翘。眼看东方.(图223)
抓拳摆臀:沉档、蹲身,左转腰,摆臀向南,扭身向东北, 暂成重心偏右的马势^同时双掌随势向北移^■有掌变俯掌,五 指向北;左掌为立掌掌心向外.腰向右转,左膀下沉,身后坐, 重心移千左腿又成右弓马势。同时右手以腕为轴,向T逆转抓 拳,“柔腰一折”置于右额前,左掌亦变拳置于右拳下,成上T 并行之势,相距尺备,拳眼相对。眼看右拳,(图224、图225)
要求:
探身击拳:再左转腰,右滕前弓,撑左腿成右迭裆弓势。 腰向左扭,侧身前探,双拳同时向正东以拳骨击出,右拳为主, 是实拳,左拳为辅,是虚拳。右拳从右肩击出,高与头齐;左拳 在下。两拳相距尺许,两臂圆撑,身向东南。目视正东(图 226)此势是“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总须完整一气” 的典型体现a因此要做到以腰带动四肢,而且要柔腰百折,一动无一不动

第四三势连环高探马

1.推向东北角:右9势桩型不变a上体由侧转正,此时右 肩r沉,双拳平于胸前,双臂合成平圆形,犹如司机握方向盘 的模样。面向正东。(图227)迭住右胯,双拳变仰掌。左拳以 腕为轴,逆转变仰掌,向前、向右划平弧置于胸前;右拳向右、 向后划弧至腰间如舀水状变仰掌.接着两掌互找肘。右仰掌 向左臂肘弯上穿出,以立掌向东北角推出,并竖直右小臂,随 腰右转向IE东扭伸,食指对准鼻尖,掌心朝北;左仰掌循右小 臂外侧回抹,停于右肘下。两掌互找肘时左足经右足里侧向东 北方向以描#步近出一步,先足跟着地,随即缓缓前弓左膝, 撑直右腿成左弓势。身向东北,H视正东。(图228、图229)

2.推向东南角:含胸,后屈右膝,重心移干右腿,扣左足尖 向东南.坐实左足承担体重,向下蹲身,提起右足跟成右高架 虚势。同时右立掌下落胸前成俯掌;左仰掌回抽,向左、向后经 腰际向右臂肘弯上穿,以立掌向东南角推出并竖直右小臂扭 伸至东1食指对准鼻尖,掌心朝南a此时右俯掌变仰掌循左小 臂外侧拉回,》干左肘之下。两臂棚开,身向东南.目视正东。 C图 230、图 231)
推向西北角:转身亮相。向右转身,面向南方D接着右 仰掌昀里拧腕变俯莘置于左叻下;左立掌随横臂向右、向下落 T “準外侧,亦变俯拳。此时顶头悬起,尾闾收住,上身徐徐下 降成低架右虚势u目瞬左拳曰“勒马回头'参见第tr +势“转 身撇身捶”中“转身亮相”。(图232)抄推:提起右足经左足里侧向丙北方向踏出少,脚 跟着地,旺扣左足,渐膝,撑直左腿成右^势。同时左小臂 向右搭于石小臂之下,枸成-个抄尹结(详见第廿一势“转身 撇身捶”中“抄手撇捶”),两腋崩起,沉肩、尾闾收。隨即向匕、 向右经过左额前向西北运转,枓幵抄手结,双拳变掌D左掌经 冇肘弯七穿以立掌推向西北角,并竖小臂,栉伸向西;右掌循 左小臂外侧凹抹T右肘下。双背棚开,左食指对正鼻尖,掌心 朝北。身向西北,R视止两。(围233、图234)

推向西南角:迭住右膀,提起左足经右足里侧以猫行步 向丙南角迈出一步,脚跟着地,渐弓左膝,撑直右腿成左弓势。 [司时左立掌随左小臂向右横落胸前变俯常;右仰掌向右、向后 回抽,再经右腰际向左肘弯上穿,以立掌向西南角推出,并竖
直右小臂,杻伸至西,右食指对正鼻尖,掌心向南。左俯掌循右 小臂外侧回抹变仰掌置于右肘下两臂棚开,身向西南,目视正丙。(图 235、图 236)

要求:本势要掌握好方向,要转換灵活,衔接不断;要有闲情逸 志,从容不迫。要似鱼游水中,鱼贯而行,先后有序。

图片124 图片125图片126 图片127图片128 图片129 图片130 图片131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4 图片135 图片136

 

浏览2,4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