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炼对心理健康之影响
现代医学,特别是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人的不良情绪如忧郁 焦虑、紧张、胆怯、愤怒,甚至内向的性格,会直接影响机体防御功 能,使免疫力低下。如果长期反复持续地处于超出生理强度的紧张 状态,就容易导致神经障碍、血压波动、呼吸加速、血糖升高、肌肉 群紧张、头疼眩晕、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的症状。除去社会因素之外, 人的性格缺陷也会造成较多的心理疾患。如其中敏感、任性、固执、 自尊心过强等人群易患偏执性精神疾患;其中襟怀狭窄、多愁善感 或依赖性强者的人群易患抑郁症;其中怯懦、自卑、自信心不足者, 易患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其中感情用事、爱幻想、自制力较差者易 患瘴病;其中孤僻、冷漠、孤高自矜的人群易患精神分裂症;而过于 深思默虑、刻意追求规律、呆板生活者容易患强迫症与恐怖症。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是对人毅力的锻炼,也是情操之陶冶。冷 静沉着、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正是日常人们所称道的意志品质。潜 心习练心意六合拳,可以形成正确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形成对生 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强烈向往,增强进取心,不畏惧困难,对人能广 泛团结,与意见不同的人也能和睦相处,坦荡无忧;对突然而至的打 击和挫败,能迅速进行心理调适,处乱不惊;对自己的忧郁,有分寸 地及时渲泄,不寻烦恼,做一个胸襟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欲有德 行的人,修炼自然而然,以善从之,潜心养性,不贪不嗔。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心意六合拳的修炼,注重以阴阳五行学 说为纲领,将事物的道理触入到人的“性命”之中,从中得到真谛, 从妙法中学得绝技,求得从道。通过修炼心意六合拳能培养艰苦朴 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处事谨慎小心,反对打架斗殴;以德服人,以 艺和理服人,决不允许好勇斗狠,持强凌弱。正所谓“天道远,人道 迩”、“君子敬其者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 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等,均是讲“运用 之妙,存乎一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在自身修养上要讲“仁、义、礼、智、 信”,在为人处世上要“温、良、恭、检、让”。要做到这样的高尚境 界,正如《大学》所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拳谱日:“此艺有三教, 三不教;三惧,三不惧。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情有义者可教, 灵通机变者可教;三不教:愚鲁之人不可教,盗贼匪类不可教,无义 之人不可教;三惧:恭敬尊长者可惧,年高有德者可惧,耍饮玩童可 惧;三不惧:身大力勇者不惧,蛮横无理者不惧,艺高者不惧。”而修 炼心意六合拳,就可以使你在竞争角逐日益激烈、残酷的社会中,能 合理应对挫折和困难,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百折不挠的韧性及 去除浮躁不安的心理,这样才能立足于当今社会。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意六合拳的修炼要求"心与意合"、“意到气 到”,最后“意贯周身”,这种以“心和意”的修炼,对人类特有的意 识进行强化修炼,使其对随意技能产生积极影响,能在意识高级能 动作用下,进行极其精微复杂的运动,从而客观上表现为意志品质 的提高。有研究(起 士论文.2000版)指出,身体锻炼能延 缓认识功能的衰退,主要得益于修炼者注意和意识的有效调整。修 炼者通过注意力集中于修炼过程本身,能排除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 并调整意识活动的指向,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进入更为合理 有序的优化状态。
合理的修炼心意六合拳可以对焦虑、抑郁、自尊心境心理调节 及幸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研究(毛志雄等.20()0年)指出:1.令 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2.直控性身体活动;3.中等强度的活动;4.每 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至少20〜30分钟等,可以改善锻炼者的情绪状态 和精神面貌。而心意六合拳的锻炼,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通过 “三节、四梢、五劲”的修炼,最后达到“内外三合”完整一气、表里 一致,从而达到形与神的统一,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 都可以说明修炼心意六合拳,对改善人的精神健康和情绪状况等心 理健康状态均有积极的影响,它对心身的全面塑造有着较高的价值。
||二、修炼对人体生理健康之影响
(一)从传统文化的南度看对•生理健康的促进
《黄帝内经•素问》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 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岐伯曰:“上古人之,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 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 明顺应自然之道而养生,是其根本。从中医学上言,人体经络有“通 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在《心意十二把归经歌》中“虎形手太 阴,双把清肺金;鹰形手阳阳,展翅肠弱;鸡形足阳明,颠腿胃纳灵; 猴形足太阴,登扑健脾行……”,由此可见,心意六合拳对人体的经 络刺激有较大的影响。心意六合拳拳理符合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 原理,其中的五大劲“踩、扑、裹、缩、决”与五行中的“金、木、水、 火、土"相对应,踩劲对应着土,扑劲对应着金,裹劲对应着火,缩 劲对应着木,撅劲对应着水。而人体经络如一张错落复杂的大网, 心意六合拳的每一个大劲的发放,都要求“手脚齐到方为真”,也就 是说,每一个大劲的发放对人体的经络和五脏的影响都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中和的影响。正如《呻吟论》中所讲:“心愈操愈精 明,身愈劳愈强健”。而《心意六合拳谱》“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 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予人”所说,也是对人体健 康的积极影响。《灵柩海论》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 肢节。”《素问•藏生成篇》云:“心之舍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 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 主脾也。”由此可见:肢节与脏腑紧密相联,体表各部分与内脏各器 官是互为表里,内脏各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通过修 炼心意六合拳的三节四梢,会对人体四肢百骸及五脏六腑形成全面 积极的影响。
而人体先天之本肾脏,足少阴肾经之脉;后天之本脾脏,足太阴 脾经之脉及足阳明胃经之脉,足厥阴肝经之脉,人体“中正之官”足 少阳胆经之脉,这几条大经络均在腿足部。修炼心意六合拳,讲究 “步步不离鸡步”,就可以加强先后天之本,增强足厥阴肝经和足阳 明胃经活动的功能,使人体气血旺盛。按照中医理论,必然会促进 各脏腑之间的功能,正所谓“丹田元气充盈,随即通关行脉”,此时 健康状况会大大提高,进而修炼者逐步达到人体的气血平和、阴阳 平衡,此时人体真气充盈,而真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抗御病邪、防治疾病的作用,运行于人体脏腑 组织中,通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反映出来,并具有调整脏腑功能 之作用,正如《黄帝内经•素问》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 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人体对健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修炼心意六合拳,要同时注意调身、调息、调心三要素的有机结 合。在练功过程中,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这三方面的锻 炼,可以增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的内在 潜力。然而,三要素中,调心是统帅,是劲法的核心;调息是动力, 具有激发经气、调和气血和调整机体功能的作用;调身是基础,它能 使身体处于合乎生理的自然状态,并有特殊的调整内气运行的作用, 三要素之间就是这样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因此,不能把修炼心意 六合拳,称为是一招一式的体育或武术运动,它是以整体观念为指 导,以意念活动为核心的一种自我身心修炼。能长期精心修炼心意 六合拳术可得长寿。从考证的资料可以看出:姬龙峰,1602…16X3 享年82岁,马学礼(1713—1789 )享年76岁,戴龙帮(1713—1902) 享年89岁,马梅虎1805-1925)享年119岁……从先辈们当时的 物质条件、医疗技术水平和流离动荡的生活来看,在当时这样复杂 艰苦的社会环境中,能如此高寿,心意六合拳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 响是不言而喻的。
1 .修炼心意六合拳,会对人体心血管以及心肺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个器官系统逐渐衰竭,心血管疾病会 不断增加。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统机 能,改善和延缓血管壁的老化。而心意六合拳所求内劲内气,认为 “劲由于筋”,通过修炼改变人身的筋骨及经络,使气血在经络中周 流不息的运行,则产生真正的内劲,这些对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刺激, 从客观上对人体的血压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提高人体心血管机 能的适应能力。心意六合拳中的踩鸡步、龙调膀、鹰捉、虎抱头等动 作,在“松而不散,单而不毛,刚而不僵”的丹田运动中,可以有效 提高最大摄氧量,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心肺循环负担,改善人体肺功 能。在修炼过程中对呼吸机能的影响,可以间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 的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环,调和气血,调整和改善心血管交感中枢神 经。长期修炼对人体血脂代谢、心脑血管疾病、甘油三酯也有积极 的影响。
- 从循环系统的角度看心意六合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修炼心意六合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积极的影响,拳谱云:“一 动无不无,一合无不合,全身内外上下合为一体,五官百骸悉用其 中。”这种内外相合一气,在“心与意”的调控下,有利于大脑皮层意 念活动产生高效协调的定向性行为活动,也包括内腔调控。长期的心 意六合拳修炼可以提高神经末梢的灵敏性,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能 力,从而促进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平衡进程。每一次修炼结束会出现 轻松、食欲转旺、精力充沛等欢快的感觉,正是由于这种调节的结果。 同时,对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也均有良好的作用。
-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修炼过程中,可兴奋迷走中枢,能加强肠胃蠕动,而肌肉的运 动幅度增加,对肠胃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改变消化功能作 用更为明显;而心意六合拳的内功修炼和丹田功法修炼,均加强了 肌肉的上下移动,增强了对肠胃的刺激,从而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 的分泌,并且增强唾液分泌量及唾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提高 唾液腺分泌功能;同时可使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加强,促进小肠内食 物的吸收,同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内脏机能等。
-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对代谢及内分泌的影响
在基础状态下,长期修炼心意六合拳的人基础代谢率、气体代 谢及氧耗量均降低,这种机体的“低代谢状态”有利于休养生息, 促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运动科学专家杨锡让曾研究指出,体育 运动引起生长激素GH、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明 显升高,可能是由于心理、生理应激可刺激GH分泌增多。同样心 意六合拳的修炼有利于改善生长激素GH)、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等激素水平。
-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对免疫系统有积极的影响
长期修炼心意六合拳能提高白细胞吞噬率,提高巨噬细胞的数 量和能力,加强集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参与免疫 反应细胞的数量,提高机体的抗菌、抗病毒能力,从而整体改善人体 的免疫功能。
总之,修炼心意六合拳,它会积极地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 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并对于眼睛和鼻等五官科 疾的病患,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它可以使人体处于一种有序 化极高的特殊节能状态,是一种注意“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内家 拳术,既可以调精神、安五脏、健脏腑、和气血、强筋骨、荣精髓、疗 疾患,又是健体养身、延年益寿的良方。
||三、修炼对防身门卫之作川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是一个追求“文武兼修,体用兼备”的过 程。修炼心意六合拳,首先可以强健体魄,使身体坚如泰山,而形成 气质威严、状若泰山的大无畏气势。这种气势无形之中会给人一种 威慑作用,从防身自卫的角度讲,这种气势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 理压力。它在技击上,讲究“起如钢铿,落如钓竿”、“起如风,落如 箭,打倒还嫌慢;上挑敌人,恨地无环可捏;下击敌人,则有恨天无 把之危,让敌人无法支撑”。拳谱言“脚打七分,手打三分;五行四 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打人如走路,看人 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如箭钻。”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 为真。”充分表明了心意六合拳独到的技击作用和实用价值。从拳谱 中,也可以看出修炼心意六合拳对提高克敌制胜的信心有极大的帮 助,拳谱云:“遇敌好似火烧身。” “能在一思先,莫在一思存。”拳谱 云:“蓄意须防被敌觉,去势如月卷地风。”“疾如风、快如电,打倒 还嫌慢;起如箭、快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脚踏中门夺地位,就 是神仙也难防。”由此,可以看出心意六合拳的进攻是“意在敌前”, 有了大无畏的气势和意在敌前的进攻战术,再加上灵劲上身,正如 烈风摧枯拉朽一般,何人可与之匹敌?如拳谱云:“练拳容易得艺 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合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心意六 合拳的修炼对于防身自卫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肖心法精耍
心意六合拳的修炼有四层功法道理、六重进展阶段、三步功夫 进程。
II 一、四层功法道理
四层道理即:炼体固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体 固精是第一层道理,即是练身体练功架,在筋骨方面,使筋骨增加弹 性,关节增加活动幅度,并使筋骨坚实精元充满;炼精化气是第二层 道理;精是基础,下丹田为藏精之所,有气海穴之称,为炼精化气之 着意点,通过练精养气,使饱满的精髓化为充实的中气;第三层道理 是炼气化神,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养气藏神,在气足精满以后,仍每日 不断修炼,人的神形气质出现灵性变化,它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 进行更高一层的修炼;第四层道理是炼神还虚,是在前两层功夫的 基础上修炼虚灵的功夫,将修炼的神明灵智藏于四肢百骸之中,表 面看来,无形无相,实则包罗万象,无所不为,无所不有。当上述几 层功夫炼到气血贯通,四肢百骸、精气神合而为一之时,即可随心所 欲,达到“拳天拳,意天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长期修炼, 可以变化人之气质,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 融。从而骨强髓满下腹充盈,行步轻健,动作敏捷,此亦是拳中内劲 的道理。
II二、六宙进展阶段
第一,修炼心意六合拳与其他内家拳修炼一样,不明拳中道理、 内劲的产生及丹田之变化,就会影响修炼的效果。内家拳极其注意 内在的修炼。要掌握心意六合拳修炼的基本拳法、动作规格,每一 个动作都要做到沉肩、坠肘、含胸、裹背,气沉丹田,腰塌劲,头顶 劲,目平视,符合身形六势的要求。
第二,在掌握心意六合拳拳法的基本规格之后,能熟练演练出 基本拳法防身自卫的动作要领,在规格应用的基础上,演练拳法越 演越熟,劲路通畅,内劲萌发。在这个练习阶段,要使所做出的动作 整齐如一,也就是要做到手脚齐到。拳经云:“打法须要先上身,脚 手齐到方为真。”
第三,有了前两重阶段的修炼,此重阶段在任何一个动势盘拳 中,都能做到上、中、下外三合,四梢齐备;每一个脚步的前踩,均 有强大的截劲;就像飞速行驶的汽车一•样,一个急刹车,会出现强大 的发力效果;周身上下处处都要有弹性,出手练拳时,干净利索,有 很好的爆发弹性力,而动作变化较大,内在发放劲力很大,发放距离 较远。此阶段有“遇敌好似火烧身”的发力效果。
第四,此重阶段较注重意与动作的协调统一,也就是在有了外 三合的情况下,注重“内三合”的修炼,每个动作修炼着重于“意” 支配动作,在高度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使“意、气”与外形动作相合, 把每一动要“内外六合成一气”,要发得远,发的透。修炼时注意周 身协调配合与意念的训练,通过阴阳、虚实、开含、动静、消涨等拳 理,使内在的气、意、力和外部的动作达到高度的协调配合;所发放 的内劲均是整劲。此阶段的步法练的是摩擦力、刹车力,即“脚到身 涌步法合是也”。
第五,在前几重阶段基础上,身体、劲力各个方面均发生质的飞 跃,此重阶段各个动作均已到虚化阶段,内劲向灵劲转变,可以说到 了 “空”的境界;拳经曰:“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 相合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在此阶段能虚实分明,阴阳暗合, 刚柔悉化,内外一气,各种劲均能打出“遇敌好似火烧身”的灵劲, 真正做到“因敌成体”的至高武技境界。
第六,此重阶段在前五重阶段基础之上,修炼“灵”的境界,此 境界需要天赋与灵性,加之刻苦修炼方能达到。听先师言历来极少 有人能达此境界,先师讲此阶段的修炼,乃是真正的修炼“天人合 一”,正是所谓“有感皆应”的神明境界。先师言能修炼至第五重阶 段,同时具备天赋与灵性者,自会通晓其中修炼之道理。
II三、三步功夫进程
易骨:明劲者,“通过明三节,齐四梢,五劲相助。”用刚猛之劲, 练出强壮身躯。通过这种修炼法可以增强各关节骨骼的耐力和肌 力,使其坚固根基,强壮体格,使身体坚如磐石,而形成气质威严, 状若泰山之势。
易筋:暗劲者,“为练活求柔,练动轻灵敏,变化神速,均以内劲 之运用,寓于无形之中,接有形之表。”通过这种修炼,可长筋腾膜, 炼筋入槽,增大韧带韧性,使其筋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起到易筋 的作用。
易髓:化劲者,练灵求巧;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形似球 滚,而周活无滞,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身体转动其轻如羽。在 运用上,舍己从人,领化来劲,即所谓“以巧破千斤”。心意六合拳 的修炼,是在心和意的支配下,通过练功找劲达到“文武兼修,体用 兼备”的目的,逐步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使之达到最高极限,这才 是修炼心意六合拳追求“外王内圣”之道的目的,同时能虚内松体, 使精髓充盈,以至达到补骨洗髓的作用。
心意六合拳的精髓和本质不在于外形的招式,而在于“通乎 道”、“入乎神”的修炼。庄子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 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在道不可须臾者的拳势中,“有形”是可传 授的,而其中意境、神灵、武道、技击的真谛,则像老子所云:“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须修炼者用心去体悟。
心意六合拳在“宁可失传也不乱传”的森严门规之下,择徒要求 极高,在长期传授过程中,真正懂得内劲功法,修炼出内劲功夫者, 却极其稀少。先师在传授心意六合拳时说:“心意六合拳承传了几 百年,老师可以根据修炼者的身体情况,修改拳式但不可以改拳理, 在修炼过程中,招招势势均不能脱离内功的修炼,均要以拳谱为指 导。”在修炼的每重阶段,所言心法皆不同,因此,先师极其强调心 法在修炼过程中的运用。作者研究心意六合拳50余年,得到其中概 要,深恐先辈们的苦心孤诣,久而淹没,故向世人述之,现在将长期 以来在回族中秘而不传的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鸡、猴、蛇、燕、鹰、 龙、虎、马、鸵、熊,介绍给大家。
心意六合拳内功修炼的诸多功法,体现在开合、束展、虚实、吞 吐等拳理拳法上,其中以“束展”二字为代表。所谓“束展”,即丹田 之开合,心意六合拳无一处不讲“束展”,“束展”之法贯穿于整个修 炼过程之中。拳谱云:“束展二字把命亡。”可见其重要性,如身法前 进后退,亦即丹田的一收一放;而其出手内劲及身法配合,均不离丹 田的“束展一开合”,希望修炼者能潜心玩味,以思其理,以合其道, 体悟拳中壶奥,复其本来之性体。
心意六合拳的单练,是根据鸡、猴、蛇、燕、鹰、龙、虎、马、鸥、 熊十种动物,平时活动的形象和搏斗时的动作特点,结合武术运动 的攻防规律,编排成一个个的练习方法。单练时,每一招、每一式, 左右前后都要练。先练小架子、高架子,使初步掌握的动作的动力 定型,然后练大架子、中架子、低架子,使动作正确有力。练习时先 慢而正确,后快而变化;先练柔后练刚,做到内外结合,刚柔相济, 阴阳暗合。而心意六合拳的基本套路也按十形编排,是在单练的基 础上,结合武术运动的套路规律而组成的修炼方法。
在套路修炼之前,首先要先修炼单练,使动作熟练,内劲充盈。 在修炼过程中要先慢后快,先修炼柔后修炼刚,在修炼柔,做到内外 结合、刚柔相济。进行套路修炼时,应因人而异,体力强者多练,弱 者少练,应逐步做到心明意实、节奏明显、形象逼真。若能按法修炼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精心体悟,身体力行,朝夕修炼,可以得拳中 之妙道,玲珑透体,内夕卜如一,自可以“行无为自然之道,以道全形, 行有为变化之道,以术延命”。
关于“十形”拳架单练式与套路的几点说明:
1.角度
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与学习,对于腿部外摆内摆的角度以及腰
部、胸部、腿部与手臂等的摆动角度,可以参照下面的度数表。

2.拳架及左右势
本章中所有的拳架,皆用中架演示,将左脚在前的势子称为左 势,右脚在前的势子称为右势。

- 预备势、起式
在做预备势时,开始站立两脚与肩平,先行入静,古人称“定 心”,然后过渡到右手与左手叠加放在小腹处,大拇指与小指微扣左 手,其余三指放在左手上。最后,过渡到起式,并注意“三尖照”,鼻 尖、膀尖、肘尖、手尖、胯尖、膝尖、足尖都要在一个平面上。躯干 直而不可前俯后仰,不可左右摇晃,要含胸松腰;不可挺胸凸肚,要 沉肩坠肘;不要耸肩缩颈,要虚领顶颈;不可呆滞僵板。在内要注意 扣齿抵腭,口唇轻闭,要气沉丹田,内提尾肛,使阴阳融洽,血脉相 通。此乃心意六合拳之预备势与起式。
当习练其拳术较熟以后,就可不必拘泥于方向进行习练,可以 根据时间、地点、场合等不同情况,任意选定方向进行习练。习练之 前均不要忘记调身、调息、调心,真正地去体悟“分分秒秒皆修炼” 的真意。

- 文字表述
本章文字是对“十形”单练式与套路拳架的表述,习练者可以根 据身材、体质情况来合理确定拳架的大小。习练刚开始要求动作准确 精微,千万不能超越阶段,以免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有损身心健康。 其中的意劲与劲意介绍较少,需要习练者在修炼过程中慢慢体悟。
第一形 鸡形拳架单练式详解
II 一、拳架单-练式
(—)拳架名称:鸡扑食
- 拳架动作习练法
(I )拳架左式:
预备势、起式(见图3-2、3-3 ), 关于“十形“拳



- 左脚上前半步,向左转体180度,成左鸡步,同时左手外 翻,虎口向上,肘微弯曲,提至与肩平,在右脚上步的同时,右手上 提,经右胯、腹前迅速插至左胯,掌心护住胯关节,目平视前方,三 尖照。
- 右脚上前一大步,左脚跟上半步,成右鸡步,在右脚落地的 同时,右手迅速用力向前经裆前、右腿内侧向前击出,至右膝前停 住,小指一侧向前,臂与体的夹角保持45度左右,左手迅速收回至 左胯,掌心抵住胯骨。
- 身体姿势不变,左脚上前一大步,成左鸡步,右脚随之上前以右鸡步为例。左脚以后跟为轴,右腿以掌为轴,同时碾地,向 左转体180度,成左鸡步,左手外翻,经体左侧上提至与肩平,右手 迅速经(2 )鸣才卜食回身势:~ 步,成右鸡步 LI : 4 5 3 °



180度,成左鸡步,左手外翻,经体左侧上提至与肩平,右手 迅速经胸前插至左胯,掌心贴住胯骨,下巴对住右肩上方,目视前方 (见图 3-8、3-9 )。
(3 )拳架右式:
右脚上前一步,成右鸡步,在右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迅速用力向 前经裆前、右腿内侧向前击出,至右膝前停住,掌小指一侧向前,臂 与体的夹角保持45度左右,左手同时迅速收回至左胯,掌心抵住胯 骨,与右式 的姿势相反。
- 鸡扑食内劲——意识之修炼
修炼鸡扑食时,始终要注意三尖照,步子要大而稳。上步时脚 尖上翘,脚跟落地后迅速过渡到脚趾抓地,意劲要从丹田出,脚趾抓 地时注意用意气去抓,脚心要扣。行步时要注意身体不偏不倚,不 能起伏高低,要保持平稳。鸡扑食回身势的转体,同收脚的动作协 调一致,这时注意丹田的开合,夕卜要自然放松,内要气沉丹田,呼吸 自然,不能挺腹,要松腰。此动作要体会意气“开合”中的“开”,望 修炼者细心体悟。
拳谱曰:鸡步插剑如囊物,用意要知斩动物。
- 拳架动作习练法
- 右脚以后跟为轴,左脚以掌为轴,同时碾地,向右转体180 度,两手自然收至裆前,掌心向后,右手指护在左手背上,右脚随之 向前一步,成右鸡步,同时,屈肘,手迅速上提至与脸同高,掌心朝 前下方,臂弯曲,向左转体90度,左脚上前一步,脚尖稍翘,卷地 风,目平视前方。
- 左脚上前半步,成左弓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手臂用力 向前伸出,掌根用力,掌心向前,掌与胸同高,右手护于左手腕上, 目平视前方""1()"11、;巳



上势不停,右脚向前落地,脚趾抓地,左脚随之垫上半步, 成右鸡步。同时,右手由左胯经右大腿内侧向前弹出,手背向前,手 指贯力,左手由前经左胯向后弹出,手背向后,两手心相对,与胯 平,两臂与体的夹角保持45度左右,两手微弯曲,目平视前方,三 尖照(见阁3 T 5、3 T 6

- 鸡形(鸡抛食)收势内劲——意识之修悟
鸡抛食练习在于脚手整齐,提把时两肘要贴紧两肋,两肘要坠, 两肩要沉,出手时,手指的意劲要领先,要依靠腰胯带动丹田的转动 发力,通过肩关节向前催力,弓步要圆裆撑胯,要含胸拔背,气沉丹 田。沉肩坠肘,做到手脚整齐,手脚齐到,这时的发力是丹田内劲爆 发,身体里面在意劲的作用下,无处不互挣。
拳谱曰:抛食要知似曲直,提、粘、蹑,翻满力随。
(三)蓼架名称:鸣抖毛
- 拳架动作习练法
(1 )拳架左式:
- 预备势:轻步站,起式,见图3-1 . 37、3-3 ),文字略。
- 左脚上前半步,右脚随之向前上一大步,脚尖上翘,重心留 在左脚,向左转体180度。下巴内收,对住右肩上方,同时左手外 翻,虎口向上,肘稍弯曲,提至与肩平,在右脚上步时,右手上提经 右胯、腹部迅速插至左胯,掌心护住胯关节,目平视前方,三尖照。

浏览5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