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的使用方法

手指的攻击方法有贯手(图93)、一指贯手(图 94)、二指贯手(图95)、勾手(图96)等。

用平贯手(四指并拢微屈,以中指前端为力 点)可插击对手心窝、肋部、下鄂、脖子(图97)。 一指贯手可戳击敌方眼睛、咽喉等要害部位(图 98)。二指贯手主要戳击敌方眼睛(图99)。勾手主 要用于攻击裆部、心窝、咽喉、眼睛等(图100)。

 

(四)掌的使用部位


  1. 手刀


在跆拳道自卫术中有许多 用手掌砍击对手的招法,称为 “手刀”,意为手掌劈出像刀一 样锋利。

四指伸开并拢微弯曲,拇 指向食指靠紧,着力点是小手 指侧的掌外沿(图101)。

手刀多用于砍击对方颈 部、锁骨等要害(图102)。

  1. 背刀(逆手刀)


握法与手刀要领相同,但 使用部位相反,即用食指侧攻 击(图103)。

背刀主要用于砍击对方下 颔、颈部、肋部或用于防守(图

104) 。

  1. 熊掌


握法与平拳相同,利用第 三指关节的掌面扒击对手(图

105) 、(图106)。

  1. 底掌


握法开始与手刀相同,然 后手掌后仰,利用掌根攻击对 方面部、胸部和下颔(图107)、 (图 108)。

  1. 弧形手


四指并拢,手指微屈,拇 指向内张开,掌呈孤形,主要 用于掐击对手脖子(图109、图 110)。

 

(五)脚的使用部位

跆拳道是以脚法为主的功 夫,腿法主要运用踝关节以下 的部位攻击。虽然脚要支撑身 体,不能像手一样灵活,但其 攻击距离、打击范围、攻击力 度要远比手更胜一筹,这里介 绍跆拳道腿法中主要使用的部 位及名称,训练腿法时立点要 正确,以避免脚趾、踝关节等 脆弱部位受到损伤。

  1. 脚前掌


脚趾以下、脚心以上的部 位(图111),多用于前踢、旋 踢、后旋踢(图112)。

  1. 脚跟


脚底板后跟部位(图113), 多用于蹬踢、侧踢、后踢等腿 法(图114)。

  1. 脚踵


脚的后部,称为脚后踵(图 115),用于劈踢、摆踢、后旋 踢等腿法(图116)。

  1. 脚刀


指脚的外侧部(图117),多 用于侧踢,铲击对方颈部、肋 部(图118)。

  1. 脚背、脚内侧、脚外侧


脚背即脚的背部(图119)0 多用于旋踢、横踢、扫踢(图 120)。脚内侧、脚外侧指脚背 的两侧(图119),多用于割踢 (内旋踢、外旋踢)。
(七)膝的使用部位

 

肘关节在贴身近战中的威力很大,着力点主

腿弯曲时,其关节部位就是膝盖,以膝头为

 

要在肘尖骨(图121),肘尖骨前端(图122)及肘尖

打击力点(图126)。

 

骨后端(图123)。

肘法在实战中短小凌厉,灵活自如,可攻击 对手身上各要害部位(图124、图125)0

膝法在近战中顶、撞对手头部、胸部、腹 部、肋部,威力无比,一击必杀(图127、图 128)。

 

第二节跆拳道的攻击范围

跆拳道在防身自卫、自由对抗、生死搏斗中 讲求“一招制敌”、“一击必杀”,出招直取对手眼 睛、太阳穴、人中、咽喉、心窝、小腹、裆部等 要害部位或关节连接的脆弱部位,重者可令对方 伤筋断骨或内脏受到强烈冲击出血、休克甚至 死亡。

跆拳道高手练至高深境界时,可以发挥人体 17处不同部位的特点,攻击敌方全身54处要害, 达到以弱制强、克敌制胜的目的。

每个跆拳道修炼者都应掌握一点人体结构与 解剖知识,熟悉人体要害,才能在实战中注意保 护自己的要害,攻击对手的致命弱点。

人体要害部位详见(图129)、(图130)。

第三节跆拳道的站立架式

站立架式(桩功)是指用单脚或双脚稳定站立 的姿势(即步型),是学习跆拳道首先必须掌握的 起码动作,它应用于跆拳道的整个过程。

两脚间的距离,膝盖弯曲的程度,对身体的 平衡和动作的完成都有很大关系。练习跆拳道前 应熟悉每个站立姿势,掌握要领,在训练中便能 运用自如。

现介绍一些最常用的基本站立姿势:

 

(—)自然立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斜张成45度角,双 手握拳手臂伸直置于体前,眼睛平视前方。此势 又称正站式,在动作开始或结束时使用(图131)0

(-)并步立

两脚并拢成立正势站立(图132)。

(三) 骑马立(马步)

两腿分开,膝稍弯曲下蹲,重心在双腿之 间,挺胸立腰(图133)。

(四) 竖半月立(斜马步)

骑马站移向侧面的站法,膝盖稍往内弯,重 心大部分在前脚上(图134)。

(五) 前屈立(大弓步)

前后脚分开间隔一大步(比竖半月立宽),前 脚膝盖弯曲,后脚伸直(图135、136)。

(六) 高前屈立(高弓步)

像普通走路的姿势,重心三分之二在前脚, 两脚距离比竖半月立窄(图137、138)。

(七)后屈立(三七步)

前脚和后脚间隔一步半,后脚尖外展成90度, 后脚站法同骑马立一样。前脚膝弯曲脚尖向前,双 脚底着地,身体重心70%在后脚(图139、140)。

(A)猫足立(虚步、虎步)

类似后屈立,两脚间距离近一些,前脚脚跟 提起,脚掌着地。两膝稍向内弯曲,身体重心 90% 在后脚(图 141,142),

 

(九)交叉立

两脚交叉,微曲膝下蹲。一脚全掌着地支撑 身体,另一脚脚跟提起,脚前掌着地。如一脚向 另一脚的前侧落地,称为前盖步(图143)。一脚向 另一脚的后侧落地,称为后插步(图144)。

(十)单脚立

站立脚的膝关节微弯曲,另一脚提起,如脚 内侧贴于立脚膝盖内侧,称为鹤立步(图145)。

如一•脚放在支撑脚膝弯处,称为金鸡立 (图 146)。

(十一)跪步立(骑立步)

前脚屈膝半蹲,后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下 跪,膝盖离地一寸左右,此步型在传统跆拳道动 作中用得较多(图147、148)

 

 

第四节跆拳道实战搏击姿势

在紧张激烈的对抗比赛开始前,当场上主裁判喊“准备”后,双方选手都 会立即摆出一种既有利于进攻,又有利于防守的姿势来严阵以待。这就是“实 战姿势”,又叫准备姿势或基本姿势。如果左脚左手在前,称为左站势。如右 脚右手在前则称为右站势。

(一)传统跆拳道实战姿势

跆拳道传统技击术中的实战姿势主要是“手刀防”姿势(见图149正面及图 150侧面)。

以左势为例:两脚前后分开略宽于肩成后屈立(三七步),左脚尖朝前, 右脚尖朝右。两脚成90度角,身体重心偏向右侧。上身直立侧向对手,双手 臂弯曲,右手刀置于胸前,左手刀侧向对手,指尖向前,掌心斜向下。下颌 微收,目视对手。

传统实战姿势造型美观,但双脚站立刻板,重心较低,仅利于防守而不 利于快速进攻反击,现仅在演练“型”时采用。

(-)现代跆拳道实战姿势

现在跆拳道采用的标准实战姿势(以左势为例,图151正面及图152侧面)。

下肢姿势:两脚前后分开略宽于肩,双膝微屈,重心在双脚连线的中

点。左脚尖内扣30度角左右,右脚跟提起脚尖外展45度角左右。

踝关节、膝关节、髓关节及腿部肌肉适度放松,保持弹性、灵活性、协 调性,以使腿部动作协调,能够快速移动、出击。

 

 

躯干姿势:肩放松,微含胸收腹,上体斜对 或侧向对手,有利于保护自己中段要害。胸部、 腹部不可过分前挺或内收,不要耸肩或夹臂,造 成上体动作的僵硬。

头部姿势:下颌微内收,眼睛平视对方,颈 部肌肉放松。头部不能左右过度偏斜,造成眼睛 斜视,引起视觉疲劳及颈部肌肉紧张僵硬。头部 是比赛中主要的攻击目标,要注意防范保护。

手的位置:双手握拳或半握拳,虎口朝上, 拳背朝外,左手屈肘约10。度角左右。右手屈肘约 90度角左右,双肘尖自然下垂。双拳成一直线指 向对手,手臂肌肉松紧适度,两手才能灵活 自如。

右站势与左站势要领相同,仅手脚左右相反 (图153正面及图154侧面)。

采用这种姿势的好处是形成一个攻防整体, 可以兼顾拳打脚踢、上攻下防。

(三)实战姿势的灵活运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搏击手,掌握左、右战 势的打法,在实战中才能左右开弓,对付各种不 同姿势的对手。

搏斗中经常跳跃变换实战势,会打乱对方的 进攻计划,让对手束手无策。又能隐蔽自己的出 腿时机,使自己的身体放松,利用场地的反弹力 加快出腿的速度。

标准实战姿势还可变为高重心姿势(图155)、 中重心姿势(图156)、低重心姿势(图157)0实战 中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战术、不同的距离、 不同的打击动作,采取不同的实战姿势,掌握主 动,使对方无所适从。

练习实战势时,不仅全身要协调一致,松紧 有度,还要集中精神,将一种战斗的精神贯穿于 头脑中。在练习每个动作的起始或在比赛中,要 随时保持恢复实战姿势,能攻能守,才能做到快

 

速反应,随机应变。

浏览1,4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