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跆拳道的发展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独立 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面貌发生了 新的变化,自卫术再次兴起,许多武艺院校应运 而生。流落海外的朝鲜人将各地的武技带回本 国,但当时自卫术的流派较多,名称很乱,有跆 跟、手搏道、唐手道、韩式空手道、托肩、花郎 道和跆拳等众多的称谓。
创立跆拳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崔泓熙、李仲 佑、蔡天命。三人曾在朝鲜著名的研武馆教授空 手道、柔道和朝鲜民族武术。在执教过程中,三 人产生了统一自卫术流派、创造一种新型武艺的 想法,经过十余年不断的研究、练习、推敲、创 新,将朝鲜古代的各流派自卫术与日本空手道、 中华武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武艺形式—— “托肩”(译音),后改称跆拳。
1955年,为了更好的推广这种新型的朝鲜民 族武术,南朝鲜的武术家、体育学家、社会学 家、历史学家、高级军官和许多社会知名人士, 经过相互协商,统一认识。他们一致认为,冷兵 器时代已经过去,练习跆拳,不仅仅是修炼手和 脚的功夫,更主要的应是修练一种“顽强勇敢、进 取拼搏”的精神,磨练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的意志,培养一种“礼仪廉耻、谦逊宽容”的品 质,修炼一种大无畏神圣不可侵犯的武士道气 质。教授跆拳,不应只教学员强身健体、防身自 卫、实战搏击、竞技比赛的技巧,更应教导学员 做人的道理,培养练习者良好的礼仪精神和道德 品质。于是将跆拳融入东方武道文化和哲学思 想,在“跆拳”后面加上一个“道”字,“跆拳道”的 名称由此产生。当时的跆拳道领导人崔泓熙将军 解释为:“跆拳道集东方意识和科学技术为一体, 使人的能力尽可能得到发挥,是一种既能强壮身 体,又能防护自身的体育运动。”
1959年,韩国成立了“大韩跆手道协会”,隶 属教育部,1962年作为竞技团体加入了大韩体育 会。1965年改为大韩跆拳道协会,开始把跆拳道 作为全国体育大会正式竞赛项目。
1961年9月,朝鲜成立了唐手道协会(后也更 名为跆拳道协会),1962年成为朝鲜业余体育协会 的会员,列为全国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66年,南朝鲜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跆拳道 组织——国际跆拳道联合会(ITF),崔泓熙将军 (朝鲜籍奥地利人,曾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任主 席。60年代末,国际跆联与大韩跆拳道协会之 间,由于对海外学员资格审查、段位授予权限和 竞赛规则等问题产生意见分歧,后来崔泓熙做了 一次非官方的访问,去拜会北朝鲜的武术界领 袖,国际跆拳道联合会因而受到韩国政府的阻
挠,于1972年迁到加拿大的多伦多。
1972年,大韩跆拳道协会中央道场一一韩国 国技院竣工。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联盟(WTF) 在韩国汉城成立,金云龙当选为主席。1975年,世 界跆联被接纳为国际体育联合会的会员。1980年, 国际奥委会(TOC)正式承认了世界跆拳道联盟。
第三节跆拳道的主要特点
传统跆拳道共有动作三千多个,二十四套统 一架型(套路、品势),分架型(品势)、对抗、威 力、特技四种形式进行比赛。跆拳道是朝鲜民族 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其鲜明特点:
(-)手脚并用以腿为主
跆拳道不尚外观花样,动作简炼、直接、威 猛、实用。力求在最有效的距离内,用最快的速 度,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故此,有人将跆拳道比 喻为“无武装的自卫术”。
跆拳道的腰腿功夫堪称一绝。其理论认为, 在人体四肢中,脚力强于手力,打击范围又广, 攻击距离更远,威力更大,故腿法成了跆拳道训 练的重点,占整个技术内容的70%左右。现代奥 运会采用的“竞技跆拳道”就是以腿法为主要的攻 击形式和得分手段,腿法在比赛中使用率达95% 以上,因而有人把跆拳道誉为“踢的艺术”。
(-)以刚制刚直来直往
一个训练有素的跆拳道选手,无论在心理上 和生理上都具备相当高的防卫能力,可以在一般 站立情况下,突然发动腿部攻击,运用各种蹴技 (腿法)打击对手。在实战中跆拳道极少采用闪躲 防守方法,而多用格挡防守,直接接触对手,以 刚制刚,招式简练硬朗,能在防守对方进攻后快 速敏捷地反击对手。进攻时多采用快速连贯的组 合腿法打击对手,尤其善用腾空腿击与旋转腿击 高难度腿法,攻击目标主要是对方头部。腿法起 动尽量走直线,速度极快,命中率高,攻势凌 厉,杀伤力强,使人防不胜防。
(三) 功力测验方法独特
功力删验分“威力”与“特技”两种,是跆拳道 训练、表演、晋级、比赛的重要内容。因为跆拳 道威力具有令人生畏的杀伤力,如在比赛中直接 作用在对手身上,会给运动员造成伤害,故采用 砖瓦或木板等物体作目标,让选手用规定动作击 碎击破,以检验选手的功力。这种独特的方法成 为跆拳道的固有特点之一。
(四) 强调武德 尊师重道
由于跆拳道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和可怕的杀伤 力,故跆拳道也十分强调武德,首先要有热爱祖 国、热爱民族、尊重前辈、恪守信义的思想,要 注重内心训练和精神修养,要养成礼貌待人,忍 耐克已、谦虚宽容的高尚道德品质。
第四节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不仅是一种具有高度攻击力的技击 术,而且也是一门精巧的形体艺术和健身方法。技 巧和控制力是学习跆拳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精 神与气质则是每个跆拳道选手所必须修炼的。
“以礼开始以礼终”,是跆拳道武士精神的中 心思想。训练、比赛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的 礼节仪式:练习者进入道场时,首先向国旗和教 师敬跆拳道鞠躬礼,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 的尊敬。配合练习或比赛开始前,双方应互相敬 礼,练习后或比赛结束后,再次相互敬礼,以示 友好和互相尊重、谦让。在比赛中受到裁判处 罚,也要行道礼表示服从。比赛结束要向对方教 练敬礼表示尊重。
跆拳道“道礼”的要求是:先立正站立,再上 身前倾30度,头低45度,目视地面行鞠躬礼。
跆拳道的精神在于忠孝爱国、礼义廉耻、忍 耐克己、百折不屈。
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 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忠于祖国的思想,要有 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有为正义和扶助弱者 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要在尊重前辈、尊重他人、 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技术。跆拳道极力提倡培 养练习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磨练成刚强不屈 的意志,健全和完美的风度以及蓬勃向上的体育
精神。
礼义:1、礼让精神;2、不诽谤污辱他人;
3、谦虚而尊重他人的人格,4、培养人道主义和 正义感,5、为人处世要合乎礼义,6、无论问题 的大小都要极公平且慎重地处理,7、不接受和赠 与不情愿的礼物。
廉耻:1、没有教导他人的实力而把善良学员 引向歧途,2、示范时为显示威力,用胶水粘松板 或用裂缝的砖等欺骗观众或弟子,3、为晋级或升 段而行贿;4、把升段视为达到利己或显示虚假力 量的手段'5、言行不一致及不守信用而不知耻, 6、应不耻下问,7、为个人利益而依附权贵,且 自视为武道中人。
忍耐: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梃住及克服。
克己:训练当中由于失误而受到拳脚打击时 要克制自己,克服虚荣心及不羡慕他人,即“自胜 自强”。
第五节跆拳道的科学性与 实用性
初学者往往片面地认为,只要苦练不缀,便 能掌握跆拳道技艺。其实,跆拳道包括了许多科 学原理和人生哲理。除了要具备吃苦耐劳、持之 以恒的毅力外,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训练, 才能事半功倍。
跆拳道的所有动作都以自己的防卫本能为基 础,从消极的防御状态过渡到积极的进攻意识, 培养练习者果断进取、顽强拼搏的作风。
跆拳道训练把身体各部位利用科学的原理与 实践相结合,充分地武器化,可使手脚练成可畏 的武器,随时能爆发出最大的攻击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跆拳道运动技术水平,国际跆 拳道联合会和世界跆拳道联盟都成立了专门的特 别技术委员会,吸收了古代朝鲜武术的精华,并 揉和了世界各国的技击术,挨弃了那些华而不实 和有悖身体健康的训练方法。每个动作都力求简 单、直接、自然,追求动作的力量、速度和攻击 效果,进一步突出了跆拳道固有的技击性、实用 性和科学性。
只要经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不必花 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你就能掌握跆拳道技击术。跆拳道堪称是体育爱好者强身抗暴立竿见影 的最佳选择。
浏览6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