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宗派林立,每门每派都推崇一个创始人。

少林寺武功以达摩作为始祖,武当山武功以张三丰为始祖,

而佛山咏春派的创始人是一个叫五枚的尼姑。

然而对于各武术门派的创始人,历来正史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

不象现在有博客、微博之类,做了点什么、想了点什么就记上一笔。

再者,民国之前,历朝统治者都禁武,江湖中人属于“非主流”,

只能穿着“马甲”长期“潜水”,更谈不上有机会参加这个那个“达人秀”。

以致今人只能从野史和民间传说之中去寻找他们的踪影。

关于五枚的记载,据笔者的查证,主要有三个版本。

《圣朝鼎盛万年青》版

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有一本小说,叫做《圣朝鼎盛万年青》,里面有五个功夫高手,分别是白眉 道长、至善禅师、冯道德、苗显以及五枚师太,这五人是同门师兄弟,但论武功五枚排名第一。在这本书里, 还有几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苗翠花、雷老虎、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三德和尚。

《圣朝鼎盛万年青》,又名《万年青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共八集七十六回,作者不详。该 书颂扬清朝皇帝的英明睿智,对维护朝廷的侠客大加褒扬,将不服法纪的少林派弟子描写为反面人物。书 中有两大主线,一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凭着高超武功一路惩贪官、除恶霸,延揽豪 杰壮士效忠报国;另一主线是福建少林寺至善禅师纵容门下弟子方世玉、胡惠乾,仗恃武功、快意仇杀。 两条线索最后交织成白眉道长、冯道德和五枚师太奉圣旨大战至善禅师、方世玉、洪熙官等,大破少林寺。

笔者将该书所描墓的五枚归纳如下:

五枚大师,曾用名:五梅,真实姓名不详。

性别:女。

年龄:八九十岁。

民族:不甚明确,多数为汉族。

籍贯:不详。

宗教:佛教。

相貌:“童颜白发,身高七尺有余,腰圆背厚,头大如斗,拳大如钵”(根据相貌推测,读者若发挥无 限想象,相信会一致认为五枚疑似电影《阿凡达》里的纳美人)。

住址:云南白鹤山静缘庵。

师承:红眉道长(笔者很纳闷儿,尼姑的师父居然是道长)。

兵器:禅杖。

必杀技:一百单八路雄拳(在粤语中“雄拳”与"洪拳”同音)、梅花桩、穿心脚。

历史篇 探J咏春拳历史,领略咏谷拳功夫文化

功力:“是黄花闺女自小修炼成功,那精神比那少年更加几 倍”(依书直说,可断定原来是练童子功的)。

主要事迹:1.帮方世玉出头打擂台,在梅花桩上打死雷老 虎的老丈人李巴山,并用禅杖击毙李巴山女儿李小环;2.跟着 白眉道长、冯道德等协同清兵大破福建少林寺,踢死方世玉。

《圣朝鼎盛万年青》对南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很大影 响,也成为港台武侠影视取材的源泉。刘家辉电影版《南少 林三十六房》、李连杰电影版《方世玉》、《洪熙官之少林五 祖》、张卫健电视版《少年英雄方世玉》、甄子丹电视版《洪 熙官》等,皆取材于此。

我是山人版

到了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五枚又出现在一个广东人所 写的武侠小说里,这个人出生在佛山彩阳大街,在佛山居住多 年,笔名叫“我是山人”,真名叫陈劲,他的作品有《三德和 尚三探西禅寺》、《洪熙官大闹峨嵋山》、《洪熙官三建少林寺》、 《佛山赞先生》等。

我是山人的小说内容很多来自当时在佛山居住时采访佛山 功夫门人口述的故事,包括佛山咏春派的传说。此外,我是山 人受《圣朝鼎盛万年青》的影响极大,在《洪熙官》系列中, 主要人物设置与《圣朝鼎盛万年青》中基本一样,只不过在他 笔下,至善禅师、方世玉、洪熙官等少林派弟子成了反清复明 组织“天地会”(也叫洪门)的高手,与朝廷鹰犬白眉道长(峨 嵋派)、冯道德(武当派)一方进行殊死较量,而白鹤派的五 枚师太并没有参与剿灭福建少林寺的战斗,她只是站在明为中 立暗里偏帮少林派的立场。

在《洪熙官》系列中,五枚同样是世外高手,“鹤发童颜, 飘飘然有出尘之气慨”,她于雍正年间在峨嵋山星龙长老门下 习技,与白眉、至善、冯道德为同门。到乾隆年间,五枚自立 门户后住在云南白鹤山白鹤庵,在观摩白鹤神态动作后自创白 鹤拳,为白鹤派创始人,“技击高强、内功厉害”,并训练了一 群善于搏击的白鹤。白眉道长和冯道德战至善禅师和洪熙官不 下,想到请五枚下山相助,被五枚婉拒。“盖至善为五枚师弟, 而又为反清复明之人,五枚未出家以前其祖父皆为清帝所杀, 恨满人刺骨者也,至于苗翠花与方世玉母子二人,在此之时, 015 || 图片2图片1

视五枚如其母,而五枚视苗翠花、方世玉如子女一样者也”,所以五枚在我是山人笔下没有攻打福建少林寺, 更没有踢死方世玉,她由反派变成正派人物。

叶问版

五枚师太与咏春拳有关系,是佛山咏春派的说法。最著名的当然数叶问宗师撰写的咏春源流:……此 清代康熙年间事也。其时河南省嵩山少林派,武风甚盛,招清廷忌,派兵围捕,攻而不下。适有新科状元 陈文维者,邀宠献议,设法勾通寺僧马宁儿等,四处纵火,里应外合,少林寺被毁,僧徒四散。由是五枚 法师与至善禅师、白眉禅师、冯道德、苗显五人亦分途出走。而五枚止于大凉山(又名栖霞山)白鹤观……

叶问的遗文里牵涉“天地会”起源的说法:“康熙说”和“乾隆说”,但此处并非我们叙述的重点,故 按下不表,还是说回五枚的故事。

在叶问的说法里,白眉、冯道德不是道士,和五枚、至善、苗显一样都是少林派弟子,是"火烧少林寺” 的幸存者。五枚在逃亡途中,某日在山中忽见一只白鹤正与一条黑蛇相斗,黑蛇昂首吐信攻向白鹤,而白 鹤左右躲闪,不时以翅膀拍击黑蛇,双方势均力敌,斗得难分难解!五枚远远观察,忽然触动灵机,将蛇 鹤互斗的形态融入技击的招式,由此创出一套攻防同时的拳术。五枚逃到川滇边界后,在那里将这套融合 蛇鹤双形的功夫教给了严咏春。

由此可知,在叶问看来,咏春拳最初是由五枚师太所创。佛山"咏春三雄”(阮奇山、姚才、叶问) 中的阮、姚门下后人,也支持五枚师太创咏春拳的说法。

五枚之所以被奉为佛山咏春派的师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地会”的活动促成了佛山咏春拳的发端, 而“火烧少林寺”也是“天地会”编造的故事。

事实上,在清朝无论康熙还是乾隆年间,嵩山少林寺从来没有被焚毁过,而福建少林寺是否存在至今 也没有在学术界得到最终考证和肯定。到了咸丰年间,“天地会”在佛山活动,出现了许多咏春拳和洪拳 等南派功夫的高手。在这之前,五枚师太已是南派功夫的前辈或天地会里的高手也是有其可能性的。在佛 山咏春拳之外,五枚也被蔡家拳和龙形拳奉为师祖,而福建白鹤拳现在的门人干脆把五枚列入永春白鹤拳 的传承表中。

即便五枚是个虚构的人物,并不妨碍佛山咏春拳传人们对她的敬仰,正如同人们愿意把达摩说成是少 林功夫的创始人、把张三丰当成是武当派的始祖一样,对于喜爱佛山功夫文化的人们而言,五枚便是他们 心目中的江湖第一女高手。正是:

女拳冠绝英雄榜,独步江湖一神尼。

五枚巧遇严家父女

清朝乾隆三+二年(1767年),天地会在福建逐渐形成规模,会里的功夫高手自称来自少林派,借一 些寺庙作为掩护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数年后,天地会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受到清廷的注意。话说由于叛 徒马宁儿出卖,天地会的总部被清廷派兵剿灭,寺庙被焚毁,天地会骨干损失惨重,幸存的高手为避清兵 追捕,出走福建,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的偏僻地区潜伏,其中包括五枚师太、白眉禅师、 至善禅师、南少林俗家弟子冯道德、苗显等。

五枚师太只身来到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大凉山,在山上的白鹤庵里住下。在逃亡途中,五枚师太仍保留 吃斋菜的佛家清规,故而每曰下山到村里的一个豆腐店买新鲜的山水豆腐,一来二去也就成了那个"严记 山水豆腐店”的常客,跟店主严二熟络了。严二是广东人,有个十五岁的女儿叫严咏春,小名叫三娘,模 样俊俏。咏春自小母亲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度日。不料本地乡绅听信风水欲夺严二田地, 便勾结官府诬告严二是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成员,严二被迫带着咏春逃难。咏春随父亲漂泊江湖,两年前在 大凉山下小山村落脚,经营这豆腐店做小本生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咏春每天帮助父亲做豆腐、卖豆腐, 磊落大方,从无小女儿家的娇气。

五枚授艺严咏春

一天,五枚师太照常来到严二的豆腐店,却发现严二唉声叹气,严咏春则坐在角落里暗自落泪。

“真是对不住师太,今天没有做豆腐。”严二说。

“为什么?”五枚师太不知何故,急问。

严二叹口气说:“这里有个恶霸,绰号牛魔王的,他看上了我家咏春,差了个媒婆一大早来提亲,要 讨咏春做他的小妾,如果不答应他就会强抢。可怜我家咏春,跟我流浪江湖,谁知今日遭此劫难……”

五枚道:“那牛魔王想必不是好人? ”

严二道:“师太,那牛魔王自恃有钱有势、生性残基,又会武功,欺凌乡里。要是不从,恐怕我父女 性命不保啊!这可如何是好? ”

严咏春大声说道:"阿爸,那个牛魔王恃强凌弱,人人嫌恶,女儿即便是死也不愿嫁给他!”

五枚略一沉吟,对严氏父女说道:“严老爹,我本为少林派弟子,因有秘密在身,不方便出头。你可 答应牛魔王的婚事,但要拖到两个月后,咏春跟我走,你留下来与牛魔王周旋,到时候我有办法令你们脱难。" 五枚对严氏父女如此这般说了一番,严二赶紧向五枚作揖,将咏春托付给了五枚。

咏春跟着五枚回到白鹤庵,五枚对咏春说:"要想练成高超武功非经过十年八载不可,许多高手更是穷其一生精力追求至高境界。女子气力远不如男子,况且在短短两月之中,你如果没有速成有效的功夫, 要战胜牛魔王简直是难于登天。所以你不要与之斗力,必须在近身相搏的瞬间令对方力量无从发挥,同 时以自己有限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击中他的要害,在快、狠、准、巧上取胜。”五枚便将观察蛇鹤相斗悟出 的拳法传授给咏春,并将南少林派各种功夫之中的技击心法共冶于一炉,融入到这套崭新的拳法中。在 第一个月里,咏春曰夜苦练,将布枚所教的这套拳练至纯熟,五枚又将梅花桩上的步法教会咏春,称为“梅 花步”。在第二个月,五枚做了一个有三只手和一只脚的木桩种在地上,将原先少林寺“一百单八铜人阵” 的动作集中成一套拳法,令咏春对着木桩击打,称为“木人桩法”。五枚又与咏春互做近身相搏的训练, 模拟化解对手的各种攻击方法。

匆匆两个月的期限到了,咏春拜别五枚师太,下山而去。

严咏春勇斗"牛魔王”

且说那一方恶霸牛魔王,两月期限一过,便抬着花轿,敲锣打鼓来到严记豆腐店。牛魔王得意洋洋, 本以为咏春定会乖乖就范,不料咏春却当众提出一个条件,要成亲可以,但必须打赢她本人,否则免谈! 牛魔王心想:这个小姑娘脑子是不是豆腐做的?莫说一个咏春,就算十个咏春一起来,我也一拳搞定!当 下满口应承。

双方站定,咏春摆出一个起手式,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此为五枚所教之"问路手”。牛魔王忘乎所以, 张开双臂扑上前想当众施以熊抱一亲 芳泽,咏春见其中门大开,突然左脚 斜上步,左手标出按住对方右肘内侧, 同时右拳迎着对方俯下的头发出,这 是一招攻防同时的“标打”,牛魔王 万万没料到咏春会在同一时间两手不 同动作,右手被封,左手想抓咏春右 手却已经来不及了,“砰”地一声鼻 梁已经挨了咏春一拳,眼冒金星!围 观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刚想"哗” 地叫好一声,咏春一招得手,早已双 脚疾走梅花步,转至牛魔王右侧,右 拳变拦手将牛魔王的右肘封住,左拳 同时侧身发出,牛魔王的右耳"嗡" 地一声又中一拳!这时观众"哗”地 才叫出声来!咏春谨记五枚师太教 导,毫不犹豫地实施连环快打,右脚 快速圈至牛魔王右脚后面,同时左拳 变掌下按对方右肘,右掌以横掌打图片3

出,牛魔王想抽身,咏春迫步紧 ffi,制住对方右肘右脚,牛魔王 左手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咏春 已经转到了他的右侧外门的盲区。 说时迟那时快,咏春右横掌已到, 结结实实地击在牛魔王的下颌, 观众的嘴未合拢又“哗”地发出 喝彩!牛魔王牙齿相碰一阵晕眩, 肥胖的身躯往后便倒摔在地上, 咏春疾步上前又追着牛魔王的脸 一阵连环冲拳,打得牛魔王连连 大叫:“饶命!饶命!”咏春这才 歇手,围观的乡亲欢呼不断。

适才严咏春在围观的人们发 出两声惊叫的瞬间,已经发出“标 打”、"按打”、“摔打”三招,咏 春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这便 是"严咏春两声三打牛魔王”的 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 同不胜荣幸!)。

那牛魔王既已输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违背赌约,又心想如果娶了如此彪悍的女子问去,总勾起今天 的心理阴影,心有余悸,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于是只能"打落牙齿咽下肚”,自叹倒霉,垂头丧气地走了。

咏春得胜之后,高兴地向五枚师太道谢。五枚告诉咏春:“你既然已经跟我学艺,自然就是少林派弟子, 你今后要以天地会反清复明为己任,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我教给你的功夫不同于天下任何一门一 派,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为根本法度,此拳女子学了尚可自保,更何况大男人?因此不可传于不法之人, 要慎之又慎!此拳尚未有名,既然以你用于首战,便以你之名字来称呼吧,叫做'咏春拳’罢了。”咏春 大喜过望,再次拜谢师父。从此,咏春又跟随五枚师太深造功夫,并学了一套少林秘传刀法,叫做八斩刀。 在五枚教给咏春的功夫中,就包括融合蛇鹤特点的一套拳法、梅花步法、木人桩法和八斩刀法,这就是 最初的咏春拳。待到咏春学成后,五枚师太就带着反清复明的使命云游四方去了。图片4

这便是咏春拳的由来,它的原意是"严咏春打的拳”。正是: 师太扶弱传妙法,娇娃首战退魔王。

在中国古代,女子及笄即满15岁为成年,可以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了。15-20岁为 适婚年龄,过了 20岁嫁不出去就属于“剩女” 了。眼见女儿已经过了二八芳龄,因为和 当地恶霸打了一场架搞得没有人敢上门提亲,严二左思右想,有了主意,决定江湖事江湖 办,要咏春在镇上比武招亲,咏春是个孝女,便依老爹所言。于是父女二人一早卖完豆腐, 每天都到镇上热闹处设下擂台,期待有缘人出现。

一连几曰,有几个外地男子见咏春貌美,"想吃天鹅肉”,进场挑战咏春,皆被咏春打 败。要知道严咏春为江湖第一女高手五枚嫡传,自然非同小可,一般二三流角色岂是咏春 对手?再者,咏春自习得绝技,信心大增,对寻常男子又岂会放在眼里?倒是那几个挑战 的武师成了咏春的陪练,咏春在实战中对咏春拳之心法又领悟不少。

这天中午,沔二见无人应战,便叫咏春收拾[S1家,围观众人亦渐渐散去,忽然一个青 年公子走上前来,抱拳施了一礼,咏春一见,顿时愕然。这位青年约二十来岁,眉清目秀 却又气宇轩昂,看相貌不像本地人士。令咏春奇怪的是,来者行礼有异于平常江湖人士。 -般武师抱拳为左掌右拳,而这位青年公子却是左拳右掌,咏春一看便知是天地会的洪门 见面礼,寓意反清复明之意。咏春当即亦以左拳右掌还礼,并问:"英雄从何处来?"图片5

公子答:"从东方来。”

咏春又问:“武从何处学来?"

公子答:“在少林寺学来。”

咏春再问:"少林寺在何处? ”

答:"在福建福田县九连山。”

咏春心中一喜,又连珠炮似地发问:“何艺为先? ”

答:“洪拳为先!”

"你从水路来还是从旱路来? ”

“水旱皆能来得。”

“水路怎么来? ”

“坐大洪船而来。”

“谁人带你上船?”

“洪兄带我上船。”

“几多人共一舱? ”

“三八二十一人。”

“走过什么河? ”

“走过三合河!“

“水大不大? ”

“洪水横流!”公子对答如流,咏春和父亲对望一眼,心中了然。原来这是洪门中人相遇时 对的暗语,意在核对身份之用,一问一答皆有讲究,叫做“盘海底”。比如:天地会即洪门中人 自称武艺都是属于福建南少林派,盖因明清之后少林寺为武林大家,所以假托少林可便于提升号 召力。“洪拳”原意是洪门的拳术,后来专指“洪刘蔡李莫”南派五大名拳之首的洪家拳,并假 托一个洪门英雄洪熙官所创;“大洪船”是真正的红船,由洪门的粤剧伶人在广东专做交通和栖 身之用,后来咏春拳即由红船传到佛山;所谓“洪兄”,是指大家入得洪门都是兄弟,先入门者 为兄;“三八二十一”是“洪”字的拆解;“三合河”原为天地会传说中两位抗清烈女郭秀英和郑 玉兰所投之河,后来天地会有另一名称“三合会”即为此来源;“洪水横流”则是比喻洪门力量 壮大颠覆满清之意。图片6

咏春既然跟五枚师太学得南少林绝技,自然也对天地会的秘密隐语、手势等通晓,当下认 定青年公子也是洪门之人,于是与公子互通姓名,对方说道:“在下梁博碍,广东南海县人氏, 到此地是为了采办茶叶。”严二听得是广东同乡,十分欣喜,便邀梁博侍同去饮酒。谁知梁博 碍对严咏春微微一笑说道:“我听得人讲严小姐这几天连败数人,特来见识。”梁博俺原本好奇 来看热闹,却见咏春真人英姿飒爽,心中很是喜欢,有意来比武招亲。严咏春听得梁博傅语气 对自己甚为不信,心中不悦,柳眉一竖道:“小女子才疏学浅,但也不至于侥幸。梁公子莫非 有兴趣切磋? ”梁博僖笑道:“在下不才,愿意一试。”严咏春问路手一摆,说声:“请!”梁 博侍摆了一个吊马桩,说声:“得罪! ”说罢进步一拳朝咏春面门打去。

路人见有热闹好看,顿时又围了上来。梁博碍拳法硬朗,用的是长桥大马的洪家拳,只是梁 博碍意在印证武功,故只用了七成力气。严咏春毫不示弱,连用摊手、膀手化解对方攻势,严守 中线,也不急着进攻。路人见咏春一个弱女子敌住一个七尺魁伟男儿不甚费力,齐齐喝起彩来。 梁博碍脸上难堪,忽然变招,只见他双手变虎爪,连环发出,竟是洪拳中的罗汉伏虎拳,并加到 了九成的力气。咏春感觉压力顿增,脚踏梅花步,避过梁博碍攻势,不由斗心大起,欲施展掌法 进逼。旁边严二看得心急如焚,倒不是怕女儿打不过人家,而是怕咏春把如意郎君打跑了!严二 连连咳嗽,咏春听在耳中,心里明了。原来这是父女约定的暗号,如果严二觉得应战的男子不错, 便以咳嗽通知咏春见机行事。这边厢咏春见梁博侍风度翩翩、武艺超群,早已芳心暗许,听得严 二暗示,知道父亲也甚为满意,于是心头一动,身形故意放缓,侧身卖个破绽,让梁博俸虎爪一 把抓住肩头。咏春“哎呀” 一声,梁博碍赶紧松手赔罪。咏春毕竟是女儿家,满脸尽是羞涩,低 头笑而不语。观众见梁博碍得胜,纷纷鼓起掌来,严二看在眼里,笑得十分欣慰。

 

咏春智赚梁博碍入赘

梁家在粤省南海县开有茶叶铺,梁博碍原是洪门中人,平时以在云南、四川一带采办茶叶为掩护,进

行反清复明的活动。此次在大凉山下得遇严咏春,竟成就一段姻缘。

却说梁博碍、严咏春新婚之夜,发生一件趣事。二人喝过合皆酒,梁博倍说起欲带咏春[S]广东南海, 咏春一听愁上心头。原来咏春念及老父膝下无儿,若自己跟着夫君走了,父亲孤苦无依,心中大为不忍。 咏春眉头一皱,忽然计上心来,于是笑吟吟对梁博碍说:“夫君,你可知道那天比武招亲我是让你的吗? ” 梁博传大笑道:“我分明凭真功夫擒住你,怎么反说是你让我的呢? ”咏春撇嘴道:“当日我未拿出十足本 领,是想夫君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失了大丈夫的威风,此事于我心中终究不服。现在我们既已成亲,房中只 剩你我二人,不如我们现在再比试一番如何?如若你败也只有我知。”

春宵一刻值千金,此时梁博侑哪里还有心思比武?他摇头道:“三娘,我们还是不要比试拳脚徒费气 力吧? ”咏春料到他有此一说,于是笑嘻嘻地说:“我们只需在床上盘腿面对坐着,双手互搭,如做游戏 一般,你若能伸手触到我的衣领,便算你赢了,我便任你处置;若我先触到你的衣领,便算我赢了,你只 需答应我一件事。如何? ”梁博修心想,原来如此简单,难得新娘子在洞房花烛夜还有如此情趣,今晚若 不依咏春,还以为我怕了她,于是连说三个好、好、好!

梁博僖兴致勃勃,便依咏春所言,两人在床上坐着双手轻轻互搭。梁博〈寿说声:"三娘,我来也!” 便欲伸右手去解咏春衣领,谁知咏春左手一伏,梁博碍右手竟进退不得;梁博俺一愣,改左手往前发出, 咏春右手一按,将其左手制住。梁博俺这下吃惊不小,打醒精神,双手变换线路连环发出,咏春双手如影 随形,摊、膀、伏、圈、按、窒,竟似有黏性一般贴着梁博俺的前臂阻挡。梁博碍用了浑身解数,不要说 手指无法触到咏春的衣领,即便想进入咏春胸前中线亦无从下手,倒把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咏春微笑道: “夫君,到我了!”说罢两手一圈一按,说时迟那时快,梁博俺两手似被无形的绳索束缚般,不由自主交 叉被咏春仅用一只右手按下,咏春的左手早已前标指到梁博傅咽喉处,把梁博碍惊出一身冷汗,若咏春不 留手,恐怕早已戳到要害! “三娘,你赢了!”梁博僖不由气馁道。咏春笑道:"这是五枚师太教给我的 瓣手方法,不同于平常打斗,适才我用了一招'一手伏二手',便是福手的技法。你不熟悉藕手功夫,双 手只知发力不知放松,知觉自不如我,故而是我快你一步而侥幸赢罢了。如今你只要应承我一件事:入赘 我严家,与我侍奉阿爸,如何?"梁博传感念咏春孝心,对咏春的功夫又心悦诚服,便一口答应。两人由 不打不相识到新婚之夜闭门藕手,情深意切,终成江湖侠侣。

从此梁博碍入赘严家,和咏春服侍严二至终老。而梁博俺亦在咏春三娘处学得咏春拳,"女人拳”从 此传给了男子,而梁氏宗亲自梁博碍始亦高手辈出至今。夫妇二人随后浪迹江湖,谨遵五枚师太教诲,矢 志反清复明。广西在道光咸丰年间是天地会活动兴盛之地,他们曾经在广西停留并教过洪门中人部分咏春 拳的散式,故广西留有咏春拳的渊薮。而在广西的粤籍传人又通过天地会的活动把咏春拳带到广东的粤剧 红船上,由红船传到佛山、广州等地。在广西、越南的一些咏春传说中,有一个叫严博碍的人,其实就是 上门女婿梁博碍。正是:

英雄逞强得佳偶,女侠示弱结良缘。

咏春拳与天地会

乾隆五-一年(1786年)H-一月,天地会的台湾首领林爽文发动大规模起义,清政府调集大批军队 赴台镇压。之后福建的天地会机关亦被清廷破坏,天地会活动向广东转移,由此衍生出福建九连山少林寺 被火烧,五枚师太、至善禅师、洪熙官、方世玉等一班少林英雄出走广东的故事。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天地会在广东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由于满清政府实行满文化统治,只有在戏剧 中才能穿“前朝的衣服”,故天地会利用上演隋唐瓦岗寨英雄、水浒好汉、岳飞抗金等内容的粤剧在两广 地区向民众灌输反清意识。广东河道纵横,粤剧戏班都乘坐“红船”到各乡演出,所以粤剧伶人也称为红 船子弟。当时红船子弟基本都是天地会的成员,他们白天练功,晚上演戏,个个武艺超群。各地红船到了 佛山的大基尾,都去到一处“琼花水埃”的码头靠岸。岸上有一座琼花宫,也叫琼花会馆,名义上为佛山 的粤剧行会,实际上是广东天地会的总机关。

说回咏春拳的故事,梁博俺严咏春夫妇在广西的天地会活动,将功夫传给了几个天地会的兄弟,其中 有一个叫做梁兰桂的粤籍人,回到广东,与天地会的红船子弟来往甚密。有个红船戏班叫“乐荣华”,里 面有两个武生,唱大花面的叫黄华宝,唱二花面的叫梁二娣,功夫了得,善于"打真军”(粤剧行话,即 是武戏表演中演员用真功夫和真兵器对打)。而传说中的南少林高手至善禅师为躲避清廷通缉,亦来到红 船上。梁兰桂将咏春拳教给了黄华宝,至善禅师则将少林六点半棍传给梁二娣。后来黄华宝与梁二娣又相 互交换武艺,以棍易拳,所以黄梁二人将六点半棍融入咏春拳体系之中。正是因为佛山成为广东天地会总 机关的缘故,咏春拳随着天地会的活动而流动,终于在佛山找到了最后落地生根的土壤。

黄梁功传赞先生

开创佛山咏春拳崭新局面的人叫做梁赞。梁赞原名梁灿成,字德荣,号阜南,祖籍鹤邑(今广东鹤 山),世居佛山,生于道光乙酉年-一月十五曰(1825年12月24日)子时,为家中长子(摘自梁氏族
谱)。梁赞自幼喜欢习武,曾经向一些民间教头学过南派拳术,直到他遇上梁二娣,才发现有一种犀利的 “女人拳”。梁赞的父亲是卖猪肉的(坊间多传说梁赞的祖业是中医,实误),无暇兼顾梁赞学业,而少年 梁赞生性活泼,喜欢到戏棚里看粤剧,尤其喜欢看"乐荣华”戏班的“打真军”,看得多了,便与红船中 人混熟,又经常帮戏班做事,于是有机会见到梁二娣的“女人拳”。梁赞嗜武如命,便求梁二娣收其为徒。 而梁二娣见梁赞同是梁氏宗亲,品行善良、一片诚心,亦乐于有个传人,欣然接受。

某夜,梁二娣让梁赞来到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在梁二娣的带领下,梁赞得以进到了最后的密室。 密室里面中央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有一个木亭子,漆成红色,亭子上有“红花亭”三个字,亭子里供 奉有一个牌位,上面刻着"少林五祖之位”;旁边还有一个木斗,刻着"木杨城”三字,木斗里面插着五 色旗帜;木斗旁边放着一把菜刀,桌子下面绑着一只白色公鸡。梁二娣命梁赞跪下,告诉梁赞咏春拳是 少林派绝技,只有成为天地会的人才能学习,梁赞随即向五祖牌位叩拜,又聆听梁二娣宣读天地会的戒律, 包括不得恃强凌弱、不得向外人吐露本门机密等。梁二娣 将写着“忠心义气、共同和合”的黄纸烧成灰烬放入一碗 米酒中,又拿起菜刀一刀将公鸡的头斩落,将鸡血滴入酒 中,梁赞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经过这个天地会的入会仪式, 梁赞终于成为咏春拳的弟子。

梁赞在梁二娣处学得咏春拳术和六点半棍,之后,梁 二娣又将梁赞推荐给黄华宝,经过黄华宝精心指点,梁赞 又学到了八斩刀和木人桩,技艺大增。天地会里卧虎藏龙, 梁赞又学到中医正骨跌打之术,便在佛山镇筷子街开设了 一个医馆叫做"荣生堂”。荣生堂明为医馆,暗地里是天 地会的一个交通站,梁赞利用行医之便为天地会传递消 息、接纳反清义士。关于梁赞的好功夫,坊间有许多故事, 比如:六点半棍服黄飞龙、义服“猪肉桂”等等,“我是 山人”著的技击小说《佛山赞先生》更是脍炙人口。梁赞 对于前来求医的贫苦百姓,施医赠药,多行善事,深受乡 亲街坊称赞,坊间以本地口音将“灿成"说成“赞生","赞 生”即是“赞先生”,真名梁灿成反而无人叫了,这便是 梁赞名字的由来。图片7

浏览2,9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