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方法:在助手牵引下进行外固定。用夹 板四块,底侧板由臀纹到胭窝;上侧板由腹股沟 下二寸到髅骨上面;内侧板用腹股沟至股骨内 骤;外侧板由股骨大粗隆至股骨外用绷带缠 好。根据骨折不同部位放置压垫,上十骨折放在 骨折近端的前方和外侧,中才骨折放在断端的 O 前方和外侧;下身骨折放在近端的前方。最后用 托板一块,长度由臀纹起过足止,托于脚下,夹 板二块,外侧板长度由股骨大粗隆至脚跟;内侧 板长度由股骨上端至脚跟,垫以棉花,用布带捆 绑固定。一般固定6〜8周,固定期间应经常检 查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功能锻炼。
畿骨骨折。受外界直接暴力打击、冲撞、身 体重心失去平衡而摔倒或失足滑倒,膝关节突 然屈曲,股四头肌强烈收缩而引起。腰骨是人体 内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尖朝下。其 骨折一般为横断型,移位较大,受直接暴力如 撞、踢等引起的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患肢不能直腿抬高, 伸屈功能障碍,骸骨明显压痛,并可触到断端间 隙并有骨擦音。
整复手法: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伤者取仰卧 位,助手一手握住患者小腿下部,另一手从后面 托住小腿上部,屈伸其膝关节;医者用双手拇、 食二指分别从骸骨的上方和下方,用力相对向 中部推挤瞑骨,同时助手将膝关节伸直并略向 上抬高,使分离之骨相接。
固定方法:用夹板在膝后方固定,膝盖外用 抱膝圈套好,用绳子捆绑,并垫上四方形棉垫, 膝关节用绷布包扎。
胫腓骨干骨折。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 用所致。如由直接暴力(如打击、踢、撞、车辆挤 压等)造成的胫腓骨干骨折,多为横断型、短斜 面型或粉碎性。骨折线在同一平面上。如由间 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如滑倒、从高处坠下等),多 为斜面型或螺旋型,腓骨骨折线高于胫骨骨折 线。
胫腓骨折后,局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因 暴力方向多来自小腿前外侧,所以骨折常向内 成角;小腿重力则使骨折端向后倾成角,足的重 力可使骨折远段向外旋转,肌肉收缩可使骨折 段重叠,产生患肢较健侧缩短。
胫腓骨负担行走和负重功能,因此对胫腓 骨折的整复原则,应是恢复长度,防止成角旋转 畸形。
整复方法:
法一,对无移位的闭合性骨折,以小夹板或 用石膏固定下肢,可不必用手法整复。一般固定 3〜4周,骨折愈合可解除固定,注意功能锻炼。
法二,对有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应在麻醉下 进行复位。患者取仰卧位,伤肢微屈,一助手用 双手握住小腿上端,另一助手一手握住踝部,另 一手握住足面,沿胫骨纵轴方向对抗拔伸。先矫 正重叠移位和旋转移位,然后医者用拇、食二指 在胫骨幡两侧触摸,检查胫骨幡是否成一直线。 如属前后移位,医者两手拇指置于向前移位的 骨折端,用力由前向后按压,余四指近于骨折向 后移位的骨折端由后向前端提,使远近骨折端 对合。若内外侧移位,医者可用一手掌根抵住近 折端内侧,另一手拇指在远折端外侧,将远折段 向内侧推挤,以矫正侧向移位。在维持对抗牵引 下,握小腿上部的助手轻缓地摇抖小腿,使断端 接触合缝。用手触摸胫骨皤已成一直线,说明整 复成功。
固定方法:在牵引的基础上,采用石膏托或 多层小夹板固定。如用多层小夹板固定,先将平 行加压板放在骨折近段的前内侧、远段的外侧, 并在骨折线的前外侧放分骨棒,用绷带包扎。然 后,在小腿的内、外、前、后侧各放一块夹板,用 四根绷带捆扎,并将两块夹板放在小腿内外侧, 在小腿后侧加放一块超过踝关节的夹板,用布 带固定5〜6周。固定期间注意功能锻炼。
踝关节骨折。足部受暴力作用所致。分为: 单踝、双踝、三踝三种类型。足部所受力的方向 导致的伤势,分为外翻、外旋、内翻和直压骨折。
外翻骨折:又称波氏骨折,是由足部强力外 翻发生。第一度内踝出现横断或短斜面骨折;第 二度,为暴力继续作用,使外踝横断或斜面骨 折,导致双踝骨折;第三度,在双踝骨折的基础 上,又发生胫骨关节面后踝骨折,造成三踝骨 折。
外旋骨折:由足部强力外旋所致。第一度外 踝呈斜面型或螺旋型骨折;第二度为双踝骨折; 第三度为三踝骨折。
内翻骨折:与外翻骨折伤势雷同,唯足部所 受强力方向相反,即由足部强力内翻所致。故第 一度为外踝横断或内踝斜面骨折;第二度为双 踝骨折;第三度为三踝骨折。
直压骨折:由高处下坠,足底着地,使踝部 纵向挤压所致。胫骨下端为V形、T形或粉碎 型骨折及腓骨横断骨折。
症状:单踝骨折,局部肿胀、轻微压痛,易误 诊为踝关节扭伤;双踝和三踝骨折,踝关节肿 胀、畸形、压痛明显,功能严重障碍。
整复方法:在腰椎施以麻醉下进行。伤员取 仰卧位.对单、双踝骨折,先用牵引法矫正重叠 移位,然后用侧方端提捺正法矫正,即医者一手 置于踝关节上方,一手置于踝关节下方,按移位 方向作相反手法;对三踝骨折,如后踝骨折块未 大于胫骨下关面!时,仅行距骨复位后,即可用 小夹板固定;如骨折超过!时,可用袜套悬吊牵 引。患肢置于外展、内旋位,应利用肢体重量促 使后踝复位。如复位良好,可用小夹板固定内、 外踝,继续悬吊牵引。
固定方法:取夹板5块,内、外、后侧板宽度 为小腿最大周径餐,长度自腓骨小头水平至足
0
跟部;前侧板2块,宽度为小腿最大直径*,长 度自腓骨小头水平至踝关节前方。用4条布带 固定。复位后,小腿抬高,膝关节屈曲位置于 45。〜60气固定一般为4〜6周,期间应定期复 查和注意功能锻炼。
骨折的现场救护
在弄清骨折发生前因后果和检查初步作出 诊断后,进行及时抢救,具体处置如下:
合理安放。将伤员安置在温暖、安静的环境 里,取平卧位,不要随意搬动。
抢救。对昏迷危重伤员,要进行开窍处理, 针刺(或用手指代针)人中、内关、合谷、四缝、十 宣等穴位。
止血、消毒。创口出血,对伤口进行消毒处 理,并用无菌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包扎;大 血管出血或包扎止不住的大量出血,用止血带 (内垫纱布)在伤处近口处绞紧止血,止血带使 用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放松止 血带前要检查伤员血压、脉搏,防止病人休克, 发生危险。
镇静止痛。止痛是防止伤员休克的重要措 施。可口服云南白药、七厘散等。对闭合性损伤, 可在血肿局部内注射10%奴夫卡因10〜20毫 升,以减轻伤员痛苦。
给液。对神志清醒并出现极度口渴者,可给 热茶、糖水或淡盐水饮料。
临时固定伤处。对必须采用临时固定的伤 员,应尽可能将伤肢保持在伤后的位置,切勿搬 扭、牵拉。最好用夹板固定,或就地取材,如树 皮、树枝、竹、木棍、硬纸板等,也可以利用自身 固定,如将上肢固定在躯体上,下肢利用健肢固 定,伤指可以和邻近的手指固定等。
转运医院。伤员经现场初步救护后,必须迅 速转运到医院治疗。搬运伤员时,方法要得当, 这对伤员骨折的整复治疗,甚至生命的抢救关 系极大。为此要求:
对颈椎骨折病人,要尽量保持颈部伤后位 置,一人两手托持住枕部、颌部、一人托住腰 背部,另一人托臀部及下肢,平放在木板上;对 脊柱骨折者,一人托头颈部,一人托胸椎部,一 人托腰、臀部,另一人托双下肢,尽量保持脊 柱伤后位置;对髓部和股骨骨折者,一人双手 托住伤员腰部,臀部,伤员双手抱住运送者的 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双下肢;对膝关 节以下骨折者,将其抱起,放在运送者的背部, 由运送者背其前往医院或直接上车;对上肢骨 折者,经现场救护后,由运送者扶其送医院或 上车。
在汽车运送途中,伤员宜平卧,头部应与汽 车行驶方向相反,头部和患肢略高于心脏位置; 对昏迷伤员,头应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 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给药。对不完全性骨折,施以简单固定,以 外敷药为主,适当视伤情服药,注意调理,限制 活动。
骨折的药物治疗
骨折早期药物
气瘀滞,局部血肿,经络不通,骨断伤筋,功 能活动障碍,此时内治方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 痛,调营养为主,常用方剂有:
和营止痛汤〈《伤科大成》〉组成:
赤芍归尾川萼苏木陈皮桃仁 续断乌药乳香没药木通甘草
桃仁四物方(《中国医学大辞典》)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川萼赤芍生地 丹皮炙香附玄胡索
骨折初期疼痛较甚者,可先服中成药“七厘 散”,每服5分〜1钱。
骨折整复后,仍瘀血内结,可服泽兰汤,配 方:
泽兰归尾赤勺生地桃仁红花各 10克,青皮、元胡各6克甘草3克。
可按损伤部位加引经药,伤在上肢加桂枝, 伤在下肢加牛膝,伤在腰部加杜仲,伤在胸部加 枳壳、桔梗。
浏览5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