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擦法。患者俯卧位,两手抓床头,助手握 住患者双足踝部,牵引两分钟;与此同时,医者 用掌根按揉患者痛点部位。医者用手掌在患者 腰部两侧,顺甑棘肌纤维方向进行直擦,以透热 为度。

棘上韧带损伤治疗方法

腰背部受外界暴力直接作用,或弯腰过猛, 或自高处摔下,使棘上韧带扭伤乃至撕裂,其功 能发生障碍。

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 延伸部分(腱膜)组成,是联接各椎骨棘突上面 的索状纤维组织。棘上韧带分为三层:深层连结 相邻两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 跨越2〜3个棘突;浅层跨越3〜4个棘突.其作 用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受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末梢支 配,是极敏感的组织,损伤后可通过脊神经后支 传入中枢。虽然范围很小,都可造成严重的腰痛 及腿部牵扯痛,活动受限,坐卧困难,腰部肌肉 痉挛,脊柱中线疼痛,痛点一般固定在1〜2个 棘突。急性损伤者,在触摸棘突的损伤韧带处, 可触及到长度有1厘米左右,宽度约0・1〜0. 3 厘米的浮起,用拇指向左右拨动有紧缩感,与下 面有联系,但无粘连,压痛明显;慢性损伤者,在 损伤的棘上韧带处呈片状或条索状,与下面剥 离而浮起,长约1〜4厘米左右,在拇指向左右 方向拨动,感觉到张力较小,与下边无粘连和钝 厚感,触及时有酸痛感。对其治疗,主要采用理 筋通络,活血祛淤方法,不宜作被动活动。具体 治疗方法如下:

点按穴法。点按患者双侧委中、承山穴各1 分钟。

推拉法。患者坐在方凳上,医者坐在患者后 面,用拇指触摸脊柱棘突,韧带剥离处后,让病 人向前弯腰,医者一手拇指按于剥离的棘上韧 带上端,向上推按牵拉,另一手拇指沿脊椎垂直 方向左右拨动已剥离的韧带,摸准剥离面,顺脊 柱纵轴方向顺压,使之回归原位。

在脊柱两侧及督脉采用擦法,直至透热为 止。

棘上韧带急性损伤治疗后,局部应保暖,适 当制动2〜3天,7〜10天内不宜作弯腰活动, 最好用腰围护腰。

骼腰韧带损伤治疗方法

突然过度弯腰或极度旋转腰部,造成骼腰 韧带挫伤,功能发生障碍。骼腰韧带起于骼幡后 面内侧面,止于第五腰椎横突顶尖部及其下缘 部。该韧带纤维是从外上方走向内下方,对第五 腰椎有牵拉作用,限制第五腰椎的前屈活动,对 第五腰椎和第一熊椎的间盘起保护作用。

骼腰韧带损伤的症状:患者往往一侧或双 侧骼腰角痛;骼腰角有明显的压痛点;弯腰活动 直腿抬高受限;按压压痛点,患侧下肢有牵痛。 治疗方法如下:

援动法。病人取俯卧位,手扶住床头,并放松 患处腰甑部,助手握患者踝部,作下肢后伸活 动;医者立于患侧,在患侧的腰甑部用缓慢、有 力、深沉的援法治疗。并在下肢后伸活动配合 下,对压痛点施以按、揉手法。

弹拨法。在上述手法的基础上,用拇指在压 痛点及骼腰带的垂直方向作左右的弹拨法。

摸擦法。在患侧沿骼腰韧带纤维方向和甑 棘肌纤维方向作斜向和直向的擦法,直至患部 感到透热为止。

治疗后,不要作过度的弯腰活动,宜于睡硬 板床,局部保暖。

大腿内收肌扭伤治疗方法

大腿突然强力外展或长期用力内收,导致 内收肌群出现痉挛、水肿、充血,日久肌纤维发 生机化、粘连等,而影响下肢功能。

大腿内收肌又称股内收肌,在大腿内侧共 有五块。即:耻骨肌、内长收肌、内短收肌、股薄 肌,其间夹以闭孔神经并受其支配。内收肌的作 用是使髓关节内收并稍外旋。股内收肌损伤后, 大腿内侧尤以耻骨部内收肌起点处压痛明显, 可触及到条索状凸起物,内收肌张力增大,行 走、站立、下蹲疼痛加重,髓关节内收、外展活动 受限。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点揉法。患者仰卧,医者站在患侧,先点按 冲门、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位, 每穴位30秒到1分钟。在患腿外展、外旋下,对 大腿内收肌处施以掌根揉法8〜10次,以解除 内收肌群痉挛。

扳拉法。医者用双手抓住内收肌群,从肌群 起点开始以十个手指指尖部位将肌群向后外方 扳拉,逐渐扳拉至大腿内侧下方。

弹拨法。医者以右手拇指沿着内收肌群纤 维垂直方向,用力左右弹拨痉挛之内收肌群。然 后,在大腿内侧顺肌肉走向从上而下用深沉缓 和的援法治疗。最后,以掌根按揉局部,使局部 气血畅通。

封闭法。对内收肌群起点处的明显而固定 的压痛点采用封闭疗法,可使症状很快缓解。

治疗后,在患处热敷,注意患部保暖,避免 下肢外展、内收活动。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方 法

膝关节外侧受到外力撞冲击或施压,使膝 过度外翻,内侧副韧带致伤,其功能发生障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保与胫骨 内侧醍之间,是三角形。当膝关节完全伸直和完 全屈曲时,韧带紧张,关节稳定,而当膝关节半 屈曲时,韧带松弛,关节不稳,易于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可分为扭伤、部分撕裂、 完全断裂三种。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局部 有明显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关节屈 伸活动障碍,不能伸直。如合并有半月板损伤, 关节内积血,内侧副韧带全部断裂时,可摸到局 部凹陷。

对内侧副韧带扭伤及部分撕裂的治疗方法 如下:

指按法。医者用拇指点按患肢委中、血海、 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股角、鹤顶等穴位各30 秒至1分种。

推挤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肢伸直并外展、 外旋,在膝关节的外下方垫一薄棉枕,以限制膝 关节处屈曲活动,医者以拇指及大鱼际肌置于 内侧副韧带损伤处,用快速轻巧、柔和的手法沿 韧带纤维垂直方向弹拨推挤,使损伤韧带舒展 复位。然后,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推按和向前提 股四头肌,并以右手拇指沿韧带的走向采用理 筋手法顺理、推压2〜3分钟。术后,应休息2〜 3周,并外敷消肿止痛药。

手术疗法。对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 时做外科手术修补治疗,不宜取用按摩手法。膝 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治疗 方法与内侧副韧带损伤雷同。

踝关节损伤治疗方法

在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踝关节受重击,或 发生在扭转、跌倒,使体重的力线与通常的体轴 不一致,导致足成过度内翻和内收或过度外翻 和外展的位置,使其功能发生障碍。踝关节属于 滑车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距骨 及其周围组织构成,能做背伸和跖屈活动。关节 囊的前后两面较松,但有坚强的韧带加强,内侧 有三角韧带,起于内踝,向距骨、跟骨和舟骨放 散,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连结腓 骨、距骨和跟骨。踝关节的外踝比内踝长,内侧 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距骨体前宽后窄,所以足 背伸时,其宽部进入踝穴,不能左右活动,关节 稳定;当足跖屈时,其窄部进入踝穴,关节间隙 增大,距骨可内外摆动,关节不稳定,易向侧方 活动以致发生损伤。此外,在背伸各肌肉中,使 足外翻背伸的第三腓骨肌不如有使足内翻背伸 的胫前肌坚固,因此使足外翻的力量不如内翻 的力量大。基于上述因素,踝关节内翻扭伤较常 见。外翻扭伤时,在外侧副韧带中以距腓前韧带 最易受损伤。

踝关节扭伤后,骤然疼痛,肿胀,不能着地。 如踝关节内翻,则外踝部疼痛剧烈,损伤部位有 压痛、牵扯痛;外侧关节囊及腓前韧带损伤,在 关节外侧,外踝前下方会出现肿胀。如患者伴有 骨折,压痛点主要在骨折断端,沿小腿纵轴方向 叩击足底,则断端出现剧痛,有时闻及骨擦音。

对踝关节韧带拉扭伤或韧带部分纤维撕裂 的治疗,采取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疗法,利于组 织早期修复。具体疗法如下:

点按法。医者以拇指点按患足阳陵泉、足三 里、绝骨、解溪、太溪等穴位,并在踝关节周围, 小腿外侧施以摩法,以通经活络。或者,患者取 仰卧位,助手握住患肢小腿下端,医者双手握住 踝部下方,两手拇指按点受伤压痛点部位,持续 1~2分钟。

拔伸牵引法。医者与助手配合作相对拔伸, 并在拔伸牵引下摇晃踝关节,两拇指同时按揉 伤痛处。在拔伸牵引下,如外侧副韧带损伤,则 把患足向内翻牵拉,然后在拔伸下外翻足部,同 时用双拇指戳按伤痛处;如内侧副韧带损伤,则 外翻牵拉患足,然后在拔伸下再内翻足踝部,同 时用双拇指戳按伤痛处。在牵拉、戳按的基础 上,用拇指在伤痛处轻轻揉捻按摩舒筋,并用大 鱼际搓揉踝部,以受伤部位软组织感到发热为 度。

治疗后,可用绷带包扎患处固定,并嘱患者 抬高患肢,避免站立、行走。

浏览5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