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臂部训练法

单臂绕环

要领:


  • 左弓步站立,左手按压左腿臂或叉腰,也 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右臂上举,向前绕环,即右臂由上向前、 向下、向右后划立园形绕环,循环进行;

  • 向后绕环,即臂由上向后、向下、向前绕 环,反复进行;

  • 绕臂要伸直,肩放松;

  • 绕左臂时成右弓步,要领同上。


作用:增强肩、臂的韧性和伸展性。

双臂前后绕环

要领:

  •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右臂上举,左臂自然下垂;

  • 头正、颈直,肩放松;

  • 左臂向前绕环,右臂向后绕环,即左臂由 下向前、向上再向后,右臂由上向后、向下再向 前同时依次运动;

  • 然后,两臂依次反方向进行;

  • 绕环时,身体始终保持平直。


作用:增强肩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

双臂左右绕环

要领:

  • 脚开立,两臂自然下垂;

  • 两臂平伸,同时从上向右、向左,或从下 向左、向上、向右在体前划立圆绕环;

  • 掌心朝外,伸直,肩放松,头随臂转,目视 两手;

  • 然后,依次反方向进行。


作用:增强肩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

双臂交叉绕环

要领:

  •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两臂伸直,相对上举,肩放松;

  • 左臂向前,向下、向后,右臂从后,向下、 向前,相反方向同时于体侧划立圆绕环,反复多 次;

  • 两臂交替进行。


作用:增强肩、臂的伸展性和肩关节的灵活 性。

双臂前交叉绕环

要领:

  •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两臂伸直上举,肩放松,髓放活;

  • 双手立掌,右掌心朝前,左掌心朝后,左 臂从下,向右、向上绕环,右臂从下,向左、向上 划立园绕环;

  • 两臂在头上方经体前交叉继续向两侧绕 环;

  • 头随臂上下移动,目视双掌。


作用:增强肩、臂关节的灵活性。

仆步抡拍

要领:

  • 两脚开立,略比肩宽,两臂自然下垂;

  • 左脚上步成左弓步;

  • 右臂向左前方直掌伸出,同时上体左转;

  • 左臂屈肘,掌心向里,置于右肘处;

  • 右转体,成右弓步,右臂伸直从左向上、 向右抡臂划弧至右上方,左臂伸直,随之置左后 方;

  • 上体继续右转,右臂直臂向下,随转体、 向右抡臂至后下方,左臂向上、向前抡臂划弧至 前上方;

  • 同时,上体左转,成右仆步,脚内勾,右臂 直臂向上、向右、向下抡臂划弧至右腿内侧拍 地,左臂由下向左抡臂划弧停于左上方;

  • 目视双手。


右仆步为右仆步抡拍,左仆步为左仆步抡 拍。

作用:锻练肩、臂、腿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 伸张并增强力度。

靠臂

要领:

  • 两人相对,相距适当,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

  • 双方上体微前倾,同时出右直臂,向左侧 摆动,掌心向内,以小臂内侧立面骨在腹前相撞

  • 两臂摆至左侧,再向右前回摆,手心向 内,两小臂外侧立骨在腹前相撞;

  • 随即,臂上举到各自的头部左侧,屈肘两 右臂同时由左向右前砸出,手心向左下方,以臂 外侧立骨在额前相撞

  • 相撞时,上体正直,舌顶上额,配合呼吸;

  • 靠右臂与靠左臂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也可1人进行,按要领撞击树、桩等。


作用:练臂屈的柔韧性和力量。

压肩

要领:

  • 双手扶拉支撑物,上体前倾;

  • 双臂伸直,挺胸,塌腰,双肩放松;

  • 两脚开立,腿挺直;

  • 下压时低头下振,振幅逐渐加大,压点集 中o


也可以两人压肩,两人相对而立,互扶对方 肩部,上体同时前屈,挺胸,塌腰,用力下压o

作用:增强肩关节的伸展力。

正压肩

要领:

  • 两脚开立,双手握紧肋木,上体前屈,挺 胸、塌腰,收髓,臂、腿伸直,上下振动;

  • 逐渐加速,增加次数,压点集中


o也可两人对练,互扶对方肩部,上体同时前 屈,挺胸、塌腰,肩放松,腿伸直,上下按压o

作用:增加肩关节的伸展力。

跪膝压肩

要领:

  • 两膝跪地,两臂充分前伸,与肩同宽;

  • 勾头、收颌,挺胸、塌腰,肩放松,臀部尽 量下坐;

  • 向前正压、侧压肩部,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拉肩

方法之一

要领:

  • 背对横杠或相应物体;

  • 两臂后伸,两手握杠或手掌压杆;

  • 散和身体前挺,反复拉肩o


方法之二

要领:

  • 侧立肋木前,两脚叉开于肩宽;

  • 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住肋木,用力下 压;

  • 如左手在上,下压时左腿弓,右腿绷;

  • 然后,做相反方向,反复多次。


方法之三

要领:

  • 两人背靠背站立;

  • 两人两臂同时上举,在头后互相勾住双 手,臂伸直;

  • 甲前屈,乙随之后仰,两人交互拉背,重 复多次(图G9-10)o


穿波浪作用:增进肩关节韧带之活力。

 

握绳过肩

要领:

  •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 手握绳两端,长短适宜;

  • 两臂伸直,拉绳于背后,然后再从背后过 头拉回;

  • 先宽后窄,由慢到快。


作用:增强肩关节的韧性和活力。

要领:

  • 两手分开,与肩同宽;

  • 两掌撑地,身腰平齐;

  • 重心后移,臀部凸起,头贴地,两脚掌着 力,两腿绷直,屈臂向前穿引前伸;

  • 然后抬头直臂,宛如波浪起伏;

  • 反复多次。


作用:增进肩、臂关节的柔韧性和力度。

肩肘倒立

要领:

  • 两腿并拢,仰卧向上抬举;

  • 两手撑腰,两腿可向上蹬腿,也可交叉腿;

  • 脚尖绷直,向头的方向双脚触地;

  • 持续进行,先慢后快。


作用:增强肩、臂韧带的活力及腰部的力度。

引体向上

要领:

  • 在单杠,或牢固树杠上,双手握杠悬垂;

  • 双臂收屈至胸,将身体向上拉引;

  • 可以用窄握、宽握、正握、反握,上拉至颈 前或颈后等不同动作,反复进行。


作用:练肩、臂关节的伸展,增加力度。

对墙倒立

要领:

  • 面对墙壁开一步,两掌撑地,两臂与肩同 宽,两腿绷直,脚尖里勾做靠墙倒立;

  • 可两脚分开,移动重心,单臂支撑,也可 两脚并拢,两臂顶直静止支撑;

  • 也可屈臂上下起动。


作用:增加肩、臂的力量和关节的韧性。

 

力量素质训练

对身体整体及有关器官,根据格斗需要,提 高身体力量素质的训练。力量素质,一般指肌肉 的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力量 是人体的关键性的素质,是身体综合素质的基 础,因为力量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在攻防格斗 中,力争主动打击敌人。主动权是格斗者的行动 自由权,行动自由权是格斗的命脉。敌我双方都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而主动权的基础是力量的 优势,力量是至关重要的。从人的生理结构来 看,人的肢体是以力量为支撑的。身体好与坏, 实际上就是身体力量素质的好与环。生命在于 运动,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肌肉伸缩的结果。所 以,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及人体的综合力量 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格斗的攻防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格斗中,如果敌我双方其他条件相 当,那么力量就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力 量素质的提高,靠日常刻苦的训练,主要包括 手、指、臂的力量素质训练、腰腹部训练、腿部训 练、击打训练、拍打训练、抗打训练和倒地训练 等方法。

手、指、臂部力量素质训练法

拳面撑

要领:

  • 两手握拳,两臂伸直,拳面撑地;

  • 身体俯卧,两腿并扰,脚尖蹬地;

  • 收腹、谷臀、缩背,双臂伸直,将身体撑起;

  • 然后,屈肘,上下起伏持续进行。


作用:增强手指、腕和臂部力量。

手指撑

要领:

  • 双手五指分开,两臂伸直;

  • 以手指的最后一节撑地,向下俯身;

  • 腰、臂、腿伸直,按俯卧撑要领身体上下 起伏;

  • 开始十指撑地,逐步发展食、中、拇指三 指撑地,最后仅用拇指支撑进行。


作用:增加手指的承力。

手掌撑

要领:

  • 双手掌撑地,手指向前自然分开

  • 两脚并拢,脚尖蹬地;

  • 双臂弯屈,肘尖向外;

  • 双手撑起上体,持续上下起伏;

  • 头、颈正前,含胸、收腹、谷臀,身体挺直;

  • 由慢到快,逐步加大次数;

  • 也可背上负重俯卧撑。


作用:增强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群力量。

单拳撑

要领:

  • 左(右)手拳面撑地;

  • 双腿相交,双脚蹬地;

  • 身体正面向前,左(右)肩朝上;

  • 出左(右)臂屈肘,身体向下;

  • 左(右)臂伸直,将上体撑起;

  • 左右臂交替进行。


作用:与拳面撑相同。

高架俯卧撑

要领:

  • 两臂张开,与肩同宽,两手掌撑地;

  • 双脚放在高处,双腿并拢绷直,脚面搭 杆,做俯卧撑;

  • 收腹绷腰,双臂撑起时不要抬头,挺胸 ;

  • 双脚架高的高度不断增加。


作用:增加臂力。

拳指倒立

要领:

  • 背对墙壁,两臂伸直,与肩同宽;

  • 以拳面或掌指撑地,两脚向上举起靠墙。 或置空,也可行走或手臂起落;

  • 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作用:增加臂的力度。

绞臂

要领:

  • 两人同侧,左右手掌相握;

  • 两脚前后开立;

  • 两人前脚掌外侧相抵;

  • 相握的手臂可做各种拉、推、扯等动作, 迫对方移动脚步;

  • 两手交替进行


作用:增强臂力。

 

 

 

 

 

 

 

 

撬臂

要领:

  • 甲乙二人同侧,左右手相握;

  • 两虎口相对,紧贴大拇指相扣;

  • 两脚左右开立,也可前后相对而立,脚不 动;

  • 甲手臂向前下方伸直,掌心向上,乙掌心 向下,压在上面;

  • 手在下的一方向上屈臂翻撬,将对方的 手压下去,二人轮流翻撬(图G9-16)o


作用:增强腕、臂力量。

浏览88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