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办公厅的周某,是一位从小就参军进入部队的老同志。 1961年转业地方。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肺、胃病严重,住进了疗养 院,除吃药治疗外,练养生功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时由于年轻,对气 功没有较深的认识和体会,所以没有坚持练下去;平时只是跑步、游 泳、玩单双杠。20世纪80年代以后,感到自己的年龄大了,病痛也多 了,所以又开始了学练气功。1994年7月,学练浑圆内功,感到此功 法对强身健体有很大的作用,欣喜异常,说自己和浑圆内功有缘。

辽宁省沈阳市的吕某,也是一位老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挨 斗挂牌,受了不少的罪,也留下不少的病。1994年练浑圆内功,每天 早晚各一小时,一个月后,全身有了 “麻、热、胀”的功感,即使杂 念丛生,边站桩边与人谈话,仍然功感不减,而且疲劳感消失;由初 期的强迫自己站桩变为自己愿意站桩,站桩的时间也自觉地增加了。 他的颈椎和腰椎的骨质增生,大大好转,背部的抗打击力提高很明显。 他的夫人曾因心脏病住过院,出院后也随他一起练浑圆内功,每天两 小时。大约练了一个半月,曾两次模模糊糊地看到自己的骨骼。

沈阳市新城子区广播电视局的金某,自幼嗜文喜武,认为文武两 道一张一弛。习练浑圆内功一个月后,手指、臂部“麻、热、胀”感 俱现,时有手臂和腿脚的牵扯感;特别是农历十五前的一次站桩中, 自觉身外有一圆形白气罩住全身,有飘飘欲仙之感。在气感强时,两 手两肘有如一股地面之气柱托住的感觉。冬季站桩不用手套,只穿旧 式秋裤即可过冬。他的三弟站桩后,骨节奏响,推手的功力大增。

湖南湘潭师院外语系讲师贺某,感到农历十五前后,站桩的传导 感特别强,而上旬和下旬,则较平淡。他功感好时,连他的爱人也能 在近处感到有热气冒出来。

湘潭师院化学系副教授李某(《群论及其在分子结构中的应用》一 书作者),过去曾习练智能功,感觉很好;转练浑圆内功后,觉得周身 被气罩住了,手有拉不开之感,真正体会到“人在气中,气在人中”。 有飘飘欲飞的快意,血压也降下来了。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教师刘某,从事针灸、推拿、伤科教学和临床 治疗。他曾习练过多种功法,为抚州地区气功协会的咨询理事,转练 浑圆内功后,感到这是一门真正的高级功法。

广西龙州县人民医院的收费员陈某,过去曾练过意拳桩功,后通 过习练浑圆内功,治愈了较严重的痔疮。

福建龙海市白水镇的陈某,站浑圆桩时,周身似乎有一团热气包 裹着,且不断地往体内渗入,似乎能感觉到体内寒气与热气在进行战 斗……通过站桩,他的体重增加了,体质增强了。

广西民族学院政治系93级的邓某,从小就喜欢武术和气功,习练 浑圆内功后,感到功效显著。寒假回到老家,用气功治愈几例有疾病 的老辈人。另外,对抗击打也有了初步的体会。

深圳市福民新村的李某,从小习武,练过传统武术和现代的拳击、 散打等,也能给人治病,尽管外在的筋骨是健实了,但自感内在的素 质并没有到得大的改善。接触浑圆内功之后,他自信寻到了一条健身 与技击同步发展的攀登之路。站桩四个月,他的病灶部位(肝脏、眼 睛)有了较大的反应,开始站桩时的酸痛、发抖等现象已完全消失, 越站越舒畅,而且兴趣越浓。研究过佛经的他,进入浑圆内功天地是 想“以武入道”,因为“武功乃道之末技”。

吉林省和龙市头道镇的崔某,1991年考入延边体育运动学校拳击 队,曾获199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拳击赛第一名,同年9月全国青少 年国家队选拔赛43公斤第二名,1994年毕业后当体育教练。这位朝鲜 族的青年教师在习练浑圆内功时,双手一抬,就感到体内有气在奔涌 滚动,一个多月后,明显地觉察到气已进入五脏六腑。

广东怀集县的中学老师孔某,站桩20天后,自觉周身散发出冷 气,冷气从骨头里透出(笔者注,此乃体内病气外排的自然现象),还 引起小感冒,练出一身冷汗,又自动好了。站桩中,腰部以下及两腿 出现了几十粒红色硬块斑点。奇痒难忍,他不加理会,增加站桩时间, 几天后病情解除,疮口结痂。后来回想,他小时候曾得过严重的皮肤 病。站桩数月,他体重增加,精神饱满,自我感觉很好。

云南玉溪市研和一中的老师王某,站桩半年后,患了十余年的慢 性胃炎好了,饭量也增大了,经常感冒的病史,半年中仅出现过一次, 喉炎也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原先萎缩的肌肉又重新隆起,精神状态 很好。

云南金平县文工队的李某,尽管年龄大,疾病多,但站桩四个月 后,已有了消化好、胃口好、睡眠好、脸色好的功效;更可喜的是, 有一天早上小便时排出了两小粒结石。

湖南桑植县的向某,在站桩中,印堂和会阴部有一种异常的跳动 感,而且有时会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在心窝处、小腹和腹股沟间冲动, 他在躺着站桩时,感到自己忽而巨大,忽而渺小。

江西修水县杭口镇的张某,每次站桩时,甚至在瞬息之间只要稍 微放松入静,全身除了 “麻、热、胀”外,还有一种形容不出的快感, 从会阴穴由督脉上升到百会穴,再从百会穴顺任脉至会阴穴,犹如一 个充了气的内胎。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中脉开通的感觉……他在站 桩中,对种种功感反应既不留恋也不拒绝,更不施加其他一些杂七杂 八的信息,只在松、静和“麻、热、胀”之中去加以体会。

江苏仪征市某幼儿园老师许某,一站桩,就会从脚心处涌出一股 热流往上升腾,腿脚处还会出现如同蚊子叮咬的感觉。她的先天性心 脏病已大大好转,至今未有不适感。她的同伴黄某,既练钢琴,又练 气功。在站桩中,明显感到体内有一种东西随着呼吸在一上一下地流 动;练完功后再拍打全身,感到骨头像酥了一样,轻松舒服。

海口市的严某,曾练过气功,刚练浑圆内功,就感到两手掌如同 浸泡在热水之中,脚趾背和膝盖、颈部也有热感涌动,这给他带来意 外的惊喜。

山西阳泉市的尚某,人到中年的她,初练浑圆内功时,觉得气至 病灶部位更感难受,而且从腰部、膝关节、小腿到脚部都水肿了,连 鞋子都穿不上,亲友担心,叫她别练了。但她明了功理,信心十足, 没有中断站桩,几天后(笔者注:有的站桩者时间会更长些)水肿便 全部消失,有病的部位也或减轻或消失,面色由苍白转到红润,精神 状态很好。

山西阳泉的刘某,自接触浑圆内功后,站桩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 业余时间。随着站桩的进展,他从感性认识不断向理性认识提高,开 始探索气功对人体科学的作用,时空对人体的影响等。站桩,给他的 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头顶脱发处,又长出了新发,自感精力充沛, 面带红光。

湖南古丈县的李某,1997年腊月间有次赶场,由于坐车时受了风 寒,浑身内外都感到寒冷,而且拉稀。晚上站桩时,他在“麻、热、 胀”的功感中,意念寒气由脚心排入地下,半小时后双腿颤动了数下, 身体的寒冷感消失;过了一天,拉稀也消失了。如在以前,非发两天 高烧不能恢复。在站桩中,他的双掌出现红斑,有痛痒感,后来红斑 消失,双掌脱了一层薄薄的皮,腰痛病也好了。

广西昭平的林某,刚站桩时,浑圆桩仅站半小时或一小时,然后 站技击桩,再后又搞试力,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折腾,却没有什么效果。 他有点泄气了,后来他认真地反复细读浑圆内功资料,每天站浑圆桩 两小时以上,自此全身有了功感,而且内脏与骨骼亦有感觉,身上的 病也好转了。

河北香河县的郝某,认为中国真正的武功,应以内功为主,同时 以劲意表现于外,以求实战;招式不过是劲意的外在表现而已。他认 为,浑圆桩是诸桩之根本,他过去习练意拳桩功时,虽有舒适感,但 在浑圆内功“麻、热、胀”的意念诱导之下,周身都有一股气在流动, 内功较以前进步不少。由于认识提高了,他暂时先放弃试力和步法的 练习,把重点放在浑圆桩的习练上,同时将站桩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培养自己的“平常心”。另外,他在站桩中体会到,只有“微微提肛” 才能使小腹“松圆”,否则,小腹只会“松”而不“圆”。他最初站桩 时,全身不能放松,越不能放松,越容易累;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放 松两肩窝、胸窝,再松腰,全身就容易放松了。1997年2月初一那天, 是“日全食”,在站桩时,身上没有了平时的“麻、热、胀”感,反而 感到“凉”。站桩后,酒量大减,有喝一两口即醉的感觉。他现在已有 初步抗打的功能,精力很充沛。

一位习练八卦掌多年并已有所成,曾在北京某部担任排长的浑圆 内功爱好者在来信中说:他的抗打功能比以前进步多了,在打篮球的 合理冲撞中,他就曾把对方球队的大块头撞出老远,自己却安然无恙。 他现在注重在养中练,在练中养的站桩法则。

南昌市郊区的熊某,刚习练浑圆内功时,每当双手一抬就觉得很 累,浑身很重,头也有点晕,周身不舒服。他自觉是没有掌握站桩要 领而产生的现象,于是反复细读浑圆内功的书,才明白偏差出在自己 过于执着,急于求成。以后站桩时,他就意念气往下行,两脚如树桩 插入地下,假借深夜的大自然一片寂静,自己在这种环境下站桩,也 和花草树木一样是自然界的一物,既轻松又愉快。果然,渐渐进入意 境之后,他感到特别舒畅,仿佛自己和大自然连为一体了,功感随即 而来。

北京市京棉二厂的李某,习练浑圆内功半年后,虚弱的身体有了 很大的转变。他的一位曾练过“自发动功”的朋友改练浑圆内功后, 功效很明显,有一次还曾看到树木在发光。李某练完功后,能感到全 身的汗毛在动,但却感觉不到绝大多数人能感觉到的“麻、热、胀” (笔者注:教学实践证明,确实有极少数人站桩体会不到“麻、热、 胀”功感,但治病、健身、出武功的效应却同样会有。再者,对功感 也不应该去追求,有也好,无也罢,不去管它,只管定时定量地站桩, 功到自然成)□

北京市外文印刷厂的杨某,过去曾学过八极、形意等拳术,在大 比武的年代,曾在部队侦察连集训了一年之久,成了一名出色的尖 子……两年前,他购得一本姚宗勋先生所著的《意拳》,于是乎,他抛 弃了一切套路,照书习练站桩,站了两年之久,感到很受益。自读了 《意拳气功谭》后,每次站桩体内的“麻、热、胀”功感来得更快更激 烈,收功后,会有一种很愉快的舒适感。在平常生活中,只要一处于 松静状态,体内就会有麻、热、胀的流动感,尤其是两臂更明显。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医院的沈某,患有增生性脊柱炎,曾练 过形神桩,不见效,改练浑圆内功一个月时,脊柱疼得厉害(笔者注: 这是气冲“病灶”的正常反应),站桩一个半月时,随着热胀感经小 臂、大臂到整个背部,疼痛感逐渐消失。

江苏丹阳市豆庄镇蒋家村的蒋某,患有心脏病,闻听浑圆内功不 出偏,气感强,见效快,又简单易学,就照书习练起来,先是手部发 麻,随着功感的不断深入,心脏有时会有痛感;有一天,他心脏部位 突然出现大麻感,身上直冒汗,大约一刻钟才停止,他不敢再练下去, 待收到笔者的指导信后才恢复站桩,同年十一月,他来信说:“现在我 的心脏部位正常了,不发麻了”。

湖南东安县城的赵某,照书习功仅仅几天工夫,就觉得有一阵麻、 热感在手至上臂、涌泉至大腿间来回串行。而在练卧功时,感到有一 股强大的热流从脚板直往上升,人几乎要飘浮起来(笔者注:这是放 松程度比站桩时好的原因)o

呼和浩特市郊区民族中学的孙某,是该校的工会主席,曾练过四 种流行国内的主要功法,有七年的站桩史,相比之下,他觉得是浑圆 内功让他感受到了 “气”的存在及其在周身的流动。现在,浑圆内功 的三层功夫,他均有了感觉,尤其是第三层功夫,他的感觉更深。

厦门市劳动局的卢某,曾患乙肝病,虽说好了十几年,但近两年 来,由于工作繁忙,肝部就经常发胀。无奈之下,他只好借助药物治 疗,自看书站桩仅十几天,就感到全身都有气流动,特别是肝区的胀, 在不知不觉中好了。

上海市公安局刑警范某致信笔者:"……觉得此功法非常优秀,它 集健身自卫于一体,非常适合我。”( 1994年12月21日,他在寄给笔 者的贺年卡上写道:“从8月份开始看书自学浑圆内功至今,使我受益 匪浅。”)

在哈尔滨市省税务学校干训所任教的叶某来信道:“我照您文章介 绍的功法试练了一下,’麻、热、胀’功感来得很快,浑身气感很强, 是以前所没有过的,为了生存,我要学练浑圆内功。”

江苏扬州的孙某,1982年师从形意拳名家靳云亭之徒吴落水先生, 专习形意、太极。1995年自习浑圆内功,几天后就有了 “麻、热、胀” 功感;一个多月后,只要一站桩,全身衣裤似有被风鼓起之感(笔者 注:孙禄堂的顶门弟子齐公博,遵师明训,每日站桩八小时左右,而 至内气充盈,衣襟飘荡)。半年之后,于偶然中发现树干、树冠均有气 感。走在街上时,发现每人的头和身体都被一层类似蒸气却透明、无 色的气所围绕。现在,他不管是行、走、坐、卧,只要一凝神,全身 毛孔即有与大气相呼应之感,周身气血充盈,像有使不完的劲一般。 他细细体会之后,觉得浑圆内功实在博大精深。

福建武夷山市的王某,过去曾习练过轨迹拳。转练浑圆内功6个 月后,自感功力大增,与人推手时虽未用力,别人却感觉他的手很沉 重。而且,抗打功夫也有了进步,腹部可以承受一般人全力击打。更 可喜的是,以前体内遗留的一些疾病亦基本消失。

安徽凤阳的赵某,从小爱武,什么长拳、腿击术、铁砂掌、硬气 功等都曾习练过,一掌可砍断三块硬红砖。站桩给他带来较好的身体 素质。但与人交手试技,却要么双方相互挨打,要么遇力大者失败。 为此他曾苦苦思索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来,他拜师习练浑圆内功仅半个月,便功力进展神速(练至7 天时,手指上的肉瘤便掉落),尤其是抗打功能更是喜人。学功期间, 同住一室的江西某酒厂采购员李某(身高175厘米,体重70公斤,曾 习散打拳击)及笔者的表弟张某(身高176厘米,体重75公斤)曾先 后用拳击打赵的前胸后背。打后,打者拳面红痛,被打者除了表皮有 点痛外(两分钟后痛感消失),根本无事。半个月后,赵某回到凤阳 老家,与一位练关东红拳的武友试技。双方刚一动,赵便双手左右横 挂对手的双手前臂,并以身带步,将右手挂在对方的左颈部,把对方 抵在门上。对方不太服气;第二次试技时,赵对他说:“这样吧,你喊 -、二、三就动手。"对方“三”才喊完刚一动身,赵一侧身滑形步前 撞,一个炮拳打在对方的眉心处……事后,对方心服地表示要好好学 练浑圆内功。

江西临川的邓某,原先胆小力弱,常受人欺,拜师学功之后,随着 体质和抗打功能的增强,他的胆量也跟着大了起来。有一次,他外出找 工做,遇上两个面露凶相的痞子拦着他伸手要钱……他面无惧色,很坦 然地说:“要钱没有,要打就来!“两个痞子见状,吓得赶紧跑了。

甘肃金昌市某中学老师刘某,千里赴南昌拜师学功。回校后,他 每天挤时间站桩达四小时以上,正因为他站桩刻苦,所以收效也大, 整天觉得精神足,睡眠安,吃饭香。有时也偶尔为别人治治病(诸如 头痛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胸闷落枕、腰腿疼痛等)。

他的一个出生才10个月的侄子拉肚子,大便如绿水一样,一小时 拉几次,拉得连眼也睁不开,去医院打针吃药不管用。于是,他试着 用内功推拿两分钟,4小时后拉下大便呈淡黄色,大便后又推拿一分钟, 小孩子开始玩耍,大便正常了。

辽宁本溪的林某,以前曾修炼气功。转练浑圆内功后,抗寒功能 增强,每当冷时站一会儿桩,立觉暖流涌遍全身,寒意顿消。他用手 掌劳官穴对着盆花采气,立感掌中有一股清凉之意。他弟弟站桩一个 月,痔疮、肩周炎、胃病全好了。图片43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它上论天 文,下讲地理,中说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为整个世界文明 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传统文化的权威象征。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卡普拉在其撰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说: “《易经》作为一本圣书实际上要比用于占卜有更大的意义。它激励了 中国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其中也包括老子。他从这个源泉汲取了 一些最深刻的格言。孔子对它潜心研究并作了注解”。

其实不独中国的主要思想家,就连许多西方的大思想家、大科学 家也同样受益不浅。被称为“德国哲学之父”的莱布尼兹,是西方17 世纪全才式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集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法 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采矿专家、科学院 的组织者为一身。正如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人费尔巴哈,在其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中所言:“通常,人们只禀赋 有这种或那种天才;可是,莱布尼茨却集各种各样的天才于一身”。

莱氏在与西方耶稣会传教士白晋通信期间(1696 ~ 1703年),收 到相传是4500年前由伏羲创作的《易经》时,极为震憾,因为他毕生 为之奋斗的那种普遍算法和语言,已为古代中国人所知晓(见美国加 勒特•汤姆森撰著的《莱布尼茨》一书,中华书局2002年10月版)。 东方智慧验证了他对数学二进位的构想,并影响到以后的电子计算机 的发展。

莱氏曾于1697年在其著述的《论中国哲学》一书中说:“我们以前 谁也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进 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他还说过:“在 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种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个 哲学学说,或者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这种哲学学 说或自然神论,是从约三千年以前建立的,并且富有权威,远在希腊 人的哲学很久很久以前。因此,我们这些后来者刚刚脱离野蛮状态就 想谴责一种古老的学说,理由只是因为这种学说似乎首先和我们普通 的经院哲学概念不相符合,这真是狂妄之极!……古代的中国人不仅 在忠孝方面,而且在科学方面也大大超过了近代人”。

与爱因斯坦齐名并与之展开过科学大论争的世界著名量子物理学 家玻尔,于1937年访问中国时,发现自己所提倡的“对立即互补”的 原理,早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易经》中就已确立了与其相同的观 点,他认为《易经》中的“阴阳图”是“互补”原理的一个最好标志。 他在深感震惊之余,发现自己作为“得道者”所走的科学探索之路, 也只是中国古代圣贤已指出的“宇宙之道”而已。从此,引发了这位 科学巨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1986年第5期《中国青年》杂 志)。

《周易》是《易经》与《易传》的合编,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 典,其中自然会涉及养生之学。不可否认,《周易》的主旨是强调讲 “生”的,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乾道变化,各正性 命"。我以为,乾者,健也。天行健,人动亦健。

再如,“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等,说明《周易》对人体生理及性与命的注重。

隐居重庆乡间的易学专家霍斐然先生,在寄给我的《试论三易之 “法”》一文中说:“何为性命? 一般理解为:善恶性也,指事物之本 质。生死命也,指事物存在的全过程。性属阴,命属阳,阴阳交合又 产生性命。阴阳相交则生,为阳;不交则死,为阴。孤阴不生,独阳 不长,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讲养生,离不开阴阳二气的平衡,二者彼此和谐,才可以称之为 道。《周易》告诉我们,如能仿效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的运动,使人体中 的阴阳二气得以调和,自然有助于养生。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然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生命在于 平衡。阴阳失衡,人就会得病;而病的产生,不外乎生理与心理的不 平衡。具体来说,就是:劳累,导致了生理的不平衡;生气,导致了 心理的不平衡。

刘俊骏先生在《九脉修身》一书中说:“古人经过细微观察,明 白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内部最深层开始,人身的健康与衰弱同样如 此”。而要解决人体最深层的疾病,则须如《周易》所云:“无思也, 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无思无 为,寂然不动,正是习静练功的要领。

庄子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中之“动”,气也,血 也,气血一畅通,故而“得矣”。得什么?得“物”矣。古人说得妙: “大病用功,小病用药”。功乃习静养气,药乃对症之物。

《周易》不仅讲养生之理,亦传养生之法。故而宋代理学家周敦颐 道:“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周易•艮卦》传授练功的要领是:练功入静,先由下而上,由局 部至整体,逐步到位,让动的部位都静止下来,最后才注意背部的静 止;此时此刻,人的精神高度集中,物我两忘,置身度外,所谓“艮 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指全身已进入松静状态,在物 我两忘中,即便有人在庭院走动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明练功 者已处虚空之态,而这有益于身心健康。

那么,该如何由下而上呢?

答曰:先从脚趾静止开始,再到小腿肚、膝盖、大腿、腰胯,如 果不得法,不放松腰胯,肌肉就会僵硬;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背部肌 肉如裂开般难受,心里也会产生难言的灼热感。

所以练功离不开“松、静”二字。如同登山,松了下半身,只走 了一半的路程,仍是局部,而非整体。还得松开上半身,包括背部、 面颊与嘴以及额头等,只有疏通气血,打通经络,经过体内的激烈动 荡(这种动荡往往是痛苦的、反复的),才能转入相对的平衡状态。用 艮卦的话说,就是:“敦艮,吉”(敦,既为额头,也有厚积之意)。

武术、气功界有“无桩不成功”之说,而《周易•艮卦》就是古人 讲授站桩的具体炼法。

实际上,人类的修炼史比宗教史更为久远,因为人类首先要健康 地生存下去。而《周易》就传达了这一个古老的信息。站桩对古人而 言,并不难。所谓“修炼之功,至简至易,不过抱元守专气致柔, 如婴儿耳”。

然而,功虽简单,效果却很大,这是有目共睹的。

《周易》的精髓就是简易、变易与不易。所谓简,乃大道至简至 易。所谓变,乃事物运动与变化之理。所谓不,则是指事物运动与变 化有一定的周期规律,这是不变的。三者合起来就是“天道自然”。

从“天人合一”观出发,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应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和谐运行,这就是所谓的“人道自己”。“人道自己”的养 生学,无非是积极主动地修炼,以便更好地为健康与长寿服务。

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健康,也无绝对的疾病;健康与疾病不是 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相互转化的。

养生之目的,就是要在“人道自己”的努力下,使这种转化有利 于健康,并减慢和停止向疾病转化的速度与程度。

所以站桩也好,静坐也罢,都是通过“人道自己”来达到阴阳的 相对平衡。

再者,站桩“艮其背”,可于站桩前或站桩后,用双手拍打背部及 全身(在有树的地方,亦可用背部撞树),这可刺激振动背部及全身穴 位,促进局部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 高肌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每天1 - 2次,每次一刻钟至半小时(晚 期肿瘤与脊椎病变及心脏病严重者不可拍打背部)□

将站桩与拍打结合起来,一静一动,亦阴亦阳,乃锦上添花之举。

总之,一部《周易》明确地告诉我们,养生不外乎就是调节自身 的阴阳,从而达到人体的平衡。

艮卦象征山,山是稳固静美的,这就意味着动极则静的物理,久 动思静的心理,以及登山莫畏难,坚持出效果的哲理。

据近日新闻报道,美国有个两岁的男童,不爱玩具,独喜球类, 尤其是篮球,球在他手中玩得倍儿转,且无论别人如何阻拦,都一投 一个准,几乎是百发百中,人们都赞其为“篮球神童”。美国还有一位 三岁女童,智商几乎等同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极为聪明。但,这样 的神童毕竟稀少,普通儿童毕竟居多。联系到个人修炼也是一样,渐 悟是常态,顿悟是异态。

练功要炼平常,不去追求炼异常,我们不能抱着中彩票,撞大运 的心态去忽视日常应有的修炼,以为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得到上天的 眷顾与恩赐,神授一切。要知道,即便是神童,没有了后天的努力, 长大后也会与常人无异。宋代大文人王安石,就曾写过一篇《伤仲永》 的文章,以为教训也。

“神授”有没有呢?也许有吧。但,将概率极少的所谓“神授”, 比如万人之一,几十万人之一,几百万人之一,几千万人之一或几亿 万人之一的“神授”,当作人人都可得到的东西,从而放弃应有的刻苦 修炼,这和盼望天上掉馅饼的荒唐心理又有何两样?

不错,人人都有佛性,但,人人是否都能成佛?所以,还是放弃 幻想,不要神神叨叨的,而是和常人一样,脚踏实地去修炼为妙。

否则,上天岂不是要培养一个个不修而得,不炼而成的懒汉?

再者说,即便你有神授,又不放弃后天努力,岂非锦上添花之举, 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以为,举凡恩赐的东西,难免有一天会收回去;唯有自己修炼 而得的东西,才是别人偷不去抢不去且不可霸占的。

浏览1,9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