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著《大成拳筑基功》于2006年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而王苓 斋女弟子秘静克前辈撰著的《大成拳筑基功》(东宝注:此书出版时, 她已九十四岁了 ),则于2008年由北京体育出版社出版。

巧的是,不但秘前辈与我的书名相同,而且中国社科院教授胡孚 琛先生还分别为这两本书写了序。

有一次,胡先生请秘静克前辈到家中做客,并打电话给我,让我 和秘前辈通话聊桩功,当时秘前辈已九十二岁高龄,但说话时底气十 足,言语谦和,令人钦佩。

通过聊桩功,我们达成的共识是:桩功简易方便,不循经走线, 安全稳当,不会出偏,在锻炼中休息,在休息中锻炼;只要有立足之 地,只要不是潮湿之处,污染之处,大风之处,便可随时随地去练, 等人也好,侯车也罢,抬手抱球也好,垂手插兜也行,两手扶腰也罢, 睁眼闭眼也无妨,看电视听音乐也可以(当然,不看不听更好),在练 功中生活,在生活中练功,一松一静便练功,真乃无上方便法门也!

秘前辈还在电话中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是研究对称的, 其实在我们大成拳里,早就运用上这个物理学原理了。苓老讲的平衡, 就是对称;平衡不是静止,而是运动中的对称,也就是保持自己的平 衡,在搏击中去破坏对手的平衡……

有桩功修炼者总结了站桩的三大优势:

一、整体性强,乃指对于经络的激活是整体性的,并无大小、主 次之分;二、平衡性好,乃指对于全身经络的激活,为同时平衡推进 之过程;三、基础扎实,乃指真气通经络是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 由潜及深、层层渗透的过程;最终则可实现全身无处不经络。

必须看到,现代人的疾病大都是缺乏锻炼,坐出来的。古人早就 指出:“久坐不动,易伤血气,脑力者应慎之;身动过剧,易损内脏, 体力者应戒之。”故运动量要因人而异,有动有静才会无痛无病。

2010年1月20日美联社报道:健康专家警告说,久坐是致命之 源。长时间地坐着,即便你也经常运动,却无法抵消久坐之危害;连 坐8小时,可以让2小时的运动白费劲。

2009年,有一项对1.7万多加拿大人进行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久坐者死亡率更高,不管他们是否进行锻炼。

2010年美国趣味科学网站也报道说,一项新科学研究跟踪调查了 8800名澳大利亚成年人,证实久坐会增加死亡风险。

2008年第1期《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报道,一项最新医学研究表 明,久坐不动,尤其是回家后依然坐着来消磨时光,会给健康带来严 重危害。

2011年7月,巴西科学杂志转载了《体育运动医学科学》期刊的 报道,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椅子上者,发心脏病的概率比常人高 出54% ;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6小时者,未来15年内死亡的概率比每 天只坐3小时者,高出40%。

故而,《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警告说,“久坐易死”。

德国医学专家也指出,久坐不动的人,更易患癌症;因为人体中 免疫细胞的数量,是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久坐不动者,使人 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

日本医学专家在对接受胃癌手术患者的调查中发现,久坐不动与 吃得太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2010年2月3日的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久坐者会背疼 或肌肉紧张。所以,在德国,只要有 能站的机会,德国人绝不会坐着。

在一所学校里,有这么一个教 室,学生们在上课时居然全站着,这 是专门为发胖的孩子减肥而设立的, 叫作“站式减肥”。据称效果很好, 人均减肥两公斤,这叫学习减肥两不 误。

在德国一些大公司,时下风行站 式办公,特别是开会,讲者立着,简 明扼要,没有套话废话;听者立着, 注意力更为集中,效果比坐着好。

即便是酒吧、饭店、咖啡厅等, 也设有专门的站立区。“站”,已成为 德国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德国健康专家经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站着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所“燃烧”掉的能量是坐着的3倍;这 证明,“站”是一种效果明显的减肥方法。而 且适当的站立,对关节病、糖尿病、胃病、 呼吸疾病等,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因此,德国人把“站”,看作是一种值得 注重的健康生活方式。请注意,在我们中国, “请坐”乃是常见的客套礼仪,不到万不得 已,是不会去“站”的;故老师对学生的惩 罚之一,就是“罚站”。

然而,久坐者会使人体代谢、血液循环 变慢,血液变稠变酸、血脂血压变高,加上 双腿衰弱、骨质疏松、头重脚轻(人体从腰

部开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过于承重,且供血太多,下体软弱无 力,不堪重负,如同摇摇欲坠的楼房),从而导致人体逐渐变弱、变 差、变老、变坏,最后则是变死。

而从远古传至今天的“独立守神”桩功,则可使人体反向逆行, 只要你能长期坚持不懈地锻炼下去,你的身体就能由弱转强、由差转 好、由老还少(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40岁至65岁,是一个人健身的 黄金期,故千万不能错过这个还老返童的修炼期)、由坏变妙。

而且,凡是练静坐出现的偏差,便可以通过练桩功去予以纠偏。

这种东方式的“独立守神”桩功,比起西方单纯的站立方式(那种 站法,有“久立伤骨”之弊)不知要高妙多少倍!

可以这么说,桩是不动的拳,拳是移动的桩。

所谓站桩养生功,就是将人的肢体运动,改为气血运动;外部运 动,改为内部运动;动中运动,改为静中运动;肌肉运动,改为意念 运动;大动运动,改为微动运动;局部运动,改为整体运动;紧张运 动,改为放松运动;快速运动,改为缓慢运动;辛苦运动,改为舒适 运动;无氧运动,改为有氧运动;消耗运动,改为增能运动;损伤运 动,改为康复运动;短命运动,改为长寿运动;复杂运动,改为简单 运动;争斗运动,改为和谐运动。

由此而达到身心平衡,气足、精旺与神全,则疾病将远离也!

我们切莫将老祖宗传下来的无上珍宝,视作可有可无的“鸡肋“呀!图片8 图片9

2004年第8期的《武魂》,载有王占峰的一篇文章——《体验意 拳》,文章报道了白正华身患丹毒二十余年,求医问药,没有效果。

后找到王永祥先生,习练桩功一个月后,疼痛减轻,三个月后, 走路轻快,身体也有了明显变化,多年的老胃病、高血压、心脏病都 有了明显好转。两年后,白正华不但治好了丹毒顽疾,而且从一个病 夫变成了意拳高手。

有意思的是,刚开始传授桩功时,朴实的永祥先生坦言相告:“站 桩只是对常见病有效,对疑难杂症、癌症等不见得管用。”

然而,站桩后的效应既出乎白正华的意外,也出乎永祥先生的意 外,更带给人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桩功虽非万能,但桩功的治病潜力 却很大很广,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挖掘。

如果说桩功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比起打针吃药的效应要相对慢些而已。

家有病人全家累。为自己,为家人,我们都应注重健康。我们比 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故而,从养生健 康的意义出发,我们应该将桩功的研究,朝着细化、精化与深化的方 向发展。

就在笔者撰写本文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蒙医巴图于2004年 8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来电话告知,他57岁的母亲患肝腹水,在 服药不管用的情况下,通过几个月的桩功修炼,腹水已消除四分之

1984年第3期的《中华武术》杂志在“健身祛病的站桩功” 一文 中就曾报道,北京某工业局干部滕巨叶(时年58岁),4年前急发严重 的脑血栓,出院时左半脑麻木,失去说话功能,右侧手、足也有生理 障碍,动作困难。走遍北京各大医院求治无效,整整哑了三年多。

后于1982年8月随王玉芳前辈练站桩,当年10月,练功时觉得 大脑中有嘈杂的撞击感;至12月,大脑中的嘈杂撞击感异常明显,手 与足的功能开始恢复。

1983年2月的一天早上,突然觉得原先堵塞的左大脑一下子被打 通了,他能发音说话了。

还有一位北京某化工厂的退休干部叫谭兼山(时年71岁),1980 年7月得胃癌,做手术切除时发现胃的小弯侧淋巴结癌细胞转移,胃 被切除4/5,术后医生对家属说,至多维持三至六个月;后练桩功,三 个月后得气感,饮食增加,睡眠正常。

三年来,他一边服中药,一边每天习练二至三小时桩功(白血球 始终保持在5000以上),后经肝脾扫描,发现均很正常,医生不得不 佩服他体质好。

在孙长友先生撰著的《王釜斋养生健身站桩功》一书中(人民体 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记有一位姓张的中年女性,曾因乳腺癌做 过手术,术后右臂肿胀,右手无名指患静脉炎,疼痛,不能握拳,右 脑骨疼痛,右小腿也是静脉炎。1980年3月练站桩,站桩之前经隆福 医院检查,白血球3450,血色素8克,血小板5万,肝功能210。

一个月后以上症状全部消失,但右肋部又出现一个核桃大小的肿 块,经注射卡那霉素无效。医院不能确诊,但不排除癌扩散的可能, 于是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站桩上。又经过一个月的站桩,肿块缩小并逐 渐消失。

关于癌肿瘤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污 染、药物感染、过度紧张、心理创伤等因素。

《黄帝内经》认为,疾病的产生,大多乃情志不和,寒热偏盛所 至,由于情志过激而“气上” “气缓” “气消” “气下” “气乱”与“气 结”。在中医学看来,人一生气,气往下行则变成寒;人一着急,火往 上行则变成热。阴阳失调,寒热均伤人。

而说来道去,都离不开一个“气”字。所以,《黄帝内经》云:“百 病皆生于气也。”庄子曰:“通天下一气耳”。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各种致病邪气可说是无时不在的,要想绝 对避开除非是生活在真空里。

所以,邪气入侵人体,无论是否致病,都会对正气产生影响。然 而,正气受到邪气的刺激,反而会被强化,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而进 一步加强,这就是所谓邪能助正的效应。

而只要人体内部的正气旺盛,外界的各种致病邪气就不容易侵袭

干扰,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再者,绝对与心理无关的疾病是不存在的,心理与疾病共存的现 象贯穿于防病、治病与康复的始终(笔者注:因受精神刺激而使神经 功能紊乱诱发癌症的达95%以上,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由神经控制 的,肿瘤的形成与人的精神有很大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说是“养生不如养性”。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夫之,曾提出养性的“六然”说可作参考, 其云:自处超然,处世荡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 泰然。“六然”者,养性养生之宝也!

中医学认为,疾病产生于阴阳的不平衡,故能中和,则疗疾健 身(所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 间” )o

因此,要注意人体的内环境和心神的安宁(所谓“恬淡虚无,真 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天人合一出发(亦即天地在变化, 人也要跟着天地变化的节律协调同步),与自然保持一体,心平气和可 治病养生,站桩练功可健身养心(所谓“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 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有一句话叫作“十人九病夫”。这些“病夫”就包括了许多自感为 “健康”,而实质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尽管这些人自我感觉 良好,但“未病”现象就如同一座尚未爆发的火山,潜伏的危险会因 量变而引起质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未病”时如不提前预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有 病”(并且往往是“病来如山倒”)。防病如防洪,如果等到洪水来了, 再去筑堤,那就晚了。

所以,《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 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不亦晚乎!”

所谓“未病”即还没有成形的疾病,还没有形成气候,尚处在萌 芽状态,此时消灭之易如反掌。而一旦成形,长成大树了,到了癌症 晚期了,再要去消灭之则实在是难矣哉!

故而,没病要防病,而防病的最佳方法之一,即站桩练功。

癌症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而癌症的治疗也将有一个过程。这个 过程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都知道,中医不仅讲经络,还讲气化。所谓“聚则成形,散 则为气”。那么,固体的、肿瘤形的癌症又将如何去“气化”呢?

答曰:靠站桩练功的“麻、热、胀”(尤其是热感,如同炼铁一样, 将固体的铁熔化成红红的液体),靠“三层功夫”。癌症之固态一液 态一气态的转化,均靠站桩者的热感效应(有少数人站桩时,无“麻、 热、胀”感觉,但其治病健身的效应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反其道而行之的转化过程,乃是将固态转化成液态, 再将液态转化成气态,气态则易散发、消失了。当然,这种恶性逆转 之难比起顺势治“未病”之易来,谁都清楚明白。总之,未病要防病, 有病速治病,病去更须防,防中保健康。

谈到艾滋病,便使我想起1993年的一篇报道,在旧金山州立大学 主办的“第一届艾滋病毒和中医国际会议”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 学专家承认,就全世界10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而言, 目前比较可靠的办法是中国的中医、气功、针灸、按摩以及食疗等传 统治疗手段。

1988年7月之前,美国纽约一所市立医院曾对艾滋病的治疗采用中药和针灸疗法。

7月之后,由于中国气功工作者贾金鼎与该院进行科研合作,经其 辅导艾滋病人练功两次,部分病人便出现了症状缓解的趋势,于是该 院的医疗部主任马歇尔• o •史密斯医学博士希望贾金鼎留在美国,以 便使这项富有生机的研究工作能得以完成。

当时,该院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共25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5 人,均为成年人。

患者以全身乏力为主要症状,有的伴有淋巴结肿大,个别人患有 口腔溃疡、腹泻等。患者多数精神上受到压抑,个别人悲观失望。

于是,贾氏首先对患者介绍了气功的作用和意义,然后根据不同 对象的体力情况,教站桩和静坐,以及简便有效的动功“八段锦”,并 指导病人回家练卧功。

这期间,仍配合以中药和针灸。

25位患者中,只有15人能坚持,每天早晚能认真练站桩和静坐, 配以适当动功,这样一直坚持了 3个月,练后周身舒畅,体力明显增加。

有的病人原有失眠、情绪不稳、浑身乏力等症状,练功后均有改 善,患者对气功疗法普遍感到满意。

20世纪90年代,欧洲人类学教授克劳斯声称,日内瓦一所大学采 用草药食品和气功坐禅的方法,对15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的 试验,结果表明,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精力和胃口都增加了,免疫系统 也起了明显的作用。

1997年的《美国替代医学》杂志报道,由美国“中国传统”医学 大学与旧金山公众卫生局艾滋病科协作,对300余例艾滋病患者采用 持续三年的针灸、中药和气功疗法,在短期治疗观察中,已发现患者 的倦怠感、食欲不振、淋巴节肿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我以为,桩功与静坐是一座宝山,蕴有十分丰富的宝藏,等待着 我们去挖掘与探索。

站桩与静坐可不可以相结合?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桩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很广的大道功法,它可与儒、释、道、 医、武、书画、舞蹈、音乐、戏剧相结合,也自然可以与盘坐式的修 炼相结合,并且相辅相成。

其实,修炼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人要生存于世,首先必须行、 站、坐、卧。行意味着要“动”,站、坐、卧则意味着“静”,二者合 起来就是大家经常所说、耳熟能详的“动静相兼”。

这就是“道法自然”,不自然,就不合道(人不能老行走,也不能 老站老坐老卧)o

而就修炼者而言,动的成分为三,静的成分为七,也就是说,以 静为主(由松入静),以动为辅。

所谓修炼者也,说白了就这么回事,这是老天爷告诉你的“自然” 修炼法门,只是你“日用”不知而已。

桩功大师王玉芳的弟子王英峙、徐翠兰是一对夫妻,二人先习盘 坐式的释禅功,后又拜王玉芳为师习练大成拳站桩功,二人把释禅功 和大成拳养生功融为一体,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强身、 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实践证明,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和独到之处,二者合为一体,实为 锦上添花,作用极为明显(见《气功养生精髓》,王英峙,徐翠兰编

著,山西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我的一个成都学生,出生时就双目失明,后拜道友为师,静坐修 炼,不但生活可以自理,行走不会碰触障碍物,而且能靠按摩生存。

在道友的引荐下,我传授他桩功和“天人合一”之导引,他自感 如虎添翼,妙不可言……

由此可见,站桩与静坐,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尽管 我本人一直是在站桩)。而且,静坐出现了偏差,还可通过站桩去纠偏。

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站桩必须打坐,打坐才是站桩》一文,感到 写此文章的作者未免有些偏激了。

文章说:“尝见站桩者,或跳跃飞腾,或悠然踱步,或舞拳弄腿, 或静立而桩。真实行者从其身旁经过时,往往在心内叹一句:那些脆 弱而可怜的内脏啊。”

首先,从语气上就令人感到,作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气,似乎 “众人皆愚唯己智”,大有真理在握之态。

我以为,无论动也好,静也罢,只要是在运动,不管是外在的肢体 运动,还是内在的气血运动,都对身体有益。当然,我不否认运动有高 低之分,优劣之辨。但,怎可说练内家拳及各门派的导引术“都是练四 肢的”呢?而且还蛮横地说“不管他们如何强调自己是练内脏的,是以 动引静,以外引内。请注意,他们的方法,仍然是练四肢的!”

文章说,“站桩不是不可以,但相比较而言,远比打坐粗陋了”, “站桩的消耗也很厉害”,站桩“比起打坐的效果来,简直不可同日而 语” “站桩可以练出一些气来,但稍深一些,必须得打坐” “看看佛道 两家,哪家的练法是以桩功为主?应该说,桩功其实是民国之后,被 一些武术家、养生家提倡的” “桩功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练法,并不适 合所有的人。同时,桩功有太多的局限性” “所有的练法当中,只有打 坐对人的身心的利益才是最大的,一个不讲究打坐的练家子,我认为 他基本上连门都没入”,即便你“一站就可以站五六个小时……在内心 里,我仍然为你而感到可惜” “我反对一种看法:打坐是高级功法的时 候才能练的,初学者应该练点动功什么的。我坚决反对这一点。我认 为,站桩的人,可以不练动功,直接练打坐”云云。

看此口吻,作者不像是修炼佛道者,连儒家的气象也没有,倒是 与走江湖者有些相似。为何?实乃少了 “谦和包容”四字耳!

他不明白,在这世上,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是可以并存的;他也 不明白,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理;他更不明白,人类的 修炼史远在所有宗教之前的常识。

说到修炼,无非就是人类正常的站、坐、卧、行而已。在佛教中, 则称之为立禅、坐禅、卧禅、行禅。

人,不能一天到晚都站、都坐、都卧、都行,否则,如何生活? 所以,站累了要坐,坐累了要卧,卧累了要起,走累了要坐;站、坐、 卧、行,都是修炼,都与人体五脏相连(道家的陈挎就专练睡功,不 知作者的修炼境界是否已超过了他?),关键是心态。

故而,不要去把站桩和打坐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动功与静功对立 起来;站与坐,动与静,相合相兼才是锦上添花之举,为何偏要去厚 此而薄彼呢?

君知否,被称为“现代玄奘”的著名哲学家、印度学专家、具有 深厚古梵文功底的徐梵澄先生,曾在印度钻研佛教达33年之久。他指 出,在印度,练打坐静功而致残的例子多得很。

晚年倾心于陆王心学,说“中国文化真好”的他还说过:“我在中

国一天,就不让瑜伽进中国一天”,辞色甚厉。

因为有些人师从印度瑜伽师修炼,结果身体出了毛病,找颇懂此 道的人纠偏,却毫无办法。可见,修炼瑜伽也是会走偏的。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修炼打坐最为高深,却31岁去世;日本近 代静坐大师冈田虎次郎52岁去世,故由他倡导的静坐协会也随之瓦解。

清代人编著的《神仙济世良方》一书认为:久坐久卧之人,则血 滞筋疏,肉痿骨缩;所以必使之行动。古人说得好:“动过则损,静过 则废”;无过无不及才对。

海外著名武学家徐纪先生认为:运动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不 可偏废。古时候的和尚在静坐之前,要挑水劈柴,充分活动,这才是 运动的正确做法。现在有许多参加静坐的人,筋骨没有稍微活动,就 开始静坐,是有偏差的。

田理阳道长在西藏时,"发现有很多喇嘛由于长期修炼打坐,在不同 程度上患有关节炎、类风湿等疾病”(见1999年第1期《武当》杂志)0

而我的道友田诚阳道长,曾向大成拳名家王选杰先生学练过桩功。 故而他认为,站桩是古人修道和习练内家拳的不传之秘。因此他每晚 先站桩四个小时,尔后再回屋静坐,境界不断升华。

原山西气功师王瑛峙、徐翠兰夫妇,先习禅打坐,颇有修为;后 又师从王玉芳、李见宇前辈习练站桩。王、徐二人通过修炼实践后认 为:站桩与打坐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二者合为一体,实乃珠联璧 合。王玉芳前辈生前告诉我,王、徐二人后来均去五台山出家了(意 拳宗师王苓斋的高徒之一尤彭熙,乃是当年上海滩著名的皮肤科医生 和国际象棋大师,早年师从乐奂之先生习练杨氏太极拳,后又拜在王 要斋门下习练桩功,造诣非凡。

据王苓斋晚年弟子、老中医、佛教居士吴振法先生介绍,尤氏习 练桩功很刻苦,经常到山洞、寺庙中闭关站桩。

而且毫无门户之见的他,又和乐奂之同去顶礼西藏活佛诺那上师, 为诺那上师的再传弟子,其师乃唐宛音,广东人氏,曾做过助产士, 她门下的弟子皆海上名流;尤、乐两人共同修炼宁玛派红教密宗的拙火 定,并达于上乘;尤氏将打坐与站桩相结合,他在与乐奂之探讨拳理 时,无意之中两人竟修炼出了隔空击人的“空劲”功夫。

南社诗人、曾任民国时江苏省民政厅长的胡朴安,师从国学根底 深厚的陈微明习练过杨氏太极拳,还与孙禄堂、杨澄甫、吴鉴泉等太 极大师试过手,说是“我往时与杨澄甫、孙禄堂、吴鉴泉推过手,虽 一拈手即被打出,但是于有知觉之中,无法与之抵抗,不如奂之之如 行云流水,若然无所事也”。在其《病废闭门记》一文中谈及乐奂之时 说:“我在病废之前,每日清晨六时,必练太极拳一遍,已有十七八年 之久”“奂之河南固始人”“其太极拳极精,能手不沾身,即将对方打 出” “奂之能用空劲,相隔一丈,对方即立脚不稳”;奂之“出其手, 在电灯下,撑开五指,如烟雾之气,蓬蓬勃勃。如烟雾之气者,即所 谓空劲也”。

当然,这种功夫在具有一定桩功基础者的身上往往失灵。于永年先 生曾亲口告诉我,20世纪50年代初,尤彭熙到北京看望老师王苓斋, 众师兄弟闻讯都想_睹尤师哥的“空劲“功夫,不料,连试五六个均无 效,包括身材矮小的李见宇。故北京的师兄弟都不信“空劲”之说。

1993年,日本广播电视台为尤的夫人欧阳敏录制了一盘磁带,时 已85岁的她,可以用“空劲”灵活自如地调控体重165千克的美国弟 子。她“岁习练少林拳,后习意拳站桩,功底深厚,能散手击人;尤

的友人有一贴身保镖,就曾败在她手下。

寿至113岁的四川老中医罗明山老人生前曾说:“要想长生,动骨 运筋;要想体安,天天炼丹。”

形意拳大师刘奇兰的再传弟子王继武,年过百岁有余,然而却心 肺、血压正常,思维敏捷,心境平和。

享年118岁的“长江大侠”吕紫剑老人,为内家拳高手,曾就读 于湖北国医学堂的他,生前曾创编了 “八卦浑元养生功”。

闻名于世的“峨嵋十二桩”,含动静两个部分,具佛道两家之所 长。先由峨嵋僧人传于居士镇健,镇健又传于前佛教协会会长巨赞法 师,并得以在社会上推广,造福民众。

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为一体的武国忠先生认为:能 最快激发人体自愈大药的,就是大成拳(意拳)养生桩。

不用费神寻经找穴,无需敲经打穴,不讲意守丹田,只需静静一 站、微晃,健康就随之而来,不但筋骨、气血、脏腑功能得到增强, 连人的神意都能得到调养,不仅能固护元气,祛除邪气,还能及时排 解郁闷之气,让癌细胞进攻无门。

很多由于习练打坐而出了偏差的人找到武氏,他都告知先去通过 站桩来纠偏。所以说,最安全、最适合一般人修炼的,乃是男女老少 均可练的站桩,而恰恰不是打坐。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乐都挖掘出一个彩色陶器古壶。 该壶面绘有一个赤身练功状态的人体像,画中人两眼微闭,嘴唇微张, 双手置于膨胀的下腹部,两脚左右分开,以腰部之重心微微下移的姿 势立着,颇似如今的养生桩功。经有关专家考证后认定,人类站立锻 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多年以前。

无数修炼桩功的实践证明,站桩不但对人体四肢有益,而且对人 体肌肉、五脏、骨髓大有益处。

“独立守神”的站桩,在恬恢虚无的入静状态中,可以宁心安神, 休养脑力,使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五脏坚固,血脉和调”。

具有整体治疗之长的站桩,对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神经衰弱、贫血、丹毒、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肠胃炎、 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结石、肺结核、胸膜炎、慢性肾盂肾炎、风 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炎、多发 性脂肪瘤等,以及一些癌症、肿瘤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请问,这是所谓仅“练四肢”、不“练五脏”所能达到的效应吗?

前世界羽毛球冠军赵剑华,曾患结核性胸膜炎,后随孙长友先生 练站桩而得以康复。

1988年第1期的《气功与科学》杂志报道,河北大名县粮食局的 谷玉其患骨结核,医院要动手术锯腿,而他则通过苦练桩功保住了腿; 1999年第4期的《武林》杂志报道,患骨髓癌的李家园,通过苦练桩 功保住了生命。

我的师弟马奎在北京公园教站桩,有一位57岁的王女士,患脑萎 缩、慢性胃肠炎,离不开人护理;练功40天左右,各种病症明显缓 解,并可以独立正常地生活。有一位51岁的李校长,患严重糖尿病, 人瘦体弱,走路困难;练功两个多月后,体质明显转强,并可以正常 上班。有一个55岁的姚先生,患心脏衰弱症十几年,稍动便气喘吁 吁,练桩功数月之后,体如常人。

前后五六代桩功传人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凡各种久病体弱者习练 桩功,都会有较好的效应,久练必知其妙。这不是吹牛皮,也不是放

大炮,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总之,桩功神奇的疗效及从远古传至今天的修道法门,岂可视而 不见,听而不闻地一口否定呢!

徐梵澄先生在其《薄伽梵歌》译者序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古今, 一理也,至道又奚其二?江汉朝宗于海,人类进化必有所诣,九流百 家必有所归,奚其归?曰:归至道!如何诣,曰:内觉!”

在徐氏看来,《薄伽梵歌》所代表的印度哲学精神,与中国儒释道 的传统精神,皆殊途同归也。

而联想到各门各派的修炼,不也是如此吗?

浏览1,9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