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文化是综合哲学、社会、自然、生命等多种领域的大学问。 上自哲学思想、自然规律、心灵奥秘、社会理想、宗教信仰、治国用 兵之道;中有经世权谋、人生经验、养生之道、医药、健身、武术, 修炼诸方技;下至民俗、祭祀、宫观、名胜、音乐、绘画、星命、占 验等术数,是一个可以穷理,可以尽性,可以经世,可以修道,可以 摄生的庞大文化体系。道学文化应用于技击之术,形成有别于外家少 林武术的武当内家武功。就拳学而论,武当拳、太极拳、八卦掌、形 意拳、金家拳、大成拳等,皆属内家拳法。道家之学博大精深,蕴藏 着中华民族先哲高超的睿智,非等闲之辈所能测其涯际。道学是真正 强者的哲学,而不是弱者的哲学。道学是积极的学说,而不是消极的 学说。道学是关怀社会人生的哲学,而不是脱离人类实践的玄谈。道 学不是隐士哲学,不是庸人哲学,不是无所作为的哲学,不是与世无 争的哲学。老子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论,儒家学者 多将其解释为与世无争的隐士哲学或无所为的庸人哲学。吾亦讶其 “以不争为争”的思想如何落到社会人生的实处?后来参悟道学内家拳 法,不禁恍然大悟。拳学本为技击之道,外家拳法多以刚强勇猛、先 发制人见长,而内家拳法却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四两拨千斤之 术。仅就社会上人们多习以养生的太极拳而论,号称克敌制胜的拳中 之王,其要诀却是在生死相搏中敢于舍己从人,大松大软,直至忘我 之境,这岂非“以不争为争”的实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道学文化流于民间,奇人异士聚于山林。近百年来,西方社会达尔文 进化论思潮涌入中国,“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弃旧图新” 的斗争哲学响彻云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遭到自阉式的破坏, 儒道两家的思想都被边缘化了。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为标志的 全球一体化浪潮在带来巨额财富和高消费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资源匮竭、灾疫频仍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中华民族知 识分子觉醒了,先是新儒学文化在海外复兴,进而是新道学文化在国 内创立。新儒家学派大多是久负盛名的海内外学人,新道学人士则不 限于学术界搞理论研究的学者,而是包括海内外各阶层为创新、弘扬 道学文化而忘我奋斗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南昌张东宝先生,就是在中 国文化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新道家人士。道家学术本来深不可测,张东 宝先生却从养生健身的视角“以蠡测海”,发现许多道学文化的真谛。 当代社会各种思潮动荡不息,张东宝先生却怀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深厚感情“处士横议”,弘扬道学文化提出许多有益的见解。如此日 积月累,孜孜不倦地写作,终于汇成《大成拳筑基功》一书。在当今 武林中知名的大成拳、形意拳、金家拳,皆源于山西蒲州人姬际可。 姬际可,字龙峰,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初年,享年80岁。他 所传之拳法,名“心意把”,原称“心意六合拳”,相传为宋代名将岳 飞所创,著有《岳武穆拳谱》。此拳谱由终南山道教门派传出,姬际可 于终南山得谱后又居少林寺10年,参悟多家武学,朝夕苦练,臻于化 境,在姬家子弟中流传。

此拳法讲究心、意、气、力的相合,深得道家形神兼练、性命双

修的真谛。其中“心与意合”“意与气 合” “气与力合”,名之谓“内三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名之 曰“外三合”,此即“心意六合拳”名 称之由来。后来马学礼得其拳法传于河 南,称河南心意拳;戴龙邦得其拳法传 于山西,称山西六合拳。直到1840年 后,李洛能在山西祁县戴家学拳,戴家 子弟因山西人“心” “形”二字发音相 近,已讹为“形意拳”。李洛能继承此

拳法授徒,为形意拳传播之始。李洛 大成拳创始人王萝斋先生

能之形意拳传于车毅斋、宋世荣一支,为山西派;传于郭云深、刘奇 兰一支,为河北派。郭云深先生为河北深县人,得李洛能之拳学以半 步崩拳打遍天下,遂使深县之形意拳扬名全国。深县人王茅斋先生14 岁拜在郭云深门下,由站桩功入手研习拳学,尽得其传。后王萝斋先 生游学全国,又访“心意把”传人嵩山少林寺方丈恒林和尚、心意派 巨匠衡阳解铁夫先生、福建少林寺心意派传人方怡庄先生、鹤拳高手 金绍峰先生、淮南拳术名家与“健舞”传人黄慕樵先生、六合心意派 名家吴翼辉先生等,集众家之长于一身,遂创意拳,于1929年始在上 海传授意拳,尤彭熙、赵道新等拜在其门下。王茅斋先生以意拳屡克 强敌,曾任陆军部武技教练所教务长等职,名震京师;世界轻量级拳 击冠军匈牙利人英格,宋子文保镖挪威拳击家安德森,日本柔道和剑 道名家泽井健一、渡边、八田、宇作美、日野诸人,俱败在他的手下。 1937年,王蓼斋先生应北平张壁(字玉衡)及齐振林先生之邀,定居大成拳宗师王芬斋先生墨宝 北平。1939年,王芬斋先生在北京四存学会教授意拳,门下弟子有韩 星樵、赵道新、张长信、高振东、卜恩富、张恩桐、洪连顺、周子炎、 姚宗勋、王斌魁等,以武会友,成一家之拳学。张玉衡先生认为王苛 斋先生之拳学已集我国拳术之大成,请以“大成拳”名之,盛意难却, 从此意拳又称大成拳。“大成拳”之名非王萝斋先生本意,且违其“拳 学无止境”之训,但拳学至王茅斋先生而由术入道,“诚与老、庄无为 而无不为之学理相通”,确实达到道学文化之大成境界了。1949年以后,王萝斋先生转以教授养生站桩功作医疗保健为主,仍在北京中山 公园等地授徒,从学者甚众。在王茅斋先生门徒中,以技击术见长者, 有上海尤彭熙、天津赵道新、北京姚宗勋等人;以养生站桩功见长者, 有于永年先生、王玉芳女士(王苔斋之次女)、秘静克女士、曾广骅先 生等。另有日本泽井健一先生在被击败后拜王芬斋先生为师,将大成 拳传入日奉,称名“太气拳”,1976年在日本出版《中国实战拳法太 气拳》一书。王苔斋先生的入室弟子,对技击、养生多能融会贯通, 盖大成拳学既已臻道境,必能由道生术,自己生出许多新意,其于技 击之术与养生站桩医疗保健之术皆能独有所得。现在大成拳学已推向 全世界,其二传、三传、四传弟子中佼佼者亦不可胜数矣。另有金家 拳(又称金家功夫),亦源于山西姬家。清代有道士金一望者,原籍蒙 古,与马龙、马虎兄弟同在福荫寺学拳,为姬家拳术所败,因之金一 望道长与马氏兄弟特往拜师学拳,被拒之门外,于是三人轮流于夜间 偷上房顶密探窃艺,经三年而得其秘。金一望道长悟解特高,独得真 传,马氏兄弟转生嫉妒,意欲加害,金道长为避祸潜行至蜀,寓于梁 平袁家,传袁培、袁发、袁一才三兄弟,又传李丹翼、李少侯、丘六 老爷、张占宽父子。其中以李丹翼得其大成,但唯李少侯有传人。李 传梁邑之麻贵廷,麻传梁平之万玉成,梁平东路石安场人周之德从万 玉成学拳,尽得其传。周之德(1897-1976 )拜师学艺于清末,艺成 已入民国,其徒即先师重庆忠县张义尚先生(1910-2000 ),现得其真 传者有其子张力等人。金家功夫乃技击之绝学,我已命学生整理成书, 名《武学传薪》,与其《丹道传薪》《中医传薪》不久将问世。金家功 夫仅有开合两个动作,又名开合功,而王茅斋之大成拳则扫去一切套 路,以无招胜有招,皆入道学之化境。我的童年是在沧州市吴桥县度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过的,那里是全国知名的武术、 杂技之乡,自幼耳濡目染,雅好 武术健身之学。20世纪70年代 末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期间,以 殊胜因缘,得道教内丹法诀之传, 尔后接受钱学森教授的建议到中 国社会科学院改行研究道学。其 间师从于永年先生学习站桩养生 功,又多得秘静克女士之指导,不觉修习站桩13个年头。至今于永年 先生已度过85岁寿诞,秘静克女士也届93岁高龄。张东宝先生本在 南昌师从意拳传人王安平先生修习浑圆内功,王安平先生之师即王萝 斋入室弟子王斌魁先生。前些年我邀张东宝先生来京,他在京期间常 带其好友和师兄弟来舍下切磋学问。

我所器重张东宝先 生之处,就是看到他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 爱,因之他不能容忍那 些阉割、诋毁传统文化 的谬论和思潮。我们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 我们综合国力的基本要 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就是爱国。张东宝先生 是一位民间学者,他的 著述中呈现出一颗“位 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 之心。我希望读者能从 他的著述中体悟到,中华民族要统一和复兴,首先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统一和复兴,一个民 族所能得到的历史机遇并不会艮多,我们应该清醒地顺应历史潮流, 抓住机遇,中华民族不应该再错失历史良机了。

读了张东宝先生撰著的《大成拳筑基功》一书后,感触良多。就 养生文化而言,乃是一门惠泽大众的学问。尽管人类已进入高科技时 代,然而,现代人的健康水平却并不如意。正如93岁的日本著名养生 大师日野原重明所云:“现代人,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家,生活方式大多 不健康。因此,现代疾病大部分属于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是完全可 以改变的,只要你想改变,想变得更健康,你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从 明天起就发生改变。”(见2005年1月《老年教育——长者家园》)养 生文化,是东方人体文化的瑰宝,正确理解它,逐步掌握它,就可以 朝着健康之路迈进。养生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显学,先秦诸子, 后世道、儒各家智者,皆把养生养德修身视为入世、修道、孝亲之本。 西方智者同样如此。马克思曾在《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科 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128页)。笔 者以为,人体科学,或 者说是人体文化,将是 一门全新的学问。在21 世纪里,现代人如想提 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 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

与刘俊腹先生合影 健康、智慧与道德。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能看到张东宝先生的新著出版,甚为 高兴。更何况此书还是一本集治病、健身、益智、自卫为一体的良功 妙法呢。

图片5

拙作《大成拳筑基功》已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众所周知,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二者都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分支,都强调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经络发达、天人合一。 中华祖先模仿飞禽走兽而创编了攻防之技——拳术,以及防病延年的 养生导引。东汉大医学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编的“五禽戏”(先秦 有“二禽戏”,西汉有“三禽戏”),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可以说“五禽 戏”是以后“八段锦” “易筋经”以及少林、太极、形意、八卦等中国 拳术的源头。故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武学家应该是武功与养生相结 合的典范,不仅想到练拳可与敌人搏斗,而且想到练拳还可与疾病搏 斗。这样,才谈得上“阴阳平衡”、动静“和谐”,才称得上“道”。

笔者在《大成拳筑基功》中对站桩功是用“浑圆内功”来作表述 的,这是沿用王安平先生的说法,也是从养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人 们也许会问,站桩求“浑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正好前不久笔者读 了由日本汉方医学研究所常务理事稻木一元等撰写、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博士吴明珠审定的《图解汉方疗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版)。该书说:“人在取得平衡的情况之下是呈现完美的圆形。但是,因为多种因素,使得我们丧失了原本的样子,有时圆变大了、有时圆 变得太小、有时甚至有一部分凸出或凹陷,因而产生疾病。汉方的治 疗就是将这些凹陷不足的部分予以填补、凸出过盛的部分加以去除, 从而恢复到原来完美的圆形。”

“汉方思想里有一个'治未病'的说法:在出现明显病症之前,先 要调养身心的平衡,以预防病症的发作。不是在生病之后才惊慌失措 地急于治疗,而是平日就要注重养生、不要生病。养生学也是从这个 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从养生疗疾而言,这种“浑圆”观自然是不错的。而从人体小宇 宙乃为天地大宇宙之缩影来看,“天人合一”正是天、地、人“三圆 合一”的“浑圆”修炼观。大至宇宙、小至人类的运动,都不外乎 是“圆”的旋转运动。如果说人是圆心,那么天地宇宙便是圆周,人 体“气”的“升、降、出、入”恰好构成一个“圆”,并将圆心与圆周 连在一起。《黄帝内经》记载了气的周天运行和全身运行的情况。《素 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 之使,胃为之市。”就是说,五脏之“气”在左右表里做循环运行的情 况,但西医解剖学由于看不到人体中的“气”与“经络”,所以便否定 中医的科学性。

《黄帝内经》还用大量篇章论述了宗气、原气、营气、卫气、五藏 之气、水谷精微之气周环运行的情况,以及“环周不休” “营周不休” 等。1997年第3期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发表了张其成教授的 文章——《开放的圆》。该文将“气”接十二经络圆形通道的运行及 十二经络首尾相连、如环无端的情况,概括为“开放的圆”理论。当 年美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博士就是戴着象征人类文明的“太极图”臂

章飞向太空的。所以,有的学者指出, 狭义的太极图是一种人的脑电图;广义 的太极图则是一种宇宙物质的运动模 型。

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小电磁场,那 么天与地则是大电磁场。因此人体的 电磁场与天地电磁场频率一致、振波一 样、方向相同。这种“天人感应”的效 应便使人体细胞、中枢神经和人体生物 电得到增强,有如“神助”;反之,如 果人体与天地磁场既不一致又相互干扰 或对抗,那么人就会笨拙、烦躁、难

与王安平先生合影 受、生病等(见《天机可以泄露》,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例,他的“复归自然”的理念来自中国 的老子学说。他曾对友人说:“别去谈论人,还是谈谈大自然吧。”这 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总是将自己投放到“大自然母亲的 怀抱中”寻求庇护,并从中寻找他的乐趣。有一次,他被硕大的丹麦 狗撞倒在石板路上失去知觉,后被人扶起,可上嘴唇裂开了,左手的 拇指擦去了一层皮。醒过来的他却坚持步行回家,只让医生洗了伤口, 却婉拒治疗。几天后,他的伤口完全愈合了。“是自然而不是人治好我 的伤口的”,他常常这样说。直到临终,他在健康方面所实行的制度, 一直使他保持着饱满的精神、健壮的身体和舒畅的心情(见《一个孤 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据2006年8月王安平先生墨宝 18日的《环球时报》报道,人类疾病半数来自动物,而3000年前就有 动物疾病传给人类。比如,天花是由牛传染的,流感是从养猪开始的。 其他如狂犬病、禽流感(禽流感100多年前就有)等莫不如此。加上图片6 图片7猎杀野生动物和食用野昧,病源微生物便不可避免地会从动物传播到 人,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疾病的交叉感染及传 播。据中国、印度和埃及的古籍记载,天花曾造成至少1亿人死亡、2 亿人失明或留下终生瘢痕。据估计,自公元5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 40年代,全世界死于鼠疫的人数达1.5亿人。过去,人们仅仅将动物 与人的疾病传播看作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历史上的霍礼、鼠疫、白喉、天花、伤寒、赤痢、猩 红热等疾病的流行也存在着11年的周期,而流感等病毒更呈现着规律 性变化,从1700年至1979年,共发生12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1次 都出现在太阳活动的最强期。英国科学家弗雷德和威克博士对过去200 年中的太阳黑子活动进行分析以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每逢11年一次的 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地球上就会暴发一次全球流感。关于远离地球 1.59亿千米的太阳黑子如何会引起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泗流不断、咳 嗽不止等问题,两位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太阳风”有关。“太阳风 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带粒子风。每逢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风就 刮得特别猛”(见《天机可以泄露》)。2006年6月26日的《世界新闻 报》报道:“目前人们已经得知,太阳的活动周期为11年。换句话说, 自杀、心脏病发作、流产、交通事故和其他一些灾难的数量,会在11 年中的某些特殊日子增加一次。”对此,中华祖先早有论述,《黄帝内 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 起”;“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也。”《灵枢•百病 始生篇》也指出,在人与自然这对矛盾中,如果气候变化急剧,超过 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 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就会“大病乃成”,故要“审察病机,无 失气宜”。由于中医强调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天、地、人”之整体观 念,所以对病症的辨识也常结合人体的外环境,如气象温寒、五方域 区及地势高下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反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西方医学则不是这样,“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 间的关系”(恩格斯)。《中医气象与地理病理学》一书(上海科学普 及出版社,1997年版)指出:"……太阳黑子活动指数高低年,正好与 运气学说的'岁火太过与不及之年'颇为一致,并且与冠心病的死亡 率有密切关系。曾有报道,火运太过之年,60%是太阳黑子活动极大 值年,而火运太过之年中,麻疹、肝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 病相对增加。也有报道,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红斑性肢痛与运气 学说中之寒水司天,或岁水太过有关。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表明了 运气学说对指导疾病的防治有重大意义。”由于运气学说着重论述了自 然界的气化(气化是《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的理论基础,是从气 化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气化气化,有气才有化,无气 则无化),所以古典中医理论运气学说与气候、气象疾病便有着客观的 联系,从而揭示了时间——气候——疾病的同步变化规律。实践证明, “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探讨了一年四季气象、气候变化引起外感病的 原理,并确定了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治疗外感热性病的治疗原则,且对 照观察治疗157例流感、肠炎、痢疾,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 也证明了 “没有中医,中华民族能否自信地走过几千年岁月”之论述 的正确。

因此,站在“天、地、人”三者立场观察与思考,人类对疾病的 预防不能脱离天象,不能忽视太阳、月亮、流星等星球的变化带来地 球上人类与动物的疾病之同步反应(天象对人类既有坏处也有好处。 英国阿普莱顿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在太阳活动极大之年小麦产量最 高,而太阳活动越强,森林树木长势越快。据2003年第4期的英国 《焦点》月刊报道,好几个世纪以来,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农民在种植马 铃薯之前都要观天象,而且都能获得好收成。每年的6月底,他们都 要研究金牛座中的昂星团。根据民间传说,如果昴星团特别明亮,4个 月后就会有充沛的雨水,否则后半年就会雨水稀少,必须及早播种, 这种说法非常灵验),并根据其周期与突变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同时人类本身应通过“治未病”的养生活动来增强与提高自己的免疫 力。双管齐下,善莫大焉。

2006年9月19日的《参考消息》报道,坐落在美国旧金山的美洲 中国文化医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可以授予正规硕士学位的中医学院。 该校校长崔巍先生说:“中医和西医不同,西医强调的是科学分析和定 量化,而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和谐与平衡。” 30多年前,刚到 旧金山的崔巍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些乱象深恶痛绝。他当 年深入到嬉皮士中间,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戒毒,让他们从纵欲 的生活中摆脱出来,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很快, 他从这些人中间收了不少徒弟,一起在旧金山金门公园打太极拳、练 习打坐、学习太极拳背后的道家思想。

崔巍对“美国病”开出的“药方”是中国传统文化。他说,就好 比中医中药强调阴阳五行平衡、君臣主辅和谐一样,美国社会需要中 国文化来“调和”。他说,美国许多弊端的根源都在于这个社会的文 化积累太浅、缺少内涵,不懂得道家“阴阳转化、刚柔互变”之理。 2006年第8期的《书屋》杂志发表了《宗教化了的科学是科学吗?》 一文,文章说:“一般人认为达尔文的学说比较科学,比较有道理。但

是,如果把达尔文的观点当成神圣不可侵 犯的科学来信仰,把别的观点当成禁止传 播的异端,那又错了,达尔文的学说实际 上又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科学无 疑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科学本身不是一 种宗教,也不是一种信仰……科学一旦成 了宗教,科学创新就会被严重窒息;科学 一旦成了信仰,旧有的科学知识,就会变 成顽固的偏见,科学就会演化为迷信”。恩 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中说:"……今天被认为合 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藏着的、以后会显 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 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 因而它从前才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 “在人 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 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 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 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 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 迹……于是他们在最旧的东西中惊奇地发 现了最新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366 一367 页)。

无数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

科学的过程只能是一个不断突破旧知、创造新知、拓展人类认识边界 的无止境过程。任何时候任何既有的科学结论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也 不是不可改变的,否则,科学就会走向教条、谬误并僵化。著名科学 哲学家波普尔指出:“任何自诩不包含任何缺陷、不具有可否定性的认 识,都并非真科学;真正的科学都必定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 是可以也必须被不断突破否定的。”而且,从根本上讲,科学不是万能 的,科学并不意味着生活及世界的终极价值;“非科学”也不意味着毫 无意义。事情正是这样,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而如果硬要用 科学去定义传统的“龙” “凤”文化并分出真假来,又有何意义呢?

国画大师李可染生前创作过一幅佳作——《核子重如牛,对撞生 新态》画面借二牛抵角对峙、一触即发的瞬间状态,形象地展示了科 学与艺术的相知相通、相辅相成。这是李可染先生特意为好友、曾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而画的。他们两人对科学与 艺术的相互关系,有着惊人的相同论述,认为:关于科学,不论是天 文、地埋,还是生物、化学、物理,均为对自然现象进行准确的抽象 而已,故而抽象的叙述越简单,应用就越广泛,科学创造便越深刻。 同样,关于艺术,不论是诗歌、音乐,还是绘画,均为我们所运用的 一种唤起人们意识与潜意识的方法。因而,情感越真诚,艺术就越优 秀,感受便越强烈,反应亦越普遍。因为艺术是跨时空、跨国界、跨 社会地位的。总而言之,科学与艺术犹如阴阳相合、男女相系,其共 同之基础便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终极目的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如 果这个世界上只有阳性,只有男人,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尽 管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可以给人们造福,然而,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 中,若掌握了大量高科技工具的人类打破“天人合一”的规则,那就
势必造成对自然的破坏,从而丧失“人与 自然的和谐”,进而严重地威胁人类自身的 生存。

所以,早在1992年,全世界1575位 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 警告》一文,文章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 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该文的发表,说明过 去那种一味地借用科技手段盲目来征服自 然的错误。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所 谓“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 知'道'然后知命”(《郭店竹简•语丛一》) “知道”也者,懂得“道”之理也。懂得 “天道”(自然活动之道)与“人道”(人类 活动之道),并将两者相合相谐,人类才会 有较好的命运,也才能将“天”的道理通 过“人”来彰显。例如,“天”的“自强不 息” “地”的“厚德载物” “人”的“相感 相应”,只有这样,“天”与“人”才会活 泼互动、气象万千。这个道理,早在2300 年前的《周易》里就有明确的表述:“易, 所以会天道、人道也”(1995年出土的《郭 店竹简》)。可惜,一些自诩为“科学” “先 进”“正确”的现代人,却远不如中华祖先 有先见之明,还硬要滥用人力、物力,与 自然规律作对,从根本上否定“天”的超越性与神圣性。他们无畏地 征服自然,不计后果地破坏自然,眼里只有“征服”,没有人文、没有 艺术,更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是一群残暴的“征服主义者”。西 方现代哲人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海氏对中国的老庄道家情有独钟, 他甚至还计划重译老子的《道德经》)都曾表示:对神秘的、不可言说 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宗教化的科学主义者妄图以科学的方式来解 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并否认和排除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至于在 反对宗教神学的同时,断言哲学问题就是假问题,进而以已知世界来 说明整个世界。维特根斯坦曾批判道,即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解 答了,可我们生命的问题还是仍然没有触及到(尽管科学家们一个个 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 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 记忆仍是神秘的)。有人说科学是一条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至少现阶 段它没有办法去处理人心与人身之间的关系。

故而,弗洛伊德曾在写给爱因斯坦的一封信中说:“你可能觉得我 们的理论(心理学)看起来像神话……可是哪一种科学最后不都和我 们一样?你们今天的物理学不也是神话吗”(转引自2006年第8期《书 屋》杂志载《医学墓地上的叙事之花》一文)。由此可见,一些人将 中医归入“伪科学”加以反对是何等的荒谬,而他们的迷信科学、视 “科学万能” “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实际上仍滞留在近代科技文化的 层次上。《宗教化了的科学是科学吗》一文还尖锐地指出,“科学霸权 主义的逻辑是:凡是我理解不了的、我看不惯的就是不科学的,就是 迷信,就是异端,就要消灭,就要取缔。利学霸权主义是最大的学术 腐败,是文化和科学领域里最不得人心的怪物”。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杨绍庚先生撰写的《意拳诠释》一书(香 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在《意拳诠释》一书的《序言》中, 于仙贵先生说:“《意拳诠释》一书的出版,不仅对意拳及武术界有很 好的指导作用,对体育、舞蹈、戏曲等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话很 对!当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就曾随王茅斋先生学习过意拳 桩功。后来,他又把桩功传授给著名舞蹈家资华筠。故此,资华筠女 士在其《人世婆娑》(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的《恩师李 少春》篇内谈到,“他谈起了自己学艺的经验和体会。从他如何广泛拜 师,以至于请教拳师研究律动,谈到练'站桩'——气功的体会,从 黑夜里如何点香头练眼神,谈到如何把握动作的分寸感,做到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实践证明,修炼桩功对体育、舞蹈、戏曲、书画 等的助益很大。当然,这种助益的效应必须靠长期坚持去求取。

美籍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1946年在国内大学未毕业 就直接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这本来是件很难的事,时任芝加 哥大学校长的哈金斯表示,只要李氏熟读他指定的西方著名经典著作, 没有学位也可读研究生。李氏告诉他只读过等同于这些西方著作的东 方经典,如老子、孔子等,结果他被录取了。这说明,无论是西方的 文化巨人还是东方的文化巨人,都是令人尊敬并被永远承认的。历史 证明,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思想巨人是富有远见的,而这种远 见在电脑中是学不到的,现代人掌握了各种信息与知识,孔子生前恐 怕连做梦也想象不到。要是从这方面说,古代的孔子远不如现代的一 名小学生。但是现代许多人却缺乏老子、孔子、墨子与孙子等哲学巨 人的远见卓识、明察秋毫,以致尽管相隔几千年之久,其思想与智慧 还能发挥出惊人的指导作用,令后世的中外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外史家、科学家、建筑家、医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叹服不已,这也就 是为什么老子、孔子、墨子与孙子等能够赢得现代人崇敬的最好理由。 联系到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不也是这样吗?

浏览1,3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