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著〃"蓍年目"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对远大而又美好的理想有执著 的追求。但在修炼气功时,却恰恰忌讳“执著”二宇。常收到初习气功者的来信,询问“执著”与“着相” 有何区别?从根本上说,二者都是在练功中意念过于强 烈,太专注了,没有做到勿忘勿助,无过无不及,走了 极端。往细处说,“执著”是内视的偏差(死想体内, 不得摆脱);“着相”是假借的偏差(心随外景,元气易 散)0 —个是由内而生,一个是由外而发所以,习练浑圆内功时,无论是内视还是假借,都 要防止用意过浓过重;“过”,就是极端。而孔子说的 “中庸之道”,便是指导练功意念的正确途径练功中的“执著”与“着相”,违背了 “道法自然” 之理,属于不自然的行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大 多数是练功者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结果。然而,欲速 则不达,相反出偏差因此,避免练功时意念太过的方法是:“不可用心 守(指意念过紧),不可无意求(指练功不能没有意念); 用心则着相,无意则落空。”自自然然不追求,有意无意 才出功练功者在有意无意的气功态中,才能“内外相感”, 使自身的人体场与身外的宇宙场产生同步共振,收“天 人合一”的效应哐溽猢涂“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悟出的一句名言。 对于这句话,各人理解不一,就像一百个人读过《红楼 梦》后有一百种看法一样。笔者以为,如果从积极方面 去看待这句话,可以将“糊涂”理解为“豁达”,即以理 智的“糊涂”去待人处世养生不如养性”,许多病都是因为心情不佳,郁闷 压抑,悲伤过度,妒忌心强所致。相反,乐观开朗,豁 达大度,心境淡泊,品性善良却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再 者,一个人如果将精明用在贪欲上,往往也就将健康和 寿命“典当”出去了;整天绞尽脑汁地想得到不可能得 到的东西,心弦绷得太紧,难免有那么一天会将弦儿绷 断,落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损身折寿、 何苦来哉!人来到这个世界,小手儿紧握,似乎想抓点 什么,而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双手无奈地撒开,什么 也没有,连同“臭皮囊”的尸身也将消失成“空”。这一 生一死的现象,应该使人有所省悟从理智的“糊涂”观出发,清代人石成金的养生 《乐志歌》值得现代人借鉴,其歌曰:“世人各有志, 惟我听自然。我也不思量去为王为霸,我也不思量去成 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我也不思量家舍 田园阡陌连。……有时候薄酒饮几杯,有时候好书读几 篇,有时候散步明月下,有时候高歌好花前。……”这 首歌,可用六个字去概括,即:去贪欲,获解脱生活中,物质享受越多,为之付出的精神开支和体 质健康也越多(现代人通过室内空调的冷暖调节,改变 了所居住的内环境。由于违反了自然外环境的规律,故 而使现代人适应自然界的能力不断降低,人变得越来越 娇气,免疫功能也就减退了)。天地间有形与无形之间, 物和人是相互占有的。人消耗物质,物质消耗人的精神 (亦包括人的健康);所谓“玩物丧志”。人与物要把握好 “度”,太过就会走向反面,受物累的最终结果是损身殉 物。古人说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富贵无止境, 为富贵而奔波之心也同样无止境。因此,怎样去贪欲, 获解脱,尽人事(努力奋斗,事在人为。尤其是青少年 练功,应旨在强身健体,开发智力潜能,在学习和事业 上要勇猛精进,不甘落后),顺天道(逆天行道,天道难 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道则昌,逆道则亡。我们 不去奢望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做一些对人有益,于己欢心的小善之举则是完全可以的。 那么,让我们不妨在小善之中去培养自己的道德感吧), 便成了人生的一大课题。笔者以为,“豁达”的“糊涂” 观不失为佳法之一。
坑隨化气祖国医学“天人感应”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与宇宙、 自然环境是互相渗透,息息相关的。人体的生理系统,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如浑 圆气的吸收、运行与积累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万 物,由气组成,亦靠气而生存,有气则有物,无气则无 物。万物之灵的人,无非是阴阳二气合成为浑圆气而来, 最终也将化为一团气体而消散,所谓“聚则成形,散则 成气”。故而气足能养神,神气足者长寿,神气衰者病 亡)。人体是一'个开放的(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信 息的交换)、动态的(精、气、神不断周流)和能够自我 调节的(积精累气,祛病健身,激发潜能)系统在精、气、神三者中,神居支配地位,人的主观精 神可以发挥能动作用,可以合理地引导精、气、血的运 行。大家知道,人体是个动态系统,精、气、血在人体 内循环运行,畅通则生命旺,阻隔则疾病生。气血运行 畅通,排除生理障碍,恢复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便可达 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所以说,浑圆内功的粧功既是积精累气,又是存神 致虚。积精累气,是用于练形(浑圆之体);存神致虚, 则用于炼神。什么叫存神呢?存神即内视(反观内照, 把意念贯注于体内),排除外物干扰,进入虚静状态浑圆内功在气通三层的修炼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将 炼精化气,炼血化气和炼髓化气的三项内容融进了“三 层功夫”之中。
先说炼精化气。这里所说的“精”,指的是人体内的 多种物质,其中包括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固态的 物质指皮肤、肌肉、神经、内脏和骨絡等;液态的物质 指细胞内液和外液、组织液、血液、淋巴液、精液、尿 液等;气态物质指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蒸发之气和逸 出之气等)。人体内这三种状态的物质,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可以相互转化进而升华的。靠什么去转化升华呢? 靠“炼”,就像炼钢炼铁一样,要靠“麻、热、胀”的气 感,而尤其是“热”感(癌细胞怕“热”;很容易在4H 〜43C的高温下死亡。而练功者内视体内“热”,最高温 度可达45尤以上,尽管别人感觉异常,但练功者本人却 觉正常),通过意念“热”而加温,最后达到“炼精化 气”的目的再说炼血化气。人体的健康离不开充足、流畅、洁 净的血液,血液既是全身细胞的生命线,也是人体所需 的各种物质的输送者。血液,乃水谷之精,化自脾胃, 统于心脏,疏泄于肝,分解于肾,宣清以肺,循脉环行, 灌溉全身。气血二字,气为主,血为次,气为轻,血为 重;气能引血,血能生气,气又生血。所以说,血者, 气也。人之强弱,说到底,乃气血之强弱。其养之道, 在于练功,以使血液川行于周身筋肉之间,达于四肢百骸之所,从而逐渐充实而又旺盛。一般来说,修炼一至二小时的桩功,人体每立方毫 米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要比站粧前增加152万左右, 白细胞约增加3 650左右,血红蛋白约增加3.2克。随着 这些红、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在血液循环中的增加,给各 组织器官带来较多的氧气和养料,从而使各组织器官的 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在炼血化气的过程中,修炼者通过一番加“热”处 理(如气血不足者,可内视两腰部,初则腰微热,渐渐 热甚,并引动前小腹发热,再内想脐部,温养半小时左 右即可。肾暖则生精,精乃血之本。此法有精满、血足、 气盈之效),使体内血管扩张,气血加速运行,经过“热 化”后的血,即一变而为“气'国外有些医学界人士将 人体的热能称为“生命力”,想想也不无道理,活人之所 以活,就在于活人有体温(热能),因而才活动自如;死 人由于丧失体温(热能),所以才冰冷僵硬。热能以无形 的形态在人体内部不停地循环流动,使人体各个部位能 量保持畅通均衡;人体有了一腔“热血”才充满了旺盛 的生命力最后要说的是炼髓化气。人体科学已经证明了,经 络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电现象,脑活动为脑电,肌肉活 动为肌电,心脏活动为心电,人体内的这种电现象,实 质上是一'种低频率的震荡电磁波,它在练功时的最集中 反应,就是我们所谈到的“麻、热、胀”功感这种“麻、热、胀”功感由弱到强,由局部到整体, 由表层到里层,以震荡波的潮涌方式,不断向人体全身 发出传导信息,以此来参与和调节人的生命活动。形象 点说,气在人体肌肉中运行,就如同往塑料薄膜袋子里 注水一样膨胀;气在人体内脏器官运行,就如同三山五 岳云雾重重一般;气在人体的节节骨骼中运行,就如同 烧红的铁水一样流动沸腾。正如王安平先生在诗中所形 容的那样:“上下左右,内外皆通,浑圆一体,似火熔 熔,身外罩气,光华蒙蒙真是层次清晰,形象生动, 和盘托出,难能可贵。
浏览5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