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修炼者从刚开始的混乱的杂念至意念专一 (此时的意念,应若有若无,意气相随),以后又至意念 全无,有个较长的修炼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层次的不断 提高下而进入的一个崭新境界在浑圆内功的修炼过程中,气功态效应是随着练功 者不断深入的程度而自然产生的,并不是仅凭主观愿望 就能达到(如果真能如此,那么人人意念一动,个个都 要成神仙大佛),功力与功能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增 长,切莫急于求成,盲目地去追求所谓高级的气功态效 应一位学生在来信中,向笔者叙述自己在习练浑圆内 功过程中的奇特感受1994年10月的一天中午,他在家中练卧桩,就在似 睡非睡之际,眼前出现了一位慈眉善目的道姑,微笑地 看着他。……十几秒钟后便消失了1995年11月22日中午1点30分,他在工程工地处 午休,当时躺在床上练卧桩,约20分钟后,全身突然猛地一紧,双手跟着不住地颤动,如同有轻微的电流通过 了全身,麻酥酥的,很舒服,紧接着在他眼前突然出现 一对黑洞洞的眼睛,当时他是闭着眼练功的,所以对 “看”到的这对眼睛有点害怕。他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 绪,并努力想去看清“那人”的长相;然而,除了这对 眼睛以外,他只看到两道浓眉。……整个过程约持续了 30秒钟他在来信中说道:“说实话,这些现象要不是发生 在自己身上,我很难相信是真的,但这些现象我又解释 不了……”类似这样的信,笔者还收到不少,诸如有的 学生看到所谓仙阁庙宇,菩萨神仙之类的景象,这是真 妄相攻的关口,是长功与出偏的关键由于练功时精神入静了,随着静的层次逐步加深, 便出现了气化反应,有了颇具诱惑力的“幻觉”(这既 有心理作用,又有生理作用,或可说是心理和生理的综 合作用),犹如电影、电视,收音机、录音带一般,释放 出这种“画面”和音响,令人真假莫辨,神魂颠倒。一 般而言,幻觉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人体“内环 境”的放松入静,和练功者“外环境”的宁静安谧;在 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练功者平时耳濡目染而残留在深意 识层里的“记忆痕迹”,便气化闪现了出来。再就是,由 练功者的祖先所摄取的佛、道、儒等信息,通过一代又 一代的遗传基因沉淀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一旦受到气化 而显现了出来。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右脑有一个隐蔽得 很深的重要功能,即保留和储存通过遗传因子留给子孙 后代的全部信息,因而被称为“祖先脑”。做梦、顿悟、 灵感等“无意识”心理为右脑的功能。而左脑是“有意识”心理,它是储存出生以后所有信息的“自身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即功能态的显现,等等。
但不管是出于哪种情况,都应一身正气,不理不睬; 亦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见奇不奇,见怪不怪”,“不去回顾,不去追求”。佛经 有言:“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又云:“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故而无形无 象,无奇无怪,浑圆一体,自然而然才是真景。笔者有 一位姓卿的师兄弟,曾习朱砂掌9年,后拜王安平先生 为师修炼浑圆内功。由于练功刻苦,功力深厚,他执迷 于“幻觉”不能自拔,每日里烧香磕头,不再练功,加 上频频发气治病,神与气向外耗散太多,结果不到50岁 就去世了,实在可惜。我们练功者,应以此为鉴才是自度把度“悟者自度,迷者师度,(“师度”乃老师对学生指 点修炼迷津,但练还得靠学生自己)这是修炼气功时的 一种正确的“度”法。还有一种“度”法,即所谓修炼 者完全依靠他人的功力来顿时改变自己人体状况的“他 度”(如“灌顶”之类的方法)。实践证明,在“自度” 与“他度”之间,除了 “自度”靠得住外,“他度”只 能起点补助作用。在“内因”与“外因”之间,起决定 作用的只能是“内因”。适当的温度可以将鸡蛋孵出小 鸡,但却永远不能将石头孵化成小鸡。
然而,不少气功修炼者,往往希望借助他人的外部 力量来改变和拯救自己,想借“他度”之舟到达彼岸, 成仙成佛。笔者以为,这是一条不现实的虚幻之路,趁 早回头才是“岸”。如果“他度”之路真能走通,那么 《西游记》中的唐僧,根本用不着冒九九八十一难的风 险去西天取经,只须让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背着,一个筋 斗就可到达“西天”了;如果“他度”之路真能走通, 佛祖释迦牟尼何必在坚持了六年之久的苦修之后,又在 菩提树下“自度”修炼七七四十九天才彻底开悟呢?所以说,“自度”的根本,就是脚踏实地,自力更 生。“神仙本凡人,全在自修功。”生命运动天上太阳、月亮运转变化,地面气候的“风、寒、 湿、燥、火”等“六气”的太过和不及,摄入的食物、 饮水等物的质和量,以及从社会关系而来的信息感受与 刺激,都可以影响人体及其情志,严重时会干扰人体阴 阳的相对平衡和脏腑的有序关系,当人体潜在能力不足 以维持其平衡和有序时,正常的稳态——健康将被损害, 人就要发生病变;于是,人们往往通过运动来增强抵抗 力,与病魔作斗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撰文 说,他们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对7925位男性和7977 位女性进行了调查,发现经常运动的人早死的危险性比 不运动的人要低56%。即便是偶尔运动的人死亡的危险 性也比久坐不运动的人低三分之一。所以,芬兰科学家 们得出一个最新结论:对于长寿,运动比基因更重要 (这就等于否定了“基因决定一切”的说法)。无疑,芬 兰科学家们的结论是很对的。
但问题是,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错误地理解了“生 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以为运动越激烈越好,运动量越 大越好,结果身体越练越垮。这就好比一支蜡烛,原本 可以点三天,可让你没日没夜地点,结果一天就燃完了。 故此,对热衷于中国正在兴起、国外正在流行的“铁人” 三项赛运动的人,笔者要提醒他们一定要慎重从事王芗斋先生曾就“运动”谈过自己的看法,他说: “至于一般的运动,有的过于激烈,损害身体;有的失于 偏颇,而促成局部的发达。因此,在生理上本有欠缺的 人不习运动,尚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得其复原,一经运 动反受戕害,致使疾病加深,甚或生命夭折。过去拳术 名家老手,也有因违背生理而顿足努力,老年瘫痪下萎 者。凡此种种,皆与运动生理相背驰……所以,运动无 论如何不能过激。”又说:“凡剧烈运动者,绝少享有高 年。拳术家因锻炼之不当,而损命残身者,更不知凡 几。”(德国著名遗传学家加尔特曼认为,激烈运动时, 需吸入氧气比平时多40倍,所以很容易造成大脑缺氧, 久而久之会出现大脑早衰,并扰乱遗传因素,其影响速 度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国外有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了 5000多名已故运动 员的生前健康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岁〜50岁就患了心 脏病,许多人寿命比普通人短。鉴于上述情况,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釆取适当的运动量来锻炼,更能改善善 体状况;而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的平衡,加速人体 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心理功能的失调,最终缩短 了人的生命过程。由此可以确认,生命的延长不在于超 负荷的过激运动,而在于适度的有节制运动(如散步、 练气功和静养等K如果搞动作剧烈的运动,由于消耗太 大,消耗大于补充,那么,想长寿反而短命,想健身结果得病D浑圆内功讲究练功先养身,欲求外强必先内壮;也 就是说,先将自身已患的或者潜在的病症治愈后,再循 序渐进地练习武功。因为只有身强体健,才能谈得上进 一步去追求技击自卫。一般来说,人体患病,一是阴阳 不平;二是气血不通而造成的。明乎此,再去通过修炼 平衡阴阳,畅通气血,治病健身。
古人有“十人九病夫”之说,意为一点毛病也没有 的人很少(现代医学证明,有两千多种疾病可以由父母 遗传给下一代,这是先天性的),如果哪个人带着病练习 武功,即使功夫在长进,病情也往往会加重,可以说是 五劳七伤与功夫一块在你身上出现,叫你哭笑不得,浑圆内功既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又是一种 高层次的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方法。它既能在休息中 得到锻炼,又能在锻炼中得到休息,是一种融锻炼与休 息为一体的健身功法。又因为该功法的站粧是一种全身 性而非局部性的活动,并且是在人体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进行的一种自我修炼,这就避免了运动中存在的局部偏 废和剧烈过度之两个极端。
浏览8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