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其心,实 其腹”;芗老说的“小腹应常圆”,也说明了修炼者应将 注意力集中在人体的下肢(腹、腿、脚),下肢一稳,人 体才有充实感。否则,上重下轻,连行走都成问题,何 谈养生技击?所以,于永年先生在对笔者讲到桩功时曾 再三强调,站桩时应想到脚,应集中精神,用意念去想, 去指挥,去调动小腿与脚的那些松软体息肌肉的一紧一 松的收缩运动,从而使大脑皮层与局部肌肉之间,建立 起一个新的条件反射弧,并逐步强化它使之成为一触即 爆发的自动化运动其具体练法为:站粧时,有意识地将小腿前后侧松 软的肌肉用力紧一下,然后放松,休息片刻用力紧一下, 再放松。如此一紧一松,反复进行。一紧一松为一次, 可逐步增加次数,以劳为度。因此,在手上有了动 感后,应将意念始终集中在人体的下肢部位。以意念的 比例而言,应“上三下七”,下肢应占绝对优势在修炼浑圆内功的过程中,有四种情况值得注意疾病反应阶段这个阶段,人体内有病部位在练功后出现比过去更 难受的感觉,叫气冲病灶,西医叫“痕迹反应”。由于病 灶在体内长期存在着,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但这种 适应性并不是健康的标志,实质上是一种病态的平衡。
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的元气不断增强,体内病态的平 衡受到冲击且被打破后,有病部位的功能逐步由麻痹状 态进人复苏状态,这时练功者似乎觉得自己的病更加重 了。其实,“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不通则痛,血 不通则肿”;这是经络堵塞,气血不畅的缘故。练功者不 必害怕多虑,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或十几天,疼痛 即会消失。当然,有的人病史较长,病情较重,这就会 出现多次反复,才能根治(在气通骨骼层时,如果出现 某处骨骼酸疼等症状,说明该处有风湿或外伤引起的后 遗症,或是其他情况的病灶。不管它,继续坚持练功)还须看到,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有层次的,是逐步由 低层次进入中层次再进人高层次的。一个人体弱多病, 说明其失去了基本的平衡。通过练功和适当的营养调理, 达到了生命必需的基本平衡,使生命得以正常地延续下 去,这是低层次的平衡。人们通过练功活动,使体内元 气不断增强,此时原有的低层次平衡必然会被打破,因 而也就必然会出现许多不适应感和病灶的反应。然而, 不停顿地加强练功,可以使人们获得上升状态的新平衡 中层次的平衡。此时练功者疾病消除,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气壮力大。中层次的平衡维持一段时间后 (时间的长短,依练功者刻苦精神、悟性高低、所处环境 等主客观因素而定),在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下,又获得 上升状态下的新平衡——高层次的平衡。此时的练功者, 阴阳调和,寒暑不侵,体健寿高,智高过人。
就这样,生命的平衡由旧平衡的打破、新平衡的开 始而层层递进,不断上升,最后达到由“旧我”脱胎换 骨地转变为“新我还有,我们都知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道理, 而人体在练功状态下的自发性的动,道理也是一样的, 可以说是“不通则动,不动则通”。动是因为体内的元气 冲击病灶之故(因为体内阴阳没有平衡),一旦元气将病 灶冲掉了,体内阴阳平衡了,练功者也就不动了 (貌似 不动,实则内动不已)D然而,疾病反应也有其他原因引 起的,如情绪不正常,气候大变化,操劳过度,家庭纠 纷,悲观失望,饮食不当,房事过度等。排除病毒的反应们的身体存在着强大的自然免疫力。早在古希腊 时期,西方现代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就认识到机体 自愈力的问题。人体内有较完备的调控体系,这些体系 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各系统的综合活动将 人构成了一个应付各种干扰的整体。
美国有位学者早在1987年就曾提出,人类85%的疾 病可以不治而愈。一家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 发现,人体内有一种抗病基因。这种抗病基因在人体抵 抗疾病的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 生活中,有些人患了某些疾病可以不治而愈,甚至得了 癌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癌肿竟然奇迹般消失的 原因。气功修炼就是运用调身、调意等方法,解除人体 的紧张状态,降低能量消耗,放慢运动节奏,补充气血, 调整阴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动人体的修复功能 (人和动植物都具有被损伤后的自我修复功能应当明白,当人体内某些部位的疾病不能被直接消 除或转化,而又急需要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时,就会出 现诸如腹泻、呕吐、咯血、发烧、出汗、湿疹、流鼻血、尿混浊、月经过多、甶带增多、脚气感染等等症状。凡 此种种都是病气外出的表现,日本有关学者曾阐述过 “症状即疗法”的著名观点。我们以为,在人体排除毒素 的过程中,除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盐分、维生素外, 应坚持练功,切勿中断。
浏览8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