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拳道中,速度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快速通过某 距离的能力,称为位移速度;对各种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 力,称为反应速度;而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则称为动作速度。 但技击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则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 度上。因此,对抗中对各种信息反应的快慢和出招攻击的快 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 反应速度的快慢
在技击实战或训练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 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所谓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所经过 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一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
- 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 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据 李小龙所说,在平时你可能会感到,休息不好、疲劳时,反应就 会迟钝;反之,如机能状态良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注 意力集中,反应就快。这表明神经中枢机能状态是否良好,是 反应速度快慢的重要因素。
(2) 反应速度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器越敏 感;接受信息就会越快。
反应训I练的手段(1) 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训练拳手对信号的反应速度。 在这里,可根据情况用简单或复杂的信号进行训练,这一方法 对初学者效果尤为显著。
(2) 移动目标和选择性练习。即在目标移动变化的不同情 况下,让拳手迅速做出反应,或随着各种信号的交替变化,让 拳手迅速做出相应的选择。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快速判断 和对时机选择的能力。故对有一定技击或训练水平的拳手尤 为适宜。
- 获得速度须注意的事项
(1) 为减少粘滞性和增强灵活性而做专门的训练。
(2) 掌握正确的姿势,因为姿势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3) 培养视觉与听觉的洞察力o
(4) 对习惯方式做出快速反应,并对突然的变化予以相应 的反应。
- 使反应延长的原因
(1) 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
(2) 你十分疲劳时。
(3) 当你不再训练或不能坚持训练时。
(4) 当你的精力或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
- 提高速度的条件
(1) 任何技击动作均须机动、灵活,才可能防不胜防,并使 对手难以捉摸,此外,经常的练习可增加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 动与灵活的变化,此为实战搏击之原则。
(2) 充分利用精简的动作。但有许多搏击者却不知动作精 简之可贵,因此经常恒久的练习是技击的基础。
(3) 疲劳的克服。即一个初学者最需克服的一点就是避免 用力过度,以及太紧张与伦促,压力与妄图一次用尽力气以图 得手,结果欲速而不达。
(4) 充分发挥和利用肉体与精神的警觉性。即充分运用你 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的状态。与假想敌对练且保持警觉性,不但能 增加速度,亦可由想象中揣摸实际上最需要的动作可能是哪 些。
- 使动作更快的要素
首先做热身运动或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并增 加肌腱的弹性与肢体的柔软性,以便调整以适应更高技能的 生理运动状态。
保持肌肉的适当收缩,以便使手臂像压紧的弹簧一 样,一放松便会弹出来;其次是“肌肉的自由”,亦即不受任何 紧身衣月艮所束缚。
精神的贯注。
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即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对手反应加长的时机在动作完成的瞬间。
外在刺
激较复杂时。
对手在攻击前的吸气或做准备活动时。
对手攻击完毕而收手时。
当对手注意力与眼神分散时。
当对手心理与身体失去平
衡时或受愤怒、恐惧
等情绪 影响时。
出拳速度的训练
在训练中,动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信息在反射弧各 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外,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有密 切关系•如果你的神经指挥肌肉的能力愈强,则引起肌肉收缩 完成的动作速度必然愈快。下面将李小龙训练动作速度的主
要手段介绍如下。
第一、需借助于信号刺激的节奏来提高动作速度和技击 实战的节奏感。例如,李小龙曾借助快频率的音乐,来训练自 己伴随音乐的节奏而做出快速、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的能力。 这样能使自己的技击节奏变得飘乎不定,迫使对手无法捉摸 和利用,此亦为技击之终极目的。
第二、要缩小完成动作的空间或缩短完成练习的时间,来 提高动作速度。而且对相同的技术动作,反应的时间越短愈 好。
第三、加大练习的难度,把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时 获得的效果,转化到动作速度上•例如,当你进行拳打脚踢时, 可在臂上或腿上负重,而当去掉负荷时,出拳踢腿就会加快。 其原因是:神经中枢在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时,会发出较强的 神经冲动。接着又进行难度相对较小的同一动作练习,可使 “剩余兴奋”继续发挥作用,来指挥肌肉快速收缩,从而提高动 作速度。
李小龙的快速击拳极为精熟,以致达到他在空手道比赛 中做表演时,想找一个自愿与其交手的人都成了问题。就连那 些世界冠军们都怕与他对垒,因为他们大都知道李小龙运用 拳法的高超技艺。但最后,还是同一位空手道高段拳手做了表 演•而且,即使李小龙曾事先指给这黑带高手所要打击的部 位,但这位黑带高手也还是在李小龙的8次打击中都未能阻 挡住他的攻击。李小龙之所以能够打击成功,不仅在于他有完 美无暇的隐蔽动作,更重要的是他有超人的速度和惊人的反 应能力。事后,此位叫艾柏加的拳手向报界披露道广与李小龙 这样的高手对垒会令人沮丧,因为你还未来得及眨一下眼,但他已经扑到了你面前。”
那么,怎样练习速度呢?首先要击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 练习与配合训练。在这里,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象技击运动那 样,要求把对手打倒在地直至10秒钟才算取胜。所以教练员 认识和掌握适于拳手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各种因素并加以贯 彻是十分重要的o在技击运动中,拳手要想在3个或5个回合 的比赛中自如地应付对手的进攻,然后再作出凌厉的反击,一 个极其重要并应引起深思的问题就是加强速度练习,即拳和 脚的运动速度。虽然拳手滑进的步速不一定是关键因素,但最 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击中对方。这种有效地击中却依赖于拳手 •的整体速度,即步到拳到,拳手只要求提高速度是不行的。因 为一名拳手要想获得成功,除了不断克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 系统所带来的不适外,还要承受疲劳、厌战等刺激,所以还必 须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提高速度耐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间歇训练。
据李小龙解释,截拳道的间歇训练是指,拳手在进行一定 的练习之后,应严格按照间歇时间进行休息,然后再进行练 习。此法由于严格地控制了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并在拳手机 体尚未完全恢复时,再进行下一次练习,故能有效地提高呼吸 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间歇训练法由每次练习的数量、每次练 习的负荷强度、重复次数、间歇时间及休息方式等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的变化组合,可以构成很多间歇训练的方案。训练中 还应根据不同的训练任务,合理调整相应因素并进行实施。若 要发展拳手的速度素质,就要采用短距离、大强度或负荷强度 大、重复次数少的训练方案。若要发展拳手的耐力,就要采用 长距离、低强度(即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的训练方案。进 行间歇训练前,教练员应掌握拳手的具体情况,以便安排符合 他们本身特点的训练内容。
提高速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多重复某一动作,然而,重复 练习只有具有下列条件才能运用:用作练习的技术需要最高 的速度3练习时要注意速度,而不是风格3训练所花费时间多, 才能使动作速度不易因疲劳而下降。上面提到的前两种条件, 只有经验丰富的拳手才能使用。而速度训练必须以熟知的和 易于适应的训练方法为基础。在截拳道的系统训练法中,李小 龙开始插入速度训练的依据是间歇训练。即训练1分钟,休息 1分钟。后来,他又把安排训练时间的长度逐渐减少。
在截拳道的训练法中,有两种速度训练形式:一种是进行 纯速度训练;另一种是为提高特殊的拳击技术和速度而进行 的训练。在这里,首先谈谈训练的时间:在两种形式的训练中, 练习最少应持续6秒,6秒是达到运动最高频率所需的最短 时间。而6秒也接近于拳击场上典型动作的长度。另外,还应 该用训练馆内振动小的设施进行练习,如轻沙袋和墙靶等,因 为这样的设备便于拳手用舒展的动作进行最高频率的击打练 习。另外,在6秒钟的训练中,拳手应尽可能多的做击打练习, 并须使击打次数高达65-75次。在这里,拳手必须致力于提 高击打的次数,即运动的最大频率,而不是击打的力量和技 术。
关于训练中的频率。在李小龙的训练课中,6秒钟的缺氧 训练会导致极度疲乏,但拳手的体力在下次比赛前必须得到 恢复,这是速度训练的要求。而同组练习内容之间应休息近 30秒,且组与组间的休息需近5分钟。休息时的活动应积极 生动,但应是低强度的,以使拳手即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状
态,又能使疲劳得以尽快地恢复,在一组练习之中应安排4一 5个6秒的速度练习,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6秒的练习,在一 次训练课里的组数也最多不超过5次。
下面谈谈李小龙所制定的有关速度的训练计划。首先每 次训练之前应安排分钟全面的准备活动。辅助性的训练也 应是每次训练课程的一部分。但这种训■练应包括15分钟的战 略战术训练,以求训练与实战合为一体:而且每次训练课应以 适当的纠正练习和整理活动结束。
(1)提高专项速度的课时训练计划:①10分钟的准备活 动;②击打速度球、轻沙袋、空拳攻防练习等专顼训练;A.练 习6秒,休息30秒的绝佳方法。B.每组重复5—6次。C.共做 4一5组。D.组间休息3—5分钟。③辅助训练与整理活动。
⑵提高速度耐力的课时训练计划:在这样的训练中,练 习开始时即使存在有上次训练课尚未恢复的疲劳痕迹,也要 进行下述内容的练习(以免影响意志品质):①10分钟的准备 活动。②沙袋、速度球的练习:A.练习6秒休息20秒,重复 4一5组,每组之间休息4分钟。B.练习6秒休息20秒,重复
5组,每组之间休息3分钟。练习6秒休息15秒,重复 4一5组,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D.练习6秒休息15秒,重复 4—5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③辅助训练。战术训练15分 钟,然后适当进行纠正练习和整理活动。
截拳道拳法的速度训练
速度球练习李小龙认为速度球不但能训练你进行灵活闪避,还能使 你迅速重复出招。
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对提高专项素质有明显效果外,亦 能使习者掌握各种出击角度,且可手脚兼习。速度球大致有 “上下扯拉式”与“平台式〃两种。在这里,速度球不但重量轻, 且由弹性体支撑,因此受打击后能即刻产生迅捷的、往返不定 的弹击。又因击打角度不同,故速度球会产生不同的往返路 线。因而利用这种器械对训练视觉反应、神经反应、判断攻防 距离及速度等均有极大的帮助。
李小龙在训练中最常用的速度球是“上下扯拉式”速度 球。这只速度球是从天花板垂下的弹性绳索上吊住的,而且球 的下端亦用一根绳子扯向地面,其高度与肩成水平。另外,打 击时还需掌握好时机,球才会向你直接弹回。此项练习最有价 值的特点是,它能迫使你直接、干脆地击打它而不是推动它, 否则它就不会急剧地弹回来。也就是说,要想提高速度,就得 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为如果你在任何时 候都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
速度球的具体练法是,一般都以占优势的前手进行快速 攻击,而后手则进行力量攻击。但是,随着技艺的提高,双手可 用各种方法自如地出拳去击打。在这里,攻击的时机尤为重 要。但要注意的是,在击拳的节奏变乱,球出现晃动时,要先阻 止球晃动,然后再出拳,因为对着晃动着的吊球击拳,简直是 在作愚蠢的冒险,因为这样击易损伤腕关节和手,以及破坏了 自己的动作韵律,故不可取。现介绍几例李小龙常用的击打速 度球的方法如下。
(1)右直拳击球:右直拳是一种以短促的伸臂动作来击打 目标的拳法。这种拳法无论是在拳击赛还是在搏击赛中都能 经常使用。因为这种拳法具有试探性和破坏对手防护的作用
o 练法是:由戒备势开始(图322),左脚脚I跟抬起,重心放在右 ・脚上,并用右拳捣击速度球(图323、图324),同时向右转动肩 部,且使身体略前倾,以拉开左拳与球的距离,增加左拳的威 力(图325).当然也可用右直拳予以连击,即球反弹两次后落 下时,右拳可再次直线捣击。

连续勾拳击球:勾拳是拳赛中的主要拳法,是中、近距 离有效打击对手的拳法,在这里,直拳和刺拳均要求臂要伸 直,而勾拳侧要求臂弯曲。所以,勾拳的力量主要产生于身体 的转动。在截拳道中,右勾拳的力量一般要比左拳大得多。练 习时,可由戒备势开始(图326),当捕捉目标后,可先将身体 转向左方,右胸和肩部肌肉要用力收缩,使右拳重重击在球中 央(图327),然后立即收回,在这里,请注意李小龙的姿势。随 后,可在向右转体的同时,用左勾拳猛力击球(图328、图 329)。其中(图329)为李小龙右手回收时的姿势。在本练习 中,球反弹4次,熟练后,球反弹两次也可。值得一提的是:右 勾拳的交替使用在拳击比赛中能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杀 伤力,并能由此结束一场拳赛。

右直拳接左上勾拳击球,这亦是李小龙在比赛中常南 的有效击拳方法之一。练习时,可由戒备势开始(图330)
o先 使身体左转,并将重心落于右脚3接着,身体前倾,发动右直事 猛力击球(图33D;待球反弹两次时(图332),可使膝部微屈, 并在身体右转的同时,用左上勾拳猛击球的下部(图333)。之 后,可再重复此过程,也可结合前面两例进行练习。
击打速度球的技巧还很多,如同时击打两个速度球,同时 击打头上球和地板球等。以上介绍的都是击打速度球的基本 技巧,待习者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后,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要和兴趣而演化出许多其它打法来,大家不妨一试。
最后,李小龙忠告大家:“无论你击打扯拉式速度球还是 平台式速度球时,双手都要始终保持上举,如果你想参加拳击 或搏击比赛的话,就必须养成这个习惯,并且要注意步法的配 合,从而做到行动有节奏,转身轻便、灵活。”
- 合掌练习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对于速度的训练,这是一项有效的练 习,另外,对反应的提高也颇有效。
练习时,李小龙可站在离陪练约一臂远的距离外,并让陪 练两手分开约30厘米(图334);此时,李小龙可将拳头从其 两手之间穿过而打向他的身体或面部(图335),但应注意,不 要让对手的两手夹住自己的拳头,为了保护对手,可让对手戴 上护具,以确保安全。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你在快速打击 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则手的动作就会越快。如果同伴没能在双 手分开到30厘米的距离上夹住你的拳头,你可让他再缩小两 掌之间的距离到20厘米,同时你也可以离他更远一点,以增 加练习的难度。
这种练习对李小龙和他的对手都极有价值,一方是练习 准确无误的攻击能力与靠身打击及迅捷的速度,另一方则练 习快速的防护能力。这亦是一种提高速度的直接方法,但你在 击中对手前的一瞬间手腕要猛然抖动发力,使对手即使挡了 也挡不住,这一发力要领与手举过肩投球是同一个原理,这也 是为什么象李小龙这样的技击手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给对 手以更狠、更迅速的打击的原因所在,而他却不会被对手击 中。这当然是因为李小龙不仅具有敏捷的手脚和灵活的身体, 而且还拥有其它一些素质:如隐蔽的动作,良好的协调性,完 美的平衡机能与敏锐的洞察力与有效的假动而佯攻。虽然今 天有些人具有其中一些素质,但这些仍是经过艰苦训练才培 养起来的。
- 配合训练
在任何训练中,引起拳手疲劳的因素很多,情绪便是其中 之一。而且实战证明,良好的充满激情的情感才会使人的大脑 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对肌肉和肌体能力也能起促进作用, 还可以增加力度,并同时伴有愉快的心情与自信心等。对训练 的兴趣是拳手形成积极性情绪状态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 发拳手的训练兴趣,不仅与训练内容与拳手的兴趣和爱好有 关系,而且与训练方式、方法也有关系。由此,李小龙在进行武 功的教授过程中,从不一味地讲述他的拳术理论与观点如何 优越,而是经常注意场地、器械等的布置和使用,并采用开玩 笑或打比喻的形式,将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巧妙地传输给他 的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偷快地接受李小龙的观点和建 议。
例如,李小龙有一条狗,常常带着它跑步或进行武术训练。李小龙在训练时,别出心裁,令学生们耳目一新:他用一块 破布来逗它,借此来练习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快的速度。当狗跳 起来扑布时,你迅速作出反应,即“哈”的一声,同时突然把破 布扯向一边。刚开始时,可将破布举高些,以后当反应加快了 时,可将破布向狗垂得低一些。这种简单的练习所能缩短反应 时间的程度,会使你感到吃惊。如果你不信,可以不出声地做 同样的练习,当狗扑过来时只是突然地把破布扯开,这时你会 发现,你的反应会是何等之快°
你和同伴一起做的另一种有效的练习是,让同伴很快地 做一些手势,你应对此做出反应。之后,你还可将手靶举在同 伴的面前让他来打,当他一拳快速击来时,你应将手靶迅速移 开,同时可“啊”的一声,惊人的是这种简单的练习可以大大提 高你的灵敏性。
通过以上训练后,当你再与人交手时,一般人会对你的手 脚反应感到吃惊。而李小龙又总是在对手恰恰要起脚或出拳 之前去截击对手,对于初次见到他的人来说,他似乎有一种天 性或超乎常人的第六感官,使他能于间觉察别人的思想,从 而制敌于先。因为在他发起攻击前,早已估计到了对手可能做 出的反应。他的这种高度的“洞察力”,亦是对他那娴熟的拳脚 功夫的又一种补充。另外,李小龙说:“单纯的手脚加速作用, 并不一定能够抢在对手之前出拳或起脚攻击。也就是说,单单 凭速度并不能保证在对手打中自己之前就能击中对手,但是, 通过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可使自己抢在对手之前打击的机会 大大增加。”
(三)踢腿速度的训练
象李小龙这样的优秀拳手,踢腿时看上去总是那样轻松 自如,巧妙准确,优雅悦目。他冲向对手时,既能轻而易举地出 腿攻击,又能自由地离去,似乎总能机智地攻击对手。而他的 对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确的时机,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 图。众所周知的“李三脚”便是靠极快的速度来保证其实战效 果的O
记得有两件事曾使得李小龙在美国和东南亚变得家喻户 晓.
一次,洛杉矶电视台请李小龙去表演腿法。当时,李小龙 正好瞥见大厅上悬挂着一盏离地近3米高的大吊灯,便笑了 笑对众人说:“请各位靠墙边让一让。''随后便呼的一下飞身跃 起,在半空中用脚往上用力一踢,那盏吊灯便“砰''的一声碎 了。当他着地后又敏捷地跳出数米之外,此时虽然到处破片纷 飞,可竟一点也没有碰到李小龙,他这高超的腿上功夫与惊人 的速度,令在场观众无不惊叹不已,都大赞“神腿”,李小龙也 由此声名显赫。
还有一次,作为武术和影界都是同行和好友的香港大明 星洪金宝,提出要与李小龙“过招”。李小龙晓得这是变相的挑 战,便对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微微一笑,答应了。此时洪金宝 早已摆好了架势,但还未出招,正在盘算如何攻击之时,李小 龙的右腿侧踢早已架在了洪金宝的肩上。对此洪金宝不得不 心服口服,赞道广果然名不虚传。”而李小龙“超脚”(超人的脚 法)的外号也不胫而走。因此,在训练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 选择性反应。而且,如果能让对手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的话, 那就可以迫使他处于一神动作迟缓,且犹豫不定的状态。李小 龙便是此道中的高手。而且,事后李小龙曾说过:“当两个拳手 的速度和技巧都不相上下时,速度并不是主要的先决条件。因 为尽管先发制人的对手会略占优势,但是知道如何破坏对方 的阵脚者,或当对方的阵脚的步骤被打乱而得不到迅速调整 时,只要以适当的速度半途而击或采取突然的进攻,便能制住 对手。而洪金宝却错过了这一点了
- 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劲及旋风般的腿上功夫著称于世, 不过训练起来却很艰难。对此,李小龙深有感触,他曾说过: “闯荡江湖,全凭真功夫,任何只凭侥幸的心理都将避免不了 失败的厄运,'而要想练成他那闪电般的腿法绝技,必须先了 解和掌握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放松:李小龙说过广放松并不意味着散漫松懈,更不 是迟缓:对于一个优秀的拳手来说,放松还避免了人体主动 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较大和容易引起或过早 疲劳的弊病,使动作由攻击的预备到攻击完成之间动作所费 时间最短,也就不至于因肢体紧张僵硬,而使起动迟缓、踢击 迟缓,回防亦迟缓。另外,放松水平较好,还可使肌肉长时间僵 硬紧张的可能性减小。而且对于技击来说,发力之前都会有个 必要的放松过程,故放松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技术水平 的提高和实战发挥,也就直接关系着搏击的胜负成败。李小龙 在强调搏击的战略时还一再强调:谨记消除紧张心理,不可胆 怯,全身放松,全身要保持松驰状态,这样一旦时机来临时,肌 肉便可迅速作出反应“无论如何,这将是练武的正确途径。
姿势协调正倘:李小龙曾规定,动作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是侧踢腿一定要用脚跟着力那 么呆板(李小龙曾说过,只要能击倒对手便是高超的艺术,而 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说所采取的动作,所发放出的姿 势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体发 起攻击,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路线的现象出现,这是确 保速度的契机。而且对于一个拳手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学 或是自学的拳手来说,首先应掌握正确的动作.,然后才能追求 力量和速度,否则,即使你加倍地苦练,也难以奏效。
(3)有效的调整:作为一名拳手,如果你认为在搏击中一 直保持高速冲击是最好的选择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当你每 发出一记快而重的拳脚都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而人不是发 动机,故不可能提供长时间连续快速重击所需要的能量。因 而,作为拳手,即不可能也无必要永远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 有经验的拳手会有效地调整速度,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节 省体力,以便提高快速攻击的命中率,并且能制造疲劳的假 象,来迷感对手,从而最终击溃对手。另外,武术也很重视远距 离长击的动作,尤其在搏击中不仅要有中、下盘直线攻击的能 力,而且应随时可以对对手的上盘和沿弧线攻击,这种能力往 往与速度有密切关系。李小龙要求拳手搏击中出脚时要随时 能踢向任何高度,这对于速度好的拳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 18击速度的训练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练习有速度球练习、冲剌跑练习及拳 击手垫练习。现分别介绍如下。
(1)速度球练习:此项练习与拳法速度训练中的速度球训 练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改拳法为腿法。李小龙说过:“速度球 对于我练习在适当时刻发招的技能,非常有用;它能训练我在 适当时出脚,并在适当的距离发出我力所能及的速度最快的 脚法,并可予以连续不断的重击,而且角度和姿势不拘,当然 最重要的为了逼使对手失却平衡,并防止他卷土重来。”
练习时,可先踢出一脚,并在速度球摆回之前,掌握好时 机跳起,以准备踢击第二脚。但要注意,不得错过击发的机会, 还要踢击得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在击发中损伤膝盖。
冲刺跑练习;在截拳道中,对于此项练习,拳手刚开始 可能不解。因为从表面上看,此练习除了增加耐力外,别无它 用。其实不然,据李小龙解释冲剌跑对于练习移步和出脚速 度非常重要,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每秒钟可出腿7~9次,如果 将此速度运用到搏击中去,可使你的技艺有一个飞跃:这也 是李小龙极力推崇冲剌跑练习的原因。另外,冲刺跑练习对于 提高腿击爆发力也很有用。
据李小龙所示,快速踢腿时的身形,要如眼镜蛇般快得令 对手防不胜防,即利用快速的出脚来“跳过”对手的知觉范围, 并在出脚前尽量采取轻松的姿势,用快速的出脚“逮住”正想 脱身的对手。在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即脚法与各种步法的 配合。现将截拳道的脚法与步法配合的运用技法介绍如下:① 前进时与各种踢法配合;②后退时与各种腿法的配合了③回绕 到左方时,与各种腿法的配合;④回绕到右方时,与各种腿法 的配合。
此外,在踢击时还要避免身体摇摆不定,而且这不只是练 习踢腿时不改变身体姿势的脚法,尤需注意在各种情况下出 脚,并使脚法更为精纯、快捷,出脚时还必须有令人不意的简 捷与直接。此法有使对方信心和斗志大失的效用。而且截拳 道的“截”与“捷”,亦是某种程度上的统一。
拳击手垫练习:在截拳道中,用此方法可训练你准确 的踢向对手的头部,并能保持好自己的平衡。
在练习时,李小龙的伙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离,使李 小龙踢击活动中的目标,从而产生一种真打的感觉。另外,由 于持手垫者具有很大的动机性和手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 以即使你发出了最大的攻击力,也不易踢伤对手,故李小龙可 以全力以赴的进行训练。也就是说,截拳道在实战中常有以劲 道取胜的趋向,因其对不合规则的方法或不当的战术以及妨 碍进步的因素均有良好的限制,所以拳手可放手一搏。至于东 方的武术或者是空手道,虽则全身皆在许可的攻击范围内,然 而它们均是留手的比赛,也就是受到过份的保护,故并不实 际。东方武术或说传统武术并不接触攻击,只是攻击到目标前 数寸的留手对打练习,久之会对实际的攻击距离,产生一习惯 性的错误判断。也可能对移动的目标无法产生预期的攻击效 果,从而无法有效地攻击。
李小龙还认为,不能够以节奏式的动作打击手垫或脚靶, 而应该是若断若续地打。总之,把它们当作你的对手吧!另外, 击打活动中的目标,对于改善招势和吸取技巧都异常有用,它 还可训练出招之前,不让对手知道。
在练习踢打拳击手垫的过程中,李小龙让对手站立不动 挨踢,来练习固定手垫的训练;也可让对手逃走回避,来练习 活动手垫的训练。前者是练习适当运用腿击,后者是训练埋身 或闪避,而且当对手知道李小龙要出招的时候,便尽快逃避 (事实上,没有人能逃得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练习对李小 龙和他的对手都极有价值。对于李小龙来说,此练习不仅能协 助增加速度和正确运用身体,以发挥最大威力,而且还可改进出拳时的扭腰作用,另外,还能锻炼适当的临敌距离。不过,此 等动作均需要有极高的机动性、灵活性、威迫力与良好的自控 能力做支柱。若是优秀的拳手,则常可靠此以闪电般快速出 击,来重创对手,并能以假动作诱使对方的还击落空。对方攻 击一旦落空,常失去平衡,更易遭受攻击。.
浏览1,1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