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搏击中的手与手法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通过简单的一伸手或是一步走, 行家就能看出你功底的深浅,练的是哪一家拳术功法。实用擒拿技术 千变万化,擒拿中手法运用的好与坏,是取得擒拿、技击胜利的重要 因素之一。
梅花粧拳派非常重视基本功与基本手法的练习和运用,在梅花粧 拳法理论中有许多关于手与手法的精辟论述。有一种叫做“得门而入” 的理论,它将手与手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意义和运用讲得极为透彻。“拳 之摧人,必近其身,方能跌出。如物之藏室,不得其门而入时,纵有 神仙拳,无由升堂直入,探而取之。”它告诉我们,当进攻敌人的时 候,必须先接近对方的身体,不接近敌身,就谈不到制住对方,打动 对方。接近敌身是制住或打倒对方的先决条件,然而要想接近敌身又 并非那么容易。敌身就好似一件东西藏在屋里面,如果不想办法或没 有办法进到屋子里,甚至连房子的大门也没有找到,想把房子里面的 东西拿到手,是不可能的。
在武术擒拿技击时,我们将两只手比作房子的两扇大门。梅花粧 拳术将手这道大门,又细分为三层,俗称三层门。手尖手腕为外大门, 肘部为二道门,膀跟才是第三道大门,就如同走进院中,来到屋里。 假如我们只是打开了第一道或是第二道大门,则只是刚刚走进院中, 根本没到屋里,敌人屋中所藏之物根本无法取出。如果在擒拿技击时 我们刁住、抓住、挑开、拨开的只是手尖手腕或是肘部,没有控制住 对方的膀根部,此时出手快时得先,慢着吃亏,而这仅仅是一拳一脚 的得与失,并没有将对方制住,对方仍然有机会、有能力更拳换势, 改变招法和进攻的策略,向我们发起新的攻势。擒拿搏击中只有控制
住对方的膀根,也就是必须打开对方的第三道大门,才能随我变化, 使得对方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 有打开三层门,才会稳操胜券。
技击擒拿时的手法很多,一般人们常用的有“先发制人”和“后 发制人”两种类别。与对方击打格斗时,不等对方出手攻击,就先出 手,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出其不意,以我们的气势闪电般的连环招 法,制住对方,压服对手,赢得胜利,这种进攻的策略称之为“先发 制人”。“后发制人”是指当对方出手向我进攻时,避其锋芒,然后 再出手还击的一种策略。“后发制人”的优点是能够清楚地观察对方 招法的特点和弱点,摸清来龙去脉,抓住有利的时机和空隙,准确有 力地还击对方。在技击和擒拿中,不论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 人”都有它的优点和弊病,所以梅花桩拳派在采用“后发制人”这种 策略手法时,要求出手进招在对方动作之后,虽然我方出手晚于对方, 可迅速如雷霆闪电,完成整套攻击动作却在对方之前。这种策略手法 既有“后发制人”的效果,又有“先发制人”的威力,是技击擒拿中 值得釆用发扬的战术手法。但是应该注意,不论是釆用先发制人、后 发制人或是“后发先制”的战术手法,决不能忘记一出手就应该打开 对方的第三道大门,控制对方膀根部,粘连不离,随它任意变化,都 不让对方逃出自己的控制范围。否则再好的战略战术,再好的手法招 法,也会落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控制对方膀根就能收到开寸离尺的效果。拨开对方膀根部一寸, 对方的稍节(手指或手腕)就会离开或是移动一尺,对方必然会出现 防御中的空隙漏洞。我方再近其身,制住对方。梅花桩拳术将这种开 寸离尺的手法称为“闪门之法”。
擒拿技术是短兵相接,近身近战的一门格斗技术,手法运用的好 坏就更为重要了。它不但要求我们用技巧招法打开对方的三道大门, 而且还需要从拿的劲力上控制住对方的三道大门。有些擒拿技法从表 面上看只是拿住了对方的稍节部位(手指或是手腕),但是我们所拿—拿二,的劲力通过稍节传至中节,直到根节,仍然控制住了对方的三道大门, 使对方无法转动。韩其昌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在运用拿法时必须拿 住对方三节,只拿住对方一节或二节是拿不住对方的。这种劲力的养 成是非常难的,它不但要有巧妙的擒拿连环招法,还要有力,最重要 的是养成一种武术技击中特有的知觉——“运动知觉”。“动知者易, 运知者难。”擒拿格斗中,对方稍稍一动,我们不但要知道而且要相 应地作出反应,要在动作技巧上、劲力上都能够贴上、粘上、随上、 跟上对方。对方的动作在不停地变换,我们也要保持力整不散。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随风而进,迎风而化”。
擒拿技术手法上虽然再三强调一个“巧”字,突出一个“巧”字, 甚至有的擒拿方法就叫“巧”拿,讲究“以巧破千斤”,但是我们决 不能忽视力量在擒拿中的作用。没有强大的力量作为后盾,也就谈不 上巧劲。我们常讲的“以巧破千斤,千斤力在后”这句话才完整。如 果只懂得擒拿技巧,没有本力、功力,搏击中该抓时抓不住,该托时 托不起,该拨也拨不开,该拿时拿不狠,再好的擒拿技术、擒拿手法 也不可能发挥出来。
擒拿技术中的每一技法,都应该依据对方的招法和劲力的变化而 变化,每一擒拿技术的实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不是不管搏斗 中的具体情况死拿硬要。死拿硬要不但拿不出好的擒拿效果,还会造 成反被人制的被动局面。要想在擒拿格斗中将所学招法、手法运用自 如,一要勤学苦练,在勤学苦练中养成手与手法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 变能力。“功夫”需要时间加勤奋,只有我们反复练,不间断地练, 认真仔细地练,才能正确地掌握擒拿技术,正确体会擒拿中劲力的变 化,在擒拿中不误时机地使用擒拿中的手与手法。拿出一个真正的“巧” 字来。二要真打实做,在熟练掌握擒拿技术之后,经常实践。“要想 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没挨过打,没挨过摔,没 挨过拿,没尝过挨打、挨摔、挨拿是什么滋味,就不可能拿好别人。 在实战中,不仅能练出手与手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培
养出敢打、敢进、敢拿、敢拼的果敢精神。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只有通过实战,才能真正养成“运动知觉”,在惊心动魄、瞬息万变 的擒拿格斗中,用好我们所学的手法和招法。
浏览7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