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九宫十八腿入门

 

 

一、步形

步形,指拳法运动中两腿按一定 要求所展示出的形态,是下肢的一种 静止形态。

按照两腿与两脚的空间与形状, 可将步形分为弓步、马步、虚步、歇 步、仆步等,这是各派拳种通用而最 常见的五大基本步形。

除此之外,九宫门还有跪步、叉 步、拗步、丁步等几种与众不同的步 形。九宫门的步形是一种技击桩架, 有着特殊的手上动作配合。

(一)弓步

以左弓步为例。左腿屈膝前弓, 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右腿在后,膝 部略屈蹬伸,脚掌着地,脚尖里扣斜 向前,脚弓正对左脚后跟;体重的六 份落在前腿上,四份落在后腿上,故 有“四六步”之称。右掌抱于腰间,掌 心向上;左掌前伸托掌,高与颌平,肘 略屈,肘尖向下,掌心向上。

 

 

 

 

 

 

(二)马步

两脚大开步分立,距离宽于两 肩,两腿屈膝如骑马势,脚尖向前, 上身正直,收胯敛臀。右掌屈臂横于 胸前,拇指向下;左掌屈臂横于小腹 前,掌心向下。

(三)虚步

以左虚步为例。右腿屈膝,脚尖 向外;左脚向左前方虚踏地面,脚跟 虚悬,腿膝略屈。左掌吊臂于裆前、左 大腿内侧,掌尖向下,虎口向左前方; 右掌屈肘横臂,护于左肩前。

 

 

 

 

 

 

 

 

(四)跪步

以右跪步为例。左腿屈膝,脚尖 向左;右腿屈膝下跪使膝部接近地面 (但不可跪地),脚前掌着地,脚跟悬 离。上身转正,左掌屈臂举于头部左 侧,虎口对肩,掌心向上;右掌伸臂按 于右大腿外侧,掌心向下,掌尖向前。

(五)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右转体,左脚尖 外展,全脚掌着地;右脚跟离地,臀部 坐于右小腿上。左掌屈臂亮掌于头顶 左侧上方,掌尖向右,掌心向上;右掌 前伸,肘臂略屈,掌略低于右肩,掌心 向上,掌尖向前。

 

 

 

 

(六)仆步

以左仆步为例。右腿屈膝全蹲, 大腿与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 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左腿平 仆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 扣。右掌收抱于右肋侧,掌心向上; 左掌向左脚背上侧推出,虎口向下。

(七)叉步

以左叉步为例。左脚经右腿后 侧插一步,腿略蹬伸;右腿屈膝,如 右弓步势,上体右转,略向左倾;左 掌屈肘横臂于胸前,虎口向下,掌尖 向右;右掌向左脚后侧上方伸出,高 约与腰平,虎口向上。

 

 

 

(八)拗步

以左拗步为例。左脚经右脚前向 右侧方上一步,屈膝,脚尖外展;右腿 屈膝略跪,脚前掌着地,脚跟悬离地 面;上身左转,面向正前方。右掌屈肘 平抬,横于喉前,右掌位于左肩前侧, 虎口向下,掌心向前。左掌抱于小腹 前,掌心向上。

(九)丁步

以左丁步为例。右腿屈膝;左脚 收于右脚弓内侧,脚尖点地,脚跟悬 提,臀部下沉。左臂下垂,左勾手护于 膝部外侧下方,勾尖向后;右掌护于 左肩前侧,虎口向里,掌心向左。头左 转,目视左侧方。

 

 

 

二、步法

武术界历来就有“教拳不教步, 教步打师父”之说,可见步法在实战 中的重要性。把拳脚练得再好如没有 敏捷灵活的步法则难以接近对方取 得有效的打击。

常言道“百练不如一走”,灵活而 进退自如的步法,既可使对方凶猛的 攻势化为乌有,又可抓住时机立马攻 击,转危为安。

另外,在前进、后退、左闪右躲的 移动中,始终保持重心的稳定平衡, 这也需要有正确的步法动作,才能达 到“步到手到,出招有效”。

九宫门的上乘步法全在“踏罡步 斗 九宫桩”和“穿花绕树九宫飞星桩” 中。此先把九宫门的几种基本步法作 一介绍,以便为上乘步法练习打下良 好的基础。

(一)上步

【动作】


  1. 左开门势站立。

  2. 右脚向左前方上进一步,右膝 略前弓。同时,右掌前推,掌心向前, 掌尖向上,高与面部平;左掌护于右 肋前侧,掌心向下。


 

 

 

【说明】

  1. 上述为左开门右上步。

  2. 左上步与右上步方法相同。两 脚交替循环进行。

  3. 练习上步时,必须配合手上动 作,于步法训练中养成攻防自然的条 件反射。

  4. 以下的各种步法练习,对手、 步配合动作要求都一样,在此说明, 后面的文字介绍不再赘述。


(二)退步

  1. 左开门势站立。

  2. 左脚向右脚后方退一步,重心 后移,成右高虚步。同时,左掌向前上 翻,高与面部平,掌心向上;右掌护于 左腋前侧,掌心向下。


 

 

 

(三)九宫步

1.左开门势站立。

2.左脚尖外展,右脚尖内扣,屈 膝下沉身。同时,左掌向前上翻成托

掌,高与面部平,掌心向上,掌尖向 前,肘部略屈;右掌护于左肋前侧,掌 心向下。

 

 

  1. 右脚经左脚内侧,弧形向左内 侧前方上步,脚尖外展,身略向右扭。 同时,左掌下按,置于右肋前侧方,掌 心向下,掌尖向右;右掌弧形向前上 推出,高与面部平,肘部略屈,掌尖向 上。


【说明】

两脚循环向前走成S形或弧形,步 幅均匀,重心有起有伏,但不得腾起。

(四)插步

  1. 左开门势站立。


 

 

 

  1. 右脚经左脚后侧向左前方横 迈一步,两腿交叉,右腿蹬伸,左腿屈 膝半蹲,上身仍向左扭。目视左后侧 方。

  2. 动作不停,左脚随左转体向前上 进一步,屈膝前弓。同时,左掌向前托 出,高与面部平,掌棱向前;右掌护于 左肘下内侧方,掌心向下。


【说明】

上述为右插步动作,左插步则 以右开门势起,练法相同,唯方向相 反。可左右循环,连续插步进身进行 练习。

 

 

(五)跟步

  1. 左开门势站立。

  2. 左脚向前一步,右脚紧随跟进 一步。


【说明】

上述为右跟步,左跟步则动作 相反。

 

 

 

 

 

(六)闪步

  1. 左开门势站立。

  2. 左脚向右脚内侧一收步,即迅 疾向左外侧方横迈一步,重心左移, 略成右跪步状(但右膝不作下跪)。同 时,左掌上翻,屈臂举于头部左侧,掌 尖向上,掌心向右;右掌伸臂下按于 裆前方。目视右斜前方


 

 

 

 

 

 

 

 

 

 

 

  1. 右脚向左脚内侧一收步,随即 向前弧形上进一步,成右弓势。同 时,右掌向前推出,略高于额头;左 掌下按,置于右肘下方,掌尖向右。


上述为左闪步。右闪步与此相 同,唯方向相反。左右循环练习,手上 动作要与闪步密切配合。

三、基本腿法

九宫十八腿,主要腿法有踩、钉、 封、叩、勾、铲、扫、蹬、踹、弹、撩、挂、 撑、拌、撞、缠、圈、腾等。其中有专门 进攻性的,也有防守反攻的腿法。要 求“地腿快似风,低腿如刀攻,高腿不 过胯,腾腿要刚柔”。

(一)踩腿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提脚用 力下踩或侧踩,全脚掌着地。

 

 

 

(三)封腿

支撑腿下蹲;另一腿屈膝,脚尖 内扣,膝部向前顶压,封住对方的腿 脚,使之不能后退。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脚尖勾 起,由屈到伸猛力向上或向侧勾踢, 膝部挺直,脚跟擦地,高不过胯。
(五)铲腿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脚棱 向前,由屈到伸猛力向前或向体侧 铲出,膝部挺直,铲腿高不过胯。

(六)叩腿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脚尖勾 起外展,直腿用脚跟叩击,高不过膝。

 

 

 

 

(八)后扫腿

支撑腿全蹲为轴;另一腿脚掌 全部着地,脚尖内扣,膝部挺直。上 身前俯,两手扶地迅速推地后扫一 周,脚跟用力,脚掌擦地。

 

 

 

 

 

 

 

(九)连环扫

伏地半前扫和伏地半后扫结合 起来。扫转连贯协调,快速有力。

 

 

 

 

 

 

 

 

 

 

(十)盘腿拍

支撑腿全蹲为轴,两手扶地;另 一腿脚尖内扣,膝部挺直,向前向后 连续旋扫一周以上。双手推地和全蹲 蹬地要协调快速,动作要连贯,身体 随旋扫而转动。
 

 

 

 

(十四)后撩腿

支撑腿直立站稳,上身前俯,抬 头挺胸;另一腿屈膝用脚跟向后上撩 踢,脚掌向上。

(十五)后挂腿

支撑腿伸直站稳;另一腿屈膝向 后挂击,用力要猛,力达脚后跟。

(十六)拌腿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屈膝上 提,脚尖勾起外展、从后向前拌出。

(十七)撑腿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脚尖点 地,腿内旋、脚跟外展,直腿划弧撑 出。

(十八)撞膝

 

 

支撑腿直立或稍屈站稳,另一腿 屈膝用力向前撞击节为轴,脚尖勾起向里绕环后踹出, 力达脚跟。

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以膝关起,经支撑腿的脚内侧,向前、向左 向后绕环一周以上踢出。

(二十一)腾腿

一腿屈膝起跳,另一腿向前上方 腾空弹踢而出。

 

 

 

 

 

第二章踏罡步斗九宫桩

 

 

 

踏罡步斗九宫桩,是武当派九宫 门训练反应敏捷与脚步稳健的秘传 功法。持久练习,身法轻盈似狸猫,步 履灵巧胜猿猴。功成之后,身法手法 配合极佳,出招击敌如探囊取物,人 若取我则无法捉摸。与少林派的“梅 花桩”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当九宫桩的详细练法步骤是 按: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 斗、八卦、九宫。

 

 

 

浏览1,5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