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仪桩
(一)云手
1 .左右脚各站一桩上,左侧身,左 手俯掌在前,指尖斜向右前方,高与腰 平;右手侧抬举于右头侧,掌心斜向 上,两臂呈环抱之意;重心落于右腿, 左脚略虚。
- 左脚后移,右脚随即平行前 瓒,身体侧转。同时,两手合于胸前向 左右划弧分开,此即从左侧身势换成 右侧身势。
(二)阴阳交替如此左右替换,练习两手的防守 之法。
1.两脚以脚前掌为力点,站在固 定的两根桩上,屈膝蹲成马步;双臂 成环状抱球势于胸前。
2.吸气,两脚蹬力弹起,使身体 腾空左(右)旋转180。;两脚起于二 桩,落于二桩,仅仅双脚位置交换。
反复练习,以此练习整力和平衡力。
二、三才桩
(一)灵猿献果
- 按云手右势(含机步)站立桩 上。
- 右脚向右后侧桩撤退,左脚踏 在右脚刚才站的那根桩上;两手按云 手法变换。
- 退左脚到侧桩上,同时,左转 体约60。,右脚随即向前桩上一步;两 手成云手势。
(二)渔翁撒网
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三分之 二的重心位于右腿,自然站立于前后 两桩之上;云手势变成左手上抬与肩 同高,成圈臂,掌心向下,掌尖向右; 右臂斜伸于右侧方,高与肩平,掌心 向上,掌尖向右。目视左掌成定势。
2.重心前移于左腿之上,右脚随 之前移踮于左脚跟内侧。同时,左掌 向前、向左弧形撩抓,右手随之由后 向前弧形甩打。
右脚后移到左侧桩上,重心随之 后移至右腿,成左势含机桩。同时,右 掌自然回收并向右后方摆落按于腹 前;左掌自然上提,护于右胸前,掌尖 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
左脚再向前,右脚随之前跟,如 此循环练习。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成定势时,则姿势相反。
三、四象桩
(一)白猿挂印
1.两脚自然开立站立于两桩上, 两手成四平手,右手在前,掌心向前, 掌尖斜向前上;左手护于右肘内侧下 方,掌心向下。
2.左脚向对角桩上步。同时,右 掌下按,左掌向前翻,成左手“四平 法”。
- 重心移于左腿,右脚经左脚前 向左盖步,右脚落于左侧桩上。同 时,左手向左、向上、向右圈化
- 左脚撤回原来的桩上,右脚随 之也回到原来的桩上。同时,左手向 左、向上、向右圈化,护于右肘内侧 下方;右手上翻还原成起势状。
如此循环练习,如果右脚先向对 角桩上步,动作则相反。
四、五行桩
(一)黑虎巡山
以此步法走转,身手变化可多种 多样。以四平手为例。
- 两脚分立与两桩上,重心微向 左移,右脚向中桩踏稳。
- 左脚向正前方的左桩上步。
- 右转体约270。,左脚自右脚 前绕步,并转体落于中桩之上。
- 右脚向前、向对角桩上上步。
- 左脚向左侧桩上上步。
- 左转体约270°,右脚向左脚 前绕步,并随转体落于中桩之上。
在走转的同时,双手不断轮流划 圈,如此循环走转练习。如果左脚先 向中桩上步,动作则相反。
(二)真武献礼
- 两脚分立于两桩上,重心微向 右移,左脚向中桩上步。同时,左手由 下向上撩抓。
- 右脚向对角桩上桩。同时,右 手随转体由下向上、向左抓按,使左 右手环抱。
前微倾,成作揖势。右脚互 换,方向相反。
2.假想对方向我左侧绕转。我即 顺对方绕转方向,向对方侧方上步, 左脚向3号桩上步。
3 .右脚过左脚内侧向6号桩上步。
- 左脚随即向5号桩撤步。
- 左脚再向4号桩上步;右脚过 左脚内侧向1号桩上步,左脚随即向2 号桩撤步。
如此循环练习,双手可作自然 的云手动作。如果一开始右脚向4号 桩上步,唯上步时左右脚互换,方向 相反。
(二)手运太极
步法同“移身换影”势,唯手法应 用不同。
- 我左脚在2号桩,右脚在1号 桩。假想对方出左拳袭来,我左脚迅 速向3号桩上步,同时,左手向上、向 左侧撩抓。
右脚过左脚向6号桩上步。
- 右手随转体由下向上、向左拍 按;左脚向5号桩撤步,同时,左掌变 拳向斜前方叉击。继左右分开,左掌
下按,右掌上翻。
然后,左脚上步于4号桩,此即与 起势换了一个方向,再按上述方法循 环练习,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六、七斗杭
(一)八步七星
1.由中桩起步,左脚向左侧前方 桩上步,右脚跟随即过左脚内侧,并 向右侧前方桩上步。如此一步一桩, 四桩走一圈,先顺时针方向走转。
2.返回到中桩。继续走转,如此 一步一桩,四桩走一圈,再逆时针方 向走转。
仍然返回到中桩。如此循环走转 练习,手法可不断变化。
如果由中桩起步,左脚向右侧前 方桩上步,一步一桩,四桩走一圈,走 步方向相反。
七、八卦桩
此桩势按顺、逆时针方向走转, 走八步、踏八桩、转八方位、行一圈、 合太极,起于始点归于始点。步走阴 阳连环,手法又分多手连环(如:内圈 手、撩打手、车轮手、云手等)。
(一)鸦雀步
以逆时针方向走转为例。
- 迈左步上桩,脚尖外摆。
- 上右步落于左侧前桩上,脚尖 内扣。
- 左脚后插步落于桩上。
- 右脚向右横挪一步,到另一桩 上。
- 左脚过右脚内侧,向左侧前方 迈步。
动作同上,再走另一半圈,走完一个 连环步,共行一圈,回到原位。
如此循环练习,手法不断变化。
八、九宫桩
此桩集以上七桩数法为一体,纯 任自然,按顺、逆时针方向走转。通过 以上专项桩法训练之后,在蹿此九宫 之时,全凭神意下功夫,达到道法动 功高乘之列。
初期阶段,可按8字圈行走于九 宫桩上,来回穿插,合于八卦五行,互 相衍生。
中期阶段,逐步在九宫桩上随机 运行两仪桩,或三才桩,或四象桩,或 五行桩,或六合桩,或七斗桩,或八卦 桩,来回穿插走转,各种手法贯通,使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高度有机配 合,形成一套无始无终、永无止境的 拳功。
高级阶段,神意俱佳,举手投足, 皆在道中。
第三章穿花绕树九宫飞星桩
“穿花绕树 九宫飞星桩”,是按 八卦九宫图演化而来,也称为“九 宫转”。
其法“四旋八步,手居中宫”。四 旋取四正之阴阳变化,八步以走踏八 卦,步贯阴阳;手变而后指中位以定 九宫。拳谚曰:“五行八卦转九宫,生 门死户须辨清;旋入阴阳出河洛,羲 周易法万理宗。”
以九宫图为参照,按照一定的环 行距离分别埋上高约3米、直径约15 厘米的木桩,此即“九宫桩”。然后按 顺逆路线在桩内绕转穿行,变换姿 势,称之为“穿花绕树”,或称“九宫 步”,或称“九宫飞星法”等等。
九宫桩顺穿路线。
九宫转逆穿路线。
一、顺穿九宫
(一)起势
- 面南,正身立于一桩前,两掌 垂于体侧,呼吸自然。
- 右脚后退半步,重心移于右 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右掌变 拳,与左掌一起合于胸前,成抱拳势。 目视前方。
1.右脚向右外侧一步,踏地于一 桩外侧方(西面),成左虚步。同时,右 拳变掌,收抱于右腰间,掌心向上;左 掌上挑,屈臂立于左头侧上方,掌尖 向上,掌心向后。目视一桩下段。(图(二)顺穿一
2.左脚向左后(北面)侧移动半 步,双掌向胸前合拢成十字手。随即, 右脚铲击一桩下段;同时,双掌向左 右分展开,右掌斜伸于右臀外侧方, 掌心向下;左掌屈臂于左面部前侧, 虎口向下。目视右脚。
- 右脚向右侧方(西面)落步,右 闪身,成左横裆步。同时,右掌收抱于 腰间;左臂内裹,屈臂立于左前方,掌 心向上。双眼从左臂内侧注视一桩。
- 左脚内收向一桩(南面)地面 弧形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勾;身体 重心落于右腿,屈膝半蹲。同时,右掌 向右划,屈臂横于胸前,两手如抱球 状。目视左脚尖°
- 左脚尖外展落步,身体左转; 右脚收步于左脚内侧地面,脚尖点 地。同时,左掌向右肋侧后按掌,掌心 向右下方;右掌推击一桩中段。目视 右掌。(三)顺穿二桩
1 .右脚向右(二桩方向)擦地滑 出一步,伸腿仆地,左腿全蹲,成右仆 步。同时,右掌向右脚背方向穿掌,掌 心向上,虎口向后下方;左掌斜伸臂 于左侧斜上方,掌心向上,虎口向后。 目视右掌。
2 .重心移于右腿起身,两掌弧形 向胸前收拢上挑。同时,左脚提起向
二桩钉踢,脚尖勾紧,高不过膝。
3.左脚向南落步,两腿屈膝成扭 步,左脚尖外展;右膝略沉跪,脚前掌 着地,脚跟悬离地面。同时,上体左 扭,左掌上挑外旋,左前臂外侧裹靠 二桩中段(南面);右掌收于右肋侧, 掌尖略向下。目视左前臂。
浏览9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