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香鲸游旋
此即混元椿之展开式也。
此式之奥妙,即其三角螺旋力。整体及两臂双足皆须依本三 角螺旋之规律而运行,切记须以整体之旋力带动两臂与两足之旋 力,务使局部随整体而运行,不许局部破坏整体。内劲真力通过 腰脊拧摆横摇所生之旋力推动两臂伸缩轮旋不已。两臂前伸,螺 旋式前进,为挠,生离心力;两臂后缩,螺旋式后退,为裹, 生向心力,利用陡顿离向分之法则,当两臂伸株前进即将结束 而其缩裹后退即将开始之际,在腰腿之配合下,两手臂应一顿, 使旋力化作炸力而贯于指端。此际试力即为发力矣。此种转化可 隐于内亦可显于外,其隐显之限,应以自己之意感为度。意不用 动,力不外发,从技击效用讲,两手臂螺旋式伸搓前进,支点 犹如滚丝,肩肘似机轮,引进化走敌力于无形,三角蓄劲横拧直 取,顿放敌身而留痕于其眼底胸前,然两手臂螺旋式裹缩后退力 点不抗劲,肘腕皆如滚珠木轮,横截推错,曲中寓直,顿遒己 身,吞噬敌力于无形,我臂已刻入敌腕臂之骨里矣。此即旋力吞 吐于无形,离向沉托要留痕,三角螺旋曲中直,滑车杠杆作功 长。
此法为大成拳之基本功9昔日从我习大成拳之诸好友,能将 此法操到好处者,千万一二,非我授之不详,实此笔未将陡顿离 向分之法则参透也。于此特意指出,望后学者勉之。
习时须时刻体认螺旋力向炸力之转化,借横走之旋力发出竖 撞之炸力,三角蓄劲,直线发力,进退纵横挥浪舞,起伏无定虚 实睹。整体与手足动作之螺旋形,对方触及何处,何处即能使对 方失去平衡而倒地也。此法操之纯熟,自有不可思议之妙。
此法为一项发力模式,从中可派生若干具体打法。
(9)烈虎出洞
此法为大成拳之遒放也。须利用分布力。
设对方以双掌或双拳袭我胸部,其右足向我发起穿裆窥中之 势,我出右足同时双手同去,自其两手臂之下沿其小臂内侧猛然 向上遒提,将其两腕别于我之两肘之内侧,与此同时,我上体与 下肢运用对拉拔长之争力迫使对方拔根提气,随即用双掌以捧
挺顿放之力向彼之前胸推去,敌必被放出无疑矣。
此法之关键在于遒,遒中须有引掣之意,撑肩横肘臂腕搓 横以引进敌身使之就我,上兜下坐,头足对拉拔长,用兜搓抽 托之力,力以擎起彼身,使之拔根,若能使敌拔根就我,我则遒 变放之际,敌必无隙可乘,而由我掷出矣。故遒放之法,遒为切 要。然须切记放非全然直推之意,放中须有顿挫之力,启双掌至 其身,不许一沾即离,双手须沿其胸而下走,直至掌心离物感而 后止。同时须借腿之力,以使双放之力均整适当。故习时须体认 此种用力之法,此刻留心肩肘腰脚之配合,务求力之均整。习时 切记遒时臀部不许越过后足根,又须有虎岁之掳,放时腰脊垂线 不许弯曲,须有斜中寓直之意;沾身纵力,抽身劲发,如烈虎之 出洞,欲出而又入,欲入而又出,前伸后坐,争力均整也。
(10)雷霆击地
此项打法为大成拳之双把栽捶也。
设对方低身下势,出右足向我发起穿裆之攻势,同时对手向 我脐腹部打来,其手法似形意之马拍子或炮捶之双挫掌,来势甚 猛,设我右足在前,遂将右足后撤半步,同时双手并去,自上捶 入其两小臂之间,我之掌腕即用横撑旋提之力,叼钩撑提其两臂 腕,向我怀中引进其身,若敌方有执叫劲后坐,我则破执,乘势 松钩握拳并将后撤之右足进半步,同时我之双拳借上体与下肢对 拉拔长之争力向敌之两前胸击去,敌必坐地弹起,伤内而挫拧腰 脊。
此法之关键在于整个动作皆须巧妙地利用地之反弹射力。我 之右足后撤半步时,须利用地面之反作用力以引进敌身,待敌后 坐叫劲,我进步破执以发力进击,亦须借地面之反作用力,以增 强我上下对拉拔长两生争力之直射强度,我力之方向并非平直, 而是沿敌体而斜下。故我力递至敌身而达于地面,地面之反射弹 力又有将敌体弹起之势,如是敌之腰脊之垂线即弯曲矣。故此法
之凶猛不仅在于击其胸腹而伤其内脏,更在于挫伤其腰脊骨焉。 因此,此法所运用之力,犹如雷霆闪电自天空达于地面,复自地 面反射于天空也。习时,须时刻体认束身发力,上下对拉拔长缩 放之,既矛盾又统一之争力。此种争力为集中力也。
昔日我尝谓大成拳有拔地欲飞之力,更与地心争力。学者多 各解其义,故大成拳之某些断手之技巧也难学到手。于此我再次 提出利用地面反射弹力之妙,以克服双重不化之病,望学者努力 为之。
第三式神龟出水
此法即大乘椿之展开势也。
此式之妙即在于上下对拉,提、按互演,前后拔长,形曲力 直,其形象犹如大龟立游于水面,欲浮而又沉,欲沉而又浮,时 浮时沉而挟浪扬波于水面。操练此法之技击性目的是欲使我之周 身上下按之皆有漂木之动,盖化打无执也。故习时,须体认反者 力之用这成法则,上下对拉、提、按、撑、挫,前后拔长,搂、 劈、钻、刺,左右圆撑,骨藏锋棱,利用各关节拉力所生之分 力,寻求其合力点以达到技击之效用。然仍是三角化打劲始蓄, 直线发力带锋棱,手握提按斜撑错,单臂杠杆克阻力,暂时须体 认我之两臂所生若漂木之力,此单臂杠杆为之妙也。
习时须体认地面之反作用力。盖此式之全部精神在于力生有 两,两则能一,力之生皆成对成双,有向前之作用力必有向后之 反作用力,有向下之作用力必有向上之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作用于一条直线之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出现, 同时消失,性质相同,互不抵消。技击发力时,我之前进或后退 之虚足,对地面施加之作用力愈大,所发之力亦就愈均整。故技 击时,为增强作用力,以获得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方向相反之 反作用力,在周身三角蓄劲之外,还须善于利用所进或所退之虚 足蹬地所生之集中力即反作用力。又须知我所进或所退之虚足,
足尖一点地,即为单臂力杠杆也。此种单臂力,顿杆所生之反作 用力与我单臂上肢速度杠杆所生之作用力,既矛盾又统一,以合 成断手制敌之均整之力也,藏身落手击敌,操练此式时,还须注 意使我之整体重力作用线常保持在两足支撑面积之内,以稳定我 之枢纽平衡。欲达此目的,又须顶上意空灵。盖我之头颅系一平 衡杠杆也。拳家所谓“虚灵顶劲",即指此也。故习时头不许前 低,不许后仰,以与手臂虚足之单臂杠杆相配合也。
故于别处,我曾将此椿法名为杠杆椿,实非焉故也。
“神龟出水'’之式既为一项基础试力,又系一项断手模式, 从中可派生若干具体打法,兹分述如次:
浏览1,5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