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全身骨与骨之间以一定的结构相连,成为骨连接。骨连接分 为两类: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根据骨间连接组织的不同, 可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这种连接没有任何间断和缝隙,它的活 动范围很小或完全不能活动,故又称不动关节。间接连接又称滑膜关 节,简称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囊和 关节腔。
关节面及关节软骨:骨关节面是指连接骨相邻的骨面,一般为一 凸一凹、即关节头与关节窝。关节软骨具有弹性,可承担负荷,减缓 震动和防止骨关节面的磨损,以及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它覆盖在骨关 节面上。附在关节面周缘的骨面上,包住关节四周的组织叫关节囊, 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在某些关节,纤 维层局部增厚,形成韧带,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制止关节过度运动, 滑膜层薄而光滑,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能分泌少量滑液,润滑 关节和滋养关节软骨,并有吸收的功能。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 间围成关节腔,内涵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低于大气压,这对 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
为适应特殊功能的需要,分化的一些结构称为关节的辅助结构。 关节的辅助结构主要有軔带、关节内软骨、关节唇、滑液囊和滑膜关 节的辅助结构,有增加关节的稳固性,限止关节过度运动及避免关节 面过大的撞击和磨损,减少肌腱与骨之间的摩擦等作用。
关节的运动形式与它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各关节面的形状不同, 其运动形式也就不同,每一关节的运动都可以说是围绕着一定的轴进 行的,人体的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大类。 单轴关节:只能围绕一个轴运动,如:滑车关节,其关节面形似滑车, 像手指间关节,他们只能绕一个轴作屈伸运动。又如:车轴关节桡尺
近侧与远侧关节,关节面的一面像圆柱状,另一面为环状或部分环状。 只能绕垂直轴做旋转运动。
双轴关节:是指可绕两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如椭圆关节(桡腕 关节)关节头呈椭圆形凸面,关节窝为椭圆形的凹面,能绕冠状轴作 屈伸运动和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也可一定程度的作环转运动。 又如:鞍状关节(腕掌关节)两骨的关节面都成马鞍状,作十字形交 叉结合,可作屈伸与内收外展运动,还可稍作环转运动。
多轴关节: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多种方向运动,如: 平面关节(腕骨间关节),关节面接近平面,因此是多轴关节的一种 形式,可作滑动。典型的多轴关节是球窝关节,关节的头呈球状,关 节的窝与它相适应,关节窝小而浅,因而它是人体活动范围扩大的关 节,如: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靭带的多少与强弱、肌肉的力量、关节 的类型都影响关节运动的幅度,我们了解了骨和骨连接,在实施搏击 中就能够根据不同位置,釆取相应的技术控制关节,采用不同的扭转 力量、扭转方向,损伤破坏韧带、肌肉和关节,使之丧失战斗力。
了解了人体骨关节活动的规律和范围,以及外界击打所能触及的 要害部位,在实施擒拿技术时,便可以利用人体中各个关节的不同活 动范围和规律,根据軔带的强与弱、对方的不同站立、身体姿势,伺 机审视实施擒拿。
3.人体神经系统知识
研究学习擒拿技术,除研究掌握有关关节的知识之外,还要掌握 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知识。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人 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与神经胶质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 机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组成,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千及小脑。 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机能很复杂,但它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反射,中枢神 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接受刺激而产生感觉,又通过传出神经 支配各效应器的活动。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就是大脑皮质一定神经 反射活动的产物。
了解了神经对人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再进一步研究神经的走向, 以便在实施擒拿中能够正确地选择掐拿和击打的位置,取得更好的擒 拿效果。神经多沿骨干与血管伴行,大多处在肌群的深处,外边有较 厚的肌群保护,但是它通过关节或是人体一些特定部位时,常常出现 外边肌群较薄或没有肌群的保护。例如:颈椎部,如果在搏斗时对颈 椎实施切打、搬拧、旋拧、颈椎错动,必然会伤其中枢神经,造成伤 害,重者会死亡。又如:肘关节鹰嘴沟处,右尺神经通过,肌群较薄, 如果在搏击过程中,对肘关节实施掐拿或击打,造成该部位受损,会 直接伤及尺神经,使对方前臂疼麻无力,臂不能抬起,从而失去抵抗 能力。
由于本书主要介绍擒拿的练习方法和擒拿的技法,所以有关的人 体知识仅作概略的介绍,有兴趣者可参阅有关运动解剖、运动生理方 面的书籍资料,进一步加深研究,将有助于擒拿制胜。
(二)檎拿中的手与手法
武术技击主要包括踢、打、摔、拿四个方面。在惊心动魄的格斗 中,根据格斗的时机、所处的位置、面临的对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 方法。该打则打,该摔则摔,该拿则拿。踢打摔拿相互关联,缺一不 可。格斗并不是单一动作的连续重复,而是各种动作交替使用。进攻 时,需要一招接一招,一招比一招严密,一招比一招猛烈。防守时又 要求招招破敌,粘连不离,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因此造诣精深的武 术家,踢、打、摔、拿四个方面必定都能精熟掌握,并能在实践中得 心应手地加以运用。
有些习武者非常重视踢、打、摔的练习与运用,而对于拿法却重 视不够,其实在技击中拿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技击近战中不可缺少
的一种技法。拿法不是孤立的拿,我们在实施踢打中也融入拿法的技 巧,特别是近战的摔法之中,更是摔中有拿,拿中有摔,所以说拿法 不仅是独立的应用技法,而且在踢、打、摔三种技法中也起着重要的 作用。因此各门各派拳法都非常重视拿法的练习和拿法在实战中的应 用。梅花粧拳更是如此,它的上盘功夫里包括:刁、拿、锁、带、勾、 搂、抱、打、崩、挑、劈、砸,拿法是梅花桩技击上盘功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
1.实战中手的作用
实用擒拿技术千变万化,搏击中手法运用的好坏,是取得擒拿技 击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通 过简单的一伸手、一投足,行家就能看出你功夫的深浅,练的是哪家 拳术功法。
各门各派拳法都非常重视基本功法与基本手法的练习和运用,在 梅花粧拳法理论中有许多手与手法的论述,如:“得门而入”的理论 就指出:“拳之催人必近其身,方能跌出,如物之藏于室,不得其门 而入时,纵有神仙拳,无由登堂直入探而取之。”意思是说:当进攻 敌人的时候,必须先接近对方的身体,不接近敌身,就谈不到制住对 方,打倒对方。接近敌身,是制住或打倒对方的先决条件。
然而要想接近敌身又谈何容易?敌身就好似一件东西藏在房屋里 面,如果不想办法或者没有办法进到房子里面,甚至连房子的大门都 没有找到,想把房子里面的东西拿到手,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一句 空话。在武术擒拿技击中,将两只手比作房子的两扇大门,梅花粧拳 术将手这道大门分为三层,俗称三道门:手尖手腕为外大门,肘部为 二道门,膀根是第三层大门。能够打开这三层大门就如同走进院中、 来到屋里,招法便有机会施展。假如只是打开第一道或是第二道大门, 则是刚刚走进院中,根本没有进到屋里,当然谈不上探囊取物了,如 果在擒拿技击中刁住、抓住、挑开、拨开的只是手尖手腕或是肘部, 没有控制住对方的膀根部,此时仍然是出手快者得先,手慢者吃亏,对方仍然有机会、有能力更拳换势,改变招法和进攻的策略,发起新 的攻势。擒拿搏斗中只有控制住对方的膀根,也就是必须打开对方的 第三道大门,才能随我变化,使得对方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打开三层门才会稳操胜券。

浏览7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