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1忐奉卖成特点
南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具有较高的广泛性和实战 价值。古往今来,在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南拳为抵御外来侵 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南拳的技击性得到了 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综合来说, 南拳的实战具有如下特点:
1.手法以短见长,步法稳健扎实
南拳实战以稳固的下盘为基础,步步为营,以短小、迅 猛、丰富多变的拳法出奇制胜。
2.拳法为主,腿法为辅
南拳以手见长,凭借硬朗的桥手,与对手搏击,拳法丰 富,变化多端、小巧,而腿法多在技击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即 使有用也多为力道凶狠的低矮腿法。
3.以气催力,短劲为主
南拳在实战中经常伴以各种声音,一方面可达到干扰对 方,提起壮胆的目的;另一方面呼喝之中,气贯全身,可爆发出瞬间的短劲。
4.贴身紧逼,抢手为先
由于南拳以拳法和短劲为主,这决定了实战中很多技法都 贴身紧逼的战术,不动则已,一动则气势如虹,攻击不断,步 步追击,以抢瞬间时间差为先,达到控制主动权的目的。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6.1. 2态奉輿成奉法36招
南拳在实战中以拳法为主,手上动作时而变化多端,步法 稳沉;时而干净利落,合身出击,一招即破敌。
1.搬手冲撞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1)。
乙左脚上步右脚跟步以右冲拳击甲胸部(图6. 2)。
甲向左扭腰左手向右、向下搬压开乙右拳(图6. 3)。
上动不停,甲左手继续向左上搬挂开乙手的同时,右手随 扭腰以冲捶直击乙胸部,可将乙击倒(图6. 4)。
要点:左搬右冲几乎同时动作,重心下沉。
2.托搬冲捶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5)。
乙向右扭腰以左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6)。
甲头微向左偏,右手成掌,掌心向上,以掌心托乙左拳向 上化开(图6.7)。
乙向左回腰,以右拳击甲胸部(图6. 8)。
甲向右回腰左手向右推乙右臂(图6.9),使乙右拳置于 右肩上。
上动不停,甲右转上步虚点成含鸡步,重心下沉以右拳击 乙胸部,可将乙击倒(图6.10)。
要点:出手准,托手到位,左推时头微偏沉,出右拳时借 沉重心上步之力。
3.缠手勾顶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乙伸右手抓握甲右胸 (图 6. 11)。
甲右手微收下沉的同时活胸使手向下、向右、向上旋转置 于乙右胸内侧(图6. 12)。
上不停,甲左手从右腕下穿向右架于乙右腕下侧
(图 6- 13)。
接上动,甲重心下沉双腿屈膝下蹲,左臂向左格拨乙右手 6.14)
甲双腿蹬升站直,挺身的同时双臂分别向前后(体两侧)猛展右手成勾屈伸于体右侧,高与肩齐,左手以勾顶猛撞乙下 颌或胸部,可将乙击开(图6. 15)。
要点:缠腕要活腕活肘,重心下沉后拉使乙前倾,抬头挺 身猛展,力发于腰,抖臂顶腕。
4.蹬腿冲拳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16)。
乙以左手直拳击甲头部(图6. 17)。
甲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头向左偏,右手向左、向上、向右成 掌心向右格拨乙右臂(图6. 18)。
上动不停,甲重心继续前移,向右扭腰,左腿独站,右腿 屈膝提起,右手收回腰间,左手直拳击向乙右胸(图6. 19)。
乙后仰时,甲右腿猛力正蹬出,蹬击乙腹部,可将乙击倒
(图 6. 20)。
要点:蹬腿冲拳几乎同时,拳到腿到,出腿时提膝要高, 蹬出送胯。
5.压腕肘击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乙伸右手捉拿甲右腕 (图 6.21)。
甲右手提起压于乙右手背上,左手挑抓乙右臂的同时重心 前移,双手回拉置于腹前(图6. 22)。
甲右脚上步插于乙两脚间,同时向右猛转体扭腰,右肘向 前、向左猛击乙胸部,可将乙击倒(图6. 23)。
要点:双手夹敌手要紧,勿使敌挣脱,快速扭腰出肘,以 腰力催肘。
6.搬捶顶肘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24)。
甲重心前移右脚提起前移的同时,左手向上、向左捞抓乙 右腕(图6.26)。
上动不停,甲右脚向前落于乙两脚间的同时,右手向内经 胸前向上、向前、向下搬捶砸乙面部(图6. 27)。
乙抬头避让,甲速沉重心成右弓步,屈右臂沉肘猛击乙胸 部,可将乙击倒(图6. 28)。
要点:左捞右搬要同时,出肘要借沉重心之力猛顶出。
7.搬格冲拳
甲以平行步对乙左格斗势(图6. 29)。
甲左手向右拨开乙左拳(图6. 31)。
乙向左回腰收左拳出右拳击甲胸部(图6. 32)。
甲左手向左挥格乙右拳(图6. 33)。
上动不停,甲继续左扭腰,重心偏左脚的同时,右手成立 拳直击乙胸部(图6. 34)。
要点:肩松、臂活,出拳借扭腰沉重心之力。
8.拨手劈颈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35)。
乙以左弓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36)。
甲头微右偏,左手向右、向左挥开格挡乙右臂,右手向后 打开(图6. 37)。
上动不停,甲重心前移成左弓步的同时,向左猛扭腰,左 手继续向左下拨开乙右臂,右手借扭腰前移之力成掌心向上, 以掌小指侧猛劈乙左颈部,可将乙击伤(图6. 38)。
要点:双手挥动展开有力,弧度要大,劈掌借腰力,重心 下沉。
9.上步插捶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39)。
乙以左弓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40)。
甲微左偏的同时重心下沉,右脚前移,左手向右推拍乙拳 于右肩上(图6. 41)。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落于乙两脚间,右手随上步手臂内 旋,成拳心向右反手插捶猛击乙上腹部(图6. 42)。
要点:闪身上步,一气呵成,插捶送肩提肘。
10.拨手搬捶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43)。
乙左脚上步右脚跟步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44)。
甲头向右偏,左手向左拨乙右拳于左肩上,右手收于腹前 成拳心向内,右脚向前上步提起(图6. 45)。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右手以肘尖为轴翻小臂搬捶击 出,以拳背击乙面部,可将乙击伤(图6.46)。
要点:拨手到位,搬捶以压肘带动,快速有力。
11.恶虎抓心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47)。
乙左脚进步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48)。
甲重心前移左手向左挂挡乙右拳(图6. 49)。 训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重心下沉,双手成爪抓乙胸部并向 _
前猛撞(图6.50)。
乙用力前顶阻甲推撞,甲借力回拉乙上身重心使乙前倾 (图 6.51)。
乙用力后挣欲挣脱甲抓,甲借势向上挺身,重心前移双掌 用力推撞乙胸,可将乙撞倒地(图6. 52)。
要点:前撞后拉要随敌阻力运动,借势撞出。
12.左右掼拳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53)。
乙右脚进步左脚跟步以左冲拳击甲头部(图6. 54)。
甲右手向前、向上、向左格挡乙左臂(图6. 55)。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右手向右下拨挂乙左臂的同时左 手掼拳击乙头右侧(图6. 56)。
乙抬右手格拨甲左臂。(图6. 57)
甲向左回腰,左手向右、向下、向左绕挂开乙右臂的同时 右手向右伸臂打开。(图6. 58)
上动不停,甲继续向左扭腰,右手掼拳击乙头左侧,可将 乙击伤。(图6. 59)
要点:双臂抡开,左右快速掼击。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13.蹲身下刺拳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60)。
乙上步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61)。
甲头左偏左手向右拍开乙右拳(图6.62)。
上动不停,甲左腿屈膝下蹲右膝跪地的同时向左猛扭腰, 以右手冲拳击乙腹部,可将乙击伤。(图6. 63)
要点:拍档蹲身,忽然下沉避敌功上之势,下沉要快,出 拳借扭腰之力。
14.捞腿抛捶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64)。
乙重心前移以右腿截蹬甲左小腿(图6. 65)。
甲上身前俯,向右扭腰左手向下、向左捞抓住乙右小腿 肚,右手向右后打开(图6.66)。
上动不停,甲上身挺起,重心前移,向左回腰,左手向左 上搬起乙腿,右手随挺身向前挥起(图6. 67)。
续上势,甲右腿猛蹬直重心前移并拔至最高点,左手拨向 体左后,右手向前上抛捶击出。猛击乙下颌,可将乙击倒
(图 6. 68)。
要点:捞手时上身前俯扭腰接住敌腿,上抛借扭腰蹬腿之力。
15.拨手勾脚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69)。
乙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70)。
甲头左偏避开乙右拳的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提起向 右扭腰,双手向左挥起(图6. 71)。
上动不停,甲重心交左脚向右回腰的同时,右脚向前向左 勾踢乙左脚踝关节,双手借回腰之力向右挥劈乙右肋部,可将 乙击倒(图6.72)。
要点:闪身要快,挥劈勾踢同时进行。
16.架拨穿掌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73)。
乙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74)。
图 6. 75 图 6. 76
甲抬左手架住乙右拳(图6. 75)。
乙收右手出左拳击甲头部(图6. 76)。
甲左手向右搬开乙左拳的同时,重心前移,右脚提起 (图 6.77)。
上动不停,甲继续搬压乙手,右脚上步双腿屈膝下蹲,右 手成掌,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穿击乙左颈部,可将乙击倒 (图 6.78)。
要点:左架右拨后迅速上步,右手穿掌准确,击中敌颈动 脉窦可致敌重伤或死亡。
17.闪刺右冲拳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79)。
乙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80)。
甲头向左偏,左闪身右脚上步的同时左手刺拳击乙胸部 (图 6.81)。
乙后退避让(图6.82)。
甲向左猛扭腰右手冲拳猛击乙胸部,可将乙击倒
(图 6.83)。
要点:闪身要快,上步刺拳要发脆力,回腰发力出右拳要爆发。
18.左搬右鹤顶味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 84)。
乙左脚上步右脚跟步以右拳击甲头部(图6. 85)。
甲左手向右搬开乙右手(图6. 86)。
上动不停,甲重心前移右脚上步的同时,向左扭腰左手向 下、向左搬拨开乙右手后向体后摆开,右手成鹤嘴向上、向 前、向左下啄乙左太阳穴,可将乙击伤(图6. 87)。
要点:搬拨敌臂要与上步扭腰同时,右臂活肩松肘提腕 点啄。
19.分挂双撞掌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88)。
乙左脚上步成大弓步以双风贯耳击甲头两侧(图6. 89)。
甲重心前移后腿蹬直向上挺身,双手成掌心向上,双肘夹 紧贴肋,使双掌向上向外以掌背挂压开乙双臂(图6. 90)。
上动不停,甲右脚前移双手继续向下挂压下乙双臂至腰高
(图 6.91)。
右脚开步成与左脚平行与肩同宽,重心下沉的同时双掌成 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猛撞乙胸部,可将乙撞出(图6. 92)。
要点:外挂要夹紧肘,压下前撞要借重心下沉之力。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图片23

图片24
20.左格右勾拳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93)。
乙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以右手掼拳击甲头左侧(图6. 94)。 甲右腿蹬直,身体上挺的同时,向左扭腰,左手向左架格 住乙右臂,右手勾拳由下向上猛击乙下颌,可将乙击伤
(图 6. 95)。
要点:扭腰架臂,勾拳要借扭腰蹬后腿之力。
乙左脚上步以双风贯耳击甲头两侧(图6.97)。
甲重心下沉,双手向上直伸后向两侧分开展翅挂开乙双臂
(图 6, 98)。
上动不停,甲身体上挺的同时双手成爪抓扑乙面部
(图 6. 99)。
乙头后倒上身后倾避开甲双爪(图6. 100)。
甲重心下沉双爪向下向外分开(图6.101)。
上动不停,甲左腿蹬直,重心前移,上身挺起双臂以双风 贯耳击乙头两侧(图6. 102)。
乙退左脚避甲双拳(图6. 103)。
甲右脚上半步重心下沉,向左转腰成体右侧对乙的同时, 右手成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猛击乙胸部,可将乙击倒 (图 6.104)。
要点:双分双抓下沉一气呵成,双风贯耳紧接转腰侧推, 要用沉重心转腰之力。
22.左格右顶財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105)。
乙上步以右拳冲击甲头部(图6. 106)。
甲向左扭腰,右脚前移的同时左手向左上架格乙右臂 (图 6.107)。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落于两脚间的同时,右手屈肘横于
胸前(图6.108)。
上动不停,甲双腿屈膝下蹲的同时向右回腰,右肘猛力向 前顶撞出,击乙胸部,可将乙击伤(图6.109)。
要点:架格要准确,进身要勇而无惧,顶肘猛扭腰。
23.右缠冲拳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 110)。
乙上步以左手冲拳击甲胸部(图6. 111)。
甲向左微扭腰的同时,右手伸拳以小臂内侧贴靠乙小臂外 侧(图 6.112)。
甲右臂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将乙左拳缠挂于右臂外侧 (图 6.113)。
接上式,甲右脚前滑半步重心下沉前移,右手冲拳猛击乙 左胸部,可将乙击伤(图6. 114)。
要点:左缠手时手腕切靠敌臂,活肩缠绕将敌手挂开,冲 拳借前移下沉重心之力。
24.外挂冲拳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115)。
乙上步以左冲拳击甲头部(图6. 116)。
甲头左偏右手竖小臂成拳心向上,以掌背向右挂开乙左拳 (图 6. 117)。
甲重心下沉向右猛扭腰,右肘夹紧,右小臂外翻将乙手挂 至体右侧(图6. 118)。
上动不停,甲向左回腰,右手成平拳猛击乙左胸部,将乙 击伤(图6. 119)。
要点:外挂要用腰力带动肘再扇小臂挂开,冲拳要用沉重 心之力。
25.外挂立拳
乙站左格斗势,甲站右格斗势(图6.120)。
乙向左扭腰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121)。
甲向左微扭腰,右手夹肘竖小臂成掌心向左,掌指向上以 掌背向右挂开乙右拳(图6. 122)。
上动不停,甲右脚前滑半步向右回腰,左手成掌下压乙右 臂,右手贴乙右臂向上撒冲,以立拳猛击乙下颌,可将乙击倒 (图 6. 123)。
要点:外挂要沉肘,滑击时身体上挺,重心拔高。
26.右挂左击肋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124)。
乙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125)。
甲右手夹肘竖小臂成掌心向左以掌背挂压开乙右拳 (图 6. 126)。
上动不停,甲向右猛转腰,继续压挂乙右手的同时,左脚 上步插于乙两脚间,左手成掌推撞乙右肋部,可将乙撞出 (图 6.127)。
要点:一*挂即出掌,右肘夹紧,以转腰带动小臂向外翻挂。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9

图片30

图片31

图片32

图片33

图片34
27.右挂左劈颈
乙站左格斗势,甲站右格斗势(图6.128)。
乙左脚上步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129)。
甲头微仰,右手夹肘竖小臂成掌心向左、掌指向上,以掌 背腕部向右挂开乙右手(图6.130)。
上动不停,甲右手内旋翻掌抓握乙右腕的同时,左脚上步 向右转体扭腰,左手成掌,掌心向上,以掌小指侧沿猛劈乙右 颈部,可致乙重伤(图6.131)。
要点:转体扭腰要猛,挥臂后沉肘,重心下沉。
28.左捞右劈肘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132)。
乙左脚上步以右冲拳击甲胸部(图6. 133)。
甲身略右闪,右脚向前提起,重心前移的同时,左手向前 向左捞抓住乙右腕(图6. 134)。
上动不停,甲向左猛扭腰,右脚上步落于乙两脚间的同 时,左手向左下抓乙右臂,右臂屈肘以肘尖向上、向前、向下 猛劈砸乙头及胸部,可将乙击伤(图6.135)。
要点:左抓要准、狠,右劈肘要活肩,猛蹬右腿。
29.轤手肩撞
乙站左格斗势,甲站右格斗势(图6. 136)。
乙左脚进步以左冲拳击甲胸部(图6. 137)。
甲右手向左搬压乙右手并向下、向左挂拨开成双臂平展于 体两侧(图6. 138)。
上动不停,甲左脚上步,右脚跟步向前俯身以左肩猛然顶撞乙 胸部,可将乙撞翻倒地(图6.139)。
要点:搬拨使右手逆时针绕一圈,冲撞要猛,要合身 冲撞。
30.下刺上贯耳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140)。
甲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以右手拳下击乙小腹(图6. 141)。 乙左手向下、向左格拨甲右臂(图6. 142)。
甲借乙格拨之力身体上挺,右手向右、向上、向左摄拳击 乙头左部。可将乙击伤(图6. 143)。
要点:下击上损借力打力,挺身加力。
31.右冲左翻挂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144)。
甲右脚进步左脚跟步以右手冲拳击乙头部(图6.145)。 乙抬右手向上架格乙右臂(图6. 146)。
甲重心前移左脚进步向右转体成体左侧向乙,右手压住乙 右手不动,左手随上步置于左腿前成拳心向体左(图6. 147)。
上动不停,甲双腿蹬伸。向左回腰左手向上、向左翻挂击 出,击乙头左侧,可将乙击伤(图6.148)。
要点:上步要快要稳,左手甩肘翻挂借挺身扭腰之力。
32.右格转身鞭拳
乙站左格斗势,甲站右格斗势(图6. 149)。
乙左脚上步以右手冲拳击甲胸部(图6. 150)。
甲向左转身左脚向右脚收靠的同时,右手竖小臂向左格开 乙右拳(图6. 151)。
上动不停,甲左脚摆步落于左脚外侧的同时,继续向左转 体成体左侧向乙,左手猛展小臂以拳背猛击乙头左侧,可将乙 击伤(图6.152)。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9

图片40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43

图片44
33.搬架肘靠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153)。
乙左脚进步以右冲拳击甲胸部(图6. 154)。
甲向右猛扭腰以左手向右搬压下乙右臂(图6. 155)。
乙左手收回右拳击甲胸部(图6.156)。
甲左手向上架格乙左臂(图6.157)。
上动不停,甲右脚上步向左转身的同时右手折臂成肘时, 以肘尖猛击乙左后背,可将乙击伤(图6.158)。
要点:左搬右格手臂要灵活快捷,上步击肘重心下沉。
34.搬架挑肘翻挂 甲乙互站右格斗势(图6. 159)。
乙右脚上步以左手冲拳击甲胸部(图6.160)。
甲右手向左搬压乙左臂(图6. 161)。
图片106

图片107

图片108

图片109

图片110

图片111

图片112

图片113

图片114

图片115
乙收左手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162)。
甲右手向上格住乙右手的同时重心前移,右脚提起前靠 (图 6. 163)。
上动不停,甲左脚上步落于乙右脚外侧的同时,右手折臂 成肘向上挑肘击乙胸部(图6. 164)。
乙左手向前下压住甲左肘尖(图6. 165)。
甲借乙压肘尖之力重心下沉,左肘下压右手成掌翻挂出猛 击乙面部,可将乙击伤(图6. 166)。
要点:双手变换要快,上步贴敌,翻手挂击要活肩活肘。
图 6.165 35.左闪右掼捶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式(图6. 167)。
乙左脚上步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168)。
甲向左闪身右脚上步落于乙两脚间的同时向左侧身,右手 甩臂向前、向左上猛力掼拳击出,击乙头左侧,可将乙击伤 (图 6. 169)。
要点:闪身要快,贴敌近,松肩沉肘借扭腰上步之力猛甩 臂掼出。 、
36.转身沉步冲拳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 170)。
乙左脚上步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171)。
甲右脚越过左脚向后盖步的同时,右手竖小臂向右、向左 上挑挂乙右臂,左手护胸(图6.172)。
上动不停,甲原地向左转身旋转一周的同时,左腿屈膝右 腿下跪于地,左手向上架住乙右手,右手收于腰间(图6.'173)。
紧接着,甲向左扭腰右手冲拳猛击乙腹部,可将乙击伤
(图 6. 174)。
要点:挂手转身要快,身体迅速下沉,跪步冲拳猛扭腰 伸臂。
图片45

图片46

图片47

图片48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6.2南拳实战腿法
腿法在南拳中虽然使用得较少,但在一些南拳拳种中也有 一些特有的腿法,如地术拳、鹤形拳等。因此,腿法也是南拳 实战的主要手段。
1.侧踹腿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175)。
乙上步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176)。
甲右腿独立,左腿屈膝提起上身向左后避开乙左拳 (图 6. 177)。
上动不停,甲左腿猛展以左侧踹腿猛踹乙左肋部,可将乙 击出(图6. 178)。
要点:倒身提膝,S溝腿展髋,双手伸展平衡身体。
2.十字上架正蹬腿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179)。
乙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180)。
甲双手交叉于胸前,向上架住乙手的同时右腿屈膝提起 (图 6. 181)。
上动不停,甲双手继续向上、向两侧打开,将乙右手挂左 侧的同时,右腿猛力向前蹬出击乙腹部,可将乙击倒 (图 6. 182)。
要点:上架有力,到位,提腿蹬出向前送髋。
图片96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5
3.腾空侧踹
甲站左格斗势,乙站右格斗势(图6. 183)。
乙以右冲拳击甲头部(图6. 184)。
甲左手向左挂开乙左手的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右脚蹬地 跳起(图6. 185)。
承上势,甲在空中向右猛转体扭腰踹出,以脚跟猛击乙头 部左侧,带动右腿向左侧猛踹,可将乙踢倒(图6. 186)。
要点:跳起要高,以双手向上提带,空中猛扭腰跨。
乙上步以双风贯耳击甲头部(图6. 191)。
甲重心前移上身挺起双手向上、向两侧分开撑开乙臂的同 时,右腿成钉腿猛踢乙小腹部,可将乙击伤(图6.192)。
要点:动作要快,敢于进身,起腿迅速。
6.横跺腿
甲乙互站右格斗势(图6. 193)。
乙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以左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194)。 甲向左转身成体左侧向乙的同时,上身向左后彳顷倒,右腿 屈膝踢出(图6. 195)。
上动不停,甲猛展身伸臂的同时,右腿勾脚以脚底猛踩乙 右小腿外侧,可将乙踢倒在地(图6.196)。
要点:倒身要快,出腿要猛、准、狠。
7.横钉腿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 197)。
乙左脚上步以左冲拳击甲头部(图6.198)。
甲左腿退半步右腿屈膝提起(图6. 199)。
上动不停,甲向左转体成右侧对乙,双手用力下压的同时 猛弹右腿钉点乙胸部或下颌,可将乙踢伤(图& 200要点:退步即提腿,双手下压以助出腿,快脆有力。
8.虎尾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01)。
乙上步以左手冲拳击甲面部(图6. 202)。
甲迅速向右转身成背对乙,双腿屈膝下蹲,含身缩颈 (图 6.203)。
上动不停,甲重心移交左脚,左腿支撑,身体向体前俯下 的同时,右腿迅速向体后方勾脚尖猛蹬出,蹬击乙胸部,可将 乙击倒(图6. 204)。
要点:转身要快,蹬腿时要猛伸跨,起腿要借转身之力。
图片62

图片63

图片64

图片55

图片56

图片57

图片58

图片59

图片60

图片61
9.倒地勾踢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205)。_
乙上步以左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206)。
甲右脚跃过左脚向前伸于乙脚后的同时,身体向右侧倒下 双手扶地主动倒地,右腿屈膝成脚底向乙(图6. 207)。
上动不停,甲右脚钩住乙左脚踝后,左腿猛力蹬乙小腹的 左侧,将乙击倒(图6.208)。
要点:倒地时依次手、肘、胯着地,右勾左蹬,配合 协调。
10.倒地金绞剪
甲倒地时,乙欲上前扑抓甲(图6. 209)。
甲待乙接近时,左腿伸于乙双腿后,右腿屈折于胸前(图 6.210)。
上动不停,甲右腿伸直双腿夹绞的同时右腿猛打乙双腿 后,左腿猛夹打乙小腹,可将乙剪倒在地(图6. 211)。
11.金刚倒地
甲乙互贴纠缠时,甲双手抓乙双手手腕(图6. 212)。 甲抓紧乙双手,双脚同时跳起以两小腿内侧夹住乙腰,双 脚钩住乙腰后,上身随之后到落地,拉乙俯身(图6. 213)。 上动不停,甲双脚收回后蹬住乙腹胸部(图6. 214)。
上动不停,甲双手放开乙手后由外向内捞搬住乙双脚踝关 节部(图6. 215)。
上动不停,双手猛拉,抬头挺胸猛蹬双腿,可将乙击倒在 地(图 6. 216)。
要点:跳起后夹腰要紧,后倒可借乙上身挂住缓缓落地, 双手换勾要快,猛拉狠蹬。
12.扫膛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217)。
乙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以左拳击甲头部 (图 6.218)。
甲双腿屈膝下蹲避开乙左拳的同时,重心交左脚,右腿向
上动不停。甲向左猛扭腰转体,带动右腿向前、向左扫 打,扫踢乙左脚后跟,可将乙扫翻在地(图6. 220)。
要点:下蹲扫腿同时进行,双臂向左猛挥带动扭腰扫腿。
13.腾空飞脚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21)。
甲重心前移起右脚以脚背向前上弹踢,左脚蹬地跳起,以 右脚踢乙胸部(图6.222)。
乙抬头仰身避开甲右脚(图6. 223)。
上动不停,甲右脚收回。左脚脚背绷平向前弹踢乙胸部, 可将乙踢翻在地(图6. 224、图6. 225)。
要点:跳起要高,无论左脚是否击中,右脚都要迅速 踢出。
14.后撩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26)。
乙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以左拳击甲头部(图6. 227)。
甲向左转体重心移向右脚成背对乙,避开乙左拳,双手交 叉于胸前(图6. 228)。
上动不停,甲抬头挺胸,左手向体后、右手向体前上摆起 的同时,左腿向后上摆腿撩起,以脚底猛撩打乙下颂,可将乙 击倒(图6.229)。
要点:抬头挺胸塌腰,大腿带动小腿摆起。
15.扶地侧踹(狗撒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30)。
乙左脚进步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231)。
甲向左转身并俯身,右腿微屈,双手撑于体右后,左腿屈 膝提收于左跨后以脚底对向乙(图6. 232)。
上动不停,甲右腿猛蹬升的同时,左脚向乙猛力踹出,以 脚跟蹬击乙腹部,可将乙击倒(图6. 233)。
要点:俯身转下要快,右腿蹬升推动跨向后再推动左腿。 16.铲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34)。
乙重心前移左腿弹踢甲腹(图6. 235)。
甲向左转体的同时髋内扣,左腿屈膝提起以小腿内侧格拨 乙左腿上动不停,甲猛压右膝弹小腿,右脚扣脚背内勾以脚弓猛力铲击乙下领,可将乙击倒(图6. 237\图6. 238)。
17.里合腿
甲乙互站左格斗势(图6. 239)。
乙左脚进步以右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240)。
甲左脚向左前上步头左偏,左手向右拍拨乙右手臂至左肩 上(图 6.241)。
上动不停,甲向右猛扭腰的同时,右腿向右前摆起后扣髋 向左摆踢,以脚内弓或脚底猛击乙头左侧,可将乙击伤
(图 6.242)。
要点:闪避要快,里合摆腿以腰力带动。
图片65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8

图片69

图片70

图片71

图片72

图片73

图片75
18.外摆腿(弧形腿)
甲站右格斗势,乙站左格斗势(图6. 243)。
乙左脚进步以左手冲拳击甲头部(图6. 244)。
甲右脚插步向前的同时向左扭腰,头向右后偏,双手向 向上、向左拨开乙左拳(图6. 245)。
上动不停,甲向右猛回腰的同时,右腿直腿向右猛摆踢, 以脚外弓猛踢乙头右侧,双手自然摆动平衡身体,可将乙踢伤 (图 6.246)。
要点:闪避要快,插步尽量靠近敌前腿,摆踢用腰跨 之力。
7初段位套路
7.1 “一段”南拳套路诠释
7.1. 2动作说明 预备势
(1)两脚并步直腿站立、两掌直臂贴靠于两腿外侧;目视 前方(图7. 1)。
(2)两腿不动,两掌握拳提抱于腰间,拳心朝上;目视前
方(图7.2)。
要点:挺胸、收腹、敛臀,提神降气。 第一段
1.虚步冲拳推掌
(2)左脚向前上半步,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腰微左 转,右拳与左掌向前冲拳、推掌,两臂伸直与肩同高、同宽, 左掌心与右拳面均朝前;目视前方(图7. 4)。
要点:右脚与左脚上步时重心下沉,虚实分明,冲拳、推 掌发力于腰,眼随手动。
攻防含义:冲拳推掌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胸部以上部位。 易犯错误:虚实不分明,躯干前倾突臀。
纠正方法:请同伴帮助或侧面对镜子检查纠正错误动作, 体会正确动作的本体感觉。
图片76

图片77

图片78

图片79

图片80

图片81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5
2.虚步抱拳
(1)步不动,左掌变拳,两拳随屈肘拉至右侧胸前,拳面 相对;同时腰微右转,目视两拳(图7. 5)。
(2)步仍不动,两臂外旋,两拳经上向前反臂挂收于腰 间,拳心朝上;目视前方(图7. 6)。
要点:虚步稳固,以腰带臂,眼随手动。
攻防含义:两臂反挂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
易犯错误:重心不稳,双臂的运行幅度过大。
纠正方法:多站虚步桩,多强调臂的运行路线。
3.左弓步侧冲拳
(1)左脚向左侧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步;同时腰微 右转,左拳变掌由左侧经面前盖至右胸前,掌心朝右;目视左 掌(图7. 7)。
(2)右脚蹬地,右腿内转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同时,腰微 左转,右拳向右侧冲出,拳眼朝上,臂与肩平;左掌变拳收至 腰间,拳心朝上;目视右拳;同时发声“嗨”(图7. 8)。
要点:半马步盖掌为蓄劲,腰微右转,重心略偏于右腿;弓步冲拳时注重蹬脚、扣膝、合跨、转腰、爆发性用劲。 攻防含义:侧面攻击对方肋部。
易犯错误:半马步蓄劲不突出,弓步侧冲拳时由下至上发 力不明显。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由并步变半马步转弓步,强调蓄劲和 发劲的要领。
4.马步连环掌
(1)右脚向后踏一小步,双腿屈膝成马步;同时腰微左 转,右拳变掌收至左腰侧,置于左掌之上,两掌心均朝上;目 视右掌(图7. 9)。
(2)马步不动,两掌以小指侧为力点同时向前攻出,右掌 与胸同高,左掌与腹同高,掌心均朝下,双臂微屈;目视右掌 (图 7.10)。
要点:马步沉稳,发力于腰。
攻防含义:上手攻击对方胸部,下手防护裆部,即谓之连环掌。
易犯错误:腰部发力不明显,双臂太直。
纠正方法:重点体会以腰发力的技巧,同时强调双臂的外型。
图片86

图片87

图片88

图片89

图片90

图片91

图片92

图片93

图片94

图片95
5.马步双推指
(1)马步不动,左掌由下经右臂内侧弧形挑向左肩前,掌 指朝上,肘下沉;目视左掌(图7.11)。

(2)右掌经外时下沿左臂内侧弧形挑至右肩前,掌指朝 上,肘下沉;两臂与肩同高、同宽;目视前方(图7. 12)。
(3)步仍不动,两掌变单指手,翘指坐腕,手心朝前;目 视前方(图7. 13)。
(4)两臂屈肘,两指挑至两肩上,两手心斜朝上,两肘正 对前方;目视右肘(图7. 14)。
(5)两肘下沉,两指收至腰侧,手心斜朝前下方;目视左 指(图 7. 15)。
(6)马步仍不动,两指用劲慢慢向前推出,臂与肩平,沉臂部(桥手)的肌肉力量。
易犯错误:手型不准确,两臂缺乏刚劲,上体晃动。
纠正方法:①平时多做单指手,注重外型规格。②练马步 推指时强调上体不晃动,两臂极度紧张用力推指。

浏览5,98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