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套路,有大洪、小洪、通背、六合实战自卫的基础 拳,又有如炮似爆的炮拳,还有心意通背交修互练之合参拳 和最为著称臻于上乘功夫的五虎拳,以及神通广大历劫不坏 金身之罗汉拳,诸如此类,均须认真学,苦心练,方可臻至 上乘。常言说:“久练者,十年成灌,二十年成乔,五十年成 林光学套路,不苦练,没有真功夫,等于镜中之饼,光中 看,不能充机之物也。“少林功夫”就是嵩山少林拳术流派 之“秘诀气所以,不仅要学会套路,而且,要学好、学成、 学到家。因此,更重要的是艰苦研练,几十年如一日,定能 雄列武林之冠,卓卓而立于世间者也。

二、“装气”次第

学拳必得“装气七没有“装气,,人之拳,拳打得再好、 再出色、再到家、再成功,也是微不足道,不足以恃,是关 在门外的门外汉和半面俏的拳家。故少林拳谱曰:“拳把若不 知炼气,纵有仙着不足恃”。这句话说明气功与武术是有密切 连带关系的。只懂得拳术、把头、仙着,而不懂得气功,则 功得一半,不得完美。而所懂得的拳术、把头、仙着,亦不 过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沙漠之塔而已。同时,也足以证 明,充分说明广拳无气法不足论”的理论根据和爱侍不进,骄 傲不前,这种人之错误想法和做法。谱云,'弹打之处气先 到,血为气质威力雄

今言及“装气"者,针对上面错误人之想法和做法而言 也。谈道“装气"定会有人问道,何言曰“装"?何言曰“气"? 何言曰“装气"?

所谓“装”者,装藏也。装藏者,乃将有形或无形之体, 装藏于物体之内,而使形体不露于外者,谓之“装"O所谓 “气”者,吸呼者也。吸者,纳收其内也。呼者,吐放其外 也。吸呼者,分明其气,不使其颠倒混乱也。如身之束纵, 步之存尽,手之出入,或进或退,或起或落,皆当一气贯注。 而因何宜纳于吸之中,一吸即得,又何宜于呼之中,一呼而 无失,接取之间,胜败系焉,故万万不可以混施者也。

所谓“装气"者,是将一吸一呼,不使其颠倒混乱之气 和人体先后天阴阳之气和合浑然而为一体,充实于丹田之中, 再将其充而内蕴,所积藏的丹田之气,悉听于意,装藏于有 形的表拳之内,运使于动着为用的一招一式的拳法之中,谓 之“装气气“装气”之学有三;养气、练气、运用气。

(一)养气

秘诀曰“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 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 o故拳家有言 曰养气之学,乃名贤大儒之学也。古之金刚豪体,无不养

 

其气者。故今时拳家之养气者,尤为不可缓也/养气不离乎 性,练气不离乎命,神即是性、气即是命。性命法诀,有所 明指,故养气之术,须由性灵参入。性命之道,非言语笔墨 所能述其详。况0道本无言,能言者,即非道。故孟子曰:

“难言也气今以难言,而强言之,惟道本无也,无者天地之 源,万物之根。人有生死,物有损坏,道乃永存。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而能包围天地,弥满六合, 塞充乾坤,浑含宇宙,性命之学,亦即天地之阴阳也M然欲 养气修命,须使心意不动,心为君火,动为相火,君火不动, 相火不生,相火不生,气念自平,无念神自清,神清而心意 定。故云:“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净方生真,常使气通关 节敏,自然精满谷神存若能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 出于无为,无为则神归,神归则万物寂,物寂则气眠,气眠 则万物无生,耳目心意俱忘,即诸妙之圆也「如对镜忘镜。 不忱于六贼之尘,居尘超尘,不落于万缘之化,诚能内观其 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达观其物,物无其物,三昧俱悟, 即见虚空,空无所空,所空欲无,无无亦无。大底人神好清 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乱之。故言神者不离性,言气者不离 命,若影随形,不爽毫厘。盖养气者健躯强身之术,固体养 气之学,非仅邈尔拳术所能范围者,不过拳术之功用,多在 于取敌制胜,强身健体之中,故于养气,多尤不可缓也。

(二)练气

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于一气之源,但却有虚实动静及有 形无形之别。养气之学,以道归,以集义为宗法;练气之学, 以运使为效,以吸呼为功,以刚而柔为主旨,以刚而柔为极

 

致。及其妙用,则时刚时柔,半刚半柔,遇虚则柔,临实则 刚。柔退而刚进,刚左而柔右,此所谓刚柔相滂,虚实同进 者也。

老子养性练气以致治&轩辕练神化气以乐道,达摩参禅, 东来传道,始传洗髓易筋之法,自古名贤大儒,豪杰金刚不 坏之佛体,未有不养性练气及习技者也。

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长吞短吐为功,以来者过, 往者续,川流不息为主旨,以听气净虚为极至,前为食气出 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以后天补先天之术,即周天之 转论。盖周天之学,初作时,吞入清气,直入气海,由气海 透过尾闾旋于腰间。盖两肾之本位在于腰,实为先天之第一, 尤为主脏之根源,于是则肾水足矣,然后上升督脉而至丸官, 乃归鼻间,以接引肾气而下,则下腹充实,渐渐结丹入田。 此即周天之要义,命门秘诀,学者勿轻之可也。

(三)运气与用气

运气者,气血行于内也。内而整齐思虑,外而少 室威仪,或弓或马,或站或立,运用丹田之气,上达顶门, 下通海底。气行于内,川流不息。缓如蚁行,谓之运气。运 气者,诸家修练之士,

火候相间,收效自速。每日早晨,面向 太阳,三吸三呼,吐尽废气,然后运气,下至脚心,上至昆 仑。手之出入,足之进退,身之左旋右转,起落开合,练成 一气。习之纯熟,则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 足法连。由是讲明眼位,

无不视之为法宝,而特别重视者也。 故儒家曾以此为养浩然正气修身治学方法之本;佛家曾以此 为成佛修仙的必由之路;道家曾以此更神秘的视为长生不老 之秘诀要术;医家曾以此为祛病养生的妙法和诊病治病的手 段;武术家则认为只有掌握了气功才是学习上承武功的捷径。

用气者,吞吐

者也,吞吐者,吸呼之别名者也。吞气有 以口吞或鼻吞之分,亦即文法武法之别也,俗谓文火武火

鼻吞为文火,口吞为武火。则完全以鼻行之。:口吞为武,鼻 吞为文,文武业行,火候相间,收效自速。每日早晨,面向 太阳,三吸三呼,吐尽废气,然后运气,下至脚心,上至昆 仑。手之出入,足之进退,身之左旋右转,起落开合,练成 一气。习之纯熟,则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 足法连。由是讲明眼位,分清把头,视其远近,随其老嫩, 你来我来,你去我去,接取吸呼,一动即是矣。盖运气则贵 乎缓,用气则贵乎急,取.去则宜于呼,接来则宜于吸,身以 滚而动,手以滚而出,捶打不见形,要在疾中疾,此中玄妙 理,只在一呼吸。

三、持之以恒,坚持三练

三练好处,谱曰尽矣。捶谱曰:“晨练泄废纳新气,午练 顺逆精气蓄,夜练旋气发精锐,坚持三练妙自如气

清代有张志聪者,把一日比作四时。他说:“一日分为四 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早晨阳气 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气

(一) 早练

早晨为一日之春.春为一日四时之首。春者,一阳初动, 万物始生之时也,早晨练功,大有好处。一则,可以活动四 肢,锻炼躯体,舒展筋骨,流动血气。二则,可以除尽人身 一夜所聚积之废气,纳入天地之间的新鲜空气,吐故纳新, 整脏振神。此为早练之好处也。

(二) 午绒

午为一日之夏,夏为一日之正中。正午者,火正也,火 正者,阳光极烈。夏日可畏,一日阳极之时也,阳极伤气, 畏日耗津,心有所激,体有所损,气逆失静,赖散无力。此 为人身一小天地之照应也,在这赤曰炎炎似火烧的正当午时 练功,可以调气归穴,导静倡顺,养精蓄锐,恢复其疲劳之 苦也。

(三)子练

子者,夜半子时也。夜半之时,为一日之冬。冬属水。 冬者,阴之极也。在夜深人静,籁声静寂,万物沉侵的半夜 子时练功,不但思纯心专.气宜领发,而且,可以废人身无 用之废物,除不足以存的平旦之气,更为重要的是归锐藏真, 所以昔人云炒早之新,午之蓄,夜之废,归之锐气意即指以 上三练而言也。

浏览8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