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战术,是针对对手自然产生的习惯动作,采用相生相克的方 法进攻对方。散手比赛时,只要留心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运动员无意 识地存在一些习惯动作。例如,有的运动员习惯提膝抬腿,有的习惯 身体重心在前腿上。又如,在一个回合的进攻中,裁判员并没有发出 “停”的口令,而双方运动员都停止了进攻,自然分开,然后准备下一 个回合的较量,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习惯。如果利用这个习惯,当 对方停止动作时,突然发出进攻,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打它个措手不 及,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采用突袭战术,需要不断地观察捕捉对手的习惯动作;然后制定 具体的突袭战术行动方案;平时要加强训练,使运动员掌握突袭战术 所必备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6.反击战术
反击战术,是待对方发出进攻动作后,在防守的过程中反击对 方。武术,历来讲究“以静待动”,“后发先至”。主动进攻需改变原有 姿势,身体不同部位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和薄弱环节,如能在防守的 同时或之后进行反击,容易成功。另外,防守者“以静待动”,有思想 准备,这也是比较容易运用反击的因素之一。当遇到性情急躁、缺乏比赛经验、喜欢猛打猛冲的对手时,可以 以反击战术为主,主动进攻为辅。以主动进攻掩盖自己反击战术的 意图;同时刺激对方,使其更加急躁,为反击战术创造条件。反击战 术的手段主要有堵击、触击、抓击、顺击、闪击、退击等。
- 下台战术
下台战术,是利用竞赛规则和擂台等客观条件,采用方法迫使对 方掉下擂台的战术手段。下台战术按其形式可分为逼打下台和牵引 下台两种。
逼打对方下台要善于掌握时机,不能随意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 否则,很难将对方打下擂台。另外,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时机不成熟, 一味地连推带打,不但不能将对方打下擂台,反而容易被对方“顺手 牵羊”,带下擂台。
牵引下台,必须借用对方的冲力,引进落空,要求运动员有较好 的视觉判断能力和距离判断能力。一般来讲,可用擂台上警戒线为 标志,小级别、个子矮的运动员以退到警戒线上使用方法为宜;而大 级别、个子高的运动员宜退到警戒线内侧。
- 边角战术
边角战术,是利用对方退到擂台边缘或角上,怕掉下擂台的心理 进行攻击。比赛中,有目的地将对方逼到擂台的边线或角上,造成对 方心理恐惧、惊慌而导致动作紊乱。抓住这个机会,在防止被对方牵 引下台的前提下,加强正面进攻,争取多进攻多得分。
- 体力成术
体力战术,是通过合理地分配体力以此取得比赛胜利的战术方 法。散手比赛,运动员体力消耗较大。采用体力战术,就是在一场三 局的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一味保守,使 比赛结束后还有使不完的劲。每一局用多少的体力要根据对手的情 况来定。如果对手技术较弱,可以保持体力以技术取胜;如果对方技 术好,可以采取消耗对方体力的打法取胜;如果双方实力相当,还应 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知道对手的耐力较差,应打体力消耗战连 续进攻,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迫使其体力迅速下降,以此取胜。
采用体力战术,除了考虑主观因素外,还要考虑客观因素。比赛 是双方的事情,彼不攻,此要攻;彼此都要保存自己,消耗对手的体 力。所以,体力战术也要有应变准备。
心理战术,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 影响,而争取比赛胜利的方法。散手比赛的心理活动贯穿于整个比 赛的始终,心理战术多种多样,赛前隐瞒实力,麻痹对方;漏出破绽, 造成对手的错觉;激怒对方或松懈对方斗志,等等。赛中重创战术、 强佯攻战术、制长战术、制短战术、边角战术,等等,都具有心理战术 的因素。其目的就是迫使对方紧张、急躁、恐惧、气馁,从而失去比赛 的信心,导致比赛失败。
三、战术训练
-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培养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比赛中的战术运用要靠 赛前了解情况,制定战术方案,靠教练员的临场决策指挥,更重要的 是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靠运动员的独立作战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和 战术应变能力等。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使运动员学会 比较、分析、综合、判断,促进战术意识水平的提高。
在战术的训练中,首先要使运动员精练几套基本战术。这样,运动 员才能在临场比赛中,根据已掌握的技、战术,随着战局的发展灵活应 用。除了掌握基本战术以外,还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对待不同对手 的几种妹的战术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对手。在战术训练中,既不 晔而不实,只求多林稀,也不能把战术训知于简单化。
在战术训练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全面地掌握战术形式的具体使 用方法,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质量。要严格按照实战的要求去训练。 战术动作的力量、速度、时机、判断、反应、节奏、方向、距离、角度等, 都应保质、保量地去完成。
战术训练质量的好坏,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智训练有着密 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内容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反映在运动员身上的。因此,战术训练要同身 体、技术、心智等训练相结合。
- 战术训练的方法
要求运动员精神高度集中,有一种身临其境、面对对手的实战态 势,设想对手所采用的各种打法,自己运用相克的打法破之。如设想 对手采用“主攻抢打”,我即可用相应的“反击战术”而破之。这种练 习可以一个战术反复练习,也可多种战术变化练习;可以单法练习, 也可以配套练习,如先“诱攻伏击”,接着“连招快打”;或者先用“消阻 进击”,然后“强攻硬取”。总之,可以设想各种情况进行空想空击。 也可面对沙包、树干、假人等目标,采用“佯攻巧打”,或“闪躲进攻”来 击中目标。这种想练结合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培养战术意识,掌握各 种战术的具体用法。
具体做法是:从比赛录像中选择一些反映战术特点和应用战术 较典型的片段,组织运动员观看,或以一个完整的战术反复看。典型片断可选择那些战术运用好的,也可选择战术运用不好的。通过教 练员提问,如好在什么地方,错误在哪,应选用什么样的战术,等等。 经过大家的讨论找出正确答案。为使分析全面,看完片断后还应把 全场比赛连起来看,从局部与全局的观念出发,防止孤立地、静止地 看问题。
⑶战术分解训练。
一个战术形式往往需要由几个技术动作组成。为了使每一个技 术动作掌握得牢靠、扎实,可将其分解开,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训练。 然后再进行完整的战术形式训练。例如,练习指上(冲拳)、打下(踹 腿)的佯攻战术。训练时,第一步先练冲拳,目的是为了“示形造势”, 有意引起对方的注意与反应。这就要改变正常的冲拳速度,使冲拳 动作速度放慢,还可结合上步等练习上步冲拳;第二步练习踹腿,要 求踹腿突发、快速有力;第三步,把上步冲拳与踹腿连起来完整练习, 掌握正确的动作节奏。
(4)“递招喂手”训练。
由教练或同伴给练习者“喂招”,重复练习某一战术打法。例如, 练习迂回战术,确定以直线动作进攻喂招。练习向左、右侧躲闪反 击;或以“主攻抢打”喂招,练习“反击战术”。教练员还可在练习中寻 找练习者的空隙和破绽,乘虚喂招,以纠正其错误。
递招喂手应逐步加大难度。开始,练习者往往胆怯怕打而消极 逃脱,可指定其站在限制物如墙壁或长凳前面,逼其接招用法,慢慢 适应,壮大胆量。喂招可由慢到快,虚实结合;由喂固定、单一的打法 到一种打法和多种打法的灵活应用等。以提高各种战术的熟练程度 和运用能力。
⑸模拟训练。
由教练员或同伴根据不同对手的情况进行模仿,而采取的一种 针对性专门练习,提高战术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例如,模拟主动进 攻型的对手,模拟防守反击型的对手,模拟重拳重腿的对手,模拟擅 长拳法的对手,模拟擅长腿法的对手,模拟擅长摔法的对手,以及比 赛中的各种情况,要求模拟者动作要真实,以提高练习者的适应能力 和战术运用的能力。
浏览1,7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