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的斗志,振奋的情绪,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知觉敏 锐性、战术思维的敏捷和有效性,可使身体发挥出巨大潜力。相反, 恐惧、过分激动或冷漠等消极情绪会使运动员注意力涣散,反应下 降,距离感消失,战术思维贫乏及具有局限性。散手运动员在高强度 的对抗训练中,其生理、心理的紧张度肯定会超过平时的工作、学习、 劳动等,甚至超过别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所具有的身心紧张。无论在 体能训练,还是技、战术训练中,都会感到有某种或几种混合情绪在内心得到体验,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比赛中的一些特殊条件影响 下:如比赛进行到白热化程度,运动员的情绪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运 动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极快,战术思维异常活跃,身体的疲劳、 疼痛全然不知。这些现象在训练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再如新手初 次参加大型比赛,往往会产生过分激动的情绪状态,这时他表现出运 动感知觉迟纯,反应缓慢,无预测力,思维模糊,平时熟练的动作也变 得僵硬、不协调等反常现象。因此,在训练,尤其比赛中应将紧张、激 动的情绪调整到一个适宜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技、战术水平的 发挥。
- 意志锥炼
克服训练时产生的肌肉酸胀、伤病的疼痛和由长期艰苦训练产 生的厌倦情绪等,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比赛到了最艰苦的时刻,就更 需要巨大的意志努力
o意志努力的程度大小与克服困难程度大小成 正比,克服困难越大,所需意志努力程度越高,也就越能表现出意志 品质的坚强。
散手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有主动独立性、勇敢和果断。
培养上述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培养运动员具有远大目标和道德情感。
一个人目标越大,理想越崇高,则越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意志力。 而道德情感是意志的动力,它们可以促进意志的形成和发展,使意志 更加坚定。
(2)在训练比赛中磨炼意志。
训练和比赛经常是在各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进行的,教练员可 以有意识地激励运动员克服困难的信心。在克服困维的过程中可以 有效地培养运动员的独立性、勇敢和果断等意志品质。对于一些意 志品质较薄弱的运动员也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 激励法。介绍和宣传运动员所尊敬的优秀选手的坚强意志, 以激励他们产生仿效的愿望。
- 诱导法。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条件,开始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 刺激法。通过大强度、大密度的训练来刺激机体,使之能承担 更大的运动量,使意志不断得到磨炼。
- 强制法。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要求运动员完成各种任务,培 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责任感加强,关键时刻能顶得上0
(3)意志的自我培养。
要将外在的严格要求,变为内部的性格特征,这主要还是通过自 我培养、自我教育才能起作用。在意志自我培养中应注意:
- 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优缺点和意志的强弱。
- 在训练比赛时自觉地养成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的习惯。
- 掌握意志自我培养的原则。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 的,善于预测自己的行动效果与结果,以及检查自己行动,还有哪些 不完善的,以便改正。
- 个性的培养
散手运动使运动员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要求运动员调动全 身各个器官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神经、肌肉能 量,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运动员应付身心紧张的能力。这些能力的 获得,对他的个性和运动员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巨 大影响。性格,是对周围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 为方式,通过长期紧张艰苦的训练比赛及教练员有目的的培养,勇敢 和果断等意志品质会在其性格结构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他稳定的 性格意志的特征。同样,一个新手在训练比赛中难免会交替出现一 些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但在长期实践中,使他认识到只有积极的、 肯定的情绪才能保证比赛取得胜利。于是他会努力朝积极方向去 做,改正情绪中的消极因素,等到他在各个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 都能有大致相同振奋的增力情绪。有着大致相同的情绪稳定性、深 刻性、倾向性,这时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性格情绪特征。
在许多散手运动员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技术、临场发挥等方面存在认识过程的差异性。如有的人善于观察, 记忆好,对别人的优点过目不忘;有的人勤于思考。这些性格的理智 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与教练员的平时训练、指导方式、训练环境及队友 的影响,以及自身个性特点有关。
尽管气质在长期训练中可以得到掩盖与改造,但它毕竟有其先 天性的、稳定的特点。教练员了解运动员身上存在某种气质类型,将 有助于训练计划和战术方案的制定。
- 胆汁质的人兴奋性高,反应快,爆发力强,但容易冲动。因此 教练员在赛前要帮助他降低兴奋性,心理上保持冷静,不要过早反 应,以免受到对方假动作欺骗,在赛前防止出现过分激动状态。在训 练中既要培养他成为主动进攻型选手,也要培养他坚持到底的坚韧 性,并教会他一些心理控制的训练方法。
- 多血质的人反应快,思维敏捷,在多变的任务面前表现出较 强的体力和各种技、战术能力。但这类运动员往往过于自信,注意力 易分散,坚持性较差,所以平时就应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纪律性。 比赛前多进行一些集中注意力的心理训练,在技、战术上要培养他们 成为灵活多变、以智取胜的选手。
⑶粘液型的人反应较慢,思维较迟钝,预测不及时、不准确。因 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应给他们制定详尽的行动计划。制定在各种条件 下备用的战术方案。演练娴熟,并想像在未来的比赛中对手可能打 出的战术,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他们的战术类型主要是防守反 击型的。由于这一类运动员行动贵坚决,如果策略、方法正确,仍能 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 抑郁型的人在散手运动中,尤其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中不多 见。这种类型的人一般不适于从事散手运动。
四、散手比赛中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一起,组成现代训练体系。 强大的体能是保证比赛胜利的生理物质基础。精湛的技、战术是取 胜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则是体能和技、战术得到充分发挥的内部动力。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运动潜能的发挥,在于体能、技能 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心理训练在训练的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 因项目、人的心理特点而有所差异。在散手运动中心理训练能保证 运动员获胜的比率约为
- 心理训练的种类及其任
⑴赛前心理训练。
_般赛前
2 -3周开始,其具体任务有:
动员了解此次比她务的社融义,曜眄的颇动机。
- 搜集和研究将面临比赛及包括对手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情 况,然后从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品质进行比较,制定出克敌制胜的 策略与战术。
- 赛前训练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便运动员消除过度的心理紧 张。
- 在提高运动员意志品质、信心和战术思维的条件下,训练他们 善于克服各种困难,以及应付突然产生障碍的能力。
在训练中贯彻上述具体任务,是要使运动员确定参加比赛的目 的,建立达到目的的心理定向,形成实现目的的信心,掌握自我调节 和自我控制心理状态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它分为每次比赛前的心理调节和心理状态控制,一次比赛中心 理影响,两次比赛间(包括每局比赛之间)心理影响,赛后消除生理和 心理疲劳等。
- 心理训练方法
⑴放松训
练。放松练习是一种使自己身心得到平静放松的方法。它是通过意 念、呼吸,使全身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这种“外松内静”的效果,不 仅能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也能使心绪平静、大脑皮层的兴奋降 低,使紧张或烦躁不安的情绪得到克服。国内外都有一些行之有效 的放松方法。如美国的超觉静坐、印度的瑜伽等,我国传统的气功有着最佳的放松及使心绪平静的效果。最简便的方法是放松端坐,意 念注重在呼吸上,练习片刻后,感到杂念抛去,即可进行由上而下的 放松活动,依次从头、面、颈、胸、腹、小腹、大腿、小腿、足……放松下 去。吸气时意念注于放松部位,呼气时意念是“放松、松……放松完 毕”,保持松静状态静坐片刻,即可收功。
浏览6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