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使参与运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各种不同动作中参 与运动的肌肉是不相同的,只有使在运动中起作用的肌肉得到充分 的锻炼,训练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散手运动中的动作很多,但不论 哪一种动作都有一个对整个动作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

  • 练习手段的用力必须符合专项动作肌肉收缩时的支撑条件。 由于在不同的动作中肌肉收缩时的支撑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选 择练习手段要尽量考虑这一因素,使肌肉适应收缩时的“反射”条件。 训练中一定要具体分析肌肉收缩时的支撑,使练习手段的用力尽可 能与专项动作一致。

  • 必须把速度放在首要位置。发展速度力量,要强调在快速的 前提下逐步增加阻力,因此,宜采取阻力小、速度快为主的练习,伴以 轻重结合、快慢交替的方式进行训练。发展速度力量耐力,同样也要 注意动作速度,而且要在保证最大速度的前提下,增加阻力和重复次 数,提高肌肉耐力。通过强调速度,可不断改善运动中枢的协调关 系,使之建立快速的动力定型。加大阻力,一方面是促使肌肉组织的 代谢过程加强,使肌肉发生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增 强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运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使参与活动的 肌纤维的百分比逐步加大,以增强肌肉力量。


另外,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承受负荷的大小、动作速度的快慢、重 复次数的多少以及间歇的长短是发展速度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因 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力量的增长作用很大。应结 合散手运动的用力特点,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训练水平和不同训练 任务合理安排。一般安排是:

发展快速力量,采用中等负荷、重复次数少、练习组数较多的方 法。

发展速度力量耐力,采用中小负荷、重复次数多、组数少的方法。

发展绝对力量,多采用负荷大、次数少、组数多的训练。

在上述安排中,强调动作速度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一些按完 整技术动作增加阻力的练习,如果不注意保持动作的最大速率,就容 易形成慢的动力定型。根据当前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向,应注意通过 发展肌肉速度和肌肉耐力的训练来增加力蚩,改变过去那种片面追 求大力量训练的不良倾向。

(3)训练方法示例。

  • 发展颈部、上肢和肩背力量的练习。


A、 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B、 在垫上做颈桥并推举哑铃、壶铃或轻杠铃。

C、 俯卧撑。俯卧撑,向侧、前跳移,双杠双臂屈伸,单杠引体向 上。

D、 推小车。甲俯卧,两臂伸直,乙两手抬起甲的两脚,甲用两手 向前“行走”。

E、 哑铃和杠铃练习。

F、 重叠俯卧撑。甲保持俯卧姿势,乙在甲的背上做俯卧撑,或 者甲、乙二人同时做俯卧撑。

G、 击打沙袋练习。

H、 打手靶练习。

  • 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


A、 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快速屈体。

B、 侧卧做体侧屈,俯卧做体后屈。

C、 仰卧,两脚夹球离地15 ~ 20厘米,以腰为圆心画圆。

D、 肩负杠铃做体前屈或转体,抓举杠铃。

E、 展腹跳。爆发起跳并充分展腹,向后屈膝,两手尽可能地触 脚跟。

F、 跳起空中转体或收腹。

  • 发展腿部力量的练习。


A、 立定跳远,多级跳远,蛙跳,助跑跳远o

B、 肩负杠铃或手握哑铃连续向上跳。

C、 单腿或双腿起跳摸高或用头触球。

D、 连续向前并腿或单腿跳。

E、 利用不同高度的凳子,桌子或专设的跳台依次做连续的跳跃 练习。

F、 肩扛杠铃做提踵或脚掌走,肩负杠铃由站姿下降至深蹲。

G、 向前后连续快摆大、小腿。腿上可绑沙袋。

H、 脚踢沙袋练习。

I、 斗鸡。相互用大腿撞或挑、压对方大腿,用肩冲撞对方或闪躲 对方撞击。以将对方撞击成两脚着地者为胜。

J、 背人接力。全队分成两组成纵队站在起点,听到“预备”口令

时,一人将另一人背起,见教练员手势后起跑,跑过对面的标志后交 换背人,跑回起点时拍第二对同伴手后引二对再跑。依次做完,最先 跑到的一组为胜。 -

K、 小腿负重空击。

L、 踢脚靶练习。

  • 发展全身力量的练习。


A、 四节挺举。要求完成每一环节时都必须采取爆发性动作。

B、 拔河练习。

C、 二人抢夺球练习。

D、 两人对抗练习。

E、 倒地起身。

F、 摔法练习。

(4)力量素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 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练习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练习时 精力集中,在承受较大负荷练习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要领,加强保 护。


 

  • 要处理好一般性力量练习和专项力量练习的关系。在发展全 身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腿部和腰腹部及手臂力量。

  • 力量训练只有在一定负荷或阻力条件下,随着训练水平的提 高不断增加负荷或阻力才能获得较快的增长。

  • 坚持经常性和注意训练间隙。力量素质增长得快,停止训练 后消退也快。因此,要注意经常性和训练间隙的关系。一般每周安 排2~ 3次训练,间隔以1~ 2天为宜。

  • 注意练习安排的顺序。速度力量练习应放在训练课的前部 分,速度力量耐力练习一般放在基本部分之后。


⑥必须注意放松的训练。良好的肌肉放松能力,可使肌纤维具 有良好的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肌肉阻力,降低肌肉能源消耗,推迟 肌肉疲劳的出现。训练时要按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交替穿插进行, 同时注意安排放松练习。训练后要采取按摩、淋浴等必要的恢复手 段,培养运动员自我放松的习惯。

  • 速度素质


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反应的快慢,或者在单位时间内移动 某一段距离或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速度素质在散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比 赛速度的加快,对散手运动员的快速能力要求也愈来愈高。在很大 程度上,良好的速度是比赛中取得时间和空间优势的重要因素,往往 能体现出进攻的威胁性和防守的可靠性,所以速度已日渐成为攻防 战术能否奏效的决定性因素。

散手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包括:

反应速度——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对刺激的应答能力。

位移速度——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距离0

动作速度——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的幅度和数量。

  • 散手运动员速度素质特点。

  • 反应速度。运动员往往在事先无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条件下, 主要通过视觉感受器接受各种刺激,然后根据本人技术和战术的需 58


 

要,经过瞬间复杂的思维判断迅速采取行动。在这整个反应过程中, 不仅时间非常短促,而且运动员所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

  • 位移速度。比赛中运动员往往根据对手技术动作和战术需要 进行移动。运动员移动方向随机多变,移动距离长短不一。移动形 式也无一定规律。

  • 动作速度。运动员在快速运动中,要随时完成各种进攻和防 守动作,加之心理负担较重,因而动作节奏性较弱,应变性较强,完成 动作时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2)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

散手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应在尽可能模拟比赛情形、满足比 赛需要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

  • 反应速度训练。反应速度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各环节所需 的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信号通过反射弧的速度就 越快。训练中要经常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简单信号 (视觉、听觉信号等)的反应速度,或采取移动目标练习(即运动员对 移动目标迅速作出应答反应)、选择性练习(让运动员随着各种信号 复杂程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应答动作)来提高散手运动员中枢神经 系统的机能水平。


研究证明,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要比放松状态时反应速度提 高60% ~ 70%,所以训练中必须集中注意力,思想有准备,使肌肉处 于相应的紧张状态。

  • 位移速度训练。由于比赛中常做1~3米的起动,并要随时改 变方向以控制和应付突然变化的情况,所以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各 种步法的移动技术;同时具有出色的瞬时速度、角速度、加速度、最高 速度和制动速度。因此,运动员必须发展较强的腿部、腰腹力量。

  • 动作速度训练。提高散手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主要在于提高 参与各种动作的肌肉爆发力和动作之间的衔接技术。只有通过力量 训练和反复快速地完成各种技术练习,才能在比赛中轻松自如、协调 合理、快速准确地完成技术动作。此外,着重提高白肌纤维的体积和 质量,增强肌肉的可塑性、可伸展性及肌肉群内部和肌肉群间的协调 性等,也有利于提高动作速度。


总之,不论发展位移速度、动作速度,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用最 大强度重复完成练习,要打破“速度障碍”建立快速的动力定型。

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动作速度之间几乎没有内在联系,因此在 发展速度素质时,既要提高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又要专门发展反应 速度。

浏览61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