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主要教学内容。

A、 拳法的进攻与防守。

B、 腿法的进攻与防守。

C、 拳腿的进攻与防守。

D、 从单一到组合的进攻与防守。

E、 从规定的到随意的进攻与防守。

F、 其他:观看比赛录像,观察比赛中技、战术配合的运用。


  • 教学任务。


了解和掌握技战术打法的运用,建立战术打法的思维意识,以及 临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 教学目的。


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能够针对不同的对手,在战术 指导下运用各种技术打法;能够沉着、冷静、勇敢、果断、充满自信地 对待实战;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散手的教学步骤

由于散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掌握的技术动作在实战中得 到灵活的运用,所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动作,然后要 具备抗击打能力,最后要建立正确动作的条件反射。

  1. 学会动作


通过讲解、示范、模仿、纠正、复习、巩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作 的要领、要点及规格要求,从而做到正确、熟练地练习,逐步达到动力 定型。

  1. 抗击打能力练习


抗击打练习是通过与实物碰撞或双方相互进行碰撞的训练,增 强机体承受外力撞击的能力,如进行靠臂、自我拍打、互相拍打、打沙 包、打靶、打桩等练习。只有通过抗击打的练习,练就一身“硬功”,才 能保证技战术在实战中得以实施,切莫偷懒。

  1. 条件反射练习


从学会动作到实战运用,中间必须有建立攻防条件反射的训练 过程。众所周知,对抗的对象是人,对方不可能站立不动任人出拳出 腿打自己,更何况对手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所以进攻、防守、防守反 击等技术必须在一定的时机、距离、角度合适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实 施。而把握好时机、距离、角度是通过条件反射的训练建立的,如果 跨越条件反射训练,学会动作就直接进行实战,就会出现乱踢乱打、 毫无章法、伤痕累累的结果。所以,学会动作并有了抗击打能力后, 必须进行条件反射练习。如学会了左拍挡动作后,除了进行单个反

 

复练习外,教练员要通过口令、术语、手势等信号,让学生进行快速拍 挡防守练习,激发反应速度,建立简单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组织 配对对抗练习,指定一方以拳法进攻,另_方拍挡防守。通过接触实 物,反复练习,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直到有攻有守运用自如,形成动 力定型。

条件反射练习,要按照由简到繁、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的顺序进 行,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条件反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位置及其 重要性,让学生以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第三节散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任务和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 运用教学方法,力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语言法

正确地运用语言,使学生了解每个阶段、每堂课上的教学内容、 任务和目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 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勇气,夜对加速掌握散手的基本动作、基本技 术和实战技能至关重要。

  1. 讲解教学法


讲解是使学生正确认识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讲解要生动形 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讲解的层次和时机。讲解的内 容一般有以下几点:

  • 讲解动作名称。


动作名称是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解释动作名称 时,可以把套路、拳击等项目动作相似但名称不同的术语进行比较, 使学生加深对动作名称的理解,以便熟记,并能拓展知识面,培养兴 趣。

⑵讲解动作方法。

34

 

讲解动作的起始点、路线、发力、力点等,可边示范边讲解0

  • 讲解动作的用法。


简单介绍动作的攻防作用,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气氛。

  • 讲解动作的要领和要点。


对于较难的动作,一定要讲清动作的要领和要点,以使学生易接 受,更好地掌握动作。例如:学习后倒时,要让学生清楚先下蹲后再 倒地的要领;学习旋压摔时,一定要明确肩下压与手上提要同时的要 点。要领和要点主要是教练员教学训练中的经验总结,所以教练员 在正常训练时要注意从更深的角度上观察理解技术动作的内在规 律。

  • 讲解动作的节奏。


初学散手时,学生容易注重每一动作的发力效果,使动作不易连 贯、协调,所以学习散手时,要注意动作的轻、重、快、慢之分。例如学 习左右直拳,要求学生第一拳“点击”,第二拳要重些;学垫步侧弹腿 接踹腿时,要让学生清楚第一腿起动要快,第二腿打击要重。只有处 理好动作的节奏、层次,才能把技术运用得完美精确。

  • 讲解动作的技战术打法。


例如学习垫步侧弹腿接退步踹腿时,要让学生明白第一腿是引 诱,退步是为了在对方反击时便于起腿阻击,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教 学训练中很多,所以教练员要细致耐心地讲解,使学生对技术打法融 会贯通。

⑺讲解动作的易犯错误。

学习前,要让学生了解容易犯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对正确动作 与错误动作的识别能力。

⑻讲解动作的练习方法。

学习动作后,要让学生了解从掌握动作到动力定型所需要的一 些基本练习方法,如集体原地空击,分组配对打靶等。

除上述练习方法,教练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和技巧,如采用边讲 解边示范和形象化讲解等,既要让学生加深理解,又不能长篇大论,

 

应善于用语言技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讲解的预期效果。

  1. 口令教学法


口令教学法,是运用短促、宏亮、有力的语言指挥学生学习和练 习的方法。

  • 数字口令。


组织练习时,一般多采用类似广播体操的数字式口令指挥学生 统一进行练习,但口令的节奏可快可慢,可断可续,根据学生的练习 情况灵活掌握。

⑵术语口令。

为了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巩固语言信号的条件反射,在练习时 可以发出不同的动作术语或技战术打法术语,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迅 速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3)提示性口令。

在条件实战或实战训练中,为了使学生在场上能够合理地运用 技术打法,并对场上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教练员要在旁边用语言 提示学生该出什么招、该怎么打、得分情况如何等,逐步培养学生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战调控能力等。

二、直观法

  1. 示范教学


示范是让学生直观观察动作概貌的基本手段。做示范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⑴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示范与讲解不可分割,在教学时两者要结合起来运用。可以先 示范后讲解,也可先讲解后示范,或边示范边讲解。对初学者应多示 范,以便模仿学习;对水平较高者应多讲解,而示范则点到为止。

  • 完整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完整示范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分解示 范是让学生了解动作组成的每个细节,以便学习和掌握。完整与分 解示范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36

 

  • 易犯错误的动作示范。


这种示范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对正确动作建立深刻的印象,从而 在练习中避免错误。

  • 示范位置的选择。


位置的选择,是以全体学生都能清楚看到教练员的示范为原则0 例如,学生4列横队时,可以让前两列的学生坐下或蹲下,以便让后 排的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或者让前两列学生向后转,中间留出 一定的空地,教师站在中间示范;还可以使队伍站成半圆弧形,教师 在中心位置示范。

  • 示范面的运用。


示范面包括镜面示范、背向示范、侧面示范及不同角度的斜面示 范。为了让大家看清动作的方法,要根据不同动作的需要,采用不同 的示范面,即使同一个动作也可采用几种示范面。例如,示范左直 拳,可做镜面示范,让学生看清动作的路线、力点的位置;做背面示 范,让学生看清动作发力的要领;做侧面示范,让学生看清发力时重 心的位置。

  • 领做示范。


讲解示范后,需带领学生练习时,选择合理的示范面和位置,让 学生限随示范模仿练习。

  1. 电化教学


通过观看教材图片、教学录像、比赛录像等,加深对教学内容的 理解,以便建立正确的概念。

三、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在学习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动作时,或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 行教学时,主要采用完整技术教学。

分解教学,主要是在学习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时,或 对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在掌握分解 动作的基础上,把每一个细节动作由慢到快连贯起来练习,就形成了 完整动作。

 

浏览4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