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唐手道的历史'

何为“唐手道”,按字意解析便是:唐是指中国的意思;手, 指技击动作;道,指方法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综上所述,唐手道 就是受中国武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一种搏击技术。而且经朝 鲜民族的需要和发展,唐手道才有了基本的形态,如今已成为 朝鲜的国术。在朝鲜历史的记录中,可常看见关于脚戏、手搏 戏记载,但却无人去深入的研究它,着实可惜,就像把韩国的 跆拳道和唐手道混同在一起说明一样,这实在是很大的错误。 但不管如何,在民族的变迁和经过无数历史战乱的摧残下,唐 手道仍被认为是一种固有的武艺。众所周知,西洋文化是属于石造文化,虽然经过数千年来 的文化和战火的洗涤,仍残存到今日,但是,属于木造文化的 东方文化,却被无情的战火烧成了灰烬。在这种情形下,在坟 墓的石室中所发现的唐手道的遗品,是相当难得的一个事实。古朝鲜高句丽的始祖朱蒙,及东明王从北扶余南下,到了 忽本便定都而居。当时唐手道在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地位,而 且到处可见壁上画有唐手道的图像,由此可证明当时早已相当盛行唐手道了。换句话说,在当时把唐手道的姿势画上墙壁 或坟壁,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习惯,可能那时的唐手道早已是当 时的一种国技。不过,由于当时局势不定,连年战祸,武士们似 乎把唐手道当作是一门必修的课目,而从事严格的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唐手道的原形屡见于壁画上的事实,可知 晓在古老年代以前的高丽人民早已有了唐手道运动。同时我 们也可推测到唐手道的思想源流,已在那时的人们心中深深 的植根了。据唐手道元老李全哲说遍手道是把人类生存的意识,用 肉体有力的表现出来,同时更把精神的欲求具体化,所以唐手 道是一种高尚的体育活动。唐手道的所有动作,是以自己的防 卫本能作为基础,渐渐地为了必要性,便把它当成是一种信 念,并从消极的动作发展至积极的形态,最后达到绝对的行为 阶段,同时还必须克服自己,使自己的心态达到无暇境地的哲 学,而成为唐手道的中心。换言之,唐手道就是由于全身的运 动,让人体所有的器官发生作用,并产生精力,以锻炼身体,刺 激脑部,发达四肢,强力的开发和实行意欲。而且,人类并不仅 以活着为满足,而是为了更多更强的需求,为了达到此目的, 便要把知和理当作活动力的综合体。唐手道可算是完成这种 意欲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唐手道对社会的活动是有很大的 助益的。实际上,唐手道的肉体运动可区分为瞄力的和轻快的两 。强力的肉体运动可培养人的斗志和勇气,增加自己的胆量 自信;而柔软且轻快的运动,则会使循环器官健全和圆滑。 有了被认为是斗技的唐手道,不仅可以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 人,还能养成拳手勇往直前的精神,以使自己成为有统率力的领导者,同时,统率力跟胆量又会使人产生自信心,而自信心 更可产生心理的安定感。如此,不论面对任何困难,也不易动 摇其信念,从而使自己在困难面前战无不胜。唐手道与中国的技击、泰国的泰拳,韩国的跆拳道有许多 相同之处,是当今世界格斗术中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打击 力,但在民间推广主要是为了健身防身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来开展,只有在必要时才作为护身的手段,而不能随意使用。唐手道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场地,也不需要复杂的器械器 材,而且男女老幼不受年龄限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无论 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练习,这也是唐手道能很快风靡世界的主 要原因。并且只要认真、专心持久的练习,就能掌握好这门技 击运动,调动身体内的巨大潜力,达到防身健身的目的。凡练习唐手道的人,都以练腿为本,脚站稳则身稳。练武 必须练腿,如不练腿侧“出势不疾,进退不灵,运用筋骨不易气 因此,腿法的练习是掌握唐手道技击的基础。在唐手道的搏击 中,用腿法要比拳法占优势,原因是腿比臂长,力量又较强大。 况且,腿上可踢头、踢胸,中可踢腰踢肋踢腹,下可踢腿踢膝。 另外,腿踢法既可作为进攻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防守的武器。 在唐手道中腿常作为先锋,不但能先发制人,还能阻止或化僻 对手的攻击,而后发制人。

第二节唐手道的科学

(一)力量的科学与合理的使用法

唐手技术娴熟的拳手,不仅能很随便地做出握拳击打、侧身踢腿等动作,而且还能留给人们力与美的印象。实际上,唐 手就是利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进攻和防守的运动,并合理地 掌握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挥出如同武器一般 的威力。

在训练中,为了提高唐手道的技术,必须先知道力的科学 和合理的使用方法。迄今为止,唐手道的修炼,依旧被认为是 以无条件的锻炼主义及凶猛训练主义为基本,来改变人类的 惰性,因此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有必要 通过对力的效果和技的使用法研究,来了解力到底如何生成, 如何发挥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把这些疑问用科学的原理加 以说明,就可得到答案。在自然界里,有重力、弹性力、摩擦力及惯性力等现象。牛 顿为这些现象定义时,是随着运动的质量和速度的变化,而算 出来的公式。这种公式。对于唐手道也是一样,但它需要考虑 到人类的体重和质量,因此只要使身体、脚、拳产生加速度,则 体重和动作的速度也会跟着加快。换言之“力"是由质量和加 速度所决定的原理,这可以揭示唐手道的攻击力、防御力以及 破坏力。在训练中,要想把唐手道必要的力以科学方法使用, 首先必须考虑拳手的稳定度支持面、重心、弹性力、敏捷性等 等。同时,若想将质量及加速度有效使用的话,就需要考虑精 神、神经及呼吸调节等要素。

(二)唐手道的动作反应

经常练习唐手道,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去掉多余的 脂肪,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骨质的坚固性和 柔韧性,使身体得到发展。但唐手道与其它技击术相比,其绝巧之处在于它的实战动作反应的变化上。在实战中,根据不同 的环境和双方的条件,唐手道的技击动作的反应可分为内动、 外动及打动3种运用方法。

所谓内动,就是指拳手在技击中要做好思想准备,攻击前 要认真观察对方的身形高低,所处的位置、角度,及功力的优 劣,相对距离等,并及时思考技击方案,以争取主动,攻其弱 点。而且搏击时要沉着冷静,不论发生什么变化,或者一时处 于极其被动的位置,也不要惊慌失措,而要想方设法变不利为 有利,从而达到败中取胜,转危为安的目的;至于外动反应,即 在进攻或防守中身体四肢经内动反应而做出的动作反应,即 为外动反应。根据实战的需要,外动反应又可分为先动及后动 两种:先动即拳手先发制人,一鼓作气击垮对方后动,即后发 制人,也就是等对手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时,再乘机猛烈地进击 对手,并直至摧垮为止;所谓打动反应,就是拳手要乘对手在 技击运动中重心难以控制时,再给它一个作用力,使之按自己 的意图去运动,从而为我所制。值得注意的是,唐手道的3种运动反应之间须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而且内动反应在搏击中的具体反映为战略运用,而 外动和打动反应则具体反映战术运用。内动反应、外动反应和 打动反应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唐手道战略战术的结晶和具体体 现。

(三)唐手道的身法

在唐手道中,身法即身型变化的方法,是指拳手在攻防中 的攻击、闪躲、俯仰、屈伸等各种复杂动作的完成及全身的统 一配合,又是以躯干为主宰,做到上动下随,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

在唐手道的搏斗中,如果身法运用不当,会导致动作僵硬 或不协调,以至反应迟钝,劲力不足,更不可能达到唐手道 “快”、“狠气“稳”、“固”技击效果。特别是在唐手道的腿击法 中,各种腿法的变化均依赖于身法相助。例如,腿向前踢出时, 身体则需后仰或跟进;腿向后回收,身体则需后坐或调转;如 果腿横击或旋踢,身体则需横动或扭转闪摆,以助其力,以乘 其势。因此,腿法的变化,需要身法的变化来带动,这样才能使 腿脚自然伸长,且劲顺力猛。所以,优秀的唐手道选手踢腿时 均要求扭腰展胯,出拳时要求扭腰送肩,以强化攻击力和延长 打击距离。

另外,腰是人体躯干上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它对全身的 运动变化,以及将劲力推送到全身各部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如腰力运用得当,既有助于保持全身的平衡,也有助于 劲力运转的充足。在唐手道中,也往往是通过腰的拧转,屈伸 来带动四肢的运动。这样就可以放长击远,增大打击力量,从 而获得“一寸长,一寸强”的技击效果。故此,唐手道技击特别 重视腰的灵活拧转和屈伸,并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认识 和练习。即每练一拳一脚都要把腰连贯起来,使力从足起,由 腰而集,再传肩过肘,最后达于手,这样才能使劲力入里透内, 如腰、身不灵活,则上下不通,劲力不达,身心自会散乱,就更 不能击敌制胜。因此,练习搏击首先要提高身、腰的柔韧性、灵 活性以及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动作快速、敏捷、有力 且准确。

唐手道大师闵南玄说,腰部技术是唐手产生爆发力的重 要因素。因为拳手通过腰部的扭转,把动力传给了背部,再由背部传到肩部,最后传到胳膊。可见,上身的运动要依靠腰部 的拧转。实际上,这种来自腰部的爆发力对于任何一种体育运 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唐手道的呼吸

练习唐手道,要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唐手道的呼吸法 一般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其中,胸式呼吸是在吸气时 胸部挺起,腹部凹陷,而腹式呼吸则正好相反,即吸气时胸部 保持正常状态,腹部鼓起来。但唐手道以使用腹式呼吸为主, 这是因为采用胸式呼吸时,肩部会随之上下移动,使身体前后 移动,造成重心的不稳,其结果是不容易充分地发挥技术。与 此相反,采用腹式呼吸,腰部只有轻微的移动,而胸部和肩部 则不动。另外,拳手采用腹式呼吸,横隔膜下降,使腹部的肌肉 紧张,更便于力量在丹田集中,从而使拳脚发出强有力的攻 击。

但不论采用哪种呼吸方法,吸气时,舌头都要顶住上牙 床,并用鼻腔吸气;呼气时,要用口腔呼气。根据呼与吸的不同 情况,及实战的需要,可总结出以下3种最常用的呼吸方法: 即长吸短呼、短吸长呼与短吸短呼。其中,长吸短呼可用于发 出猛烈的攻击;短吸长呼可用于蓄势运劲,而短吸短呼则适用 于进行剧烈搏击。但不论以上3种呼吸的哪一种,吸气时要吸 足,呼气时要全部把气吐净,如果呼吸做得不彻底,身体就会 因供氧不足而变得虚弱,就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一般情况下,进行唐手道的防守时要吸气,而在冲、踢等 进攻时则要呼气.另外,摆开格斗架势时,应平静地呼吸,双方 一交手而相互攻击时,呼吸就要变得急促了。这样,一旦习惯了,一口气就能完成几个连续的攻击动作。也就是说,从平静 地呼吸到屏住呼吸,直至到应付紧急场合的呼吸等各种各样 的呼吸变化都应该进行练习和掌握。而且在真正搏斗关头,运 用好呼吸往往能控制胜负,即一边采取站立或准备姿势,一边 平静地呼吸,在深深地吸入气后,也就是在刚刚呼出一点气的 同时便可迅速出击,就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

(五)唐手道的神经

在唐手道中,神经是一条连接肌肉纤维的物质,在体内数 千万条的神经连成知觉,所以当拳手的神经接受外来的刺激 时,会分别地送达到肌肉纤维里面的任何部位,如此连接神经 的束就叫做运动单位。而且,在肌肉中这种单位会有很多个, 但各单位若同时都不动,则人体就产生不了多大的力量,那 么,攻击也就没有什么威力,因为这些单位必须集中精力,才 会产生效果,这一点对于一个高水平的拳手或即将参赛的选 手来说尤为重要。

而且,人体内的神经和肌肉的收缩都是自动的。本来刺激 经过神经传到肌肉时,肌肉应立即产生反应,但如果没有这种 运动神经连接的话,就完全无法产生攻击力和实战技术,这就 是神经细胞所起的作用,而肌肉内的精感觉也扮演着重要的 功能。这些都会靠唐手道的训练,来开发它的潜在技能。

第三节唐手道的实战技法

在唐手道中,虽然拳法被认为是实战中的重要武器,但在 搏斗时,腿才是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例如,与一个优秀的拳击手对垒,你若经常运用两腿,那么将会占有绝对优势,而一 个不懂得防御腿法的攻击手,则其头部、胸部、腹部、膝盖等要 害部位就容易遭受攻击。所以,大多数唐手道专家运用和依靠 脚踢作为进攻的首要武器是很自然的。唐手道训练中,还要求进攻要有意念,出腿要迅速有力, 刚劲短脆,直取要害;收腿要灵活、敏捷,但不能影响自身的重 心与平衡,除佯攻外,踢腿攻击时要把腿全部伸展开,也就是 用腰腿的力量出击。另外,踢腿时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需和技 击术密切配合,即要把踢的预备式,踢的时机,踢的目标,踢的 角度、踢的距离、踢的重心、踢的自身防护以及踢时所用的脚 的部位等相互配合一致,才能取得制敌之效。

唐手道的腿击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即:低腿攻击 法、高腿攻击法和防御反击法。其中以侧弹腿(即扫踢腿)为最 常用。要想熟练掌握唐手道的实战腿击法,首先要有坚实的腿 功基础,较好的弹跳力,出色的攻击速度,良好的腹肌和柔韧 性、协调性,更要准确地把握住技击重心及对手的心理状态, 还有技击距离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与临危不惧的制敌精 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本门腿法在进攻、防御、应变、反击上各 得其益,各尽其妙。如果拳手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以上条件, 则最好切勿滥用腿法,以免引火烧身,反受敌制。

一、唐手道的低扫腿攻击法

在唐手道中,低扫腿和低勾腿这些下盘攻击法,在近几年 来被严重忽视,令人感到遗憾。其实扫腿在比赛中的成功效果 是相当显著的。忽视低扫腿技术的主要原因在于,唐手道训练这种技术比较艰苦。在训练中,拳手为了掌握这种击法,必须 在训练中用腿多次碰撞,因此在训练初期,脚和踝关节会常常 受到撞伤和扭伤,苦不堪言•然而,一旦你能熟练地运用它时, 这一腿法可能会成为对付老练对手的最佳武器。

在唐手道的搏击中,经常用到的低腿攻击法如下。

(一)前扫腿攻击前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23),我先用双拳连续攻击对 手的上盘要害处(图224),迫使其露出下盘空当;紧接着,迅 速抬起右脚以一记凶猛的扫踢腿重创对手的前腿躁关节(图 225),将其踢伤并踢倒在地(图226)图片53

  1. 技击要领


在出腿之前,目光应始终盯住对手上盘,给对手造成“上 盘要受到猛烈攻击的错堂,而且切不可将腿先后摆再踢出去, 因为这样不但会减慢速度,还会暴露意图。图片54

扫腿的要领在于充分地利用对手站立姿势的弱点,当拳 手从正面以扫腿攻击对手时,要先破坏对手的站立姿势,迫使 其单腿站立,或者在对手抬腿攻击时,将其扫倒。另外,运用扫 腿还有一重要原则,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降低身体 的重心。要做到这一点,支撑腿需屈膝站立。除此之外,注意 始终保持防护姿势。如果扫腿没有奏效,那就需以其它技术准 备阻挡或反击,以求争得主动。

(二)前扫腿攻击双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27),对手先发起攻击时,我速 用右臂格挡(图228),素接着,我迅速抬右腿并用凶猛的扫踢 腿重创对手的膝关节或踝关节(图229),将其踢伤或踢倒在 地,再用脚踏击或拳击其胸部(图230)图片55 图片56

技击要领

格挡要快,扫踢腿连贯有力,上、下肢的发力配合好。在扫 踢腿实施的过程中,要能预想到对手倒地后的姿势,以便根据 具体情况立即向倒地者发出快速有效的最后一击。在唐手道 的比赛中,扫踢腿本身并不得分,因此最后一击极为重要。但 在实战中运用时还有一常见错误就是,实施扫腿时对手会提 膝闪过,而自己扫腿的惯性力会带动身体旋转,致使自己的背 部暴露给对手。因此,需要拳手明显的回转才能恢复原格斗姿 势。为了避免上述错误出现,可将左手前引,并使身体朝右腿 扫击的反方向拧转。另外,前手还要保持良好的防御姿势,以 防对手前手刺拳或后手直拳的攻击。而且,扫腿时前手臂应向 扫踢的反方向转动,以保持自己站立的平衡。将对手扫倒后再 用后手拳完成最后的攻击。

(三)扫腿攻击支撑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31),当对手右腿攻来时,我速 用左臂予以格挡(图232);紧接着,我抓住瞬间时机,向右后 方迅速转身并以一记凶猛的右后扫腿击重创对手的支撑腿膝 关节(图233),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若动作正确,将对手扫 倒后,可再跪膝并以后手拳重击对手头部(图234)。图片57 图片58

  1. 技击要领


在实战运用时,左臂格挡及时,用力恰当;转体要快,扫腿 连贯、用力恰当,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总之,要想在比赛中成功 地使用扫踢腿,平日就必须反复训练,通过训练,不仅能领悟 这种技术,而且可增强身体协调性,达到灵活自如的境界。不 过,比赛中拳手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必须拥有足够的 信心才可使自己的扫踢腿运用成功。

在唐手道的搏击中,后扫踢腿通常是作为反攻战术使用 的,用这种腿法对付以直线进攻的对手是非常的效的。但是, 对付一个处于防守或进行反击的对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对 手总是在等待你做出动作而伺机报复。但在这里,将此腿法列 为反击技术的高妙处就在于:转身动作往往会使主动攻击的 对手出其不意,从而增加了打击的效果。

(四)俯地扫踢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35),当对手先发起攻击将重 心移至前腿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用此招法最为有效。
可突然倒地于对手前腿内侧(图236);紧接着,用右腿猛力横 扫对手前腿踝关节(图237),致使其俯身前倒(图238);最后, 可高抬右腿,以右脚跟向下瘟劈对手头部,将其击昏或制服。图片59

2.技击要领

要实战运用时,扫踢动作需连贯,尤其是倒地之后的动 作,应该一气呵成,以免因疏漏而出现空当,反为敌所利用。而 且如果打击时机把握得当,则完全可以做到事前毫无迹象,从 而使对手无从闪避,并给其以强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倒地扫踢

 

的有效率远比其他腿法高得多,且速度快而技法多变。

在搏斗中,当对付一个具有良好判断距离能力的拳手,而 难以从正面实施攻击时,突破其防线或缩短距离的战术,就是 突然倒地用扫踢腿,出其不意的反攻对手,攻其措手不及,同 时,我方步幅要不断减小或让对手先行动,因为他在向你扑来 时,必然要缩短距离。所以这是一种声东击西,惊上取下的有 效手段。在唐手道中,对此类招法极为推崇,因为此类招法有 着很大的诱骗性威胁性及破坏性,但需使动作快速、连贯,方 可收到制敌之效。

(五)俯地后扫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39),我可有意暴露身体正面, 引诱对手以前踢进攻。当对手果真用右脚踢来时,我速用左臂 予以格挡(图240),并用力钩挂,迫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乘 对手右腿悬在空中时,迅速蹲身下俯,并在对手右脚刚一落地 的瞬间,便向右后方转身同时向对手的下盘攻出后扫腿(图 241),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图242)。

  1. 技击要领


在唐手道中,反击的技术,应在刺激对手发出攻击或故意 露出破绽引诱对手上当之后运用。而且反击时应避开进攻,而 在对手失去平衡或者防守薄弱时打击他。而且反击之后,要乘 机一直压制对手,不给其以喘息或反击之机。

俯地后扫腿,对于那些不采取防御措施,而一味疯狂猛攻 或站得过于近的对手,是最好的防御手段,而且有时你必须调 整身体的角度,以便及时发现破绽并乘机反击对手。在某些时

  • 134 •


候,迫使对手穷于应付,使其无法恢复原来的防御姿势,无法 对付你的闪避和反击,这确是很聪明的手段,但必须搞清楚对 手是否在引你上钩。整套动作一定要突然,从而令敌防不胜 防。图片60 图片61 图片62

2.技击要领

要实战运用时,扫踢动作需连贯,尤其是倒地之后的动 作,应该一气呵成,以免因疏漏而出现空当,反为敌所利用。而 且如果打击时机把握得当,则完全可以做到事前毫无迹象,从 而使对手无从闪避,并给其以强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倒地扫踢的有效率远比其他腿法高得多,且速度快而技法多变。

在搏斗中,当对付一个具有良好判断距离能力的拳手,而 难以从正面实施攻击时,突破其防线或缩短距离的战术,就是 突然倒地用扫踢腿,出其不意的反攻对手,攻其措手不及,同 时,我方步幅要不断减小或让对手先行动,因为他在向你扑来 时,必然要缩短距离。所以这是一种声东击西,惊上取下的有 效手段。在唐手道中,对此类招法极为推崇,因为此类招法有 着很大的诱骗性威胁性及破坏性,但需使动作快速、连贯,方 可收到制敌之效。

(五)俯地后扫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39),我可有意暴露身体正面, 引诱对手以前踢进攻。当对手果真用右脚踢来时,我速用左臂 予以格挡(图240),并用力钩挂,迫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乘 对手右腿悬在空中时,迅速蹲身下俯,并在对手右脚刚一落地 的瞬间,便向右后方转身同时向对手的下盘攻出后扫腿(图 241),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图242)。

  1. 技击要领


在唐手道中,反击的技术,应在刺激对手发出攻击或故意 露出破绽引诱对手上当之后运用。而且反击时应避开进攻,而 在对手失去平衡或者防守薄弱时打击他。而且反击之后,要乘 机一直压制对手,不给其以喘息或反击之机。

俯地后扫腿,对于那些不采取防御措施,而一味疯狂猛攻 或站得过于近的对手,是最好的防御手段,而且有时你必须调 整身体的角度,以便及时发现破绽并乘机反击对手。在某些时候,迫使对手穷于应付,使其无法恢复原来的防御姿势,无法 对付你的闪避和反击,这确是很聪明的手段,但必须搞清楚对 手是否在引你上钩。整套动作一定要突然,从而令敌防不胜 防。

反击扫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43),我可有意将身体正图片63 图片64

 

方,引诱对手攻击我的中盘。当对手以右前踢攻来时,我不用 手臂格挡,而将右脚直接向前滑进,同时转胯使对手踢来的脚 从我体侧刚好擦过,然后顺势用左手避夹抱对手右腿,右手亦 插入对手后腰(图244);紧接着,我再转体使左脚向后插步 (图245);然后,用右腿猛力反扫对手的支撑腿,将其扫倒在 地(图246)

2.技击要板

抓抱敌腿要快、要牢,插左脚迅速,右腿反扫连贯有力。另 外,使用此招时要学会利用对手的前冲力,使对手踢击的前冲 力越大,便越有利于此招法的实施。同时还要注意使进身、转 体、插步和扫腿一气呵成,而且紧贴对手还可使自身成为旋转 中心,也就是利用离心力将对手击倒在地。

在唐手道整体性的自由搏击中,进攻与防守的关系甚为 密切,因此必须将它们有机地融合成一种统一的技、战术,并 为最终的胜利铺平道路。但这除了要善于运用各种主要的防 御方法反击对手外,尤需正确的时机把握、判断准确与镇静稳 定的心理等。它还包含了拳手对对手的周密的思考,及果断的 动作与稳妥的控制,如此方能有效地制敌取胜。但须尽量避免 由于自己的失误而导致防守技术的失败。

二、唐手道的高踢腿攻击法

在唐手道中,侧弹踢是最常用的高踢腿攻击法,具有不同 凡响的声望。在搏斗或比赛中采用侧弹腿进攻,尤其是攻击对 手的头部,其得分率之高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侧弹踢(即高扫 腿)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攻击性腿法,同时也可用于防守重创对 手。另外,平日训练时,还应保持逼真的实战姿态,如对练过于 放松,就有可能造成错误的距离感,所以打斗双方应始终处于 戒备的状态。况且,任何技术的有效发挥皆来自于平日正确的 训练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唐手道的搏击中,经常用到的高腿攻击法有:

(―)连续侧弹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47),我先用双拳佯攻对手面 部,充分吸引其注意力;接着,我在双手回收同时,先以右低侧 弹踢佯攻对手小腿胫骨或膝关节,将对手的注意力再引向下 方(图248),随后,我再连发右侧弹腿去攻其中盘(图249),将 其防线彻底打乱;最后,以迅猛之力将右脚绕过对手的防御手 重创其头部(图250),将其踢昏或踢伤在地。

  1. 技击要领


拳法攻击要逼真,侧弹攻击连贯、凶狠。此招法的意图是 迅速连攻对手三腿,令敌防不胜防而连连中招,并最终落败。 另外,使用此腿法的关键要领在于抬高膝部,因为在侧弹腿的 实施途中,进攻者易受对手半路阻截或反击。高抬膝部还可起 到节制对手反击的作用。此外,以高抬膝作为起势,还可发出 摆踢腿、侧踹和组合踢击等腿法,

以它可以伪装进攻者的真 正意图,从而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

图片65

)拳法连击接硼弹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51),我先用右刺拳佯攻对手 面部;再连续用左、右直拳连续重击其上盘要害处(图252、图 253、图254),迫使对手集中精力来防御我的拳法;此时,我抓 住时机,将右脚猛力攻向对手的颈部或肋部(图255),攻其以 措手不及。

图片68 图片67

2.技击要领

在实战运用时,拳法攻击要 突然、连贯、有力,侧踢腿要凶 狠。实战中的假动作要逼真,其 目的不仅在于迷惑对手,而且能 于此时减少对手的反击趋势,并 使其判断失误而陷入圈套。从而 为腿法重击创造了机会和赢得 了时间。起腿横扫时要敏捷、准 确、凶猛、及时,踢击时,要想象 自己能把其身体踢穿或头骨踢

碎,而绝非将力量作用在表面。另外,在初习唐手道踢腿时,踢 腿往往产生反作用力。但这种踢法仅适用于近战,而在远距离 对抗时,攻击腿就必须完全伸展开来。除此之外,如果拳手收 胯踢腿则易将自己的胸部暴露给对手,而且这样离对手较近, 支撑腿就易遭受对手扫踢的攻击。

三)掌击接侧弹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 256),我先用左剌拳佯攻对手 面部(图257);接着,我再连 续用右直拳重击其上盘(图 258),随后,我再将左掌猛力 打向敌面部,挡住或扰乱对手 的视线(图259);最后,将左 脚以一记具有摧毁力的侧弹 腿重创对手的肋部或头部(图 260),将其踢伤并踢倒在地。图片69 图片70

2.技击要领

在实战运用时,真正的攻击动作要快,要在对手的反应之 前就抢先击他,这种迅速变换距离与角度的训练方式还可增 强两人之间的实战距离感和对时机的选择与判断能力。在实 施过程中,上身适当后闪,以利于进行高位踢击和强化攻击 力。

(四)佯攻接侧弹服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61),我先以高提膝动作欺骗 对手,使其误以为我将要发出正前踢,从而迫使对手做出反 击,即准备用格挡来阻截攻击其身体正面部位的正前踢(图 262);此时,我将膝部突然高抬,并猛然向前送胯,以一记凶狠 而足以致命的高弹腿重创对手头部(图263),将其踢伤或踢 倒在地。在这里,只要动作正确,发出的腿便能巧妙地绕过对 手的格挡,而击中目标(图264)。

图片71图片72

2.技击要领

在实战运用时,要注意起脚、落脚和恢复戒备势,还要学 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控制身体平衡的本领。这样方可使自己 在前进或后退中,自如的从各个角度踢出强而有力的侧踢腿。 在唐手道的搏击中,紧接假动作之后•的敏捷腿法可以做出最 有用的踢击,但它必须抢在对手未来得及防卫和避开之前,便 出脚打击。同时还要使对手无法利用你进攻中所暴露出来的破绽进行反击。并要努力通过猛烈地踢打来痛击对手,给其造 成心理上的压力。

(五)腾空侧I弹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65),我先上步以制造进攻的 势头(图266);接着,双足猛力蹬地腾空跃起,先用左脚佯攻 对手中盘(图267),然后乘敌防护之际,再将右腿猛力攻向对 手的头部或颈关节(图268),将其踢昏踢伤在地。

  1. 技击要领


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住时机,起跳时,右艘足弓的弹跳 力要强,要快,要一触即发,身体在空中要有由外向内的向心 力。整个过程不能间断,要快速、连贯,一气可成。而且脚面需 绷直,力达脚背,眼盯紧目标,以免攻击落空。

 

 

浏览1,4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