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27),当对手抬腿欲攻来时(图 128),我迅速用右臂格挡(图129);然后用右侧踝腿反击对手 胸部或面部(图130),将对手踢伤或踢倒在地。

2.动作要领
在实战运用时格挡要及时,反击要快,要有将对手踢飞或 拦腰斩断的感觉。在泰拳中,每一个拳手无不努力争取最充分 有效地保护自己,并打击对方,以取得最大的实战效果。优秀 的泰拳大师,发起腿攻的姿态应当是潇洒、灵活而猛烈。而且 腿击的威力给对手的印象,尤如面对着蕴藏了无穷力量的“大 海”,突然爆发出“排天巨浪”,锐不可挡。这时,拳手首先感受 的并不是力量的摧击,而是被其精神力量的威慑所吞没。这种 无法以语言形容的力量,无疑是精神力、体力的综合效应。
(三)格挡接扫踢反击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31),对手以右扫踢攻来时(图 132),我迅速用左臂向外格挡(图133);然后,抬起右脚用一 记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扫踢腿重击对手头部或颈部致命处(图 134),将对手踢昏或踢倒在地。

2.动作要领
实战运用时,格挡要快,要用巧力;反击要猛,要有将对手 头部踢碎的感觉。高横扫踢是泰国拳术中极具威力的一种技 法,如对方稍有不慎,即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在搏击场上屡见 不鲜。在运用时,对付敌方横扫踢反击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 当看到对方起动时应赶快后退躲开,退出扫踢的有效范围,使
攻击腿在身前掠过,那么对手就会因为过份扫
踢旋转而瞬时 的露出他的颈部要害,此时我可乘其势未稳,乘虚而入,用横 扫腿将对手踢昏在地.
(四)格挡接侧踹反击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35),当对手抬腿欲攻来时(图 136),我迅速抬起右脚用右膝予以格挡(图137),并不待对手 将腿收回,接着同腿不下地连
续用侧踹腿击重击对手中盘要 害处(图138),将其踢倒在地;如此脚仍没能将对手击倒,可 将右脚顺势落地为轴(图139);连续用一记足以致命
的左旋 踢腿重创对手的头部(图140),将其重重击翻在地。

2-
动作要领实战运用时,格挡要快,侧踹与旋踢反击要连贯,整套动 作一气呵成。一个功力深厚且训练有素的泰拳手所发出的踢 腿几乎不可能用手法格挡。如果你想用手去格挡,很可能使手 被踢折或自己的手猛烈的冲回头部而被击昏。所以有经验的拳师都用膝盖来化解对手的腿法重击,以使自己的受力减少。
第四节泰国拳的功力训练
泰拳之所以精悍勇猛,凌厉异常,是因为它有一套独特的 练功方法,这一切曾引起各国自由搏击拳手们的重视,并都纷 纷亲往泰国进行考察,着力研究泰拳的练功奥秘,以求有所借 鉴和有所突破。现将泰拳中传统和日常的训练方法简介如下。
(—)踢树千
练功时,拳师首先要求拳手要集中精神,且具有坚毅敢 胜、无所畏惧的气慨、以及有征服对手的信心和毅力。接着,可 根据拳手的不同技术程度由易至难,由简到繁,有阶段地进行 训练。此时,泰拳手为了把自己的双腿练成铁石般的坚硬,又 象鞭子似的柔软,常常清晨4、5点钟就起床,在拳馆中压腿、 踢腿和进行实战腿法练习,而且常常一练几百次,甚至几千 次,直至满身大汗。之后又到馆外树林中进行越野长跑,每遇 槟榔树、香蕉树以及其它适宜的树木,便用脚猛力踢击,且砰 然有声,以致树木震撼摇晃,拳手却面无痛色,毫不在乎。这 样,当拳手上场比赛时,对手被踢到的部位轻则青紫红肿,重 则皮开肉绽,头骨碎裂。泰拳师的这种踢树练脚的方法,主要 是为把脚、胫骨和小腿关节练得更加坚实。而且,初练此功法 时,一般可先把海绵或者棉絮之类的软物包扎在树干表面,然 后再进行踢击练习。随着筋骨肌肉的逐渐适应,可
减薄包扎软 物的厚度,最后,即能锻炼出完全去掉包扎物,并猛力踢打而 自己则毫不在乎的硬功夫。
(二) 空踢香蕉茎段
此外,在泰拳的强化训练中,还有一种较为罕见而近似残 忍的练腿方法,就是把香蕉杆茎锯成40-50厘米长的一段, 抛向空中,然后在其落地前立即用脚踢去,须练至如踢键子一 样的轻灵,而不让其掉在地上。由于香蕉树茎具有一定的重量 和硬度,故此法既可练习脚板的坚硬和踢击力量,又可加强踢 腿时的准确和控制力,但却常常是鲜血淋漓,令人目不忍睹。 可见,欲练成泰国拳的铁脚钢腿的确并非易事。
(三) 踢打沙袋群
在泰国的拳馆中,用水牛皮制造的坚固沙袋,前、后、左、 右、高低数只吊挂着,拳手们可在不停摆荡的砂袋之间周旋, 并伺机用各种拳法、肘法、膝法、腿法进行连续攻击,这便是泰 国拳中假设性的实战练功手段之一。而且踢沙包时还需注意 使接触点正确,并使全身的重量集中于攻击腿之上。腿招收发 前后,要保持预备格斗姿势,坚固不失,以防对手阻袭回击。同 时,还须加强关节柔韧性的练习,因为拳手本身柔韧性的好 坏,是掌握泰拳技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良好的身体柔韧 性,才会有完善动作的产生。它亦能将躯体各部位的筋肌功能 强化,以保证全身的灵活性。
(四) 引靶与角力练习
近年来,泰拳手最受重视的练功方法还有:“引宅”与“角 力”两项。“引靶”是一种最先进而科学、实用的训练方法,它是 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长方形皮靶,作活动目标,引带拳手予以攻打。在此,教练可任意引导拳手向各个部位、角度进攻,并 不断报以干扰、引诱、回击,使习者同时练习防守和战术,故其 效果较独自击打沙包得益更大。
在泰拳的训练中,角力训练,又称“内围搂抱”,是拳手较 长时间的抱缠、投摔,使马步坚稳,膝招灵活,而且对于磨炼拳 手耐性,亦最具效果。“角力”的训练,是专为膝法攻击服务的。 其具体方法是:选择各种体型的陪练,并互相扣、扼颈脖轮流 使力拉拽、压下或准备迎合膝招撞击,而被动一方则竭力抗 拒,并发力将对手推开或向侧投掷,或反扣其颈部,令其失势。 这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之势,且需不断移 动或运动来消解对方牵引和膝攻,当然接触会甚为猛烈。如此 久练可带助拳手在贴身近战时充分发挥膝技,以占取优势。而 且在对付对手膝攻时,亦会擅于防护及回击。
(五)超负荷实战训练
泰国拳的高超搏击技法,还来自于拳手超负荷的训练。泰 国气
候酷热,故拳师们便常辑用酷热来作为锻炼拳手体质和 磨炼拳手意志的必修课程。他们经常在烈日下坚持进
行激烈 的实战搏击,每一个回合的激战需时2-4分钟
,稍微休息30 秒钟后便立即再战,而且为了加大训练密度,还进行各种级别 的轮番车轮战,甚至一连持续20几个回合的搏击。这
样严酷 的超量练功,不是一般普通拳手所能经受住的,但对有毅力, 心理素质好,经得住考验的泰拳手来说,这却是练就惊人的耐 力和高超的搏击技术的良方,也是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高手 所必经的艰苦历程。
综上所述,泰拳的训练方法最独到之处,在于专心培养实战技能,故一切训练无不围绕着“战”这一主题进行。而且科 学、简练、实效的训练方法正是泰拳手在国际性武术交流中屡 战屡胜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
空 手 道
第一节空手道简介
空手道就是不使用任何武器,并有效地利用身体各个部 位进行徒手搏击的技术。它以击、打、踢3种基本技术为核心, 从而构成了空手道的各种攻防技术。其实,空手道的前身并不叫“空手道",而叫“唐手”,这是 因为它的发展曾受中国武术影响的缘故。当时,人们之所以将 其称为秘法,就是因为不论是教还是学,都是在秘密中进行 的,它们的威力相互结合就是所谓的“唐手”或“神秘唐手 1922年5月,冲绳武道会会长船越义珍大师在文部省主办的 全国体育展览会上表演了精彩的“唐手”以来,唐手就在日本 全国迅速普及开来,爱好者亦不断增多。1935年,船越大师出 版了《空手道教学方式》一书,正式把唐手改称为“空手道”,从 而巩固了其作为日本武术或说是国术的地位。空手道的“道"与日本传统武道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它 的意思是拳手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用满腔的热情,去倾心修 炼自己,才能完善人格。在这里,船越先生所倡导的“空”字就 是宏大,不受拘束,并含有“坐禅”的意境。因为大家都知道,唐手是由中国少林寺拳法(南派)和明朝《易筋》、《洗髓》两经所 记载的身心锻炼法传到日本后,又经过多年实践并发展而成 的。所以拳手在练习时,必须把为些铭刻在心进,并时刻注意 修炼自己,空手道与其它格斗武术相比较,在力量、速度和技 击上有明显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因此,学习空 手道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空手道还强调拳手应以艰苦的修炼所忍受的苦来奠定自 己完美的人格,并反对恃强凌弱,也就是应以防身自卫为宗 旨。空手道有一句名言,即“空手无先手",但这并不意味着空 手道是单纯的防身技法,实际上空手道在实战中一般是后发 制人的。在实战技术运用中,空手道强调攻防一致。而不存在 防御——攻击的阶段分别,以免坐失良机,反招被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手道运动虽曾一度衰落,但由于 广大爱好者的热情支持与努力,在一段时间之后比战前又有 了更大地发展,不仅在国内得到普及,而且在国外也惊人地得 到了发展。目前,已经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千余万爱好 者在练习这项运动。特别是近20年来,国际的空手道比赛日 益频繁,已经成为日本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而且有正式的国 际比赛。但空手道的比赛规定踢或打的动作要正确,要有威 力,能确实有效地击中对方的要害部,方能得分,反之则判犯 规,严重犯规可取消比赛资格,这样在比赛时就严格限制了伤 害对方的可能性。空手道的比赛分为团体对抗赛、个人淘汰赛 等,比赛时要求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所以,比赛虽然紧张激烈、 扣人心弦,但又不致于伤害对方。目前,日本正在为使空手道能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 式比赛项目而努力。但是,单纯为了比赛就很容易陷入技术单纯化和锦标主义,就会影响空手道特有的锐利、灵巧的威力, 比赛就缺少其原有的吸引力、也就很少会出现漂亮的战胜对 手的场面。何况空手道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比•赛的格斗项目,从 体育的角度和对武道的意义上看,空手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达到严格要求自己,从汗水中完善自己。基于此目的,才能倾 注心血,努力练习,真正掌握实战技术,并在比赛中能灵活运 用各项技巧。而且,如果单纯而盲目地进行锻炼还会产生不良 的后果,因此,要合理地进行练习。要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 学、运动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进行训练。
第二节空手道实战要素
空手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掌握,还取决于 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以及基本功的练习。另外,体力、技术、精 神、力量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亦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促进空 手道运动的发展,希望广大练习者能充分认识空手道的特性, 而且针对练习者的能力、特点,进行阶段性地指导。
(―)空手道的攻击法
空手道的出击,可使用头、肩、掌、肘、脚、膝、腿等任何部 分,以发挥拳手个人内在的潜力,并全部集中在一个力点上, 从而就像一把强有力的铁锤击出一般,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而 且空手道实战对抗中的攻击法,是技击速度、重心、距离、动法 等的综合应用和反应。
空手道的攻击法根据实战情形,可分为以进为击法、以退 为击法、顺势攻击法、移身闪击法及截击法等。其中,以进为击法,就是拳手看准机会直接抢进,快速冲击,以求先发制人;以 退为击法,即先防守后反击,或者防守中再攻击,也有的是先 诱敌深入,使其进入有效技击距离后,再给予致命打击,总之, 退的目的是为了更不力地攻击;顺势攻击法,就是敌退我进,
敌进我退
,顺其之势,随其之力,攻其之心;移身闪击法,就是 要求拳手闪避敌猛来之势,以避实击虚,这是技击中的妙法, 而所谓截击法,就是当对手向我冲击之时,突然拦击,使敌进 退不得而受我所制。另外,在空手道的搏击中,还要根据对手的身体素质,采 取不同的攻击法。如对付身体强壮者,可采用避实就虚的移身 闪击法,或诱敌深入的以退为击法。而对付身体瘦小者,可配 合佯攻而直接抢进,采用快速攻击为主的以进为击法。但不论 采用
哪一种攻击法,都务必要汇合“力量”、“速度”、“打击点” 这三者,以便构成强大的威力。并且空手道亦讲求出招狠,手 手重创要害,从而占据绝对优势。
(二)空手道的重心
在空手道中,驱使力量的基本条件是人的姿势在哪种状 态下最能发挥技术。也就是说,技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身体重心的稳定。在空手道的搏击中,非常注重技击的重 心,因为实战对抗不但是一种人与人意志与力、劲的对抗,而 且亦是一种以拳手眼法、身法、腿法、步法、手技为一体的综合 技术运用,并且不论是使用拳、腿、都与身体的重心及稳定度 有密切的联系。假如你能促使对手身体的重心失去平衡,就能 击败对方。所以,搏击中的重心将是我们打开空手道打击通道 的焦点。这些就是徒手格斗中最基本的平衡技巧,故此,空手 道入门的第一课就是要修习桩马,再从不同的基本功夫里产 生多变的攻防形式。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有其重心,如果该物体大 小形状不改变,则其重心位置就不改变。根据这个原理,我们 就可得知,当人的姿势随着技击招式变化时,重心也就随着改 变,特别是空手道的技法,主要以踢腿为手段,而且主要以高 .腿踢击和腾空腿击为主导攻击方式,但这两种击法都最容易 使身体失去平衡。那么,在使用高角度腿法时,怎样才能避免 身体失控呢?首先要有迅速攻防的速度,敏捷的头脑。这样一 来,即使产生以上情况,亦可利用速度于一瞬间完成所需动 作,同时还可赶在失重后倒地前及时调整姿势,使重心和姿势 重新协调,以避免失重倒地的被动情形出现。这样,经过一段 时间的练习后,就可以利用腰胯的回旋等动作,熟练地掌握重 心,并与整个身体的各部协调,充分调动身体各部位的积极因 素,以便发挥最大的威力。另外,我们在活动身体时,还应把骨盆降低,这种姿势使 人全身保持自然,安全感也会增加;相反,如果重心太高,则稳 定度减少,不过身体的动作也会变敏捷些。这个重心不但关系 着稳定度,也能够影响攻击力的增强。例如用拳去攻或用脚去 踢时,不把髓部朝向攻击目标的方向,攻击力就没法增强。虽 是这么说,不管攻或踢,若你把重心目标移向相反的方向,攻 击力便不会增加。有威力的攻击力是腰胯、肩膀和头,这些身 体移动目标的方向,只要力量集中在拳脚尖的一点,就能发挥 出最大的力量。
(三)空手道的劲力
许多人对空手道的印象,往往片面认为拳手在举手投足 间即可劈砖碎石,致人于死地,可谓犀利无比。其实,这只是出 于无法可施时的最后关键。所谓“劲力”,这里讲的决不是单纯 的力量,而是经过长期的锻炼,来摧毁自身原有的、僵硬的、笨 拙的行动,并练出一种合乎技击要求而极其灵活的行动来,这 种活动就叫空手中的“劲”。在空手道的搏击中,劲力发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实质 只有两种,即短劲与长劲。所谓劲力的长短是以劲力在对手身 体上所起作用的时间来区别的。空手道的发劲,以快为主,主 张使用措手不及、快速精彩而又深具穿透力的短劲。在实战 中,短劲是拳手快速的弹力,好似压紧弹簧一般突然弹出,并 由于此种劲力发出的时间短,速度快,突发性强,因此会产生 出极大的压力与震撼对手神经的作用,并入里透内去损伤对 手的内脏器官,故打倒和重创对手的机会较多。而所谓的长 劲,通俗地讲就是完整的合力。它是以拳手的腰、胯、足
、腿臂 为主的动力,且按照节节相随,节节贯穿,由下而上或由上而 下顺势涌出的整体劲力。由于它发力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称 之为长劲。这种劲力一旦运用得手',很容易将对手彻底摧倒。 这是空手道中彻底击败或摧跨敌方的好方法,因为拳手的长 劲不会一触即完。相反,劲力绵长,后发劲力大,故能将对方掷 出很远,并令其不伤即残,在空手道中也很重视发长劲。在实 战运用中,长劲是短劲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长劲,才能更 好地发挥短劲。故此,研习者对此二者都不可忽略。
(四)空手道的速度
空手道向来以快速猛烈和刚毅著称于世。“快”是技击致 胜之道,唯有快才能避敌之锋,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事实 上,任何一种以有效方法得到的重量,如果没有速度的话
,就 不能成为有效果的力了。在这里,“迅速短快”是空手道的技击 宗旨。所谓“迅速短快”,也就是要求发力需短脆快速,上下肢 合一,动作迅猛,干净利落,强劲有力,在发力的
瞬间要运用躯 干和四肢的脆劲把对方弹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攻为守 的战术。采用这种方法,能最好地保护自己。因为在这样的速 度攻击下对手是很难还击的。在搏斗中,速度包括反应
速度、 动作和位移速度3种,而速度的快慢又取决于拳手下肢的力 量。因此首先必须增强腿部的力量。
在训练中,我们时常会使用弱踢和强踢,但这都是意味着 速度的快慢,所谓的弱踢,即是慢速踢,而强踢则表示快速踢哗 尤其是空手道的动作,均是由柔韧性的姿势和动作组成的,所 以时时刻刻都得放松肌肉,并保持高度的柔韧性。而且,本来 人体是由骨头和关节支撑着,并靠神经支配肌肉伸缩完成运 动因此若肌肉不柔软,就不能得到瞬间的敏捷性,致梗攻防动 作迟钝。另外,空手道在技法上还强调在攻击与防御中做到 气、拳、体一致,即在搏击中强调动作的放松,并在拳、脚达到 对方时才握紧,即强调快速的爆发力。这样,既节省体力,又能 增强攻击效果。空手道侧踹的试验结果表明
,其速度可达每秒 钟15米,产生的杀伤力可达1500余磅,这一点,使向来以 “硬”见长的泰国拳都为之惊叹不已。而且空手道的动作比较 简单,因此初习者可望在短时间内掌握。但如果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则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一定的代价。
第三节空手道的精神训练
练习武术不仅需要具备技术和体力,还要有一种无形的 力量,因它具有巨大的潜在威力。比赛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气 力,即使技术再好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此外,只有运 足了气,才有发挥气力的余地。这种无形的力量,既有先天所 具备的力量,也有后天所培养的精神力量。实际上,精神力量 就是始终坚持内心的信念,并经过刻苦训练。日积月累地学 习,不断战胜困难,而培养的意志力。为了培养拳手的精神力 量,要采用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把正确的态度与练习结合起 来,不仅要用技术攻击取胜,而且要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手的勇 气,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人的心理对体育竞技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 一点是无可置疑的。特别是对那些最佳运动员来说,竞技时的 心理状态更是左右他们胜负的关键要素。在日本,一流的空手道选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精神训 练纳入自己的训练计划之中,并通过应用它而得到好的效益。 而且每
一流派亦有其
独擅的攻击方法和训练法则,但师徒们 皆相约守密,练习时不让人参观其专长功夫,使局外人难窥其 门径。事实上,日本非常重视精神状态,并着眼于日本传统的 武术,科学地分析和综合出一套精神训练计划,这就是日本武 术界的根本之所在,即重视精神要素。
设定目标
在开始精神训练前,拳手首先应设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 具体分步骤,以此来暗示自己。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拳手每 日可对自己将要干什么,想干什么这一精神状况,不断地再认 识。另外,就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拳手不仅要对此有所认 识,还应有所把握。首先,要将自己以前比赛失败的原因,从大 的方面依次记下来,然后再据此探讨心理和身体这两方面的 原因。而且与此相对应,还应回忆自己得胜的原因,并将它记 录下来。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的结果最后还应由教练来审定,拳手 再以自我分析和数据分析这两项结果为基准,确定自己的心 理倾向,并与教练一起明确认识自己不足的地方。经过上述准 备后,就可开始进行空手道的精神训练法。
提高效果数倍的训练方法
- 掌握脉搏情况
拳手为尽快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首先要知 道自己的心脏跳动脉搏数。为此,拳手每天要对自己安静时、 练习时,比赛的前、中、后及自己紧张时与状况良好时等各种 状态的脉搏进行测定。随后据此通过测定心跳次数,就能了解 自己现在正处于何种精神状态之下。同时也能做到如何处置。
- 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空手道的训练中,一般对身体无意识的运动和呼吸间 的平衡关系,人们已有很明确的认识。通过认识诸如用脚猛踢 时,呼吸短而急促;而用力时则呼吸长等各种状态下的呼吸方 . 82 .
法,就可依据肉体和呼吸的因果关系,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状 态,选择最好的呼吸方式。
拳手在明确了解了自己身心的机制后,就可进入适度的 松弛状态,而且拳手要想在紧急之时做到使自己放松,就需持 之以恒地练习。在空手道中,放松的训练包括筋肉松弛法、自 己按摩及推拿、热浴、伸展等。前面所述的呼吸法也被纳入精 神松弛法中,并成为放松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松弛法一旦修 成后,就可缩短进入放松状态的时间,最后达到只需10秒钟 左右,就可完全进入放松状态。
- 使拳手兴奋的精神准备活动
继放松训练后,还应进行训练精神准备活动的心理准备 活动。这种活动又与松弛法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激动而又不规 则的呼吸、身体运动,使神经如同亲临比赛的运动,来提高自 己的临场兴奋度。这是一种通过实践,体验自己在实际比赛中 应处于何种状态下及在关键时刻如何控制自己的训练方法。
然后是印象训练,所谓印象训练就是通过印象来修正自 己原有的形式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失误的一种方法。一般要 求是拳手可在松弛状态结束后,再闭目回想自己练习、对搏及 比赛时的情景。但初习空手道者最初是很难想象出自己的打 斗姿态的。为此,第一阶段首先应选自己崇拜的特定选手的录 像带,多看几遍,然后浮现其印象而多加训练。如果是有经验 的老手,便可回忆自己过去的比赛情景及自己正在练习、比赛 的景象、这样做并不困难。总之,通过不断训练,力争•做到不论 什么场合,都能鲜明地浮现出其印象。而且,也可将自己看作 理想的选手,在印象中,可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技术、作战方案 等开展比赛,并想像出自己取胜、获得冠军的场面。并以此来 暗示自己是一个强有力的选手。
- 注意力的培养
在空手道中,一流选手的注意力的培养方法是形式多样 的,比如,世界空手道冠军离藤,就习惯在比赛开始之际
,用跪 坐来加强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此外,前面我们所讲述的松弛 法、呼吸法、精神准备活动、印象训练等方法,对强化集中力也 有实用的功效,所以拳手有必要在平日的练习和比赛
中做些 尝试。另外,拳手平常还应听一些录入观众声援声及会
场噪杂 声的录音磁带,并在这种声音中做技击运动。通过诸如此类的 训练,会努力做到具备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能平静地判断事 物的心理状态。
睡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有时拳手平时可能一 上床就可入睡,可到了比赛来临时,往往就会失眠。另外,出国 参加大型比赛时,也会遇上“时差干扰”的问题。面对这些情 况,平常就需要训练自己的睡眠,在明确地认识了自己
所需睡 眠时间及何时容易入睡的情况后,就可逐步掌握无论何时何 地都能入睡的技术,以保证自己在剧烈搏斗时的充沛精力。
- 教练要更新观念
在传统空手道的训练中,有许多教练缺乏理解,大声斥责 拳手,让拳手练得咳了血的教练员也不少。与此相反,运动心 理学则讲究通过赞赏和鼓励拳手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点 已得到有关数据的实践证明。而且,在空手道的精神训练法中 还有一极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教练与拳手间应相互沟通.也 就是通过教练和拳手平常的相互对话,双方可知道什么时候 想向教练询问及是否需要教练指导等问题。这样做,对拳手在 搏击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是有帮助的。
以上,就空手道精神训练法的各阶段做了一些简单的说 明。但要想掌握这一技术,至少也要花2—3个月的时间。正 因如此,拳手就需在平常便将它视为技击训练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而且每日坚持下去。此外,倘若在某种程度上已能自 如地运用这些技术,便可使自己的实战功夫更上一层楼,并探 索出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精神训练方法。另外,大凡世界上有 声望的搏击家或功夫高手,都具有一套基于这种基本训练法 而独创出来的有效的精神锻炼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仅靠拳手 集体的精神训练方法是不足以提高自己能力的,因这有一定 局限性。在此,还希望大家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迈出参加 精神训练法的第一步。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第四节空手道的搏击训练
空手道作为技击术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战威力,因此在 国际武坛上可与拳击、泰国拳、中国武术、跆拳道及截拳道等 拳种齐名,如经常锻炼,既可强身健体,又可防身护身。在空手道的搏击中,多是以地面基本实战腿法创造机会 和条件后,再用腾空重腿法给予对手以致命的攻击。因为腿击 法是空手道拳术体系中最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空手道的 前辈们根据本民族的传统武术,并不断把中国武术中传统的 北派腿法及泰国拳等拳派中的腿技法融入其中而形成的,最 终成为当今国际武坛上有极高实用价值,且最具威力的优秀 腿法之一。虽然空手道的腿法博大精深,并堪称世界一流,但 其之所以成功,完全赖于坚实的基本腿法作为训练基础。目 前,空手道在全世界影响较大,从而使一些搏击高手纷纷仿效研习。因此,空手道自“世界空手道联盟”于1970成立以来,在 全世界的会员已达3千多万人,其中包括美国、泰国、德国、英 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瑞典、新西兰、印度及中国与非 洲数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练习空手道的腿法时,为了学习方便,可分四个部分去 练习,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简至繁。但在练习实战技法之前,需 先了解空手道实战腿法的运用要诀,并将此作为指导思想。它 们是:在出脚前,一定要保持全面的戒备,从而使自已进可攻、 退可守;出脚攻击时,需使出腿精简利落,并由最直接的路径 去极力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踢中目标时,则要具有穿透或摧 毁对手的感觉,并保持自己重心和平衡;攻击后,则要快速回 防,并以细心的戒备来加强下一个动作的施展,同时准备进行 下一个回合的搏击。
空手道的实战搏击法有:基本实战腿法、腾空实战腿法、 实战组合腿法及防御反击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空手道的基本实成腿法
空手道的基本实战腿法是高级实战组合腿法的基础,是 一个想成为空手道搏击高手者所必不可少的练习阶段。空手 道的基本实战腿法计有50余种,为了使读者能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学到真正实用的空手道,在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实用且 最具代表性的5种基本实战腿法。
浏览1,0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