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杪阵要稔乘
养气,养气之必要,养气之功用,养气之法则,混元运转 法,身法谨慎法,天柱骨,叫门法,瞅动法,论近法,论快法, 内外相见合一家,手中诀窍(亦称十六把气功)。
- 养气
气者勇之实也,养气即养勇也。黝舍之流不肤挠,不目逃, 视不胜犹胜,剌王侯若剌褐夫,视三军若无物。盖习拳有素,气 充乎四体也,而溢乎其外,犹有精者存焉。
- 养气之必要
身体之伸缩,四肢之变化所需也。人赖于筋骨血肉五脏六腑 之主内者,似与气无涉,曰不然。人之所动犹如轮船气房,运动 变化固赖乎此,否则机关灵透终无大用。
- 养气之功用
气生于一,终分为二,即魂魄也,阴阳也。魂气属阳,灵明 清轻,可灵实刚柔,循环变化神乎!神乎!至于无形微乎,微 乎。魄气属阴,浑厚重浊,强坚猛烈,毅兮催坚,刚兮拔山,气 之功也。伸缩走势玄乎玄乎,至于有形穷乎穷乎。
- 养气之法则
心意之讲养气者多矣,或胸中努力,或腹内运气,皆不明根 本。根本者何也?明三节,讲四梢,练八字,熟九歌是也。用气
者,过于用心则助,助则暴而气乱矣。不用心则忘,忘则荡而气 散矣。果明此意,则内家要求毕尽乎,斯又岂独心意哉。
- 混元运转法
左挟窝,右闭窝,关元花店降八蛾。天地法门聚阴处,封闭 外邪任督通。
- 身法谨慎法
身法自古意中含,唯有提防我走先。君子修得一身正,意气 君主骨肉臣。
眼常循环耳报应,精灵之意在我心。出洞随身寒之秀,回洞 随身冰之清。
接手能见一形至,摸不见一身从何出。眉笑面喜唇不动,逼 近冷发鼻骨焚。
- 天柱骨
欲陷脑后天柱骨,须用手托下瓠,盖因植物之根在下,而人 之根在上,天柱骨被陷,则全身无主,而不能动矣。
- 叫门法
叫门者,使敌先动而我方动者也。其法不一,或以声叫,或 以手晃,或以外五行动作。动物中善叫门者莫猴也,吾人叫门仿 猴可也。
瞅动法敌不动我亦不动,敌微动我随动。我之动虽在敌后,而我反 在敌前,故善技巧者其第一主旨在瞅动而矣。
- 论近法
若要打得美,还须咀对咀;若要打得远,还须脸对脸;若要 打得狠,还须身贴身。总之打人如同婴儿扑乳,此为近者成功, 远者徒劳。
- 论快法
你知我知,心乖打心痴,手快打手慢。你晓我晓,只怕步迟 了。与人相角心快、步快、手快为要。
- 内外相见合一家

震龙兑虎各东西,朱雀玄武南北分。戊己二土中宫位,意为 媒引相成配。
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梢并顶心。久练内外一气成,迅雷 电雨起暴风。
心无心来意无意,无心无意显真艺。日磨久练精气神,近在 眼前一寸中。
- 手中诀窍(亦称十六把气功)
一阴到中,二阳开,三阴到中,四翻阳回乳,五阳出,六阴 到中,七阳开,八到顶,九落耳,十阴出,十一翻阳,十二翻阴 骑马,十三阴到中,十四回乳,十五举起下地三蹲,十六跳起回 乳三蹲。练时先定心。
- 练猴势初入门三害
一为努气。盖因努气太刚易折,导致胸闷气逆,头晕耳鸣脑 涨,更有甚者会流鼻血。
二为拙力。运用拙力,全身四肢百骸之气血不能畅通,阴火 上升,气行凝滞,滞于何处何处为病,轻者肉跳,重者剧痛。
三为挺胸提腹。逆气上行,气不归根,通体得不到中和,足 似浮萍,身如倒塔,上重下轻。猴势根要,腰背清分,猴背呈 弓,熊腰直挺。腰弯撅臀,轻者脊弯,重者背驼。
- 宗旨
乃阴阳五行六合是也。拳术之阴阳,以其变化之灵也。盖天 地有阴阳,始能生化万物而不穷。拳之有阴阳,始能生化万拳而 不竭。拳若无阴阳变化翻转而直勾直挂,直出直入,何劲可言, 何法之有?故阴阳入拳拳之贵也,拳起由阴变阳,掌落由阳变 阴,二者复至变阳是也。然变化翻转,贴粘彼身,彼动方始动 耳,过迟自僵,过早则不灵矣,敌可变矣。
- 内五行动法
心动似火烟,肝动似飞箭,肺动阵雷声,肾动快如风,脾动 大力攻。心一动全身具动,内外齐一。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 功。又六合之外胆与怒合,诚合以胆,方有怒气,有怒气方有杀 心,有气有怒方可成功。故一怒间一枝动百叶摇矣。学此技者形 动不及心动,外动难逾内动,外动内不动枉然也。
- 束长
与人相角,身法之变化不外乎束屈叠,长(展)抖擞是也。 束沉肩催肘催手,抱肩裹胯收臀,含胸拔背收腹,提肛缩尾撩 阴,鸡腿、熊腰、猴背、鹰膀、虎抱头、龙身是也。束身时,浑 身下沓,足跟与枕骨呈一直线,十趾抓地。展身时,顶心上射, 丹田催腹,腹催胸,胸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是也。展身出步时 如搓,足掌先着地。如踩足跟先着地渐次踩至足尖,足跟蹬稳, 腿绷直,其足腿腰背至枕骨呈一直线,两眼平视略下瞅。束身时 将气吸至丹田,展身时由鼻呼出。气的吸于呼随动作而定快慢。
- 心意拳与闸势
心意与闸势本非一门,论拳势则不相反背,故合练亦可也。 然心意拳讲九节,打取顾分一势,非大功不易见效。闸势讲三 284 节,顾中有打,打中兼顾,虽功小不至失也。闸势取法乎心意拳 之猴势,优劣之点,观此可见矣。截陪却彖莎(六合拳序)
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 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况国家讲理有法,菟(古有春以田曰菟, 田指打猎,菟指春天打猎)苗(苗指夏天打猎)弥。尔指秋天打 猎)狩(狩指冬天打猎)各有其时,徒事虚文也哉,故武之技 艺,不可不亲历其事,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容率意妄陈者。余 尝以循著为论,公诸同好,恐语言不精,反误后世也,其心耿 耿,曷其有极,慈见岳武穆王拳谱,意既纯粹,语亦明畅,急录 之以法,余爱慕之诚无以名状。云: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 人也)。王父早卒,事母最孝,少负气节,优于战略足智多谋, 其智勇绝伦超群,当时名将无匹及,常应募于东京留守宗泽谈 兵。宗曰及将军者方可言孙武、姜尚。大将善以少击众,自率八 百人破王善五十万众与南薰门,八千人破曹成十万于桂岭。其战 兀术于顺昌则侧背后菟,八百人破朱仙阵,五百人破金兵十万。 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曰: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张俊问用兵之术于王,王曰:仁、信、智、勇、严 缺一不可。平生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 生。每战胜必辞功。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而忠愤激烈议 论持正,不挫于卒,以此得,为宗深
当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法以教将佐。 名为意拳,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此技也。王以后金元明数代鲜 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凤,生于明末清初,为蒲东诸 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之拳谱,后受余师曹继武先生于 秋浦。时人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 科捷三元,钦命为陕西大靖远总镇都督,致任归籍。余游至池 州,先生以此拳授余,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成一元 矣。”命余回晋。至洛阳遇学礼马公谈艺甚洽,嘱余为序,余不 文焉能为序?但见世有勇敢之士未尝无兼人之力,及观其艺,再 叩其学,手不应心语不合道者,何也?不得其真传故也。所谓真 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其今 世,捉拿钩打封闭闪展,逞其踊跃,悦人耳目者,何比此意拳。 意拳大要不外阴也阳也,阴阳五行,动静、起落、进退、虚实其 妙。又须六合,六合者: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眼与
286 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苟能日就月将,智无不圆,勇无不 7 — 生,得乎知之礼,会乎知之情,自然能就、能弱、能强、能进、 能退、能柔、能钢,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 足如太仓,浩渺如沧海,元耀如三光,以此视近世,演武者异 乎,不异乎,不异乎;同乎,不同乎。
广威倦局彼言
第一节心意拳自己重不可滥传用
此拳三教三不教,三怕三不怕。
三教者:有刚有柔者可教,灵通机变者可教,忠信悌孝者可 教。
三不教:不忠不孝者不教,贼盗无信者不教,无情无义者不 教。
三怕:能服尊长者可怕,年高有德者可怕,耍笑顽童者可 怕。
三不怕:身高力大者不怕,杀异济仁者不怕,艺高行正者不 怕。
夫三教三不教,三怕三不怕何也?盖因天下人广君子少,山 上石多金玉稀;世上师众明师少,自居艺高者亦不稀;吾要一见 重其语,心服于他不算苦;如逢奸人不打量,滥教真艺才算苦; 不如自误自立志,行到人前得其志。
第二节 广盛镖局广告 四民均宜习武艺
广告曰:士也,终日读书,宁无困倦之时,即择艺学之,精 神奋起,复去读书。盖武艺不病于士,士胡弗武。
农也,朝夕田间宁无风雨之时耶。当风雨之时择艺而演之, 及风雨止息仍去田间,是武不病于农,而有益于农,农也胡弗 也。
工也商也,劳劳也,风尘道路宁无憩处,当此时即择艺学 之,及交易应求,仍去就劳,是武不病于工商而有益于工商,工 商者又胡弗武。
第三节缓则工农急则士商
今工也农也,不事武可也,士也商也,万毋轻视武也。何其 士也商也毋轻视武? 士也别毋应声,朝斯夕斯,穷年矿工,是以 致筋软骨弱,名虽男子,实若处女,辛而发迹,无弗可者,一困 寒富,仅往弗行,更可虑者,近如邻舍,远如乡党,其向明礼, 循义者固多,而于顽皮奸猾之徒亦不少也,岂能书远而书终之 哉,时或与接,微有触犯,非口出不逊之言,即身肆不规之行, 及如此之人,真正把人气杀。何不于读书得闲时,兼习武艺,务 令精熟,万一遇其人,使鼻青眼肿,匍匐奔去。谚语云:保住身 体现今福。非虚语,所以士也毋轻视武。

何其商也亦毋轻视于武?商也,将本求利,或居货或行货, 劳劳市途,仆仆津梁,离妻别母,寄离他乡,犹后焉者也,假使 运阻时节,本利交折,谁其怜之,殖财获利之会,即起窥向之 心,有寅衣,有路途劫夺,商也束于无策,唯仰天长叹而已,更 甚者失财伤体,尤堪恸伤。假今预练于武,只须身起拳落,打他 个伤筋折骨,真人间一快事也。所谓商也毋轻视武。余拟良言, 非为迂腐,屡见尘世,大皆然耳。
致士也商也,各有职业,无多余时间,只入手三拳三棍足 矣。
第四节习艺二勤
一曰腿勤。人之习艺均有长师,即其所能者学之,要知艺之 在人,本自无穷。有等量悟者,有高超悟者。果有高超,弗畏山 川之险,道路之遥,亲觅其人,诚心求教,而人未有不诚心教我 者,朝见夕磨,何犯不至高超之境,所谓一处拜师,百处学艺 也
二曰口勤。枪棍刀拳自有真形实象,始而蒙混不明,则错乱 难精,苟能虚己求解,而人未有不实心,目梁耳濡,何患不明, 通之域所谓专听,莫及兼听之广耳。
名人伦泰
第一节训诲
大闾论拳:以和为始,以和为终,明天地之理则知吾之心 意。耳中不时常报应,语中不时常调和。调和者何也?万事吉与 凶,吾有栽树之心,种苗之意,奈其人心不知松柏四季常青。牡 丹虽好,一时艳盛;松柏常绿,严霜不能打,因它根深心中实。 时不回头,人心若得人心意,可喜孝弟忠信礼义耻。鱼农樵读万 事用,只为仁义礼智信。武艺但扫世不平,路途交结要用心;晚 间店内须防备,事无巨细莫放松;逢桥先下马,乘舟莫争先,一 人莫上舟,搬重且停行;宁走高岗十里远,不走底凹一里平。未 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夜黑风烈休行路,林深石奇莫停留。能 见一形,莫见一身。人量人来莫小量,可比韩信楚霸王。都遇贤 才却也少,十人抢住一人难,一人存心要占先。有人参透这句 话,万事吉凶都消散。雪里飘黑自然黑,蜜调黄柏终归苦。大树 有名人多望,望它清凉蔽日光;狂风损枝无人问,不胜兹长入深 山。人比花开满树红,后来结果几个成。天下人广君子少,山大 石多金玉稀;世上师众明师少,徒广弟贤也不多。逢善则善,遇 恶还恶,审时度势名自高,何用精细去哄人。常存仁义之心,能 除万事祸凶。上天慈悲雨雪飞,下地慈悲江河水,人间慈悲仁义
信,只要万事归了善,不可有始而无终,己心明来万法终,自有 贤人归吾宗。
第二节拳术学
二闾论拳。吾师告曰:拳术学至深至奥,非访求名师巨子不 易得其玄旨。然至遇其人,宜诚以求之,专以学之,恒以习之, 虚以处之,拙以藏之,怯以拼之,忍以守之,静以制之,逸以待 之,暇以乘之,整以御之,故有得之。至其形宜堂皇焉,端庄 焉,柔和焉,游优焉,不存心焉,不着意焉,顺其气随其势任其 劲,自然而然也。故其行也,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
不止,超然泰若如羽化之仙然。而其至极之功,则熟尚也。盖熟 生巧,巧生妙,妙生化,化之至焉与伦矣。若是技也,非仅技 也,技而近乎道矣。始予之学技也,所动者身,而未及乎心,数 年之后,则以心动而身随之,方令之时,动之以神而随之以心, 至于心身则忘矣。官止神行,依乎天理,其动静也,疾徐也,刚 柔也,进退也,趋避也,反侧也,屈伸也,开合也,起落也,莫 不因其固然而已。学至此,方可臻乘之境,保生养身,养尽天年 之旨矣。此学者宗旨也。
第三节心形说
李洛能论拳:形者,五官百骸也;意者,心意也,二者合言 之,乃内五行要动,外五行即随也。或曰心意之动作,即取法乎 形形之意,其意亦同。总之斯拳在百姓名曰形意,戴师宗门名曰 心意,然究其实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虽予戴师宗族,予师曰斯 拳心意拳,予不敢背师而曰心意也,故名形意也。
第四节总结赞
戴良栋论拳:武艺虽精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 真妙诀,知者不可轻传人。真下必一拳打倒门外汉,亦不必一脚 踢翻灵山判(岸)。英雄好武本桢干,况是将门三军冠。羡君亲 身来自算,英姿飒爽动罡干。每向射圃张弓按,壁上观者喊称 赞。更有盘根、葆真、旋转,旁通功不断。忽然冲空翻波浪, 鹏、虎、鹰、熊来天半。雷动风行勇且悍,凡此诸法在平旦。学 步邯郸俱惊叹,工夫全贵不凌乱。笑余学道末一贯,终日只知守 书案。安能与君游散漫,博得伟躯壮不长。
第五节勿滥传
戴魁论拳:序:予于拳术,非曰能之硕学也,盖因拳术为中华之国粹, 且为体育之正径,故不可讥然置之。予于拳术不宁为是,兼有二 意在也:一则借鸡鸣舞之,以谴胸中忿郁之气;一则乘养晦之 时,藏艺于身,待时而用耳。况国人重文轻武习气相沿已久,今 欲移风易俗,非士大夫着手不为功。诚以风动草僵上有好者,下 必有其者也。此予不畏人,而敢于自议者,值是故耳。
昔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予哉!意在劝人慎乎择术,然武术之 学说为杀人之学说。将此学滥传于世,大伤天地太和之气,促人 纷争,此予所不欲将此书付印与世之故也。
- 拜师帖
盖闻:武事与文事并重,智勇与仁德宜兼,可见德育与体育 古圣先贤亦未尝一日废弃也。子路受业于孔子勇悍逾众;姜维师 于武侯,武艺超群;就学于王禅者有孙膑,从游赤松者有张良; 观文武并重者非自今始也。但师法有道,艺勇方见出众,教授得 体,击与养才能过人。兹因某省某县有,某老师官印某某,甫某 某,武术高明,门徒某某久思瞻慕,常想练习,情愿在某先生名 下拜为门徒,专心求学,此后荣辱相共,患难相扶,谨守正道, 莫敢为非,不辱门庭,皇天后土共鉴此心。兹将三代年庚并籍贯 列后。祖父某父某本人。某年某曰某日亲书(门内人引荐或社会 德高望重者引荐,引荐者著名)。
- 步骤
递帖时供奉岳侯爷岳武穆王先师之神位;供三盘供献,油 果。然后上香。上香毕,牌位如是纸质焚化,一齐三叩首,排坐 先念门规戒律,接念拜师帖,后顶帖,帖与红包双手高举过头一 齐顶上。师父收帖后拜师之人五体投地磕三头,站起再与师兄弟 抱拳作揖,成为同门磕头弟兄。入门手续办毕后,众人向收徒师

父抱拳作揖道喜。以上谓入门顶帖大概规矩。
- 写帖规格
折叠式十八开纸,画一长方形大格,格里竖写某某某师父即 可,留一段空隙再写麾下。从右到左写,写时与麾字相平处写某 某某,在某字右边另写受业,在业字下与某字同行写叩首二字。 此为拜师帖皮儿。内写“久仰高风敬募”。第二行与第四字齐, 写“钧教愧无门径专,诚晋谒拜见尊颜,本人志愿学习戴氏心意 拳,以弘扬国粹,今于某某某师父门下学习,师父之懿德武风定 秉承弘扬,一切门规戒律绝不违背”,并绝不另立门户,永在戴 氏麾下即可。
第二节排辈序
各门排辈谱有如家谱,此谱犹国之有史,盖国无史难明兴衰
理乱之故,门无谱难知亲疏远近之分。古人曰:“谱之设,盖可 '
忽乎哉。”尝见世人叙谱,多攀显贵,附会名贤,以自夸大门闾, 难知豪杰奋兴于白丁,而昧水源木本之义。兹因吾戴氏心意门, 人稠居散,恐命名有犯先讳,长幼乱序,故将先人排辈之字依次
注明,俾某公、某氏、某支了如指掌,爱敬自生,一体同宗之事 宜,照垂万世。
隆邦先辈留谱理明图举敦促后人,贵不凌贱且提携,富不憎
贫而周恤,门第高者不依则微为不屑,而相尚以齿,门徒繁者不 依伶仃为可欺,而相映以和。少不驾长,尊不压卑,婚丧与助, 患难与济,凡同门者爱敬滋良,此谓师徒如父子,同辈亲兄弟。 入门后有犯三不教者或犯同门不齿之事者,与恃强欺弱者央合同 门务妥当处置。
本门自始祖隆邦创戴氏六合心意拳约三百年之久,流传甚 广,特别是形意这一称谓之拳滋蔓甚众,今会集成册以方便阅 览。本文书写家谱,不求文辞,只求明了,在书写排辈之字参考 旧书时出现古字难识及古怪生僻之写法后,认真查阅了本门若干 资料,在收集重写中保持了原谱的历史序列。
后人如在四十字后续排辈分用字,望竭尽全力,反复推敲, 力争字意吉祥,启迪深刻,结构严谨,科学合理。古谱曰:“闻 之善作者贵善成,善创者贵善继。”略志所语以明皙此事始终。
第三节戴氏心意门排辈四十字
心戴氏心意门原有十字排辈,后二闾在晚年与良栋又合添三十字。
武尚海疆新,穆斌黄族强。
仁义似天重,慈悲如涵量。
礼让丛先进,儒道循宗光。
谨守圣贤钵,付华亿万良。
以上辈分用字,在戴氏心意拳中从戴隆邦始。戴隆邦立首为 祖没有排辈,大闾、二闾(武)字辈。郭维汉、李洛能、拳老 五、贾大俊、温老六(尚)字辈。戴良栋(海)字辈。戴魁、戴 宏勋(疆)字辈。王映海、王步昌、高升祯、高树声、段锡福、 段仙、赵万跃、马二牛、岳蕴忠等(新)字辈。这四十字为藏头 字,即武穆仁慈等。
关于排辈不用起名(起名也可),只要记住你在那个字即可。 如遇同门报我在穆字辈,对方报他在斌字辈,那你就是第六代, 对方是第七代。无论哪支,发展迅速,捷足先登,将排辈字享完
298 者,可优先出字,最少为十字。字毕想方设法告知门人。
第四节传承
岳飞一姬龙凤一郑氏一曹继武一戴隆邦一戴文良一戴文 熊一戴良栋一戴宏勋一戴魁一王映海等。
亨冥 第二代戴文熊门下弟子:郭威汉,贾大俊,温老六,李洛能王德熊,孙述论,戴良栋。
第三代戴良栋门下弟子:戴魁,戴宏勋。
第三代郭威汉门下弟子:郭和,范甲元,李洛能。
第三代贾大俊门下弟子:高降衡。
第三代李洛能门下弟子:车毅斋,郭云深,宋世荣,李太 和,白西园,贺运亨,李广亨。
第三代王德熊门下弟子:王贵元。
第四代戴魁门下弟子:王映海,
王步昌,王德胜,高升贞, 何聚兰,李如壁,赵万跃,邢德胜,史雄霸,段锡福,高树声,
郭映田,马二牛,柳焕阴,任荣,任大华,岳蕴忠,李森。
第四代王贵元门下弟子:陈怀珠,老乔文(乳名金框子)。
第四代戴宏勋门下弟子:戴桂兰(女),孔繁新,段仙,范 生,陈云龙◎
第五代陈怀珠门下弟子:杨春生,王立熊,孙素成,孙晋 平,陈振家。
第五代高升桢门下弟子:高锡全,王踏,马继忠,戴常隆, 师大录,高兔梅等。
第五代高树声名下弟子:高维绪,高玫英,高梅英,胡黄 儿,胡剑彪,李占奎,尚定业,李增光,武昆,许浩,许初宽, 王秀华,瑞宏,康宁,安有礼,仁光照,田征,赵培宏,冯绍 云,鼠维则。
第五代段锡福门下弟子:段志善,戴宝书,李奇,李月青, 段天林,段天和,武昆,逮宪容,霍永利。
第五代马二牛门下弟子:杨铁明,岳存明,梁峰跃,闫启 大,史晓东,刘德贵,康祁林,薛和平。
第五代赵万跃门下弟子:赵水根。
第五代岳蕴忠门下弟子:岳建祖,袁培超,孔庆明,王绍 贤,王绍德,王沁文,王晋,王忠礼,王敦仁,段志刚,李秀 宁,岳培玉,畅里庆,曹继植,郭瑾刚,贾太生,闫龙昌。
第五代田九元门下弟子:田汝文。
第五代段仙门下弟子:段树琪,段树雄,张启茂,崔秀文, 庞世华。
第五代王映海门下弟子:王仲祉,王仲廉,庞高鹏,刘恩 斌,王喜成,王喜忠,吴振德,郭瑾通,陈晋福,王毅,杨宗 俊,乔俊海,乔五儿,景信杰,彭俊义,刘前生,高拴毛,高全 喜,白刚儿,王宝荣,王宝田,王润,王虎儿,王福龙,王太 晨,王小军,王全福,王答,史耀鹏,史志航,史艳生,陈建 友,陈计生,陈申才,张树仁,张润喜,张志刚,张思勇,张丽 华(女),刘玉智,刘辛子,刘世荣,刘削生,武秀凤(女),武 秀刚,武泉,程成功,程文,程三丑,冯学贵,华桂林,交 红,闫基亮,杜来远,杜奴娃,李玉柱,李树根,沈海华(苏 州),单良(南京),周武华,庞铁儿,赵建国,郝根义,郭里 贞,蔡永宏,戴天刚,高伟伟,余德鹏(广东),薛连厚,梁文 章,安建英,梁晓峰,原田惠二(日本株式会社中国传统武术研 究会代表),北西胜海(日本株式会社心意俱乐部代表),光子圭 一,水上英也,柏原诚,前田互,灌尾明弘,佐藤宏信,唐重健 太郎,江口博,森本濠(以上11人为日本人),李泰良(美国国 际心意道发展中心主人,先学三体式形意拳,后跟随赵守荣学心 意拳,现为王映海大师顶帖磕头弟子,美籍华人),王仲心,王 仲意,王仲拳(中文名三人均属俄罗斯人),陈振家。
王步昌门下弟子:程振福,程国祥,田汝文,刘必要,张玉 岭,张希杰,张健,张立道,郭子贵,韩金喜,马汉功,梁谚 竞,庞传喜,王映贵,王仲策。
300 第六代传人王仲廉名下弟子:白印侠(乳名侠侠),乔三儿,
张建明,河野强(日本),高瑞杰,高永生,梁海东,筱原圭 (日本)O
第六代传人郭瑾通名下弟子:郭峻景,郭鹏景,郭晓景,孙 强,梁福林,渠源,韩志伟,申佩民,郭家熠,刘韦(女),杨 生玉(女)。
第六代传人陈晋福名下弟子:陈阳,陈鸿翔,史鹏飞,孙 彪,李建辉,苗建辉,武义平,武平,高雄。
第六代传人王毅名下弟子:王晨悦,王蔚,田璐(女),田 时汀,范书雯(女),高靖(女),马君凯,贾哲,程国凯,魏 峰,高君豪,郭倩,陈圣。
第六代传人张启茂名下弟子:逮卫国,遂保国,郑德旺,段 发刚,李红光,岳利勇,乔刚,郑俊生。
第六代传人赵水根名下弟子:岳三强,赵静。
第六代传人景信杰名下弟子:景守华,景守彪。 第六代传人刘前生名下弟子:刘志刚,刘志强。
第六代传人彭俊义名下弟子:彭剑锋,彭剑婷。
第六代传人王宝荣名下弟子:李威,应豪,黄智群,贾潇 扬,武子严,郭亚杰,石艺可,胡佳奇,郭亚茹(女),高兴华, 崔杨。
第六代传人王喜成名下弟子:时源,梁旭杰,王德华,刘佳趋。
第六代传人王太辰名下弟子:朱志明,刘建平,畅玉谦,马 保国,驼琛成,刘全乐,王田佑,王强,程渊,刘承玉。
第六代传人梁晓峰名下弟子有三千余人,不便一一书写留 名。
第六代传人王潘名下弟子:陈跃章,王志强,王志刚,王 一—
贵(王潘,字文甫)。
第六代传人马继忠名下弟子:许晓峰,马彪等。
第六代传人李秀宁名下弟子:赵忠仁,程杰,白福明,彭建 刚,王承晶,王洪,刘江舟,刘文杰,范晶鑫,吴搏君,赵 圳。
第六代传人郭子贵名下弟子:郭瑞(女),梁金济,高会近, 刘江鸿,宁香杰,罗钟祥,张宽林,曹一帆,刘建伟,程恚贤, 贾树安。
第六代传人戴宝书名下弟子:马国良,周莉强,戴世伟,郝 孝崇,张峰强,李晶,刘全,康海玉,段相,韩金龙,武金宝, 杨竹龙,李建华。
第六代传人段天林名下弟子:赵林山,范强,范骏,梁 军,梁艺,王伟,王成阳,王天祥,陈继伟,程锦辉,成新军, 韩益民,刘金言,乔人凤,李娟,王永娟。
第六代传人白虎刚名下弟子:张帆,李泽秀,李泽俭。
第六代传人陈振家名下弟子:陈晨,陈馨,陈鸿翔,陈羿 名,李志刚,高利文,杨剑强,苗林平,张俊龙,闫泽,刘泽 渊,高连杰,范书豪,余彬楠,张丽英(女),曰志欢(女),张 家盛,任伟,杨剑飞,王靖升,贾晨辉,闫翠青(女),曹钮。
注:戴文良名下郭维汉至李洛能等人后来皆由二闾传授。
第五节点春语及走镖
点春语亦称春点语,切口语,外行人称行话,此话为保镖护 院讲明语,怕惹事,故隐去明语,使外行不知谈话之意,以避节 外生枝而做的特殊用语。也有称黑国语,方言称黑鬼语。这点春 语是只有正规入门后才能知道的行话,古有“宁给十吊钱,不教 一把拳;宁教十把拳,不破一拳理;宁破十拳理,不露半点春。” 下面将戴家广盛镖局部分点春语摘录如下。点春语江湖上讲究八 大门通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
金:算命看相。皮:行医卖药。彩:魔术戏法。挂:习武练 拳。平:说书卖唱。团:乞丐。调:搭棚闹票。柳:赶台戏班。 练拳称挂子行,支挂子一护院,拉挂子一保镖,戳挂子一设场 教徒,清挂一踢场卖艺,点挂一卖艺卖药,喑挂一占山为王。 掌握点春语全面者叫全春全点,用合规语讲称这种人老海。
保镖一外挂,垃杆,走线。护院一里挂,明杆,坐线。收 徒一戳杆。接头一对盘。走一扯活。姓一万儿,刘一顺水万 儿,李一规矩万儿,王一虎头万儿,陈一老万儿,田一糖根万 儿,郝一煤锭万儿。和尚一念三,道士一念四,尼姑一念把。 吃饭一对日子,特啡。喝水一堤啡。住店一息啡。喝酒一搬 山。醉了一火山串了。喝茶一押淋。菜一海子。饼一锣儿。帽 子一顶锣。脸一腭,盘子。眼一照罗。鼻一闻罗。口一食罗, 秋窝。头发一苗子。耳一听罗。手一龙早(爪)。大解手一换 山。小解手一挑杆。东一岛。西一起。南一阳。北一黑。太阳 出来一露出天眼。太阳一常圆。月亮一随日。雨一摆线,罗扣 胃津。雪一摆银。烟一草山。酒一火山。茶一金山。水一银 沟。文人一笔尖朋友。武人一风子朋友。医生一金生意。打拳 卖药一皮生意。算命打挂一指星流月。马一仁子。牛一义子。 狗一皮子。虎一齐咀子。狼一才子。钱一错子。一-—留。二一
月。三一王。四一止。五一中。一百一挑。一千一杆。一万一 足。阴天一查棚。下雨一锣扣。下雪一白清。天半清一挑棚。 人一马错。歹人一里马错。车后有人一跟差。大盗一大蠡。横 道一大梁。岔道一二梁。大道一月。梁桥一涧沟。庙一神堂。 街一桶子。进街一进桶子。出街一出桶子。街里有人一桶里马
错。胡同一袖里。胡同口一袖口。胡同有人一袖里马错。房顶 —棚外。院一池。院里一池里。裤子一蹬空子。袜子一花黑。 鞋一趟罗。杨树一阳树。柳树一阴树。松柏树一长树。挂果实 树一食树。桌凳一扎脚。枪一黑驴子。单刀一片子。镖旗一眼 子。装货一喂上。起镖一出洞子。
遇上拦路截道,对方如问:“走的哪个字的镖?”答:“哈 吾二字镖。”如截道者站在路中央不动,咱也原地不动,右手托
303 住挂在腰间的刀把,左手放在刀鞘尖端,说:“是朋友早早闪 路,贼不闪路。”答话之人向后退三步停住,双手抱拳说:“搬 鞍认蹬,念荣华为台亮走。”如贼不走,向前进三步退一步抱拳 说:“我在林外你在林里,走高走镖俱是一家,僧道两门,回汉 两教,绿林线上俱不分家,要是分家万万不能,朋友吃遍天下留 一线之地,业与小弟。”对方说:“走线朋友你拉杆靠什么?” 答:“在下外挂靠四大名山,风子朋友来了有金山银山,我对朋 友重如泰山,朋友相会如到梁山疽 对方要是答:“泉里空楚, 前来对盘子。”你需拿帖递上。对方要答“搬锅。”那你就需拿真 本领了。不过只要答对江湖话,基本不会出现“搬锅”二字。谚 云:“江湖语走遍天下,三教九流皆通。”(退三步为出门三辈小, 进三步为告诫对方三思而行,退一步为再思可矣。“搬锅”是抢)。
浏览3,3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