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的腾空实成腿法

空手道中的腾空基本实战腿法是由距离对手数米之外, 快速向前数步使身体向上跃起.,并在最高点之刹那出腿飞踢 对手头部或胸部等要害部位。’

日本空手道技击名家、首席示范山日冈玄指出,实施腾空 攻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在身体腾于空中时,眼睛始终要瞄 准敌势动态而且欲攻击其何处要害部位,要有明确认识蹒在 实战意识上就要管辖住对手的一切,方能随机应委,占得主 动,而且在搏击中,如敌步步为营,不宜贸然使用高腿击敌,否 贝ii均易为对手所破。因此,对付此类对手,防守上要特别谨慎, 并先以拳法或基本实战腿法扰乱其防守,以步法灵活变通来 分散其注意力后,再以不断变换敌我之间的距离来破坏对手 的攻击决心。实施重击的最好时机,是当对手正欲提腿进攻或 前进时,我应立即迫进,跃起腿击,最为有效。

在空手道的搏击中,经常用到的腾空攻击性腿法如下。

(―)腾空侧踹腿

1.运用方法

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163);攻击时,要先看准时机,然后再双腿蹬地而腾空跃起(图164、图165),在 空中用右脚去直踹对手的面部或头部(图166),将对手踢伤 或踢倒在绳角下。1 2

2.技击要领

起跳要及时,攻击时先拧腰转髓,以强化攻击力,在空中要保持好平衡,攻击时要力达外缘和脚跟。

此腿法属空中重创型技法,而且由于打击强度大,后助力 效强,因此被踹中后,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空手道大师山口冈玄就经常用此腿法在比赛的刚一开始时,就一脚将对手踢昏或踢下擂台。他认为,如敌已察觉我方欲腾空跃起的意 图时,应当机立断,途中收回,并改施以其它攻击手段。如敌见 我腾空,即将其上盘封死,我方如继续实施初衷,必遭敌攻击而失败。但敌既然守护上盘,中盘就会立现空当,这种战时的疏忽,即使最优秀的空手道大师也在所难免,而我腾空之腿, 就应立即攻入其中盘空当,攻其以措手不及。

(二)腾空正踹眼

运用方法

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167);攻击时,右 脚先上前一步,以制造进攻的势头(图168);然后,再吸气并 使双JW用力屋地腾空跃起,先用左脚去瑞击对手的胸部(图 169),将对手的防线彻底打乱;紧接着,再用右脚连续正踹对 手的面部或下巴等要害处(图170),将对手踢昏或踢倒在地。

技击要领

踢击时要伸朦送it,并且使上体略后倾以强化攻击力和 延长打击距离,同时力达脚跟。整个动作过程快速、连贯、刚 劲、有力、敏捷、及时,落地要稳,并要从气势上要压倒对手。

此动作如配合有凌厉的发声,更有致敌立即精神瓦解之 势。在此种战斗状态下,紧接而发的猛烈地空中腿击法,奏效 是明显的。当然在掌握了时机,拥有了气势的状况下,还必须 有正确的距离估计和正确的击打动作。如此,则此腿击法将仍不失为空手道之绝招性腿击法之一。

(三)腾空扫踢腿

1.运用方法 ,

面对目标,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呈格斗姿
势(图171);攻击时,右脚先上前一步(图172);然后,双脚蹬 地使身体腾空跃起,并先用左脚蹬踢对手的肋部要害,转移其 注意力,将其防线彻底打乱(图173);紧接着,将具有毁灭性 力量的右扫踢腿重重扫向对手的头部(图174),将其踢昏并 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腾空扫踢腿攻击法,亦属空手道中的重创型腿法,其打击 强度亦较强,命中率较高,适用于远距离作战。主要用来攻击 对手的面部、太阳穴及肋部等要害处,是空手道中得分最高的 腿法之一。

在搏击中,还要充分利用拧转身旋转力,以增加腿击份 量。因为此腿击法主要用于侧面击敌,以致敌侧倒,所以转体、 拧腰是关键。

三、空手道的实战组合腿法

在空手道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腿法结合在一起 吏用的腿法,称为组合腿法或连环腿法。在空手道的搏击'实践 中,往往多是运用这种连环多变的组合快攻,迫使敌方应接不 暇,而将敌方彻底摧垮。因此,应多注意如此类型的技击方法。

'空手道的实战组合腿法由于其灵活性、机动性及杀伤力 均较基本实战腿法大为增强,因此运用它能应付一般复杂的 局面,并具有较多的变化和较强的攻击能力。但除了要掌握基 本技术外,还要掌握好两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及进攻的时机和 速度,并在快速的击打中不断地变化招法,才可充分的发挥出 其威力来。

在空手道的搏击中,经常运用的实战组合腿法如下。

(―)连续侧踹接后旋踢腿

1-运用方法

实战运用时,面对目标,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175);当我先发起攻击时,先用左脚踢出 一记快而狠的侧踹腿出其不意的攻击对手胸部要害处(图 176),将对手拒于一定距离之外,同时我顺势落左脚为支撑腿 (图177);并不待对手退出我方打击范围便连续换用一记强 劲有力的右侧踹腿重创对手的头部空当(图178);最后,我在 落下右脚的同时(图179),连用左旋踢腿猛击对手的上盘要 害(图180),以狂风扫落叶般的攻势,将对手在瞬间踢昏或踢 倒在地。这就是空手道实战搏击之要诀所在,即:简捷、强劲、 凶狠、实用。

2.技击要领

此招是日本著名空手道搏击冠军小林至孝的拿手绝技, 他在运用本招法的连环三腿之中,第一腿攻击是至关重要的, 如'打击得力,可为以后的第二、'第三腿攻击创造有利的条件。 但必须使一腿比一腿快才能有效的打击对手,最终取得胜利。 而且,前面二腿是以步法的转换来获得击打敌方空当的机会。 因此,在敌方一•旦出现防御反应时,,应立即运用步法,进入有利于下一腿击实施的最佳方位,从而牢牢控制对手,而不被对 手所摆布。

(二)正踹变侧踹再接旋踢

1.运用方法

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181),当我把握住 时机抢先发起攻击时,用一记快速、有力的右正踹腿攻击对手 中盘(图182、图183);然后,同腿不落地连续用一记右侧踹腿 重击对手面部(图184),攻其以措手不及;最后,在落稳右脚 的同时(图185),以一记具有摧毁性力量的左后旋踢腿重创 对手头部或颈部要害处(图186),将其踢昏或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搏斗中运用本腿法要尽量以不转体击中对手为目的,成 功的关键在于精确地计算时间和距离,熟练掌握打击的角度 及自身动作的变换,三腿连击要衔接紧密,才不致因有疏漏而 出现空当,反为敌所用。另外,首动的换腿攻击,要自然、平稳、 快速,后面的二腿重击,要急骤迅速。

(三)勾踢变侧踹再接旋踢腿

1.运用方法

运用本招法时,面对对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手 握拳做好格斗势(图187),当我把握住时机抢先发起攻击 时,先用一记快速、突然、隐蔽的右勾踢腿攻击对手的前脚膝关节(图188、图189),破坏对手的重心;然后,同腿不下地连 续用一记右侧踹腿重击对手的面部(图190),攻其以措手不 及;最后,在落稳右脚的同时(图191),以一记具有摧毁性力 量的左后旋踢腿重创对手的头部或颈部(图192),将其踢昏 或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本招法为日本空手道著名拳师松田义之的惯用招数,据 他所讲,本腿法以灵活多变的连环攻势迫使对手应接不暇,并 连连中招而最终被彻底摧垮,但须充分利用转体的旋转势能, 才能有效地重击对手,使得对手没有一丝喘息或反击之机,而 被瞬间击倒在地。另外,攻击的速度,迫近后的欺敌,时间的运 用,连贯动作的节奏,距离的判断,及时机的选择,皆为空手技 击诸因素中最为紧要的。在该动作的运用中,尤应强调时机及 速度,这是因为该腿法的间隙较长。因此,特别强调上述6点, 并突出时机。

(四)连续硼踹腿

1.运用方法

面对对手,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呈格斗姿势(图193);我 先用拳法佯攻,再用一记快速、强劲、有力的右侧踹腿攻击对 手的中盘(图194);然后,我在落右脚的同时(图195),用左高侧踹腿出其不意的重击其上盘(图196),将其防线彻底打乱 (图197);最后,抓住战机,腾空跃起(图198),连续用一记具 有毁灭性力量的右侧踹腿重创对手的头面部(图199),将对 手踢昏或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在空手道的激烈搏斗中,运用本动作的难度较大,由于此 腿法属空中重创型技法,故其打击强度较强,命中率较高,适 用于中、远距离作战,主要用来攻击对手的面部、头部或腹部,等薄弱环节处,是搏击中得分最高的连环腿法之一。但在练习 时首先要对其中每一个腿法应用自如后,方能实施。在空手道 的实战中,拳师们多运用此种连环多变的组合快攻,来摧垮对 手。并要求踢击的速度越快越好,消耗的时间越短越好。实战 中的假动作攻击要逼真,右侧踹要快,要有将对手踢穿的感 觉,左高曜连贯有力;腾空踢击准确、凶狠,要有足够的杀伤破坏力。

(五)腾空连续硼踹腿

1.运用方法

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200);我在假动作 佯攻之后,再双足同时用力蹬地腾空跃起(图201、图*202),在 半空中用右脚连续直瑞对手的上茸要害部位(图203、图204、 图205),直至对手倒地为止。

2.技击要领

在搏斗中当你面对一个有经验的老手时,简单的一拳或 一脚很难突破其防线,而腾空连续侧踹腿就是一种能够巧妙 地突破对手严密防守的有效技法,因为它在运用时有时可声东击西,踢下击上或击上踢下;有时还可一腿为诱惑脚用以分 散对手的注意力,然后可连续一记踢击,便可达到目的。故腾 空连续侧踹腿使人防不胜防,并适用于远距离作战,主要用来 攻击对手的头部、面部等要害部位。由于此腿法在空手道的搏 斗中经常出现,实用价值极高,因此深受拳手们的推崇。但空 手道著名大师细川伸广认为,运用本动作的难度较大,特别是 在空中的二次击发。故使用本招法需具备较快的腿击速度,较 好的腹肌及高度的协调性,特别是超人的弹跳力,否则不易成 功。

四、空手道的防御反击法

防御与反击法是空手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止、减弱 和破坏对手的进攻而保护自己并乘机反攻对手的方法。

防御反击法在具体运用时还要配合步法、身法及腿法去 整体的进行,并且在防守的同时就要不失时机的还击对手,以 便使自己由防守迅速转入进攻,即由移动变为主动。.

在空手道的许多技战术中,都要求拳手先避开或防开对 手的凶猛进攻,然后再寻找有利战机打击对手。如果拳手在比 赛中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防守技术不断地挫败对手的进攻, 使对手的屡次攻击落空,不仅可以藉此消耗对手的大量体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挫伤对手的锐气,从而为自己转守 为攻和反击对手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空手道的防御与反击法中,根据实战情况可以分为两 类练习,即以手格挡后的反击法与以腿制腿反击法。其中,空 手道的以手格挡后的反击法,就是先用手防开对手的攻击,然后再用腿法进行反击,即人们常说的“手似两扇门,全凭脚豪 人”。至于以腿制腿反击法,是空手道实战武技中的一绝,因为 拳手用腿(脚)进行防守可避免因臂骨脆弱而骨折。同时,用腿 进行反击时还可避免用手格挡再用腿反击之间的连接时间, 故在空手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0

在空手道的搏击中,经常用到的防御反击法如下,

(―)下段格挡接扫踢反击

1.运用方法

在实战中运用时,面对对手,两脚前后开立站好,两手握 拳做好格斗姿势(图206);当对手先发起攻击用右脚向我中 盘攻来时,我用左前臂沿弧型予以格挡(图207);紧接着,不 待对手将攻击腿收回或发出第二次连击,便迅速抬起右脚(图 208),以一记凶猛的扫踢腿反击对手头部、颈部或肋部等要害 处(图209),将对手踢伤或踢倒在地。

2.技击要詹

用前臂格挡时应用巧力,以免被对手踢伤;扫踢反击要 快,要连贯、及时,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不给对手以闪避或发起 反击的机会。著名空手道大师大山倍达指出,在练习格挡技术 时,可让助手对自己进行各种踢打攻击,以便训练自己对真攻 击与假攻击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大量的练习之后,就能够做 到使自己只去格挡那些真的攻击,而对佯攻却不予理睬。

(二)中段格挡接删踹反击

1.运用方法

两脚前后开立,两手握拳做好格斗姿势(图210);当对手 抢先用右侧瑞腿向我上盘攻来时,我速用右臂予以侧向格挡 (图211);素接着,我不待对手将攻击腿收回或发起第二次攻 击,便迅速抬起右脚(图212),用右侧踹腿以牙还牙重创对手 的面部或心脏处(图213),将对手踢伤或踢倒在地。

2.技击要领

右臂格挡要快,侧踹要连贯、凶猛、有力,攻击部位准确, 攻击时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攻击点,从而做到“一击必中,中 而必杀"。另外,格挡技术是以手的开合,向外或向内的快速动 作,避开对手的直接打击。这种技法应该是肘部几乎不动,而仅用手和前臂的动作来完成,这是因为手的任何过分的动作 都会使自身暴露,从而中了对手的圈套而遭到对手的重击。在 这种技术中,时机要比力量更为重要,如果反应过早,对手就 可能改变其踢打的路线或者给对手发起反攻留下机会。因此, 要等到对手快要打到自己时,再敏捷的做出反应动作。

(三)防正踹接侧踹反击

运用方法

两脚前后开立,两手握拳呈格斗姿势(图214);当对手抢 先发起攻击,用中盘腿法攻来时(图215),我速提右膝格开其 攻击(图216);紧接着,不待对手将攻击腿收回或发起第二次 攻击时,右脚不落地连用一记强劲的侧踹腿攻击对手的胸部 或腹部(图217),攻其以措手不及。

技击要额

格挡与反击要衔接紧凑,格挡要快,要猛撞其胫骨薄弱环 节,从而损坏对手的进攻武器。瑞腿反击时要展腹伸胯,力达 脚跟。这种格挡法比以前的任何一种都更加安全,因为它不必 向对手靠近,这样便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再者,腿比手臂 长得多,因此拳手即使不向前移步,仍可踢中对手

(四)防硼踹接扫踢及侧踹反击

运用方法 ,

双方呈格斗姿势(图218所示),对手抢先发起攻击,用左 侧踹腿攻来时,我抓住时机速抬右脚(图219),用扫踢腿截击 并损伤其膝关节(图220),将其攻击消解;然后,我同腿不落 地(图221),连续用侧踹重创对手的胸部或肋部(国222),将 其踢伤或踢倒在地。

技击要领

在实战中,支撑腿要稳,扫踢接侧踹反击时要迅速、及时、协调并转髓,需准确地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才可有效地重击对手。踢击中的爆发力,是由踢击前猛地扭臂合髓所产生的。 在运用本招法时,无论踢击目标的位置如何变化,总的技术是 不允许变的。因此,任何一个空手道选手都要天天练习,直到 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即在攻击时能毫不犹豫地形成一个平稳、 快速、准确而流畅、连贯并强劲有力的整体动作。

第三章

唐 手 道

第一节唐手道的历史

何为“唐手道”,按字意解析便是:唐是指中国的意思;手, 指技击动作;道,指方法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综上所述,唐手道 就是受中国武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一种搏击技术。而且经朝 鲜民族的需要和发展,唐手道才有了基本的形态,如今已成为 朝鲜的国术。在朝鲜历史的记录中,可常看见关于脚戏、手搏 戏记载,但却无人去深入的研究它,着实可惜,就像把韩国的 跆拳道和唐手道混同在一起说明一样,这实在是很大的错误。 但不管如何,在民族的变迁和经过无数历史战乱的摧残下,唐 手道仍被认为是一种固有的武艺。

众所周知,西洋文化是属于石造文化,虽然经过数千年来 的文化和战火的洗涤,仍残存到今日,但是,属于木造文化的 东方文化,却被无情的战火烧成了灰烬。在这种情形下,在坟 墓的石室中所发现的唐手道的遗品,是相当难得的一个事实。

古朝鲜高句丽的始祖朱蒙,及东明王从北扶余南下,到了 忽本便定都而居。当时唐手道在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地位,而 且到处可见壁上画有唐手道的图像,由此可证明当时早已相当盛行唐手道了。换句话说,在当时把唐手道的姿势画上墙壁 或坟壁,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习惯,可能那时的唐手道早已是当 时的一种国技。不过,由于当时局势不定,连年战祸,武士们似 乎把唐手道当作是一门必修的课目,而从事严格的训练。

由此可以看出,唐手道的原形屡见于壁画上的事实,可知晓在古老年代以前的高丽人民早已有了唐手道运动。同时我们也可推测到唐手道的思想源流,已在那时的人们心中深深的植根了。

据唐手道元老李全哲说遍手道是把人类生存的意识,用肉体有力的表现出来,同时更把精神的欲求具体化,所以唐手 道是一种高尚的体育活动。唐手道的所有动作,是以自己的防卫本能作为基础,渐渐地为了必要性,便把它当成是一种信 念,并从消极的动作发展至积极的形态,最后达到绝对的行为 阶段,同时还必须克服自己,使自己的心态达到无暇境地的哲学,而成为唐手道的中心。换言之,唐手道就是由于全身的运 动,让人体所有的器官发生作用,并产生精力,以锻炼身体,刺激脑部,发达四肢,强力的开发和实行意欲。而且,人类并不仅以活着为满足,而是为了更多更强的需求,为了达到此目的, 便要把知和理当作活动力的综合体。唐手道可算是完成这种意欲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唐手道对社会的活动是有很大的助益的。

实际上,唐手道的肉体运动可区分为瞄力的和轻快的两种。强力的肉体运动可培养人的斗志和勇气,增加自己的胆量 和自信;而柔软且轻快的运动,则会使循环器官健全和圆滑。 有了被认为是斗技的唐手道,不仅可以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 人,还能养成拳手勇往直前的精神,以使自己成为有统率力的领导者,同时,统率力跟胆量又会使人产生自信心,而自信心 更可产生心理的安定感。如此,不论面对任何困难,也不易动 摇其信念,从而使自己在困难面前战无不胜。

唐手道与中国的技击、泰国的泰拳,韩国的跆拳道有许多相同之处,是当今世界格斗术中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打击 力,但在民间推广主要是为了健身防身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来开展,只有在必要时才作为护身的手段,而不能随意使用。

唐手道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场地,也不需要复杂的器械器 材,而且男女老幼不受年龄限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无论 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练习,这也是唐手道能很快风靡世界的主 要原因。并且只要认真、专心持久的练习,就能掌握好这门技 击运动,调动身体内的巨大潜力,达到防身健身的目的。

凡练习唐手道的人,都以练腿为本,脚站稳则身稳。练武 必须练腿,如不练腿侧“出势不疾,进退不灵,运用筋骨不易气 因此,腿法的练习是掌握唐手道技击的基础。在唐手道的搏击 中,用腿法要比拳法占优势,原因是腿比臂长,力量又较强大。 况且,腿上可踢头、踢胸,中可踢腰踢肋踢腹,下可踢腿踢膝。 另外,腿踢法既可作为进攻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防守的武器。 在唐手道中腿常作为先锋,不但能先发制人,还能阻止或化僻 对手的攻击,而后发制人。

第二节唐手道的科学

(一)力量的科学与合理的使用法

唐手技术娴熟的拳手,不仅能很随便地做出握拳击打、侧身踢腿等动作,而且还能留给人们力与美的印象。实际上,唐 手就是利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进攻和防守的运动,并合理地 掌握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挥出如同武器一般 的威力。

在训练中,为了提高唐手道的技术,必须先知道力的科学 和合理的使用方法。迄今为止,唐手道的修炼,依旧被认为是 以无条件的锻炼主义及凶猛训练主义为基本,来改变人类的 惰性,因此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有必要 通过对力的效果和技的使用法研究,来了解力到底如何生成, 如何发挥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把这些疑问用科学的原理加 以说明,就可得到答案。

在自然界里,有重力、弹性力、摩擦力及惯性力等现象。牛 顿为这些现象定义时,是随着运动的质量和速度的变化,而算 出来的公式。这种公式。对于唐手道也是一样,但它需要考虑 到人类的体重和质量,因此只要使身体、脚、拳产生加速度,则 体重和动作的速度也会跟着加快。换言之“力"是由质量和加 速度所决定的原理,这可以揭示唐手道的攻击力、防御力以及 破坏力。在训练中,要想把唐手道必要的力以科学方法使用, 首先必须考虑拳手的稳定度支持面、重心、弹性力、敏捷性等 等。同时,若想将质量及加速度有效使用的话,就需要考虑精 神、神经及呼吸调节等要素。

(二)唐手道的动作反应

经常练习唐手道,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去掉多余的 脂肪,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骨质的坚固性和 柔韧性,使身体得到发展。但唐手道与其它技击术相比,其绝巧之处在于它的实战动作反应的变化上。在实战中,根据不同 的环境和双方的条件,唐手道的技击动作的反应可分为内动、 外动及打动3种运用方法。

所谓内动,就是指拳手在技击中要做好思想准备,攻击前 要认真观察对方的身形高低,所处的位置、角度,及功力的优 劣,相对距离等,并及时思考技击方案,以争取主动,攻其弱 点。而且搏击时要沉着冷静,不论发生什么变化,或者一时处 于极其被动的位置,也不要惊慌失措,而要想方设法变不利为 有利,从而达到败中取胜,转危为安的目的;至于外动反应,即 在进攻或防守中身体四肢经内动反应而做出的动作反应,即 为外动反应。根据实战的需要,外动反应又可分为先动及后动 两种:先动即拳手先发制人,一鼓作气击垮对方后动,即后发 制人,也就是等对手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时,再乘机猛烈地进击 对手,并直至摧垮为止;所谓打动反应,就是拳手要乘对手在 技击运动中重心难以控制时,再给它一个作用力,使之按自己 的意图去运动,从而为我所制。

值得注意的是,唐手道的3种运动反应之间须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而且内动反应在搏击中的具体反映为战略运用,而 外动和打动反应则具体反映战术运用。内动反应、外动反应和 打动反应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唐手道战略战术的结晶和具体体 现。

(三)唐手道的身法

在唐手道中,身法即身型变化的方法,是指拳手在攻防中 的攻击、闪躲、俯仰、屈伸等各种复杂动作的完成及全身的统 一配合,又是以躯干为主宰,做到上动下随,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

在唐手道的搏斗中,如果身法运用不当,会导致动作僵硬 或不协调,以至反应迟钝,劲力不足,更不可能达到唐手道 “快”、“狠气“稳”、“固”技击效果。特别是在唐手道的腿击法 中,各种腿法的变化均依赖于身法相助。例如,腿向前踢出时, 身体则需后仰或跟进;腿向后回收,身体则需后坐或调转;如 果腿横击或旋踢,身体则需横动或扭转闪摆,以助其力,以乘 其势。因此,腿法的变化,需要身法的变化来带动,这样才能使 腿脚自然伸长,且劲顺力猛。所以,优秀的唐手道选手踢腿时 均要求扭腰展胯,出拳时要求扭腰送肩,以强化攻击力和延长 打击距离。

另外,腰是人体躯干上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它对全身的 运动变化,以及将劲力推送到全身各部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如腰力运用得当,既有助于保持全身的平衡,也有助于 劲力运转的充足。在唐手道中,也往往是通过腰的拧转,屈伸 来带动四肢的运动。这样就可以放长击远,增大打击力量,从 而获得“一寸长,一寸强”的技击效果。故此,唐手道技击特别 重视腰的灵活拧转和屈伸,并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认识 和练习。即每练一拳一脚都要把腰连贯起来,使力从足起,由 腰而集,再传肩过肘,最后达于手,这样才能使劲力入里透内, 如腰、身不灵活,则上下不通,劲力不达,身心自会散乱,就更 不能击敌制胜。因此,练习搏击首先要提高身、腰的柔韧性、灵 活性以及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动作快速、敏捷、有力 且准确。

唐手道大师闵南玄说,腰部技术是唐手产生爆发力的重 要因素。因为拳手通过腰部的扭转,把动力传给了背部,再由背部传到肩部,最后传到胳膊。可见,上身的运动要依靠腰部 的拧转。实际上,这种来自腰部的爆发力对于任何一种体育运 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唐手道的呼吸

练习唐手道,要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唐手道的呼吸法 一般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其中,胸式呼吸是在吸气时 胸部挺起,腹部凹陷,而腹式呼吸则正好相反,即吸气时胸部 保持正常状态,腹部鼓起来。但唐手道以使用腹式呼吸为主, 这是因为采用胸式呼吸时,肩部会随之上下移动,使身体前后 移动,造成重心的不稳,其结果是不容易充分地发挥技术。与 此相反,采用腹式呼吸,腰部只有轻微的移动,而胸部和肩部 则不动。另外,拳手采用腹式呼吸,横隔膜下降,使腹部的肌肉 紧张,更便于力量在丹田集中,从而使拳脚发出强有力的攻 击。

但不论采用哪种呼吸方法,吸气时,舌头都要顶住上牙 床,并用鼻腔吸气;呼气时,要用口腔呼气。根据呼与吸的不同 情况,及实战的需要,可总结出以下3种最常用的呼吸方法: 即长吸短呼、短吸长呼与短吸短呼。其中,长吸短呼可用于发 出猛烈的攻击;短吸长呼可用于蓄势运劲,而短吸短呼则适用 于进行剧烈搏击。但不论以上3种呼吸的哪一种,吸气时要吸 足,呼气时要全部把气吐净,如果呼吸做得不彻底,身体就会 因供氧不足而变得虚弱,就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一般情况下,进行唐手道的防守时要吸气,而在冲、踢等 进攻时则要呼气.另外,摆开格斗架势时,应平静地呼吸,双方 一交手而相互攻击时,呼吸就要变得急促了。这样,一旦习惯了,一口气就能完成几个连续的攻击动作。也就是说,从平静地呼吸到屏住呼吸,直至到应付紧急场合的呼吸等各种各样 的呼吸变化都应该进行练习和掌握。而且在真正搏斗关头,运用好呼吸往往能控制胜负,即一边采取站立或准备姿势,一边平静地呼吸,在深深地吸入气后,也就是在刚刚呼出一点气的同时便可迅速出击,就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

浏览1,7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