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保护方法
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保护的重要方法就是 对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据化采录,主要有以下内容。
文本数据:已经形成纸质文本的内容要通过电子录入,通过扫描仪进
行纸质资料的全文扫描,并进行文字识别,最终形成电子文本或者电子书。 已形成电子文本的内容要通过格式、文字的处理,最终形成规范的电子文 本或者电子书,然后导入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最终的保存。
图片数据:通过数码相机直接拍摄,用扫描仪进行物理的图片、照片 的扫描,在数字视频方面,利用图片的抓取等方式进行图片收集、格式处 理、分档归类。然后导入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最终的保存。
音频数据:通过数字音频录音软件或者设备进行直接录音,通过音频 采录软件和设备对峨眉武术非数字录音进行采集和处理,或者从现有的音 频数据中进行直接的截取,并进行音频标准格式的处理和转化,然后导入 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最终的保存。
视频数据:通过数字视频录像软件或者设备进行直接录像,通过视频 采录软件和设备对非数字录像进行采集和数字化处理,或者从现有的视频 数据中直接截取,最终将视频数据格式化后导入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据库进行最终的保存⑶。
1.2开展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数字化保护的基础
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是抢救与保护峨眉武术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首要任务,收集所有的峨眉武术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完成对峨眉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标准化格式的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保存,并整 理归档,也是实施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措施的前提。普查 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采集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音频、 视频资料,全面而科学地采集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如实地记录 下各种武术文化事象,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并还原流传至今的峨眉武术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只有做好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摸清底数,建立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才谈得上实施峨眉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抢救与保护也才更有针对性。对峨眉武 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要体现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指导原则。 所谓全面性,是指在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一轮普查工作中要兼顾 不同地区、兼顾不同人群、兼顾不同拳种、兼顾不同形式地进行全面调查 和采录。所谓代表性,即在全面掌握某地区的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 藏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武术人物、有代表性的武术形式、有代 表性的武术内容等,加以认真、科学地采录。所谓真实性,是指在进行峨 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要如实地采录讲述者讲述的原貌,记录表演 者的原生态动作形式与内容,保持武术拳种、内容和形式的原状,不加修 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只有符合这“三性原则”的普查和采录成果, 才是真实而有价值的武术资料,才是原汁原味的峨眉武术文化遗产网。当然, 对经过改良和创新的峨眉武术文化内容也要如实地记录下来,因为它们的 产生是对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很多年后也会作为武术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给我们的后人。
第一是要构建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目录数据库,建立资料性 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这样既能满足数字资料信息管理的需要,又能提 高爱好者、研究者和保护者查询武术相关数据的效率,还能拓展我们对峨 眉武术非遗的保护思路,促进创新思维,从而整体提升对峨眉武术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水平。
第二是实施大量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这 是峨眉武术非遗数字化建设中一项较大的工程,由于资料数量庞大,我们 需要有重点地、分期分批地实施此项数字化工程。可以通过扫描仪扫描, 利用文字识别软件(OCR)来帮助完成,最后制作成文本文件或者是将资 料文件按页扫描成图片存入计算机。
第三是实施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资料数字化的工作,为图像 信息建立索引,方便数据库使用者检索。鉴于峨眉武术图像资料采集的规 模以及数字化过程中特殊的采集、存储分式,我们需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首先对搜集的照片进行考证、著录,然后通过扫描实现数字化,最后直接 针对图像建立索引,可以按照颜色、图案来索引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相关的图片,还可以用边缘轮廓结合其他图像处理技术或索引人脸图 像等方式。
第四是构建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料信息数据库,为多媒
体信息建立索引,让数据库用户进行有效、方便地了解以及便捷的学习和 查询⑶。
- 基于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基础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数字化复原和再现
利用数字化保护技术建立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此数据 库的基础之上;利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虚拟场 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对峨眉武术非物 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真实再现;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 技术建立包括与峨眉武术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和虚拟 现实在内的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实现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复原和再现。
在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方面,基于数字媒介的统一 平台而建立的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将多种媒介形式的峨 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整合在一起,借助多媒体集成、数字摄影、虚 拟现实等技术,在不动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环境, 使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与利用变得极为便利和充分,借 助网络打破了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的限制,摆脱了传统意义上武术博物馆 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都能从网上方便地获得需要的有关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 使海量存储的峨眉武术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利用和共享,能够 方便、快速、高效地满足广大用户和武术爱好者的需求,使之成为现代技 术条件下最适合于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大众进行传播的一种全新 的应用平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 用、共享和传播〔
6】。
2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展示平台建设前景展望
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展示平台建设是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 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四川省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上有峨眉武术专栏,组织编写了《峨眉武术史略》;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成 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科研人员对郑怀贤武学思想和技术体系 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出版了一套郑怀贤武学众书,同时,基地科研学 者对巴蜀地域峨眉武术、青城武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乐山师范学院 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尝试搭建“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网络平台(内网测 试中);中国峨眉武术研究会开办了中国峨眉武术网、峨眉武术产业基地网; 峨眉武术文化研究学者尝试开通了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网 (网易博客);乐山市政府和峨眉山市政府每年都划拨相当数量的项目经费 用于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由乐山市科技局立项的 市级重点项目一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与开发”课题, 正在加紧建设的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峨眉武术是其主要内容之 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基础的峨眉 武术网络展示平台将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真正实现对峨眉武术文化遗产进 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地保护和传播。
浏览6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