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提升文化改革水平与文化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与突出举措,传 统武术文化创新成为其发展的制胜因素,探索并实践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 理念与创新内含已经成为传统武术发展的时代追求。审视竞技体育异彩纷 呈的时代呈现与举世闻名的大众基础,洞察不同体育领域所共同拥有的文 化体系与文化追求,不难发现,竞技体育有标准化的比赛体系与评价尺度, 具有时代化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意向,兼顾人类视角的价值追求与体现形式。
竞技体育的文化体系与文化追求的现代化展现,正是由于其具有可操作性 与可控制性,降低了人为干涉的维度与力度,充满视觉审美与精神特性, 提高人类享受的层次与程度,才日渐成为人类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的首要 选择。传统武术文化以其外显技术体系被人类所标识与认知,传统武术文 化创新可以审视与思索技术体系的创新,仿效竞技体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 模式,实现新形成的民族元素与时代文化的时空对话,创新出适应潮流文 化的新体系。
传统武术文化技术系统所囊括的套路艺术化体系与功法技击的实用性 系统,皆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虽然传统武术拳种体系的套路与技击纷繁复 杂,其手法、步伐、身法皆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与运动特性,但是其套路 与技击的遐想的艺术再造皆具有中华民族趋同的标准特征。同时,“新时代 下传统武术文化的探索创新将庞大的传统武术技术体系视作一个有机系 统,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标准化,构建相对完整的、成套的传统武术标准化 技术体系。”〔⑵考量并梳理出标准与完备的竞赛体系与评价体系。而这种标 准的竞赛系统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改造,而是深层次的变革; 不是单纯与生硬的完全“西化”,而是更有机地借鉴;不是对传统文化与技 击体系的舍弃,而是进一步地深化与回归。传统武术文化外显技术体系的 创新,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价值的深造与重构,同时兼顾当代世界文化与 人文价值的含意与表现,在凸显现代体育特征与文化气质的同时更加重视 传统武术运动特性与文化精髓。呈现出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融合的创新机 制,形成以民族性聚焦“他者”的视角,以时代性引领文化趋向的创新传 播活力。
3.3新媒体文化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发展智慧的崛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主流,各 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匡 文波教授将新媒体划分为三个部分:网络媒体,数字广播媒体以及移动媒 体,他们所催生出的博客、微博、影视、微信公众号等为传统武术的传播 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宽了其传播的途径,使传统武术文化能够更直接地深 入到大众中去。“新媒体拓宽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受众面,衡量媒体对外的号
召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是受众规模和忠诚度。[⑶”但是因为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传统的武术文化始终在受众规模的扩大和忠诚度的提升上显得心 有余而力不足,恰恰新媒体在拓宽传播途径的同时也为传统武术文化的覆 盖面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新媒体提升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效果,自新媒 体产生以来,传统媒体就不断探索以适应新媒体出现所带来的变化。首先, 传统媒体一方面继续保持传播受众的稳定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又想要利 用新媒体拓展传统武术文化的深度来达到传播效果,新媒体的互动性为武 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于新媒体而言,双向互动的传播机制 与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使传统武术文化深入到受众的思想观念 中,促进武术的长远发展,增强其传播效果,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受众,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地选择传播媒介和传统武术文化信息并及时反馈。 新媒体这种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使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4结语
传统武术文化在多元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尺度与思维标尺下,借助文 化传播的独特路径,探索和践行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融合传统与潮流的 文化惯性,是其健康发展的趋向。传统武术文化面临民间生存场域“复古 不变”与当代体育文化差异急迫的窘境,同时也面临对民族独特文化保护 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契机。在文化危机与未来展望的考验下,传统武术 文化应审时度势,在提升文化包容性的同时规避文化同化。在现代体育文 化发展理念与文化传播方式的指引下,传统武术文化更应在正视文化差异 与增强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把握文化基因,提高文化自觉,以坚定和睿 智的态度与视野借助文化传播、创新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文化传播的时代模 式,在继承与创新理念的规约下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涛,蔡仲林.传播历程与文化线索: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历史探 骊[J].体育科学,2013, 33 ( 10).
[2]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解释[J].暨南学报:哲学
社会科版,2011 ( 3 ) : 126.
浏览4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