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单黐手
咏春拳的黐手,就是把所练好的拳套,通过一系列的黐手反应以便进入成熟的发挥,做到 自然反射。咏春拳强调“有手黐手”、“无手问手”、“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或许有人强 调,如何去攻击对方,如何运用直拳击打对方,不必去做太多的黐手动作,但目标既然是不顾 一切后果,一定要打倒对方,又何必去用咏春拳呢。只要用一把刀或凶器不就可以置对方于死 地了吗?因此,咏春拳的存在自有其道理可言。
咏春拳的黐手,是把个人生理达到和动作的结合成一体,能够在情况发生时就能从感觉中 反映出来。它是以感觉反应出动作,而不是埋头猛冲拳或是先由目视再引渡思想去指挥动作。 当然,黐手动作是发挥出手时所练就的拳套动作,若推广扩大到如大兵团作战的思想,简单来 说,咏春拳黐手除了运用熟练掌握的拳套动作之外,更是结合了兵学、战术学、物理学、数学 的动作,而不是教条化的死动作,所以练习者掌握了黐手后运用适当可做到“敌动我如山岳”、 “破敌应先于敌动之前”。所以黐手就是训练接触间的即时反应不必去计较或研究格式,但一定 要动作接连动作,在循环的动作中不必去强求力量,而是务求达到自然反射,因为咏春拳没有 如动物形成的招式及强调以形克形或见招拆招,战术运用上就是做到“欺敌真不是真、似假原 是真、似真原是真、似假接连真”。通过感觉的变幻获得由动作的主导,这样就会成为我动敌人 只能跟进,引用物理的反应来说,在黐手的黏着中产生的松紧反应,就是使对方的关节,瞬间 的压力如同弹簧,到一定的压力,制动就发生反弹,我们就在反弹的瞬间运作,简单地说就是 借力,使对方动作失去平衡,就是“似真实假、似假实真”使对手无法触摸,因而失去搏击的 主动性。这就是咏春拳所追求的目的。
第一节单黐手基本知识
单黐手,是学习咏春拳黐手的第一步,练习摊、膀、伏手法的攻防技术。
一、单黐手
黐手分为单黐手和双黐手两种形式。单黐手为咏春拳黐手最初的基本练习方法。
单黐手,是以两人对立,各以单手互相搭着对方桥手而练习,即称为单黐手。
练习者在学练完小念头后,即可接受单黐手的训练。练习单黐手可以锻炼初学练习者对桥 手接触时的触觉反应及用力法度,诸如如何卸力及迫力等。咏春拳心法中所指的“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等,亦是由此锻炼而达到的这种境界。
单黐手需要两人对练,假设有甲、乙两方练习,双方须以正身二字钳阳马面对对方,如甲 方用左伏手,乙方则用右摊手,甲方左伏手在乙方的右摊手之上,谨记埋肘,放松手腕,肘部 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位的距离,伏手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迫着,而摊手亦须同时微用肘 底力向前迫成互相抵消之势,此为迫力,而双方另一只手则变拳收回胸侧;开始时,乙方由摊 手变正掌打向甲方,而甲方感应到乙方出掌之力度便由本身的伏手变为扰手,变扰手的方法是 以肘底力将左伏手的肘部稍微往内回收(向自己的胸部位置回收),掌指向外,此为卸力,以卸 去乙方出掌的力度,随即变拳以中线冲向乙方,而乙方感应到甲方来势,便顺势将右肘抛出成 膀手以卸去甲方出拳的力度,之后再将膀手变回摊手。
(乙方顺序动作即膀、摊、打,而甲方顺序动作即伏、扰、打)如是重复练习直至疲倦后, 双方再换另外一只手来练习。
整个练习过程中,双方手部都是互相黐着的,若某一方突然离开了,便是甩手。还有,要 注意不正确的用力,双方不能将手重量下压施加于对方变成互相斗力,此是错误的。
单黐手换手方法(由内门变外门)。单黐手除了可锻炼初学者对桥手接触时的触觉反应外, 还可使初学者认清楚内、外门的分别。在单黐手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意换手,例如可以 将正处于内门的摊手变为外门的直线冲拳,方法是将摊手的手掌作一内圈手绕过对方伏手的手 腕而变为处于对方手腕之上然后握拳直线冲向对方,而对方则由伏手转膀手以作化解。
二、单黐手练习基本要求
一般初学者进行黐手中的摊手、膀手练习时都十分吃力,因要承受对方桥手压下之力,用 伏手才觉得在用力方面占有优势。然而,若练习摊手及膀手时能明白掌握运用圆形滚动的技 巧,不但不容易疲劳,更可令伏手者感到极大的威胁;相反,如用伏手者能发挥应有技巧,又 能令使用摊手、膀手者难以承受。事实上,是善用者胜。
单黐手,单黐手作为咏春拳中用来锻炼手部感觉的基本对拆训练,经常练习单黐手能有效 地增强手部攻击和防守能力,并加强手部感觉。单黐手不失为一项既有趣又有训练价值的对拆 练习;国内外很多咏春拳爱好者也都一直把黐手作为一种练习手段,以加强自己手部的速度、 感觉、反应能力。可惜过去咏春门人和咏春拳馆绝对不会把黐手随便地教给别人(因为这项练 习是必须到了中期才开始进行的),所以也使得咏春拳爱好者们一直不能掌握到正确、标准、有 效的单黐手动作和技术要领。
学练咏春拳,不要忽视单黐手作为基本功对练的重要性。
单黐手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来练习:
1.单黐手固定正身位,马不动身不动。
2.可以练习转马配合单黐手。
3.活步单黐手这步已经接近实战了,这时候可以开始修炼双黐手。
对于第一阶段的练习应注意手形和肘底力,双方应该给对方练习的机会,不要用力太大, 否则练的都是空的,没用。对于第二阶段要注意转马的马步和追面朝形。没修炼寻桥建议不要 急练第二阶段。对于第三阶段走步是关键,不要急于双手练,单手的应用和护手的理解,身法 步法的控制可以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再练双手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节摊伏膀
黐手,以单黐手训练时,是以两人相对站立,各以单手互相搭着对方桥手而进行的黐手练 习。在单黐手练习过程中,练习的两人均以扎二字钳阳马,正面相对而立,并以此桩马不动位 置,纯以锻炼桥手感觉为主。
在固定二字钳阳马的基础进行单黐手练习熟练之后,可以配合移步技巧进行单黐手攻守练习。
本节均是以定步练习为主的摊伏膀基本练习。
摊伏膀单黐手技术
(一)动作
1.二字钳阳马:甲方与乙方均以二字钳阳 马约一手臂长距离相对站立。
2.摊伏手:乙方伸出左手平摊于胸前,右 手握拳收于右腋下;甲方以右手搭于乙方左摊 手之上,右腕弯曲,成伏手,左手握拳收于左 腋下。
3.摊手一正掌:动作不停,乙方将左摊手 变正掌,由甲方右桥手下直向其心窝攻击(图
3)。
4.黐手一扰手:动作不停,此时甲方与乙 方桥手与桥手成相黐(即互相接触如黏黐在一 起状),乙方桥手略为活动,甲方即刻感觉;同时,甲方将右桥手顺势下沉,化为扰手,将 乙方的前臂枕住在自己的前臂之下,乙方此时 的正掌攻击之势由此被甲方拦截,不能直击到 甲方的心窝处。
5.扰手一冲拳:动作不停,甲方随即将枕手变为直线冲 拳,由乙方桥手 之上直冲而过攻 向乙方心窝。
6.正掌一膀 手:乙方正掌攻 势失势,同时感 觉到甲方反攻之 势,随即迅速将 正掌变势膀手,
以阻挡或消解甲 方右拳攻击。
(二)要领 两人进行单 黐手对练时,站 距要以手法动作 自然合适为宜。
精神要集中,呼 吸自然,全身放 松,不需用力动
作,纯粹以练习单黐手感觉为主。摊、伏、膀与其他 正掌、扰手、冲拳配合协调,放松地动作。
各个摊、伏、膀以及正掌、枕手、冲拳动作,具 体做法、要领参见咏春拳三套拳法动作方法和要领, 此也是要求在套路拳法熟练的基础进行黐手练习的原 因。因为,只有掌握好三套拳法的各个攻守动作,方 可顺利地进行黐手练习。
单黐手,是以摊、伏、膀三式技术动作作为主要 的锻炼对象的。且这三式技术可谓算得上咏春拳中的
主要运用手法。
摊、伏、膀三式技术也是单黐手最基本的练习,即使双黐手也是以这三式技术为基础演变的。
(三) 说明
在摊、伏、膀中,又包含了正掌、扰手、冲拳三个基本攻击动作,而摊、伏、膀则是三个 基本防守动作,以攻守形成的单黐手对练。
以上六个动作组成的单黐手对练,可以攻守连环而变,或无始无终地循环练习。即练习的 两方可先一攻一守再一守一攻进行。这在单黐手的组合练习中可称为一个小循环练习。从组合 动作中可以看出,最初由乙方主攻(正掌),甲方主守(枕手);随后则是甲方主攻(冲拳),乙 方主守(膀手)。并因乙方主动将膀手变成摊手的原因,甲方也随即复将拳势变成伏手。于是, 两方由练习回复到原来的动作。
在整个的单黐手的循环练习中,可以看出关于黐手的原因。即,两方在练习时,双方的桥 手(甲右乙左)自始至终都是“黏黐”在一起的,并没有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分离开,也正是因 为这一缘故,黐手才取名“黐手”,由此可见其意义了。
进行这样的单黐手练习时,两人互搭在一起的桥手互相接触,两方只要任何一人略为活动, 对方都可以通过桥手“感觉”得到。正是由于这种在感觉对方活动的情形下,一方就要在不容 迟疑的瞬间采取防守或反攻的动作。而采取的这一防守或反攻的动作,必须是在最直截了当 的、最本能的情况下完成的招数,这便是咏春拳单黐手。
正如前面基本要求中所述那样,咏春拳在黐手训练中也根据咏春拳的拳理十分严格地要求 黐手的双方必须依循着正确的攻防原理,去进行着感觉对方力量的流动以及方向的变化。然 后,从中去察觉对手力量的流动及方向,有无存在着错误缺失,有无违反正确攻防原理,有则 直接利用其错误缺失,无则设法去造成对手的错误缺失。
有关黐手的概念和意义可参阅前面的相关章节内容,以助科学、合理地进行黐手训练。
练习时,练习的两方必须保持正确的钳阳马预备式,精神集中,保持警觉心,以对外界变 化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当然,这需要练习者经过一定的努力练习,方能体悟到其中真意。
单黐手练习时一定避免求快、求狠的心理,要精神与肉体高度协调合一地做动作,在各正 确的攻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练习加强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连贯、流 畅,在此基础上再追求黐手中所要求的“感觉”能力,在相黐的动作中感受力量的流动及方向 的变化,以及深层地察觉对方力量的流动及方向的能力。
各攻守动作具体练习时,密切注视对方的动作。
初学练单黐手时,由慢到快进行练习,力求先掌握双方正确的攻守变化动作,然后追求双 方攻守动作的连贯、协调、流畅。练习时,先要明确各个相黐攻守动作的路线、步骤、着力部位等。
(四) 作用
摊、伏、膀以及正掌、扰手、冲拳动作相黐,形成的单黐手练习,是运用了小念头中最基本的这些攻守动作进行的相黐练习,让练习者明了攻守之道以及最基本的黐手练习方法、要 领在这个单黐手练习中.使练习者得到最基本的锻炼,提高了摊、伏、膀以及正掌、扰手、 冲拳动作的攻守运用能力。

浏览9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