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环节
主要目的是对攻,并从对攻中分出优势,经过第一环节的接触 进入了第二环节的综合较量过程。要求技击双方都具备较全面较 强的攻防技巧,并有相应的杀伤力、抗击打能力和较强的体力,这 一环节是全过程的攻坚阶段,是实力的整体较量。
第二环节的对攻形式有三种:
1.主攻
以进攻为主要手段的对攻形式,主要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采用。
2.主防
以防守为主要手段的对攻形式。主要是处在劣势的情况下采 用。
3.攻防兼备
把进攻与防守结合应用的对攻形式。主要是处在双方实力相 当的情况下采用。
三、第三环节
主要的目的是结束对抗,以便能够重新调整,再进入下一次对 抗,这一环节要求技击者有较强的时空感、步法移动能力和平衡能 力。
第三环节的结束形式有三种:
1.自然终止
裁判叫“停”终止(包括摔法终止)。
2.接触终止
采用攻防技术终止对抗的方法。包括进攻与防守两大类。
3.闪躲终止
采用不接触的技术终止对抗的方法。包括身法、步法等方法 脱离有效距离。
赛场的情况千变万化,双方的每次接触,虽然各有自己的技击 思维网,但所用技法和战术不会完全相同,三个环节也不会总是完 整出现。
例如:甲、乙对峙。当甲主动切人,乙自然切人,但乙第二环节 对攻能力强,甲切入后可直接用第三环节技术,省略第二环节。
当甲主动切人,由于甲把握机会能力强,乙被击倒,此时,甲、 乙都省略了第二个环节。甲的切人动作即是主动切人,又是接触 终止。而乙此时虽未做任何动作,却完成了被动切人与自然结束 两个环节。
当甲逼乙到擂台边角时,虽未切人,但乙被逼下擂台,第二环 节自然结束,此时只有第三环节存在。
当一方擅长摔,只要摔成功,就是第三环节动作,即结束对抗。
第二节第一环技术
第一环节:双方从对峙开始(以正架闭合式为例)。
第一环节切人,即是从无效距离进入到有效距离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双方从对峙转为对抗,进攻与防守双方都应力争主动。
1.主动进攻方切人时,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切入的那一瞬 间争取主动,这种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给对手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对手在这瞬间判断失误 或支配动作失常。
(2)使对手动作被破坏,包括动作功架、平衡、协调等方面,被 迫处于被动状态,为我方在第二环节的对抗创造有利的条件。
(3)直接得点或杀伤对手
2.防守反击方在自然切人时,要争取成功,就必须在切入的 一刹那做到主动防守,这种主动防守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衡量:
(1)防守是否做到严密不漏。
(2)是否能够很紧凑地针对对手的进攻给予同步反击或分步 反击。
(3)迫使对手不顺利地进人第二环节。
(4)为己方下一环节争取主动创造条件。
下面对常见的第一环节的各类切入动作分别从主动进攻与防 守反击两方面加以阐述。
前腿(注意双手的防守与配合)一般在抢点时或主动切人时应 用率较高。
一、前边切入
1.上步前边
右脚向前进一步的同时承受重心,起左边腿,高度根据需要而 定。一般在追逼对手时应用率较高(主动切人)见图7-2-1中的图 (1)、图(2)、图(3)、图(4)。
2.滑步前边
右脚蹬地使身体前滑,同时起左边腿,也可先做退步防守。再 做前滑步前边腿。一般需要抢点时应用率较高见图7-2-2中的图 (1)、图⑵、图(3)。
3.原地前边
重心由两腿之间过渡到右脚的同时起前边腿,一般在防守切 人中运用率较高见图7-2-3中的图(1)、图(2)、图(3)。
4.前边进攻与防守反击
(1)当对手前边击我下盘我提膝防守,前压重心,后手冲拳,切人分步见图7_2_4、图7-图 7-24 图 7-2-5
或我提膝防守的同时做前蹬腿见图7-2-6击对手中盘,或同步 前踹迎击对手中上盘见图7-2-7切人。
或前蹬阻击对手大腿跟部见图7-2-8,落步接后脚边腿见图 7-2-9。
或后截腿击对手胫骨部见图7-2-10,前压重心左右冲拳见图 7-2-11,见图 7-2-12 切入。
(2)当对手前边腿击我中盘我上步里挂见图7-2-13,后手惯拳(分步)见图7-2-14切入。
或里抄上步冲拳见图7-2-15(同步)切人。
图 7-2-15
或主动拍压防守见图7-2-16,紧接前边腿分步切入见图7-2- 17。
或接腿手别摔见图7-2-18、图7-2-19,或侧压进身后手冲拳切 人见图7-2-20,同步。
(3)当对手前边腿击我上盘
我重心前压拍挡见图7-2-21,同时后边腿鞭扫对手支撑脚见或拍挡见图7-2-24,进身做后手冲拳见图7-2-25或惯拳见图 7-2-26
图 7-2-24 图 7-2-25 图 7-2-26
或撤步防守见图7-2-27,滑步前边还击见图7-2-28,或滑步前 踹分步切人见图7-2-29。
图 7-2-29
图片108

图片109

图片110

图片111

图片112

图片113
二、前踹切入
1.原地前踹
重心后移,上体后压起前踹,在有效距离内抢点、迎击等,自然 切人应用率较高见图7-2-30中的图(1)、图(2)、图(3)、图(4)所示。
2.滑步前踹
重心后移,上体后压的同时,后脚向前滑步(包括正前方或侧 前方)做前脚侧踹,滑距大小与方向视需要而定,双方对峙,抢点 时,主动切人时应用率较高见图7-2-31中的图(1)、图(2)、图(3)所7-2-31(1) m 7-2-31(2) 图 7-2-31(3)
3.收步前踹
重心前移,速收后脚,后脚落地时重心回落在后脚的同时起前 腿,做侧踹主动切人应用率较高见图7-2-32中的图(1)、图(2)、图
(3)、图(4)所示。也可重心后移,收前脚,再起前脚侧踹,自然切入 时应用率较高。
4.前腿进攻与防守反击
当对手前踹击我下盘
我提膝防守见图7-2-33,落步前手惯拳见图7-2-34或后手冲 拳见图7-2-35,叻入(分步)。
IS 7-2-33 图 7-2-34 图 7-2-35
或侧上步见图7-2-36,起后边腿见图7-2-37(分步)击中下盘。
(2)当对手前踹击我中盘
我前手压击的同时后手冲拳见图7-2-38(同步)切人。
或前手里挂见图7-2-39,后手惯拳见图7-2*40(分步)击上盘。 或上步前手里抄接腿,后手冲拳(同步)击上盘见图7-241。 或侧上步见图7-242起后蹬见图7-243(分步)击中盘。
或后撤步见图7-2>44,滑步侧踹(分步)见图7-245。
或接腿摔,可用捌腿见图7-2-46中的图(1)、图(2)、图(3)所示,正面勾腿见图7-247中的图(1)、图(2)、图(3),侧面勾踢见图 7-2-48中的图(1 )、图(2)、图(3)所示。
(3)当对手前踹击我上盘
我后手拍击,紧接前手惯拳见图7-2-49(分步)切人见图7-2- 50。
或侧倒前扫腿见图7-2-51中的图(1)、图(2)所示。
或提手紧密防守见图7-2-52,上步前冲左右冲拳见图7-2-53、 图7-2-54,分步切人。
或下蹲见图7-2-55,抱腿摔见图7-2-56。
1.原地前蹬
重心后移,起前脚蹬击,一般在做阻击,截击时的自然切人中 应用率高见图7-2-57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2.上步前蹬
后脚上步,起前蹬。一般在判断对手将被动切入时应用见图 7-2-58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3.小跳前蹬
提前膝,后脚小跳步的同时做前蹬腿,一般在抢点主动切人时 应用率较高见图7-2-59中的图(丨)、图(2)、图(3)所示。
4.前蹬防守与反击
(1)当对手起前蹬击我中盘
我提膝防守,落步后压重心,速起前踹,分步切人见图7-2-60、 图7-2-61。或接腿摔见图7-2-62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或前手里挂,后手惯拳(分步)击上盘见图7-2-63、图7-2-64。
或前手里抄见图7-2-65,上步后手侧夹,同时后脚低扫对手右腿膝关节或搂摔见图7-2-66(分步)=
或前手里抄接腿,后手冲拳见图7-2-67(同步),击上盘。
或前手压击,同步后手冲拳见图7-2-68,击上盘。
后腿进攻(注意双手的防守与配合)。
1)后边腿
原地后边:重心前移,起后边腿,当对手逼进时,撤步防守,再 起后边抢点的自然切人见图7-2-39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上步后边:前脚上步,落步同时起后边腿,当逼近时强攻重击 对手的主动切人见图7-2-70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小跳后边:后脚小跳步,前脚落脚起后边,当对手欲摆脱对抗, 可通过小跳追逼,再起后边,主动切人见图7-2-71中的图(1)、图
(2)、图(3)、图(4)所示。
2)后蹬腿
原地后蹬:重心前移,左腿稍屈支撑,身体略左转右腿屈膝前
图7-2-71(1) 1^1 7-2-71(2) 图 7-2-71(3) 图 7-2-71 ⑷
抬,勾脚,以脚跟须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也可送髋,脚掌下压,力 达前脚掌见图7-2-72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上步后蹬:前脚微抬,后脚蹬地,前脚落地的同时承受重心,并 稍屈支撑,借前冲的惯性,右腿屈膝前抬,勾脚,力达脚跟发出后 蹬,亦可送髋,力达脚掌见图7-2-73所示。
图片114

图片115

图片116

图片117

图片118

图片119

图片120

图片121

图片122

图片123

图片124

图片125

图片126

图片127

图片128

图片129

图片130

图片131
3)后侧踹
图 7-2-73(4)
后侧踹:重心前移,左腿稍屈支撑,身体向左转180。,同时右腿 屈膝前抬,小腿外摆,脚尖勾起,脚掌正对攻击目标,力达脚掌踹 出,上体适当侧倾,保护平衡见图7-2-74中的图(1)、图(2)、图(3) 所示。
后腿防守与反击
(2)当对手起后边腿击我中、下盘
我提膝防守见图7-2-75所示,落步前冲拳击对手上盘见图
或前蹬腿踩对手后大腿跟部见图7-2-77所示,前压重心接后 边扫腿见图7-2-78所示c
(3)当对手起后边腿击我中、上盘 我上步前手外抄,同时后手惯拳见图7-2-79所示。
或上步侧夹,同时我后腿踩踢见图7-2-80所示,对手支撑脚, 膝关节(同步)。
或我前手外抄接边腿见图7-2-81所示,再后脚踢扫见图7-2-
图7-2-81 图 7-2-82
当对手起后边腿击我上盘时,我左转拍挡,同时后腿边腿勾踢 见图7-2-83所示或左转拍挡见图7-2-84所示,同时上左步右勾踢 支撑腿见图7-2-85所示或左转侧倒做扶地前扫见图7-2-86所示, 也可做扶地后扫腿见图7-2-87所示。
(4)当对手起后蹬腿击我中盘
我前手拍击,紧接后手冲拳击对手上盘见图7-2-88所示,或我 前手里挂见图7-2-89所示,紧接后手惯拳见图7-2-90所示击打对手上盘,或前手里抄接蹬腿,接撕腿见图7-2-91中的图(1)、图(2) 所示。或前手里夹接蹬腿见图7-2-92所示,接勾踢腿见图7-2-93 所示。
截腿:逼近起腿,当对手欲出动作,可抢先截击,封堵。见图7- 2-94中的图(1)、图(2)所示。
前手(注意与身法、步法的协调)。
上步前手惯拳:前脚上步,同时前手惯拳见图7-2-95所示,要 求:步落拳到。一般逼近对手时从侧面突然主动切入。
上步前冲拳:上步与前冲拳同步进行见图7-2-96中的图(1)、
图 7-2-91(0 图 7-2-91(2)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4

图片135

图片136

图片137

图片138

图片139

图片140
图(2)所示。要求上步突然,切入要直接,一般逼近对手时,从正面突然主动切人。
后手(注意与身法、步法的协调)
上步后手惯拳:前脚上步,同时做后手惯拳见图7-2-97中的图 (1)、图(2)所示。要求:做到发力整,在正面进攻时,一般做自然切 入时用,也可用在主动切人时。
上步后手冲拳:前脚上步,同时做后手冲拳见图7-2-98中的图 (1)、图(2)所示,要求:步落拳到,后脚充分蹬伸;要求正在切入时
速度快,力量充足一般主动切入运用率较高,自然切入也经常出 现。
第三节第二环技术
通过第一环节切人,在第二环节双方都进入了以对攻为主的 相持阶段,在此环节中双方都身处有效距离,彼此间的每一个动作
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攻的效果,此时,应用动作应记住“远腿、近 手、贴身推摔”的总则,我们应深刻理解这一总则并下苦功掌握它, 这样,在第二环节的动作应用就有了一个总的技术框架指导。注 意这一环节中如果不是战术需耍或是占有绝对优势尽量不去做假 动作,因为此时对手对假动作一般是不应手的。
第二环节,在经过第一环节切人后,双方已从对峙到对攻。
由双方切人的技法和能力不同,导致切人的结果有以下几类:
―、一方主动切入,另一方被动切入
此时被动方完全处在被动局面,被动方必须在瞬间做到调节 好平衡或防守,以便重新组织进攻,主动切入方必须抓住被动方切 入方在瞬间调节动作,无法完成有威力进攻的时机。使第一环节 的成果在第二环节的对抗中进一步扩大,使第一环节中被动切入 方更加被动。如散打歌中说:“得一点必跟一串。”此时的主动切人 方只需逼紧被动切人方,可用出自己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就能更好 地扩大战果,争取到第二环节对攻的绝对优势。
二、 一方主动切入,另一方也主动切入
此时双方都处在主动切人的局面,在双方抢攻时,杀伤力强, 抗击打能力强,速度快的一方占有优势,以致处在第二环节双方的 优势不均等。
三、 一方主动切入,另一方自然切入
此时一方主动切人,另一方自然切人。只要方法得当,双方进 入第二环节的优势是均等的。
现将第二环节对攻时常见的几类动作阐述如下:
1.我方第一环节是前手切人,此时我前手未收回,在第二环 节有以下情况比较普遍出现:
当对手左手惯拳击我上盘见图7-3-1,我反架挡打右冲拳见图
7-3-2击对手头或右抄拳见图7-3-3或右反背拳见图7-34所示(同 步)〇 .•
当对手冲拳击我中、上盘见图7-3-5中的图(1)、图(2),我拍挡 下冲拳击胸或腹见图7-3-6图(1)(同步)或右惯拳见图7-3冶图(2) 所示。
当对手后手惯拳击我上盘,我回收前手上挂见图7-3-7,然后再后手冲拳击头(分步)见图7-3-8或后惯拳击头(分步)见图7-3-9 所示。
当对手右手冲拳击我上盘,从我前臂外侧击来时,我前手回带 上架后手冲拳见图7-3-10,当从我前臂内侧击来见图7-3-11,我拍 压后惯拳见图7-3-12,或同步击打见图7-3-13所示。
当对手起腿击我中盘见图7-3-14,我回收左手压击并后冲拳 见图7-3-15所示。
当对手起中盘后边腿时见图7-3-16,我回收左手上步侧夹击 冲拳见图7-3-17(同步),或进步侧夹见图7-3-18c前勾踢见图7-3-
19所示(分步)注意勾踢时后下要控制距离。
当对手起前踹腿见图7-3-20,我回收左手拍击后手冲拳(同 步)见图7-3-21,或回收正夹腿见图7-3-22,侧上见图7-3-23,勾踢 见图7-3-24摔(分步)。当对手起后高边腿时见图7-3-25所示,我 回收左手,左转身,双手拍挡见图7-3-26,同时后勾踢见图7-3-27 所示(同步)。
当对手起前边腿时见图7-3-28,我回收前手里抄击后惯拳见
图7-3-29(同步),或左手里挂右手冲拳见图7-3-3丨所示或左手回 收接腿摔。
2.我方第一环节是后手切人时,在第二环节中以下情况较普 遍出现:
当对手前手惯拳击来时见图7-3-32,我做回收前手架打后冲 拳见图7-3-33所示(同步)。
当对手前手冲拳见图7-3-34,以我后手外侧进来打击,我做马 步架打侧推掌见图7-3-35所示(同步、掌根横击中盘)。
当对手后手冲拳,从我后手内侧见图7-3-36进来击打,我做反 架前手惯拳见图7-3-37所示。
当对手后手冲拳击来时,我回收后手反架,推前手反背击上盘 见图7-3-38,或反架拍打击中盘上步成马步拍打见图7-3-39所示, 掌根为击点(同步)。
当对手后手惯拳击来时见图7-3-40,我做回收反架打反背拳 击打对手上盘见图7-3-41所示。
当对手用正面的腿法击我屮盘时见图7-342,我做压打前手 冲拳见图7-3-43(同步),或回收接腿抡腿摔见图7-344中的图 (1)、图(2),或做内勾踢见图7-3-45中的图(1)、图(2)或外勾踢见 图7-3-46中的图(1 )、图⑵所示。
当对手用前边脚击我中盘时见图7-3W7,我进步后手外挂前 手惯拳见图7-3-48,或上步侧夹见图7-3-49或前手惯拳见图7-3-50 再接打腿摔见图7-3-51中的图(〇、图(2)或搂腿摔见图7-3-52所 示(分步)。
当对手前边击我上盘见图7-3-53,我回收拍挡见图7-3-54,回 击前边见图7-3-55,或拍挡勾踢见图7-3-56所示。
当对手用后边击我中盘见图7-3-57,我右脚侧上步,右手不回 收控制距离见图7-3-58,左手侧夹见图7-3-59,做左勾踢见图7-3- 60所示(分步)。
当对手用后边腿击上盘见图7-3-61,我双手拍挡见图7-3-62, 回击后边击中低盘见图7-3-63所示。
前边腿:当前边腿击中对手,对手在被动切人时,我可紧接动 作组合,如前边腿见图7-3-64,前手惯拳见图7-3-65,后手冲拳见图
当对手提膝防守见图7-3-67中的图(1)、图(2)所示,可抢在对
方落步前做抢攻,如后冲拳击打对手上盘。
当对手做我不能明确判断的拳、腿动作时,我重心后压撤步见 图7-3-68中的图(1 )、图(2)所示。做后闪防守,再做前脚侧踹见图 7-3-69所示
中的图(1)、图(2)所示,我重心前压做压打后冲拳见图7-3-71(同 步)。
当对手做防守我前边腿并反击后手惯拳击我上盘见图7-3- 72,我前脚落步的同时做后手反架前左手反背拳见图7-3-73或正 架打后手惯拳见图7-3-74所示(同步)。
图 7-3-74
当对手做提膝防守并用前手惯拳反击见图7-3-75,我左反架 右手冲拳见图7-3-76所示击中盘(同步)。
当对手防守反击起前边腿击我中盘见图7-3-77,我抄防打前 手惯拳见图7-3-78中的图(1)、图(2)所示'(分步),上步侧夹打前手 惯拳见图7-3-79(同步搂腿摔见图7-3-80所示。
当对手截击防守见图7-3-81接后手冲拳,我重心后压小跳,收 前脚成撤点步见图7-3-82再做前踹见图7-3-83,或跳到无效距离 见图7-3-84所示,再重新组织进攻。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4

图片135

图片136

图片137

图片138

图片139

图片140

图片141

图片142

图片143

图片144

图片145

图片146

图片147

图片148

图片149
(1)前踹腿
7-3-83
当前踹切人击中,此时对手被动切入时,紧接习惯动作组合进 攻。如:前踹见图7-3-85后手重击冲拳见图7-3-86所示。
当对手拍挡我前踹腿并后手冲拳反击见图7-2-87,我前压做 正面前手压打后手冲拳见图7-3-88(分步)或后闪防守见图7-3-89, 同时再提膝前踹见图7-3-90所示(分步),(注意:后闪防守前脚要 回落)。
当对手拍挡我前踹腿用前边腿反击时,我重心略后压见图7- 3-91前手做挂挡见图7-3-92,后手冲拳见图7-3-93所示(分步)。
当对手防守我前踹腿起后边腿反击时,我上步侧夹见图7-3- 94做后冲拳见图7-3-95所示,,再接^踢见图7-3-96所示,也可前手外挂同步后手冲拳见图7-3-97所示
当对手防守再起后高边腿反击见图7-3-98,我左转拍挡,起后
边反击上盘见图7-3-99所示(分步)。
(2)前蹬腿
当前蹬主动切人击中时,对手处在被动切人时,我可接习惯动 作组合,如前蹬见图7-3-100后冲拳见图7-3-101后蹬见图7-3-102 所示。
当对手防守反击冲拳时见图7-3-103,我可先后闪拉开再前手 下压打后冲拳见图7-3-104所示(同步)。
当对手防守反击打左惯拳时见图7-3-105,我可前手反架挡后 手冲拳见图7-3-106所示(同步)。
当对手反击打右惯拳时见图7-3-107,我可前手架挡后手冲拳
当对手防守反击用正面腿法反击见图7-3-109,我可重心前压 压打靠近见图7-3-110所示,再紧接后脚边腿扫踢对手支撑腿见图 7-3-111 所示 c
当对手防守反击用侧面腿法反击,我可转体拍挡见图7-3- 112,接前踹见图7-3-113所示。
当对手阻挡防守见图7-3-114,我重心后压撤步让开对手进攻紧接前脚蹬腿见图7-3-116所示c
3.第一环节是后腿切入,第二环节以下情况会常出现 当后边腿主动切人,在对手被迫被切入时,我可按习惯动作组 合,如后边腿见图7-3-117—右手惯拳见图7-3-118—右脚侧踹见图 7-3-119;后边腿见图7-3-117—左手冲拳见图7-3-120穿腿靠摔见 图7-3-12中的图、图(2),后边腿见图7-3-117—后蹬见图7-3-
122—前蹬见图7-3-123;后边腿见图7-3-7_截腿见图7-3-124—
左、右冲拳见图7-3-25、同7-3-126所示
我后高边腿主动切人,对手后闪后手拍防见图7-3-127进步正 面冲拳反击见图7-3-128,我右手压打后手冲拳(分步)见图7-3- 129。我后中低边腿主动切人,对手提膝防守见图7-3-130并用后 手惯拳反击见图7-3-131,我右手反架防守见图7-3-132,接左后冲 拳(分步)见图7-3-133所示。
我后中低鞭腿主动切人,对手提膝防守见图7-3-134,紧接前 我后蹬腿主动切入见图7-3-139,对手挂挡防守见图7-3-140,
图 7-3-143
我主动切人截腿,截击对手下盘见图7-3-144,当对手后撤时 见图7-3-145,我前压重心,追击右左冲拳见图7-3-146、图7-3-147 或接左侧踹见图7-3-148所示。
图片150

图片151

图片152

图片153

图片154

图片155

图片156

图片157

图片158

图片159

图片160

图片161

图片162

图片163

图片164

图片165

图片166

图片167
第四节第三环技术
经过前面环节的较量,双方产生了优势、劣势的不同情况。优 者希望扩大战果,劣者希望能有所挽回。《散手竞赛规则》规定两 头计分,第三环节就显得很重要。
由于双方在第二环节对攻的技法与功力不同,导致第三环节 出现以下几类情况:
一、 自然终止
丨.出现倒地(主动倒地例外)或下擂台现象。
2.出现犯规受罚。
3.出现有效的3分动作。
4.队员出现受伤现象。
5.队员出现消极搂抱。
6.出现消极8秒。
7.队员使用主动倒地超过3秒。
8.队员由于客观原因选手要求暂停。
9.裁判长纠正“错判”、“漏判”。
10.擂台上有险情出现。
11.客观原因影响比赛。
当出现以上情况时,由场上裁判叫“停”或裁判鸣哨,使比赛自 然停止,参看1998年《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二、 接触终止
(1)进攻终止
在前面环节,对方处在相对防守时,我方可抓住机会进攻(或
重击),直至产生结果才退出。
1)前手击打的退出:前手进攻迫使对手处理,如前手冲拳退
—285 —
步见图7-4-1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2)后手击打的退出:后手进攻迫使对手处理,如退步后冲拳。 见图7W-2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3)前腿击打的退出:前腿的蹬见图74-3中的图(1)、图(2)、 图(3)与图(4)、图(5)、图(6)所示,边见图74-4中的图(1)、图(2)、 图(3),踹见图7-4-5中的图(1)、图(2)、图(3)所示,后脚承重心,小 跳出来。
4)后脚击打的退出:后脚的蹬见图74-6中的图(1)、图(2)、 图(3)所示,边见图7W-7中的图(1)、图(2)、图(3),踹见图74-8中 的图(丨)、图(2)、图(3)所示。前脚转成后腿,承受重心,小跳出来。
(2)防守终止
在前面环节对方处于进攻时,我方需要终止对抗,从有效距离 到无效距离做防守跳出。
1)双手紧密防守见图74-9中的图(1)、图(2)、图(3)、图(4)、 图(5)、图(6)、图(7)所示。同时,跳出见图74-10中的图(1)、图 (2)所示。
2)接腿击打退出见图74-11中的图(1)、图(2)、图(3)、图4, 或接腿摔退出见图74-12中的图(1)、图(2)或图(3)、图(4)或图(5)、图(6)或图(7)、图(8)所示。 —292 —
3)前脚提膝严密防守见图74-13中的图(1)、图(2)、图(3)所 示,退出见图74-14中的图(1)、图(2)所示。

三、闪躲终止•
主动脱离,对于在前面环节一方处于完全防守时。这一方应 该主动脱离有效距离。如双方都无法在第二环节出有效动作时。 我方可以主动脱离有效距离争取主动权见图74-15中的图(1)、图 (2)、图(3)所示。

图片168

图片169

图片170

图片171

图片172

图片173

图片174

图片175

图片176

图片177

图片178

图片179

图片180

图片181

图片182

图片183

图片184

图片185
在前面环节对抗时,我方通过步法、身法等不接触方法防守再 脱离有效距离的方法见图74-16中的图(1)、图(2)、图(3)、图(4) 所示。
图 7416(1) 图 74-16(2)
退出时的步法要求:从有效距离到无效距离要具备速度快、方向突变两大要素。
第五节三环基本技术训练
在三环基本技术的训练时,教练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 的三环动作意识、动作节奏和应用动作的能力与技巧。
具体要求如下:
进攻方:练习时着重培养进攻的抢点意识,把握时机的能力, 组合动作的能力,击打时的杀伤力与抗击打能力,启动速度与动作 的绝对速度,进攻到防守的意识转变能力等。
防守方:练习时着重培养防守方对进攻动作的准确判断能力, 选择防守动作的果断能力与应用技巧,刚柔、重心、角度、距离等调 整的能力,由防守转为进攻的动作意识和连结等,击打时的杀伤力 与抗击打能力。
前边
前低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注:反击练习包括踢打摔各法的应用,以下各条均同。
前中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高边腿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边腿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边
后低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中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高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边腿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踹
前低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中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高踹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踹腿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后踹
后踹的中盘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踹的上盘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端腿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蹬
前低蹬的阻击与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中蹬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高蹬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蹬腿的综合进攻与阻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后蹬
后中蹬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蹬腿的进攻与阻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蹬腿的综合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勾踢腿的进攻与防守训练。
后蹬腿与勾踢腿的综合技术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手
前手的正面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手的侧面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298 —
前手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后手
后手的正面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手的侧面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手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跌法
前滚翻与侧滚翻,后滚翻训练。
正面倒地动作训练。
侧面倒地动作的训练。
背面倒地动作的训练。
综合倒地动作的自我保护练习。
摔法
近身摔法的近身卡位训练。
近身摔法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注:反击包括击打与反摔等内容。
接招摔的接招训练。
接招摔法的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摔法的综合进攻练习,防守与反击练习。
组合技术训练
前腿的综合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后腿的综合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后手的综合进攻训练,防守与反击训练。
前脚与后脚的侧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脚与后脚的正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后脚综合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脚与前手侧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脚与前手正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前脚正面,前手侧面或前手正面,前脚侧面的进攻,防守与反 击的综合练习。
前脚与前手的综合进攻与防守反击练习。
前脚与后手正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的练习。
前脚与后手侧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的练习。
前脚侧面,后手正面或前脚正面,后手侧面的进攻,防守与反 击的综合练习。
前脚与后手的综合进攻与防守反击练习。
后脚与后手的侧面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
后脚正面,后手侧面或后脚侧面,后脚与后手的正面的进攻, 防守与反击的综合练习。
后脚与后手的综合进攻与防守反击练习。
综合技术训练
通过平时的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实践中 的表现,再加上适当参考教练员本人的技术特点等综合起来,作为 调整该学生的技击思维网络的依据,使学生的技术风格有一个较 早的发展方向。
具体训练步骤与教学计划。(略)
第六节三环常用组合实例
一'前边一惯拳_前端
1.双方对峙
甲紧逼乙到适当的位置,第一环 节速滑步前边腿击乙躯干部位见图7- 5-1所示。
当乙不及防守时见图7-5-2所示,
此时甲前压重心,借向前的惯性,第二 环节左右惯拳连击乙头部见图7-5-3 所示,乙做反击,甲则前踹,击乙中盘
此时乙提膝防守时见图7-5-5所示,速压甲重心,用前手惯拳,抢 做第二环节见图7-5-6所示,此时乙做反击甲则身体后倒,直接做第三 环节前踹击中盘退出见图7-5-7所示。
当乙提膝防守后紧接后手反击见图7-5-8所示,此时甲做拍或 架的同步右手惯拳、插人第二环节击打乙上盘见图7-5-9所示,再 做第三环节前腿侧踹击中盘退出见图7-5-10所示。
当乙接腿时见图7-5-11所示甲第二环节前腿可插裆,用手顶肩, 支撑脚小跳维平见图7-5-12所示,同时前压重心,左右惯拳连去乙头 部,当乙起手防守时见图7-5-13中的图⑴、图⑵、图⑶所示,甲做第 三环节前腿侧踹击乙中盘退出见图7-5-14中的图(1 )、图(2)所示。
2.要点
(1)前边腿与惯拳的重心转换要快捷;
图 7-5-13(3) 图 7-5-丨4(1) 图 7-5-14(2)
图片186

图片187

图片188

图片189

图片190

图片191

图片192

图片193
(2)防打动作要顺而有力;
(3)第三环节的退出与力量应视第二环节的效果而定。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前边腿转同侧肩,导致同侧做第二环节出现多余动作或空隙。
纠正方法:留意肩部动作,常到条件实践中去体会。
(2)上下转换不顺,导致组合出现不应有的空隙。
纠正方法:可练习动作的上下组合基本练习,达到要求后,再 做综合的组合练习。
提示:动作组合是相对稳定的动作集体,它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对抗中双方的动作应用,都处在随机支配和自由结合状态,都应 以对方的变化为自己变化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应该为此打下扎实的基础,清晰自己的技击思维网,把动作的技击阈值降 到最低,在对抗时才具备了变化的基本条件,在比赛中才能真正做 到:明了法则,遵守法则,超脱法则,不犯法则。

浏览6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