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右边腿
1.预备势
左腿直立或稍屈支撑,上体左转180°,稍向左侧倾,同时右腿 屈膝前摆,甩髋,大腿带动小腿,绷脚背,随即挺膝向前弹踢小腿
2.要点
脚背紧张用力,膝内扣,大腿带动小腿,甩髋要干脆,快速有 力。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脚背放松,膝不内扣,力点不准,运行路线不圆滑,发力不整。 纠正:
按动作要领多做慢速度,低边腿,做到动作不脱节,在鞭打沙 包、脚靶时,多体会击打时脚背的触点、肌肉感觉和体会动作的发 力过程,注意动作的整体性和协调。
七、 左转身后扫腿
右脚向左脚前上步,脚尖内扣,微屈独立支撑,同时以头领身, 左后转身360。,随转体上体稍侧倾,左腿向前横扫,脚面绷平,力达 脚掌,目视击点见图6-5-7所示。
八、 右转身后扫腿
1.预备势
图 6-5-7(1) 图 6-5-7(2)
身体右后转360。,做到以头领身,随转体右腿直腿由后向前横 扫,脚背绷紧,力达脚掌,目视击点,见图6-5-8所示。
2.要点
转体时,以头领先,借助惯性,腰背发力,展髋,挺膝,绷脚背。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弯腰,低头,收腹屈髋,转体不圆滑,无力,击打不到位。
纠正:
多体会以头领身的转体,然后多感觉慢速横扫腿的运行路线 与发力,再逐渐加速,到沙包与脚靶上去体会动作要领。
九、左勾踢腿
预备势:右腿弯屈,腿稍外展,上体稍右转,收腹合胯,带动左 腿直腿勾脚尖向前,向右弧线擦地勾踢,力达脚弓内侧见图6-5-9 所示。
十、右勾踢腿
1.预备势
左腿弯屈,膝外展,身体左转180°,收腹合跨,带动右腿直腿勾 脚尖,向前,向左弧线擦地勾踢,脚背屈紧并内扣,力达脚弓内侧见 图6-5-10所示。
2.要点
不能有预动,根据目标确定弧度与角度,要力点准确,突然,保 持身体平衡。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有预摆,幅度大,力点不对,用力不整。
纠正:
慢慢体会动作的发力与幅度,适当做一些勾踢木粧和低靶位 之类的练习。
十一、截腿
1.预备势
左腿弯屈支撑承受重心,同时提右膝,勾脚尖并外翻,右腿内
2.要点
脚踝紧张,力短促,沉实动作要连续自然。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勾脚不紧,脚没外翻,直腿前摆。
纠正:
到树桩上确定目标,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地体会动作。
十二、扶地后扫腿
左腿屈膝全蹲,脚前掌为轴,两手右后方扶地上体向右后方转 体一周,展髋,带动右腿向左后方弧线擦地直腿后扫,脚掌内扣,并 勾紧,力达脚后跟至小腿下踹背面见图6-5-12所示。
十三、倒地前扫腿
1.预备势
左腿下蹲,身体左转两手侧倒向左后方拍地,同时展髋起右
脚,右腿向左前方弧线擦地直腿前扫勾踢,脚掌内勾,力达踝关节 见图6-5-13所示。
2.要点
低身与转体,倒地要快速连惯,借以带动扫腿,加快动作速度, 增强力度。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扫转腿弯屈,脚掌离地,倒地太硬,上下脱节,转体与扫腿不连 贯。
纠正:
多做转体倒地扫腿的配合练习,做到倒扫同步完成,体会整体 用力的协调性,再者多做侧倒动作。
第六节摔法技术
一、夹颈过背摔
双方由预备势开始(以下均同)
1.甲以左冲拳击乙头部(乙方腰带为黑色,以下均同),乙用 前臂拍压甲左前臂,右臂由甲左肩上穿过屈臂夹甲颈部见图6-6-1 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2.甲以左掼拳击乙头部,乙提右臂格挡,左手出掼拳不做击 打,由甲右肩上穿过屈臂夹颈部见图6-6-1中的图(4)、图(5)、图
(6)所示。
3.乙以左冲拳击甲右前胸,甲防守,乙上步,左臂由甲右肩上 穿过屈臂夹甲颈部见图6-6-1中的图(7)、图(8)、图(9)所示。
出现以上情况,在1.时右脚上步,在2.3.时右脚倒插,与左 脚平行,两腿屈膝,以同侧臂部顶住左髋,身体同方向转,继而两腿 蹬伸向下弓腰低头将甲背起后摔倒见图6-6-1中的图(10)、图(11) 所示。
要点:夹颈牢固,倒插转身要快,臂部支撑要稳,发力要整。
运用:
在近距离多用于防守反击,本动作可根据实践需要与机会的 把握,将夹颈改做插肩或抱腰。目的是摔倒对手,保持自己稳定。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臂部支撑点不稳,纠正方法:应加深动作的理解,使动作 更熟练。
(2)发力不整,纠正方法:因为动作不协调,夹颈不牢,应多练 习动作的连惯。
防守:
(1)破坏乙夹颈:乙右臂由甲左肩上穿过时乙用左掌根上顶 乙肘,同时低头见图6-6-1中的图(12)。
(2)破坏乙的支撑点:乙夹甲颈部,在右脚倒插时,甲用右手 掌根顶住乙支撑点同时左手回带乙颈部,并重心后移。如动作顺 利可起到反摔的效果见图6-6-1中的图(13)。
二、抱腿过胸
1.甲用右冲拳击乙头部见图6-6-2中的图(1)
2.甲乙对拼拳时见图6-6-2中的图(2)
3.甲推乙,企图将乙推下擂台时见图6-6-2中的图(3)
乙立即上左步屈膝弓腰,两手抱甲双腿见图6-6-2中的图(4) 或单腿见图6-6-2中的图(5),同时跟上右步,蹬腿前冲并挺身将甲 抱起后向后弓腰,仰头左转体抛出甲见图6-6-2中的图(6)、图(7)。 要点:
上步下潜要快,抱腿紧,挺身用力要整,后仰、转体、抛要协调。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抱不住对方双腿。纠正方法:下潜卡位要及时。
(2)抱不起对方。纠正方法:上右步要及时,伸腿有力。
(3)抛甲时脱不了手。纠正方法:起身速度要快,转体抛要协 调用力注意不应让对手带倒。
运用:
适用于双方对拼时,突然下潜或制造下台战术,本动作可根据 战机发展,变化成抱腿前顶,抱腿手别摔。
防守:
(1)乙上步下潜抱甲时,甲立即屈髋坐腰微下蹲,左手压乙后 颈部,右手向上推托乙左边膝关节或右手侧推乙左髋,随沉身下 坐,适当左转使乙向前侧倒见图6-6-2中的图(8)。
(2)当乙把甲抱起后,甲将左手反夹住乙颈,乘乙做后抛时, 将身体左扭180°使乙无法完成规范动作,并将乙带倒或控制见图中的图(9)
三、撞胸前切
1.甲上步左冲拳击乙头部,乙用右手防守见图6-6-2中的图
⑴。
2.甲前边腿,乙撤步防守见图6-6-3中的图(2)。
3.甲低边腿,乙提膝防守见图6-6-3中的图(3)。
当甲前脚落步时,乙速蹬右脚小跳步近身,用左髋冲击甲左 髋,并做支撑点,左脚从后向甲两脚间内插人,左手做惯拳击甲胸 部或面部,并压肩右转,使甲摔倒见图6-6-3中的图(4)、图(5)、图 (6)。
要占.
冲击髋部要用力,上步快,插脚与惯拳要同时,发力要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摔不倒对方。纠正方法:上步冲髋要起到支撑作用,左脚从后 插入要深,上下动作要协调,发力要整。
运用:
对手预备势重心较高时,可通过主动进攻也可防守对手的拳 法后做反击。
防守:
乙上步切髋时,甲抢先做冲击并以冲击点为支撑做撞胸前切 动作见图6-6-3中的图(7)、图(8)。
乙上步做切髋动作时,甲提膝小跳退出,等乙前脚落步时甲向 上做撞胸前切见图6-6-3图(9)、图(10)。
四、抱单腿涮
甲用左腿蹬乙胸部,等正面击来的腿法,乙立即用两手接住卡 紧,乙前脚后蹬屈膝,退半步,两手同时下拉甲左脚,随即向左上方 成弧形快速摆荡见图6-6-4中的图(1)、图(2)、图(3)、图(4)、图
(5)。
要点:
抓卡要准确,牢固,摆荡弧形要正确,用力要准。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6-64(1) 图 6>64⑵
摔不倒对方。纠正方法:要借用对方的前蹬惯性,摆动要协 调。动作不能脱节,发力完整,一气呵成。
运用:
宰用于正面的腿法。
防守:
当乙按到甲腿时,甲松胯屈膝,同时支撑腿向左前方适量跳,双手维持平稳见图6-6-4阁(6 )、图(7)
五、接腿勾踢
1.甲起前边腿,乙左手里抄接腿见图6-6-5中的图(1)。
2.甲起前侧踹,乙左手里抄接腿见图6-6-5中的图(2)。 同时右手横臂下压与左手形成夹状,上左步压重心,右手外挂
甲小腿处,左手控制与甲的距离,随后右脚向前勾踢甲支撑腿踝关节,或接腿后上左脚,脚尖外展,支撑重心,左手将甲小腿向左后侧 拉,同时右手臂上提甲大腿或前推甲,紧接右脚向甲支撑腿踝关节 处勾踢见图6-6-5中的图(3)、图(4)。
要占接抱腿准确夹抱要稳固,上步外挂,勾踢动作要协调连贯。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勾踢不倒对方。纠正方法:首先要能控制住腿,上步提手,勾 挂要协调连贯。
运用:
多用于防守对方中高腿的反击动作。
防守:
当乙抄接腿时,应迅速用左手顶住乙右肩,同时支撑腿向后小 跳拉开与乙的距离见图6-6-5中的图(5)。
六、接腿搂腿
甲用左侧边腿鞭踢乙肋部,乙近身防守用右手臂侧夹抱住甲 左小腿,右脚向前上步,左腿抬起前伸,由前向后搂踢甲支撑腿,同时左手用力向前推压乙左肩内侧形成上、下的对峙力见图6-6-6中 的图(丨)、图(2)、图(3)c
要点:
抱腿要夹紧,搂腿,推肩要同步协调用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抱腿不紧。纠正方法:接抱腿时要夹肋,臂要内扣。
2.摔不倒对方。纠正方法:接腿和推肩没有同时发出脆力。 运用:
运用于防守蹬踹腿的反击=
防守:
当乙接腿时,甲应迅速用右手顶住乙左胯部,左手顶住乙右 肩,同时支撑脚,适当小跳维持平衡见图6-6-6中的图(4)。
七、抱腿打腿
1.甲前腿击打乙胸腹部,乙左手里抄接腿,同时右手夹抱,右 脚倒插打腿摔见图6-6-7中的图(1)、图(2)。
2.甲近身打拳,乙下潜闪身,同时上左步,两手抱甲左脚见图 6-6-7 中的图(3)、图(4)。
抱起后,左腿向前摆至甲右腿膝窝处见图6-6-7图(2),随上体 右转,左小腿打甲右腿见图6-6-7图(5)。
要点:抱腿要稳,出动作要准,下潜或右脚倒插要快,前摆后打腿协 调一致,发力要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抱不住腿,接腿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下潜抱腿动作要连贯,迅速。
(2)摔不倒对方。
纠正方法:倒插或打腿不连贯迅速。
运用:可主动抱单腿,也可接腿做防守反击。
防守:
(1)当乙主动下潜闪身抱甲腿时,甲可提左膝,用左手下压乙 颈部,右手上托乙左膝关节,同时身体左转,可把乙带倒见图6-6-7 中的图(6)。
(2)当乙接住左腿时,甲可用左脚扣膝插挡,同时要用手顶住 乙两肩见图6-6-7中的图(7)。
图 6-6-7(7)
八、穿腿靠摔
甲乙开放式对峙,甲近身上步在乙外侧,同时下沉,甲以左臂 从正面向甲两腿间插人,从对手后腿膝后勾搂,随即上体左倾并向 左转后仰,屈膝前顶,将乙靠倒见图6-6-8中的图(1)、图(2)、图
(3)要点:
上步下沉快,侧倒主动转体,腰腹用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靠不倒对手。纠正方法:把握近身的机会,卡位要准,发力要
整。
运用:
对方站姿势较高,身体直立时,主动进身将其摔倒或开放式对 攻时,突然下沉运用。
防守:
当甲主动下潜将左臂插入时,乙速用前手顶住对手前肩,同时 后手维护,并将后脚适当后伸见图6-6-8中的图(4)。
九、倒地前扫
1.甲上步冲拳见图6-6-9中的图(1)。
2.甲起高腿踢乙头部见图6-6-9中的图(2)。
3.甲逼乙下擂台见图6-6-9中的图(3)。
4.甲追击乙见图6-6-9中的图(4)。
乙左腿下蹲,身体左转侧倒两手向左后方拍地,同时起右腿向 甲承重心的脚扫踢见图6-6-9中的图(5)、图(6)。
要点:
侧身倒体要快,借助惯性带动扫腿,必须准确判断甲的主要重心承受脚与脚的落步点。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扫不倒对方。纠正方法要判断准确承受重心的脚,出脚 发力要脆。
(2)扫空。纠正方法判断距离要准确,对脚的落步点要有预 见。
运用:
实战中突然下潜,没有经验的对手常会发出瞬间的迟疑,容易 扫倒,使用时应选择好机会。
(1)恰当的距离。
(2)准确判断重心是否在前脚,动作完成后要迅速站起,或做 好防守反击的准备。
防守:
(1)当乙做侧倒时,甲可将重心压到后脚,或主动拉开距离 (图 7)。
(2)当不能够作出防守动作时,可顺势压在乙的身上见图6- 6-9中的图(8)。
(3)甲可提膝侧上步躲开扫腿,贴近乙反击见图6-6-9中的图
(9)。
十、闪身勾踢
双方对峙近距离互相缠抱,甲左肘下沉并用左手拉压乙颈后 部,右手前侧推,配合发力顶压乙左肩。同时,右脚侧上步,上体稍 右转,收腹合胯,带动左腿,直腿勾脚向前,向右弧线擦地勾踢乙前 脚见图6-6-10中的图(1)、图(2)、图(3)、图(4)。
要点:
左手拉压是为了使乙重心压在前脚,右手前推顶是为了产生 力偶。这两股力要同时作用配合闪身勾踢,整个动作不能脱节,发力要脆。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形成不了合力。纠正方法:首先是理解动作再多练习,到 实践中去总结去体会。
(2)摔不倒对手。左手要拉压前臂,适量前顶,迫使对方重心 在前脚,勾踢要到位。
运用:
可用在互拼时,也可用在主动摔打或解脱时。
图6各10(4)
图6-6-10(5)
图6名-10(6)
防守:
甲侧上步时,乙同时也右脚侧上步,并承受重心在右脚或用右 掌根住甲胯部,控制对手顺利完成动作见图6-6-10中的图(5)、图 (6)。
十一、侧倒推肩摔
甲用右冲拳击乙头部,乙后闪身,以左前臂格挡带抓甲右前 臂。右腿向左前方伸出,身体侧倒,同时右手推甲左肩,将甲牵引 下擂台见图6-6-11中的图(1)、图(2)、图(3)、图(4)。
要点:
伸腿要直,推肩有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推不倒对方。纠正方法:注意动作连贯快速,主动侧倒前,用 推肩动作都应协调一致并注意借力。
用法:
临近台边时,全身主动倒地,把对手推下台。
防守为乙推带甲右前臂时,甲左手前顶乙右肩控制距离或退出见 图6-6-11中的图(5)。
第七节防守技术
一、接触防守
1.拍挡
正架预备姿势开始(以下均同),左手(右手)以拳心或掌心为 受力点向里横向拍挡见图6-7-1中的图(1)、图(2)所示。
要点:前臂尽量垂直,拍挡幅度小,用力短促,有弹性。
-:2.架挡
正架挡:(左)右手屈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架挡见图6-7-2中的 图(1)、图(2)所示。
反架挡:(左)右手屈臂用掌心或掌根为受力点向异侧头部或 推或架见图6-7-3中的图(1)、图(2)所示。
要点:大小臂紧贴于头侧,要含胸侧身,暴露面小。
3.拍压
左掌(右拳)以掌心或掌根为受力点由上向前下拍压见图6-7- 4所示。
以左手外挂为例,左拳由上向下,向左后斜挂,拳心朝里,肘尖 朝后.,臂微屈见图6-7-5所示。
图 6-74 图 6-7-5
要点:左臂肘关节微屈,肘尖内收朝后,左臂朝左后斜下方挂防。
5.里挂
左臂内旋,左拳由上向下,向右斜下挂防,拳眼朝内,掌心朝左 见图6-7-6所示。
要点:臂尽量内旋,略屈肘以桡骨侧为受力点,挂防,幅度小, 同时上体略向右转。
6.里抄
左(右)手臂微屈,并外旋,紧贴腹前,拳心朝上,同时右(左)手 屈臂紧贴胸前,立掌虎口朝上,掌心朝外见图6-7-7所示。
要点:两臂紧贴体前,保护档部和胸前,抱腿时,右(左)手掌心 朝下与左(右)手组合锁扣。
7.外抄
以左(右)手臂外旋弯屈,上臂紧贴肋部,前臂水平手心朝上,同时 右(左)手屈臂,紧贴腹部,立掌,手心朝外,手指朝上见图&7-8所示。 要点:上臂紧护躯干,两手呈钳子状,抱腿时,两手组合成锁扣。
8.侧夹上步近身,手臂由上向下,朝内侧拍夹,掌心朝内夹紧(单侧手 与体侧形成夹状)见图6-7-9所示。
要点:上步避开力点,侧夹与呼吸要协调整个过程不能脱节。
9.正夹
左(右)手横臂由下向上提,右(左)手横臂由上向下拍,形成夹 状,可臂夹,也可手夹(双手合成夹状)同时身体配合函胸动作见图 6-7-10 所示。
要点:提拍要协调,用力适度。
10.阻挡
两脚蹬地,身体微前移,以肩部和掌心阻挡对手直线进攻或以 臂部阻挡对方直线腿法进攻见图6-7-11所示。
要点:身体紧张、含缩、闭气或含胸、收腹、沉气,以便使阻挡部 位的受力被化解。
11.阻截
左腿屈膝略抬,脚趾翘起,以脚掌为力点前伸阻截,脚掌朝前
方见图6-7-12中的图(1)、图(2)所示。
要点:提膝迅速,阻截要抢在对方进攻之前完成,支撑要稳。
12.交换
结合阻挡与阻截,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抗住对方击打(该部 位必须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的同时去击打对手。
要点:要做到尽量以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胜利。
二、不接触防守
1.撤步
前脚由前向后收步,接近右脚时,脚前掌着地,重心落于后脚 见图6-7-13所示。
要点:前脚回收迅速,虚点地面,上体正直,支撑要稳。
2.后闪
重心后移,体略向后闪躲见图6-7-14所示。
要点:后闪时下颏收紧,闭嘴合齿,后闪幅度不宜过大,重心落于 后脚。
两膝微屈,俯身,上体向左侧或右侧闪躲见图6-7-15所示。 要点:上体要含缩,侧身不转头,目视对方。
4.下躲闪
屈膝,沉胯,重心下降,缩颈,弧型向下躲闪,两手紧护胸部见
图6-7-16所示。
要点:下躲闪,膝关节,髋关节和颈部要同时弯曲收缩,目视对方。
5.跳闪
两脚蹬地使身体向后,向左或向右跳闪见图6-7-17所示。
要点:跳闪时整体移动,不能松懈,重心移动要平衡,不能上下颠, 向左跳闪上体微后转,向右跳闪上体微左转,眼睛始终盯着对手。
6.提膝
后膝微屈独立支撑,前腿屈膝提起见图6-7-18所示。
要点:重心后移,提腿迅速,根据对手腿法进攻的路线、方位、 膝盖分别向里合、外摆或垂直向上地变化。
第八节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是一项复合技术,它是由防守与进攻两部分技术组 合而成的。要把防守反击技术运用自如,除正确、熟练地掌握相应 的基本技术外,还需要把握防守反击时机的能力和培养巩固防守反击的意识。
防守反击的时机:(见第五章的第三节)
防守反击的意识:要有一个好的防守反击意识首先要过心理 素质关。只有树立必胜的信心,良好的防守反击意识才有了体现 的基础,然而意识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培养出来的,它必须在平时训 练与对抗中逐步培养,在各种类型比赛中锻炼得来的。
防守反击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分步反击,第二种是同步反击。
分步反击:防守与反击是分步骤完成的反击动作。
同步反击:又叫同步防打,简称防打,防守与进攻是同时完成 的反击,含主动进攻与防守的双重属性。
注意:
(1)同步反击不能有两次发力;
(2)是一个动作的两部分;
(3)防守进攻同时完成;
(4)防守要主动,进攻与防守的动作应与身体和四肢配合协 调,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合”。
同步防打应具备以下几点:
(1)足够的抗击打能力;
(2)足够的抢击速度;
(3)足够的躲闪与动作协调能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防守是必需的,然而经常在防守的同时 却失去了许多难得的进攻机会,把握住防守时的进攻时机,就必须 做到在这瞬间既要很好地保护自己,又能够准确地杀伤对手,防打 是最佳选择。
防打:同步完成进攻与防守,能够将两者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技击方法:要求技击者在对抗的瞬间既完成了进攻,又完成了
防守。
一、接触防守反击
1.拍挡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直线型拳法或弧型腿法进攻我上盘。
(1)分步反击
1)对方(即乙方)后手冲拳进攻我上盘,我前手拍挡防守,回收前 手同时后手冲拳反击对方上盘见图6>8>1中的图(I)、图(2)所示。
2)对方后边腿进攻我上盘,我双手拍挡防守,回收双手同时 前腿侧踹反击对手中或上盘见图6-8-2中的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1)对方后手冲拳进攻,击我上盘,我前手拍挡,同时后手冲拳 击打对手中盘见图6-8-3所示。
2)对方后边腿进攻,击我上盘。我拍挡,同时后边腿扫腿对 方下盘见图6-84所示。
2.架挡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用横向型的手法或腿法攻击我上盘。
(1)分步反击
1)对方后手惯拳进攻,击我上盘,我前手架挡,回收前手同时 后手冲拳见图6-8-5所示。
2)对方前边腿进攻,击我上盘,我右手架挡,紧接前脚蹬腿见 图6-8-6所示。
(2)同步反击
1:1 (i-s-v |) 图 6-8-5(2)
1)对方后手惯掌进攻,我前手架挡,同时后手冲掌击对方上 盘。(如同形意拳中的炮拳)见图6-8-7所示。
2)对方前边腿进攻,击我上盘,我右手架挡,同时横踢对方膝 关节见图6-8-8所示。
3.拍压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用正面直线型的手法或腿法攻击我中盘。
(1)分步反击
1)对手前手冲拳击我中盘,我前手拍压,回收的同时后手冲 拳击对下• t盘见图6-8-9中的图(1)、图(2)所示c
2)对手侧踹击我中盘,我前手拍压,回收的同时后时惯拳击 对手上盘见图6-8-10中的图(1)、图(2)所示。
6-8-10(1) 图 6-8-10(2)
(2)同步反击
1)对手后手下冲拳击我中盘,我拍压同步,后手冲拳击对手 上盘见图6-8-11所示。
2)对手侧踹击我中盘,我向左侧上步拍压同步,后手惯拳击 对手上盘见图6-8-12所示。
4.外挂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用同侧腿法进攻我中盘。
(1)分步反击
对手后边腿击我中盘,我前手外挂,回收前手的同时后手冲拳 击对手上盘见图6-8-13中的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对手后边腿击我中盘,我前手外挂同时,前脚上步后手惯拳击 打对手上盘,紧接前脚侧踹击对手下盘见图6-8-14所示。
5.里挂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从正面或侧面以腿法攻击我中盘。
(1)分步反击
对手前踹击我中盘,我前手里挂,回收前手同时后手惯拳击对- 手上盘见图6-8-15中的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对手前踹击我中盘,我闪手里挂,同时右脚横踢对手下盘,或转身右鞭拳见图6-8-16、图6-8-17所示。
6.里抄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直线腿法和横线腿法,攻击我中、上盘。
(1)分步反击
1)对手前腿正蹬,击我中盘,我里抄接腿,后手惯拳击对方上
盘见图6-8-18中的图(1)、图(2)所示。
2)对手前边腿击我中盘,我里抄接腿,上步右侧夹搂腿摔见 图6-8-19中的图(1)、图(2)、图(3)所示。
(2)同步反击
1)对手前腿正蹬击我中盘,我里抄接腿,同步后手冲拳击对方上盘见图6-8-20所示。
2)对手前边腿击我中盘,我接腿同步抡摔见图6-8-21中的图 ⑴、图⑵。
7.外抄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横线腿法进攻我中盘时。
(1)分步反击
对方后边腿击我中盘,我前手外抄接腿,紧接前脚上步右脚勾 踢见图6-8-22中的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对方后边腿击我中盘,我后脚上步,前手侧夹接腿的同时前脚
勾踢见图6-8-23中的图(1)、图(2)所示。
8.提膝反击
双方对峙,对方起中下盘腿法攻击我方时,见图6-8-24所示。 (1)分步反击对手起前边腿击我中盘,我提膝防守,落步做后手冲拳见图 6-8-25中的图(1)、图(2)所示c
凼 6-8-25(1) 图 6-8-25(2)
(2)同步反击
对手起前边腿击我下盘,我提膝防守的同时做前蹬腿击对手
中盘见图6-8-26所示
二、不接触防守反击
1.撤步反击
双方对峙,对手以腿法进攻我下盘或拳法进攻我上盘时。
(1)分步反击
1)对手上步冲拳,我撤步前侧踹见图6-8-27中的图(1)、图 (2)所示。
2)对手蹬腿,我撤步上步冲拳见图6^28中的图⑴、图(2)所示。
3)对手侧踹,我撤步后边腿见图6>8>29中的图(1)、图(2)所示。
4)对手前低腿,我撤步接滑步前边腿见图6-8-30中的图(1)、 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撤步前推。
2.后闪
双方对峙,对方用拳法攻击我上盘部位,我后闪,紧接前蹬腿。 (1)分步反击
我后闪再做前燈上步冲掌见图&8-31中的图(1)、图(2)、图(3)所
(2)同步反击
我后闪做前蹬见图6-8-32所示。
3.侧闪
双方对峙,对方正面攻击我上盘部位。
(1)分步反击
6-8-29(1)
1)对手用拳进攻时,我侧闪,再反击,如左闪,右拳还击见图 6-8-33中的图(1)、图(2)所示。
2)对手用腿进攻时,我结合步法侧闪再反击见图6-8-34中的 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1)对手用拳进攻时,我侧闪同时反击(利用侧身时的身体惯性)见图6-8-35所示。
2)对手用腿进攻时,我结合步法侧闪同时反击(利用上步的 惯性力),如左闪右惯拳见图6-8-36所示,左闪右蹬腿见图6-8-37 所示,右闪左边(图略),右勾踢左闪左踹(图略)。
4.下躲闪
.双方对峙,对手用手或腿法横向攻击头部,我下躲闪的同时同 步用惯拳或边腿回击(图略)。
(1)分步反击
1)对手用拳进攻时,我下躲闪进身惯拳回击见图6~&38所示。
2)对手用腿进攻时,我下躲闪起身扛摔回击见图6-8-39中的
图(1)、图(2)所示。
(2)同步反击
1)用拳进攻时,我下躲闪后冲掌见图6-840所示。
2)用腿进攻时,我下躲闪倒地前扫见图6-81中的图(1)或 后扫见图6-8-41中的(2)所示。
5.跳闪
在未清楚对手的进攻意图,或应急防守,或无意去对抗时,跳 闪到适宜的位置为下面的动作创造机会,以便重新组织进攻见图 6-8~42所示。
图 6-8-37 图 6~8-38
第七章技击结构的三环论
所谓技击结构三环论即为关于技击对抗中三个环节的论述, 简称三环论。这三个环节是指在每次完整的对抗中,人为地将整 个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或三个部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对对抗中 的技术观察、分析、学习训练与运用能够更加直观、系统,通过三环 论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训练当中,将会对技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 极的作用。
第一节三环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形式,散打自然也不例外。
在任何一场对抗中,双方为达到他们共同的目的,制服对手 (进攻得分),保护自己(防守安全)。都尽力运用当时所需要自己 又能够用出的动作(技法),这样就构成了双方的多次接触,在多次 的接触中,双方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着对抗的相应环节。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训练、教学和比赛。从中总结出技击结 构的三环论。三环论是人为地将每次接触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双方从对峙调整到切人对抗的过程。
第二环节是切人后对攻的过程。
第三环节是结束对抗的过程。
这三个环节共同构成每次对抗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 有机的对抗整体。
在散打理论学习时,通过三环论的认识,使我们进一步清晰、 明确散打技击法,从而使自己更自觉地遵守散打的内在规律,并使
自己做到明于术而不拘于术、守规矩而又能脱规矩。
为此,我们应了解下述概念:
距离——攻防双方之间的间距。距离分为有效距离与无效距 离。
有效距离一是指对抗过程中能够运用运作并产生效果的距 离。有效距离又可分为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
远距离——对峙过程中,双方通过快速移动出动作并能够击 中目标的间隔距离。
中距离——对抗双方不用移动步法就具备击中对手的间隔距 离。
近距离——在对抗中,双方贴近到能够应用肩、肘动作的距 离0
无效距离——对峙时不能直接应用动作进攻到对手的距离。
距离感——对抗中,技击者对所用动作最佳距离的感觉与判 断能力。
角度差——指攻防动作偏离目标的差数。
时间差——指攻防双方完成相关攻防动作所用的时间差数。
距离差——指对峙时,双方相同的距离下的不同距离感。
例如:甲、乙对峙,甲远距离控制长度达4,乙远距离控制长度 达B。
(2)4区与B区之间有区
则4区〉D区> S区
双方在对峙调整距离时,当甲调整到大于S、小于4的Z)区 距离。此时的距离对甲为有效距离而对乙则为无效距离,然而此 时甲、乙双方的距离虽相等,但甲、乙双方的距离感是完全不同,这 种对峙距离感觉上的差异,简称为距离差。
对峙时,甲方控制了 C区,乙方则被动。乙方突破C区进人 S区则能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C区的控制直接影响各方的主动
权。
调节——对峙双方对自己所需距离、角度的调整。
对抗的环节是调节一击打一再调节一再击打……不断循环往 复的过程。
调节是第一环节对抗的重要组成,具体有三种形式:
己方调节:自己主动调整距离、角度到我方需要的位置。
彼方调节:对手调整距离、角度当出现我方需要的位置。
双方调节:双方共同调整距离、角度到各自需要的位置。
攻防是对抗的中心内容,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即:切人一对攻一结束
在攻防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自身的目的与技法 要求。
一、第一环节
重要目的是切人,这样才能从无效距离到有效距离并构成对 抗,为下环节创造优势,可以采用调整距离、角度等手段,在技击思 维网的控制下运用恰当的技法,以至达到破坏对方的防守与平衡 或直接得点,争取主动并严密保护自己,做到为下一环节奠定良好 的基础。
第一环节要求做到步法移动到位,反应快,判断准确,动作迅 速协调,技击思维网清晰。
第一环节的切入形式有三种:
1.主动切人
双方对峙时,一方主动进攻采用的切人形式称主动切入。
2.自然切入
双方对峙时,由于己方采用防守时,对方切入的形式称自然切 入。
3.被动切人
双方对峙时,一方被迫失去防守或平衡,导致被动的切人方 式,称被动切人。
浏览1,3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