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前揭朱墉辑注的《武经七书汇解》附《武经汇解末卷》中,未署作者之 名。内容分射法引端、褒愚篇、正谬篇三部分。“射法引端”是古代射书中常见的 一审二散三匀四轻五注之说,属老生常谈之类。“褒愚”是指贪平、握固、引满、 低昂四愚;“正谬”指撇绝、知镰、矢摇、弱弓猛力、缓引、舍辔六个“之谬”, 大致都是射家经验之谈,对习射者来说确有参考之价值。


  1. 《射余偶记》,清汪正荣撰,存。


谢肃方《中国射术》第十三章著录,日本帝国图书馆藏巾箱本。著者汪正荣 事迹不详。据书前署浙江衢州镇总兵官嘉兴协副将侯琪序,汪正荣为福建某大吏 之子,箭术娴熟,有得心应手之巧。以其读书所得,撰《射余偶记》,大抵据拾 古人旧说编联成册,并无多少实际内容。查雍正修《陕西通志》卷33《选举-武乡 试》,侯琪是陕西咸宁人,中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武举人。据之,汪正荣应是康、 雍间人。

  1. 《贯虱心传》一卷,清纪鉴撰,存。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兵家类著录,收在张潮(山来)《昭代丛书》丙集 卷39。民国间,上海市国术协进会曾辑入《清代射艺丛书》乙集,但未刊印。作 者自署钱塘纪鉴字高山,书中人物的服饰不像是清装,作者应是明末清初间人,其 书可能成于晚明c暂未找到有关资料,留待后考。《贯虱心传》是明清间射书中影 响较大的一种,卷首的“十要”和“劲节图”,是同类书中所不见的。尤其“劲节 图”,将射箭的正确体位和力量传递用图文表达出来,耐人玩味,确有高明处。全 书分弓矢、持固、正己养气、内省措宜、志毂、从容中道、勿怠、反求等篇,每篇 配有图画,画亦颇佳。

  1. 《射法总说》一卷,清鲁经辑,存。


《中国兵书总目》《中国兵书知见录》著录。收在鲁经辑《武经大全汇解》 之末的附录中,《汇解》是坊间专为武举考试印行的参考书,有清康熙四十八年 ( 1709 )宝旭斋刻本。鲁经字圣书,姚江人,生平不详,原书未见,待考。

  1. 《射谱辑要》二卷,清魏振略撰,存。


《中国兵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子部兵家类著录。《中国古籍总目》作 “清魏振略、清魏遴撰” O有光绪十年长乐清江竹楼刻本、上海清光绪十年刻本。 原书未见,长春图书馆有藏本。《广东通志》卷35选举志载,魏振略,潮州人,康 熙三十八年(1699)己卯举人。明清时曾将梅州改为程乡县,划归潮州,而程乡人 往往自署为梅州,故魏振略有梅州、潮州两种写法。其书饶宗颐《潮州艺文志》和 骆伟《广东文献综录》均未收载,魏氏事迹亦不详。

— 107.《射法指归》二卷,清曲沃王国翰撰,存。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子部艺术类据《安徽文献书目》著录,有雍正五年刊 本。王国翰事迹不详。查清雍正修《广西通志》卷五十七《职官志》,有捕盗通判 王国翰,字宪臣,镶红旗人,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桂林捕盗通判, 四十三年(1704)任镇安府通判。或即此人,待考。

  1. 《射诀集益》一卷,清陈王谟撰,存。


王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子部兵家类、《中国兵书知见录》《中国古籍 总目》子部兵家类著录,有道光、咸丰木活字印《逊敏堂丛书本》。谢肃方《中 国射术》第十三章《清代射术》载录该书大部分内容,称该书撰成于咸丰十年 (I860) o陈王谟事迹待考。

  1. 《射法》一卷,清艾钦辑,许锵辑,存。


《中国兵书知见录》著录。收在艾钦、许锵编注的《武闱三子标题详解》一书 之末,有乾隆元年(1736)听松楼刻本和其他翻刻本°艾、许二人事迹不详,所编 《武闱三子标题详解》应是武举考试的参考书,清代此类书多出自坊间书商,过去 时有所见。原书未见,内容待考。

  1. 《射法总说》不分卷,清张权时辑,存。


《中国兵书知见录》著录。收在齐东张权时(可庵)编辑的《武闱三子全书析 疑大全》之卷首。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 )成都刻本。此书与上面艾钦《射法》应 属同类,原书未见,内容待考。

  1. 《射的说》一卷、附《观马图说》一卷,清常钧撰,存。


《贩书偶记续编》卷10著录:“乾隆三十五年刻,满汉文合璧本。作者叶河那 兰氏常钧。”王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子部艺术类著录。日本东洋文库藏本作 《射的》。据《钦定八旗通志》卷140: “常钧,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六年四月 任河南巡抚,八月调江西巡抚。二十七年五月调甘肃巡抚。二十八年十一月调湖北 巡抚。二十九年六月调云南巡抚,十二月解。”谢肃方《中国射术》第十三章引录 了《射的说》部分内容,如《演法》云:“用功不外乎法,身法、手法、指法、眼 法,皆用功之准绳也。善学者不必日事弓箭,朝斯夕斯周身一想,空手作执弓扣弦 状,久定之后,又作撒放势,一如真射。”大抵得自实践,亦见清初满族射箭注重 实用的特点。

  1. 《射艺详说》一卷,清哈攀凤撰,存。


《中国古籍总目》子部兵类著录,天津图书馆有藏本。按,撰者哈攀凤,回 族,河北肃宁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十六年武进士登科录》载:哈攀凤 字振羽,为该科二甲二名进士,22岁。乾隆《河间府志-选举》:“哈攀凤,肃宁 人,壬午进士。侍卫。”乾隆《肃宁县志》卷8《选举》:“乾隆辛未进士。” “辛 未”即乾隆十六年,应以县志为准。《回族金石录》页94载《湖北重建谷城清真寺 碑》碑末署名第一人为哈攀凤,具衔:“钦命镇守湖北廊安等处地方总镇督都府 加三级哈讳攀凤,捐银六十五两。”碑文称:“丙申岁,肃宁哈公自大同都督调授 兹土,每遇骏奔对越之际,少长咸集,见断椽残垣,不胜减色。因群动善念,与 原任司厅马君又福者计,各输己财,增其旧制,重修殿宇。是以哈公捐俸,马君乐 输,众姓量力资助。”时当乾隆四十六年(1781)。回族崇尚武功,清代以武科和 军功进入仕途而位列高官者多不胜计,其中以河间府哈氏宗族最为典型。前后有哈 元生、哈尚德、哈攀龙、哈攀凤、哈廷梁、哈国兴、哈国龙、哈文龙、哈文彪等, 多为一代名将,国史有传。以至于乾隆曾在为哈国兴撰写的赞词中说道:“中土回 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乾隆《御制文集》二集卷43)

  1. 《射法指南》一卷,清江右洎水石璘莹撰,存。


《贩书偶记续编》卷10及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子部艺术类著录,乾隆 乙未(四十年,1775 )韵美堂刻本。原书未见,内容待考。

  1. 《射法》一卷,清徐亦辑,存。


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著录。据唐豪说,此书收在徐亦《武经集要》中, 上海千顷堂出版,题徐亦手订。有同治元年自序一篇。唐豪云:“其从容中道路 图说、正己养气图说、志散图说、持固图说,皆出《贯虱心传》。内法八条、夕卜 法二十八条、骑射法十八字,皆出《场射法指南车》。步射要诀、学射心法十六 字、步射集要,未明出处。”民国二十九年,上海国术协进会删除其与《贯虱心 传》《场射法指南车》重复者,辑入《清代射艺丛书》乙集。另据《中国兵书知见 录》,徐亦《武经集要》一卷一册,有同治、光绪多种刊本,则此书应该也是为武 科应试准备的参考书之类,其射法多是抄录来的。

  1. 《弩法备览》二卷、《弓法拾遗》一卷,清,作者佚名,存。


《中国兵书总目》《中国兵书知见录》著录。收在清抄本《帷帷全书十四种》 中,原书未见,内容待考。《中国古籍总目》子部兵家类亦有著录,惜未注明藏书 单位。

  1. 《射略》一卷,清王廷极撰,存。


清抄本,北图藏。民间有传抄本。序末署:“乾隆辛酉蒲月谷旦,署理甘肃提 督、印务凉州总兵,署都督命事记录二次,北平王廷极天枢氏撰。”书尾署:“道 光十九年己亥冬至后六日雨农抄。”作者王廷极,生平不详。《雍正朱批御旨》卷 2载,雍正十二年( 1734)三月陕西巡抚史贻直上给雍正的《密陈陕西武职人材》折 子中,曾提到西安城守营参将、现署潼关协副将王天极,说他“操练士卒,防守地 方,实心实力。近见其修整烟墩、稽查关口,亦井井有条,颇有才干”。循此查阅

浏览1,1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