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前训练中也要注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掌握负荷节奏,因为不同的运动员对 负荷的反应不同,因此,要注意区别对待,一方面要注意训练控制和恢复性训练手段, 另一方面要严格质量和要求。而在赛前四周中必须达到1~2个高峰。
(二)关于模拟训练
它是赛前训练中强化比赛综合能力,特别是提高运动员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 信心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其间要处理几个问题:
1."提高对抗性与防止伤病"的矛盾
其主要方面在于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只有在高强度的对抗中才能暴露出运动员 的各种问题,才能促使我们不断地解决问题。否则会掩盖不少问题,使你无从下手。训 练中主要克服“怕伤”和“保护主义”的保守思想,特别是在重大比赛前教练员和运动 员常有保守思想。这种思想会使训练安排保守,不敢练,更不敢真练,训练安排无节 奏、无生气,以致无所作为,最后甚至破坏了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对此,首先教练员
要破除保守思想,敢于安排训练课,精神高度集中,提高观察力,既要果断地控制训 练,又要引导运动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防伤、保护措施,提高每节训练课的目 的性和高度的注意力,这样,大的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 “赛前模拟训练的胜与负”的矛盾
运动员在模拟训练、教学比赛或实战中,往往对胜与负过于计较,这一场胜了就高 兴,情绪高涨;那一场负了就情绪低落,甚至影响下一次训练,这都是头脑中不良的 “胜负”观念在作怪。只注重胜负,不注重训练过程,在训练中必然使运动员思想狭窄, 缺乏创造力,过于谨慎,缺乏变化,对新情况缺乏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比赛或实战 中要注意引导运动员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各种技、战术的全过程和某一局、某一场的训 练目的上,这样才能达到开拓思想、调动主观创造性的目的,才能培养自己的冒险精 神,在模拟训练中才能发现个人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 “突出个人特点与掌握对策训练"的矛盾
赛前训练中,我们都在分析、研究各种对手,制定对策,这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 容,因为这样可以“知己知彼”战胜对手。但是最后战胜对手才是目的,而不应了解对 手越多变得包袱压力越大,以至损伤了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训练中不要单纯地把注 意力放在“应付”对手的某个动作或某个抓法上。应付的最好结果,只能是使对手的技 术用不上或把位抓不住,而自己在比赛中处于应付、防守的局面,这是我们研究对手的 一大忌。我们应放在“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上,研究对手 是为了战胜对手,是以一种进攻的手段来对待其长处,研究对手是为了自己的进攻,这 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好这几个关系对运动员强化个人特点、提高战略思想的理论和战术应用能力以 至增强比赛的综合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模拟训练是根据比赛时间、地点、环境、规则,以及各种不同的重要对手等情况安 排的赛前训练的重要手段,这种安排的原则是突出对抗性(实战性)和针对性,以达到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中自我控制能力、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这种安排关键 在于“贴近比赛”:
- 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特点安排模拟训练。
- 根据场地、环境、交通、观众,安排模拟训练。
- 根据规则、环境、交通、观众,安排模拟训练。
- 根据比赛顺序、比赛时间、竞赛特点安排模拟训练。
- 根据不同对手的技、战术情况安排模拟训练。
- 根据教练员与运动员配合磨合、指挥特点安排模拟训练。
- 赛前训练应突出针对性,强化“得意技"
赛前训练一定要突出针对性。如前所述,它的训练的目的性要强,精力要集中。所 谓针对性,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运动员个人的特点和风格,在训练中应紧紧抓住强 化,同时注意个人技术上的弱点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心态要尽量弥补,特别是建立起积极 的心态尤为重要;其二,是了解和研究主要对手的技术和战术特点、习惯抓法、心理特 点以及性格等,并定出对策方案,贯穿于整个训练中。所谓强化“得意技”,首先应在 概念上要有个改变,“得意技”不仅仅是对某项技术熟悉的掌握和应用,而应是在高水 平的比赛中,个人整个技、战术熟悉的掌握和应用,它是一个对非常复杂多变的过程的 掌握和应用,是积极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过程,即从抢蹬手的变化,演变为调动、控 制对手所造成的各种势态(机会),果断地、高度自动化地(不经思维)施用个人技术 过程(即抢手——调动——施技,被调动——防守——反攻)。因此,赛前训练中,强 化“得意技”是在整个动态中完成个人技、战术过程的重要训练,更应注意在对抗中去 重复性地训练。
(四) 赛前训练应注意提高队员技、战术意识和比赛的能力
比赛中这种所需要的因素尤其重要,它与以上问题都有密切联系。它主要体现在赛 前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上。这种意识和能力仍然是在对抗中逐步得到体会和记忆的储存。
- 对抗训练中鼓励运动员技、战术应用的创造性和冒险性。
- 注意不同类型的对手的安排。
- 注意积极的防守反攻的训练安排。
- 注意引导正确地进行训练小结。
- 注意开发运动员的智力,开动脑筋,学习思考问题。
- 讲解正反面的实例,观看录像资料,提高积极思维方式。
- 及时鼓励、表扬训练中出现的好技、战术变化,加深印象。
(五) 赛前训练应重视和加强心理训练
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所表现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技能、智能、体能及心理素 质等诸多方面,因此,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讲,诸多因素中的心理 上的准备尤为重要,在重大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的心态、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等都会 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国内外许多专家、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中技、战术 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由于心理准备不足造成失败的约占70%,而训练、技术准备不 足造成失败的仅占20%,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易斯曾说过:“平时主要是进行身体上 的准备,比赛前90%是要进行心理训练上的准备。”日本著名柔道神童田村亮子在第27 届奥运会前对赛前训练安排也强调“我主要是心理上做好调整和充分准备”。由此可见, 赛前训练阶段运动员心理准备的重要意义。
关于赛前训练中不良的心理状态,上面我们讲到了过分激动状态、冷漠状态、恐惧 对手状态和盲目自信状态等,但就竞技体育而言,更集中在“紧张”或“害怕”的心态 表现上。
首先要认识到“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时永 远会随之而来的一种心态,是胜利者更容易经历的新的挑战时的一种心态。接受它就会 成为一种动力,是抓住改变自己和表现个人价值的一次机遇,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要冒险必须接受紧张。如不紧张,则表示你在训练中太稳当了,或是无所作为。反之, 被“紧张”所压制的人,不是怕损失一些他想要保的东西,就是怕得不到他们想要得到 的东西,以致情绪波动,浮躁不安,犹豫不决,无所作为。更严重的是使你增加了恐惧 感,不敢冒险,从而打消了自己的创造力。
如何将“紧张”的心态变为一种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形成自己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呢?
1.
在赛前训练阶段学会做放松的没有压力的练习或训练这要以正确分析形势和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前提,训练过程中千万不要考 虑还未发生的结果,应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每项技、战术的实施过程。目的性太强或 过度都会使自己思维变狭窄,缺乏变化,无法建立另一种迂回的途径或战术,这是一种 简单而无变化的反应。丧失清晰的思考力对新情况、新变化容易失去自然的反应力,不 能随机应变,只能遵循预先准备好的对策进行比赛。而轻松情况下的练习,能使自己的 大脑记住广泛的、概括的、有伸缩性的“记忆图”,它能使我们非常镇静与思路清晰, 不局限于硬式的反应,而能应付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并能自动地进行处理。这种结 果正是培养最佳竞技状态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在放松的没有压力情况下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在实战训练中不要刻意挑选弱的对手,不要能胜的我就多找,反之不是应付训 练就是躲避强手,思想中核心的东西就是“怕输” “怕困难” “怕面子不好看”等。大 家知道,赛前训练的中心就是将训练水平转化为比赛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度的对抗 能力。将这种“怕”的表现带到训练中,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对抗能力,而且更重要的 是掩盖了个人许多弱点,使之不能暴露出来加以解决,其结果在比赛中必然会遇到阻力 或困难,即惊慌失措,以至导致失败。所以,还不如在该阶段多挨些摔,多碰些困难, 从中找到体会,将来在比赛中减少失误。
- 研究对手,制定对策,进行对策训练。“过分尽力”的训练的着眼点只是应付 对手的某把手或某个技术动作,而淡化了自己的特长,忘记了进攻的意义,其最好的结 果也只能达到抑制对手的某个技术动作或某个把位,甚至完全放弃了个人的进攻。这些 表现是消极的、被动的,是不可取的。因为柔道竞赛的制胜根本规律是“以我为主”的 进攻,用自己特长的不断攻击才是积极主动的。因此,在训练中要摆正这种关系。
- 在实战中,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也是“想赢怕输”的思想在作怪。尽管有时 前面打得比较顺利,但在“过度的计较得失”的诱惑下,又觉得很困难,总有个声音在 揭示你“谨慎点!小心点!”使你觉得不应该冒险,不应尝试新的战术、新的变化,而 重拾所谓保险的旧技、战术。如果你总是在所熟悉的方面打转转,怎么能突破和创新? 更严重的是使你增加了自己的恐惧,不敢尝试冒险,这种恐惧会毁掉你的机会和创造 力。
浏览3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