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世界柔道运动发展趋势的主流是强调进攻的思维、进攻意识、进攻速度 以及进攻的手段和能力。这是我们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柔道的发展是一种综合素 质的协调和统一的提高,这关系着我们应培养一种什么样的风格与打法,关系到我国竞 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关系到我们将来在世界大赛上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们要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改革与创新的思想,把握住正确 的训练方向,大胆地创造出新的方法和手段,使我国柔道运动训练工作进入一个科学的 崭新阶段,迎接新的挑战。
(-)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柔道的风格与打法
自1989年以来,我国在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日本柔道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 了与我国传统摔跤的技法和训练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即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和散手摔法的技术风格。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 种风格的巨大威力,证明了这种风格是当前柔道发展趋势的主流,它具有先进性和强大 的战斗力。
但是,这一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我国还未被多数人真正认识,还未得到广泛的 普及,这是一种怪现象。在世界大赛上我们靠它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在国内却很 少有人去专门研究和训练乃至在比赛中应用。一种先进的摔法需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 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发挥更广泛的智慧,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
(二)坚持在训练中体现“进攻”这个核心
训练的一切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从比赛实际出发,提高运动员在对抗中的综合素 质。
首先从教练员到运动员要进一步明确“进攻”的重要意义:
- 进攻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经过千万次演练的积极行动。
- 进攻能打乱对方,控制主动。
・进攻能抢到先机。
- 进攻可以隐蔽个人的弱点。
- 进攻能造成一种威慑力量。
- 进攻能调动对方,为自己创造战机。
- 进攻是保护自己最有力的武器。
・进攻是一种压倒一切的气势。
・进攻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拼搏作风。
反之,防守是被动的、精神上是软弱的、所采取的方法是盲目的、没有机动性的, 是一种可怜的应付行为,最致命的是使自己丧失了时间,导致失败。认识明确了这一意 义后,在训练的内容安排和方法、手段上要考虑到:
进攻的动作;
进攻的变化;
进攻的追击;
进攻的时机;
进攻的
策略;进攻的战术;
进攻的突然性;
进攻的气势和作风;
进攻的冒险精神。
(三) 训练中要突出发展运动员的个性和特点
突出个人得意技完成的全过程的强化,突出个人技、战术在对抗中应用的能力,突 出运动员比赛的综合能力。
(四) 不断地改革与创造新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
- 改变旧的柔道基本技术训练内容。过去只教单个技术或单个动作的重复性训练 已不适应柔道运动发展的需要。个人技术的训练应是全过程,抢手——扯动——寻 机——施技,或是抢——进攻再进攻,或是相反方向一主一辅同时练。
- 改进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重视抓握力量和抖动力量的发展,特别是注 意小关节、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如手腕、手指、前臂、踝关节等。这些要与个人的技 术密切地结合起来。
- 个人的技术训练一定要坚持从比赛出发,每项内容都要强调转化为一种比赛能 力。
- 加强手法的专门练习。从柔道竞赛的规律上看,“抢手”是诸因素中的第一要 素,手既是进攻的主要手段,又是产生各种变化的传导器。我们讲“听力”从何而来, 主要靠手的感觉,同时手也是防守的两扇门。这些过去曾经被忽视,今天应引起高度的 重视,它既是基本功又是高水平选手的必备条件。步法同样是这个道理。
(五) 要注重色势和作风的培养
从开始训练就应培养运动员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一种霸气,一种不怕任何困难的 勇气。这在训练中要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因为这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六) 宣视不断地培养运动员学会积极的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自我控制 能力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运动员能否充分地表现自 己,发挥水平,关键在于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方法与态度。换句话 讲,就是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也就是能否尽快地调整好自己,控制好自 己。这关系到训练质量和比赛的成败。为此,我们在平日训练中,要从一点一滴培养, 同时,弓I导队员学习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处理经常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如 胜与负、强与弱、苦与乐、压力与成绩、个人与集体、精神与物质等,逐步提高自我承 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对2000〜2004平世界景道适勒攻展备局
的濒测祚我圄柔道泛勒或晨的对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柔道运动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快速 发展的时期,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的项目,正在世界范围内迅 速发展,它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项目之一。
(一)世界柔道运动发展的格局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分析(古巴两枚、中国两枚、日本一枚、西班 牙一枚、法国一枚),古巴仍占领着霸主的地位,特别是整体水平均衡,而且从2000年 出现的一批年轻选手看也有较强实力,他们不仅继承了古巴队的技术风格,而且也保持 了古巴队的作风,该队虽然老队员较多,但十几年来这批队员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优势, 这为该队年轻选手赢得了时间。可以预料,古巴新老交替得自然,不会出现断层情况, 在下个周期仍是世界上最强的队伍。
日本队在此届奥运会上虽然只取得一枚金牌,但近几年来一直有两三个年轻的阵容 活跃在柔坛上,并有三四个级别在国际重大比赛上进入前三名,已显示出较强的实力, 并将日趋成熟,况且这个项目是日本的国技之一,从政府到社会都非常重视,后备力量 充足,水平高的教练员人才济济,又有高水平男队技术风格的良好氛围,今后日本仍会 是世界柔道运动强国,在亚洲是我国最大威胁。
亚洲的朝、韩两国选手,特别是韩国在悉尼奥运会后调整了队伍,目前由年轻选手 担当一线主力,他们作风顽强,技术水平提高较快。
我国虽然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较大的突破,但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困难。
- 我国主力队员年龄偏大,袁华、孙福明、唐琳等在27岁以上,且伤病较多,能 否继续服役还很难讲。
- 从整体上看,我国后备力量较弱,具备一定实力的和较有发展前途的年轻选手 比较少,有一半级别可能出现断层。
- 较有实力的年轻选手屈指可数,且技术单调,水平不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从全国整体上看可供选择的面比较窄。
- 从管理体制上看,由于各种原因,日趋松散,给我们集中力量和发挥优势力量 带来潜在的不利。
欧洲情况比较复杂,对我国来讲仍应是主战场,应予重视。
在悉尼奥运会上,不仅是西班牙、法国各取得一枚金牌,而且法、意、英、比、 德、俄等一共拥有十枚以下奖牌和众多的前七名。而男子除日本获三枚金牌外,其他金 牌均被欧洲取得,并且二、三名选手大部分也由欧洲选手取得。
欧洲柔道发展快,参与国家多,选手多,其水平近两年提高较快。从欧洲整体讲,
彼此之间水平十分接近,形势错综复杂,加上欧洲选手专项能力强,力量大,我们在大 赛中碰到欧洲选手的几率又很大,每碰到一名欧洲选手都是一场硬仗。
欧洲是开放的,各国地理位置相连,交流频繁,可以互相促进,更表现出思想开放 和勇于创新,近几年技术更新较快,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冒险。
基于上述几点,欧洲柔道运动势力十分强大,它不像古巴、日本,是个体的突出, 向世界挑战,而欧洲是一个巨大的实力雄厚的群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困难。
从整个柔坛情况看,悉尼奥运会上的一大批老将、名将纷纷落马。以女子项目为 例,1999年世锦赛上七个冠军就有六个级别换成新人,给老将、名将心理上一个沉重 的打击,有不少老将已相继退役,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批年轻选手和中等年龄(22~24 岁)的选手活跃在柔坛上。
根据上述情况,今后亚洲、欧洲、古巴形成三足鼎立的势态,三种类型的打法又相 互牵制,相互抗衡,从目前看不会打破这个平衡。
浏览5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