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套路的教学要求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掌握得怎样,直接影响到套路技术的教学。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 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学好拳术和器械套路的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武术基本功和 基本动作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拳术套路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并围绕重点选择安排相应的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进行教学。
重点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难度动作是指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的动作。复杂 动作是指动作的路线、方位转折变化大和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在套路教学中,一般将 以上这类动作确定为重点,最好安排在每次课的套路教学之前进行传授,此时学生的精力最充 沛,注意力最能集中。这样不仅能为套路教学铺平道路,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难 度或复杂动作得到多次重复练习,并能较快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
围绕组合动作进行合理施教:组合动作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合理地划分成若干组合动作或 将一套动作(可根据套路动作的数量)划分成若干段动作,并把每一段动作划分成若干组合动 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组合动作的划分要注意每一段的教学重点不要太多,一般可划分为1〜2 个,要围绕重点动作安排在每次课的套路教学之前每教完一个组合动作,让学生消化巩固后再 进行下一个组合动作的传授,最后按照整段或整套动作的顺序进行完整教学。在划分组合动作 时要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和内在联系,并要突出动作的重点。
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手持器械的运用与身步的配合,发挥出 器械的攻防特点和效果,形成其技法特色。因此,不同器械的套路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和 掌握器械的各部位名称、规格及持械的方法,学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基本用法。例如,初学者 在练习刀术时,往往握把太紧,不会使用腕力,体现不出刀法。因此,在学习刀术套路之前, 先介绍学习刀的基本握法和刀术的主要运用方法,如缠头刀、裹脑刀、藏刀、劈、砍、刺、撩 等刀法,体会使用刀术的运用方法和力点,初步掌握后再学习套路动作,这样容易做到持械方 法清晰、身体协调,便于更好地体现出该器械的运动特点。
(二)实战攻防技术的教学
1.实战攻防技术的教学步骤
实战攻防技术是以自卫防身为主要内容,运用武术的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制服对 手、保护自己的一项专门技术。它以充分发挥人体各部位的功能作为防卫和进攻对方的武器。 因此,它的一招一式都具有深刻的攻防含义,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技术简单有效,突出地表 现了武术的技击性和对抗性: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单人防技术动作,还是双人攻防技术动作, 都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指导练习,最后达到在实战中运用的目的。集体模仿学习单个动作, 分别学会各方的动作。实用攻防基本动作包括基本姿势、基本步法、基本手法、基本腿法等。 在传授基本动作时,先由教师对基本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领做,学生跟着慢速模仿学习。初学 时不要过分追求动作的用力,重点领会动作的运行路线、攻防方法、击打部位及力点,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动作的规格要求、运行路线和技击用法后,再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 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要求基本动作贯串完整。在学生初步掌握正确基本动作的基础上, 着重改进动作技术细节,教师的示范领做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带领学生把基 本动作连贯起来完成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两人慢速对招配合练习。当学生掌握攻防动作以后,可以进行配对练习。配对练习要求学
生慢速对招体会动作技术,并按照攻防先后的顺序,一方采用“喂引”的方法,给另一方体会 动作运用。例如,甲方按照规定的学习动作慢速进攻乙方,而乙方要有条件地提供甲方的攻击 H标,以便甲方能更好地体会动作。又如,平方在学练左格右冲拳动作时,教师或配合练>」的 一方,由慢速逐渐过渡到较快速给甲方送出有直拳,甲方反复不断地做左格挡接冲右直拳的练 习,逐渐提高动作要领,提高动作技术的准确性。
两人配对互换练习。在双方学生都能连贯完整地掌握各自的攻防技术后,可以互换角色, 学习和掌握另一方的动作,并对每一个攻防动作反复进行攻与防的换位练习,这时学生之间可 以采用互教互学的办法,教师可以轮流到各组进行具体的指导。
条件限制的攻防练习。所谓条件限制的攻防练习,也就是练习双方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假 设性的对练。例如,指定一方按照规定使用的动作进攻或只能攻击对方允许攻击的特定部位, 而另一方只能防守,这是实战运用的初级阶段,通过条件限制的配对攻防练习,可以逐步提高 学生的攻防的动作质量及反应速度,克服攻防对抗中的惧怕心理,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
指导模拟实战练习,复习巩固。实战练习是提高攻防技术的重要环节一道过以上几个步骤 的练习,学生能够较熟练、正确地运用攻防技术,但在千变万化的实战中还有一定的差距。例 如,手的高矮、强弱、进退、距离、攻防时机等因素都对动作的运用起着一定的影响,要想在 复杂的实战环境中发挥最佳水平,教师可根据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反复进行模 拟实战练习,不断分析和总结实战经验,才能较快地提高运用攻防格斗技术的能力。
- 实战攻防技术的教学要求
实战攻防技术是一种竞争较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因此,教师要根据该项目特点,加强对学 生进行武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杜绝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苦练武 艺的良好学风。
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措 施,严格检査,杜绝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检査练习场地是否安全, 然后检查学生的服装内是否有伤害身体的物品;配对练习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配对练 习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注意慢速轻打,点到为主。在模拟实战 中,用力要掌握分寸,不要过于用力,避免伤害对手。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做到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 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加强非对抗条件下的技术练习,逐步过 渡到对抗实战。根据教材内容,应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
合理配对,具体指导。实战攻防动作主要足以两人为一组,通过一攻一防对练的形式来学 会和掌握攻防技术。因此,配对练习时,首先应考虑男女学生身体条件和生理上的差异,采用 男女分组形式进行配对;其次要注意学生身材高矮不同,采用身高相近的学生进行配对;再次, 尽可能采用体重级别相当、学生基础和技术水平接近的学生进行配对。在配对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具体指导,努力提 高教学质量。
(三)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间题
- 武术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当前武术教材内容包括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及攻防练习三个部分而这些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内容丰富,注重基本练习。武术教材的内容较为丰富,有基本功练习,也有套路练习;有 单练,也有对练;有徒手练习,也有器械练习。而这些内容的共同点就是突出基本练习,如基 本功中强调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基本腿法;套路中多次出现弓、马、虚、仆、歇等基本 步型,拳、掌、勾等基本手型,以及冲拳踢腿等基本招法。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套路短小精焊,易学易记。武术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的,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动 作组成,短的套路如“三连腿”只有3〜4个动作,学生易学易记,2〜3个课时即可学成,不像 竞赛套路及传统套路,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套路长、动作多、难记忆。
浏览1,1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