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的形式,分组练习一 般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后,由教师提出要求,各小组长或学生骨干带领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分组的形式有以下两种:若干组按指定场地练习,教师轮流指导;一组练习,多组观摩,教师 评议。

单人练习:单人练习是学生单独完成动作演练的形式。单人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 后,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单独进行练习,有助于掌握和巩固动作,同时能消除学生对老师 或同伴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能力。在单人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 个别辅导,指出错误,因人施教。

(三)检查与纠正错误法

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学生掌握技术程度的信息,并通过反馈回路对教学进 行控制,争取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检查就是获得这种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纠错则是教师将 获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等反馈信息,经过校正后再反馈给学生去纠正错误、解 决不足,使学生动作技术得到不断改善、提高的过程。


  1. 检查法


武术教学常用的检查法有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和比赛法。

观察法:教师依靠视、听等感觉,观察学生出现的错误及学习效果。

提问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有关教学内容掌握情况。

抽査法:教师抽査个别学生独立演练,检査其动作规格、熟练程度。

测验法: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检验。

比赛法:教师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技术。

  1. 纠正错误法


纠正错误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指出,并帮助他 们改正。一般常用的纠正方法有以下几种:

慢速分解领做: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较差而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耐心地反复讲 清动作技术要领,可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帮助纠正。

耗体验:由于学生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有效地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强调其 动作的规格和要求,可采用站桩的静耗、控腿等方式,使学生增强有关肌肉用力的感觉来帮助 纠正错误动作。

保护帮助:由于学生怕出危险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可采用一些有效的保护和帮助的方法 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让学生放心地体会动作要领,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

语言提示:由于学生遗忘动作或对动作要领不清楚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采用提示动作名 称或动作要领来启发、诱导学生完成正确动作的运动过程。

对比分析: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 出差异,并通过正误对比示范法,使学生弄清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

助、阻合力法:由于学生辨别动作的时空感觉或运动能力尚未形成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 采取施加助力或阻力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肌肉用力而完成动作。

附加条件法:由于学生不适应某些动作的做法而达不到规定标准时,教师可采用设定标志 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动作的不足。例如,做大跃步前穿动作时,学生跃步只高不远,教师可 在前方设一标志线,要求落点超过此等。

攻防示范法: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讲解并加以示范该 动作的攻防含义和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素质补缺法:由于学生某些素质差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应采取发展这些素质的措施,逐 步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学生两臂不协调或因肩部柔籾性差抡臂不快,因下肢力量差某些步型 不到位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相应的练习。

总之,选择纠正错误的方法要有的放矢,因为有的错误动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就要求 教师要善于辨别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如属于共性错 误的应采用集体纠正,特殊的错误应采用个别纠正:同时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法

  1. 观察与提问


观察:观察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教 师在观察中,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及时反馈指导。 例如,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后,及时评议练习中的长处,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及时知道每次练习的效果,以利自我调整。

提问:提问是教师随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扼要说明自己的体 会和见解,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情况的主要方法提问的内容要简明,要与讲解 的内容相一致,如分析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劲力与协调、精神与节奏等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提 问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1. 抽查与测验


抽查:抽查是教师随堂让单个同学或2〜3个同学进行演练,检査武术动作是否正确、协 调,套路动作是否连贯熟练的一种方法。抽查时,对于接受能力强、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接受 能力慢、技术动作掌握较差的学生均要重点抽查,以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测验:测验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阶段性考查或学期考核的方法测验是检査教 与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耍求来确定测验的内容,制定出评分 方法和标准;测验中要以学生现场独立演练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测验后要 认真地加以教学总结,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 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调动学生学练武术积极性,培养他们习武热情,使他们在“竞争”的条件下进 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的重要方法教学比赛可采用班级、小组及个人三种形式进行。 比赛的内容可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比赛,套路比赛或攻防格斗比赛(攻防格斗比赛要保证安 全)评分可由教师评判或学生评议与教师评判相结合来予以评定。

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观看技术录像、光盘和多媒体课 件。学习动作组合及结构复杂的动作,或进行套路和散打全程演示分析动作规律、剖析制约环 节、讲评适用功能、引导演练技巧;探究武术组合或套路记忆问题、繁难动作掌握问题、武术 图解识别和自学问题、武术动作改编创新及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问题等。

三、武术教学的步骤与要求

套路运动和实用攻防技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

  1. 套路技术的教学


武术套路由数十个动作组成,一般包含动作的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特点,停歇顿挫、 心志意向等要素。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整个套路动作,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让学生逐步掌 握动作的完整性。

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然 后在教师慢速领做、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运动方向、路线,以及手型、 步型的变化在教学中,对于架式步型可做一般要求,不必太低太工整。

要掌握动作姿势的准确和工整: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教师的示范领做速度相对 加快,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动作姿势的准确与工整。在教学中,不必求动作的贯串完整,而 是要在分解中去解决动作过程的准确与工整。

要使动作贯串完整:通过教师的正常速度、连贯、完整的示范领做,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 起来完成,使学生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动作与动作之间连贯完整,而且要 求用力顺达、恰当,并能初步体会完整动作应有的手、眼、身、步的协调性。

分析体会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教师对套路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 眼法等技巧的分析,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了解武术神形兼备的要求。在 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放映教学片,同时应强调套路演练的节奏、技巧和运动风格, 然后在反复练习中,逐步使形体动作和心表意向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达到神形兼备的要求。

浏览2,5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